连片特困区扶贫资源配置效应与优化机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研究依托分属我国不同区域的3个国定连片特困区社会经济调查资料,运用竞争优势理论对于贫困区域发展要素配置机制与竞争优势获取途径进行分析,基于资源传递过程阐释扶贫资源供需主体行为协调性和区际要素流动机制,计量分析贫困区域扶贫资源总量与配置结构及其区域发展带动效应,明确扶贫资源配置的作用机制,评价(区域、家庭层面)扶贫资源配置效率,找寻影响配置效率的因素并进行制度优化。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图1-1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1.实地问卷调查与统计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对我国乌蒙山区(西部)、罗霄山区(中部)、大兴安岭南麓山区(东北部)的3个国定连片特困区中不同发展水平的农户家庭随机实地问卷调查,并在每个调查区域选取一定数量的单位和家庭进行深度访谈;同时收集与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和相应的统计资料以弥补调查问卷数量与区域局限性的不足。

2.实证计量模型分析方法

基于DEA-Tobit两阶段模型要求,构建连片特困区扶贫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针对不同区域的扶贫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并回归分析连片特困区扶贫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运用灰色关联方法解读扶贫资源对于产业发展、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和贫困区域发展的实际效应;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空间要素流动生产函数,以OLS方法实证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运用多元Logit模型对连片特困区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因素与发展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掌握家庭发展决策机制运行的深层次影响因素。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在定量分析贫困区域发展要素配置效率的同时,考虑效率与公平原则,定性分析微观利益主体(家庭)与宏观利益主体(区域)有关发展要素的价值取向,使得扶贫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与政策优化更加富有针对性。

4.比较分析方法

运用空间计量法比较区域间扶贫资源配置效率及配置结构异同,分析其影响因素,明确政策优化重心;比较分析家庭发展意愿与扶贫资源投入差异,挖掘家庭发展决策选择机制;比较分析国际扶贫开发经验与国内典型实践,为扶贫资源配置制度优化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