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屯垦文学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黑龙江屯垦文学界说

尽管黑龙江流域的文明可以上溯至旧石器时代,但是由于遗留的史料零散,黑龙江的文学的研究颇显羸弱。然而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发掘与弘扬,黑龙江文学日益得到同行业界的认可。尤其是2002年多达190余万字的四卷本《黑龙江文学通史》的出版,一举奠定了黑龙江文学的内涵与外延。随着黑龙江文学的日益昌盛,出现了一系列以黑龙江地域为中心的文学流派,诸如“北大荒文学”、“知青文学”等,都与黑龙江有着莫大的关系。

以黑龙江文学作为研究对象的各种专题式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出现了许多特定的文学称呼。在黑龙江文学艺术创作的题材上,梁鸿鹰提出了“黑龙江抗战题材文学”,并指出:由于黑龙江长期受到日本军国主义的蹂躏和践踏,“东北人民奋起反抗的历史是黑龙江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在文学创作方面,黑龙江的知名作家几乎都写过抗战,并且有许多作品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给人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梁鸿鹰:《各异其趣的抗争诗篇——黑龙江抗战题材小说谈》,载《守望文学的天空》,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第82页。其中著名者,如王忠瑜的《赵尚志》、迟子建的《伪满洲国》等。依据作者的民族身份,李兴盛提出了“黑龙江汉族文学”的概念,并按照历史发展阶段进行了时代划分。“就现存的文献考察,黑龙江汉族文学史根据各个历史阶段的具体特点来看,始于北魏。从北魏的兴起期起,以后经历了辽金时代的发展期、清代的高潮期、民国前期的古典文学与新文学并存期三个时期。”李兴盛主编《黑龙江汉族文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第115页。车红梅在综合北大荒文学和知青文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北大荒知青文学”。按照她的解释,“‘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命名包含两层含义:从题材上看,其题材来源于北大荒知青(包括后知青时期)的生活;从作者角度看,指曾经在北大荒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包括非作家)以知青意识、知青情结来完成的作品。北大荒知青文学并不是一个文学艺术流派,它只是包含同类作者、同类题材的文学创作现象”。车红梅:《北大荒知青文学——地缘文学的另一副面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6页。这些特定的文学称呼,既拓展了黑龙江文学的研究领域,又开阔了黑龙江文学的研究视角。依凭着这些特定文学称呼所带来的黑龙江文学史研究,也为我们提出黑龙江屯垦文学提供了参考与契机。

一 何谓屯垦

屯垦一词的大量使用可追溯至清朝。清朝以前,则多以屯田代之。由于屯垦发生效用的地方主要是边疆地区,世人多将屯垦和戍边连用。屯垦的重要性广为人知。民国时期,学人就不断对“屯垦”的内涵进行阐发。张君约说:“就国史讲,屯田制,是一种奇特而且伟大的政策。就现在讲,屯田制,并且是一种安内攘外针治国病的唯一良药。”张君约:《历代屯田考·附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第3页。唐启宇的总结更为简明扼要:“屯垦制度为最有效之兵农制度,其创立亦谓我国之一最大发明。”唐启宇编著《历代屯垦研究》,南京:正中书局,1944,第1页。以今日的现实而言,屯垦在维护国家统一,开发与建设边疆地区,促进边疆地区各方面事业发展,促进边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屯垦的定义

关于屯垦的内涵,学者多有不同的解释。张君约在《历代屯田考》中以“屯田”为名进行了阐发,书中,赵正平在序言中直言:“屯田制度者,乃军队的农作,亦即农作的军队之制度,更申言之,即军队的生产化,生产化的军队之制度也。”张君约:《历代屯田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第1页。在《国史上一种奇伟之农本政策》一文中,张君约给出了更为通俗易懂的定义,即“何谓屯田,是就兵士屯营的地方,耕种农田的意思”。张君约:《历代屯田考·附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第2页。二者都是从军事的角度出发进行界定。唐启宇则从国家层面进行阐述,他在《历代屯垦研究》中指出,“屯垦制度者,为以有组织之人力,施以编制,而于比较大片之荒区,进行耕种之行为者也”。唐启宇编著《历代屯垦研究》,南京:正中书局,1944,第5页。两相比较,两种说法皆有优长。

两种说法为田方等主编的《中国移民史略》所继承并加以综合,“屯垦的本意是指军队在屯营的地方垦种农田,从广义上说,是指国家在国有土地或无主荒地上按编制组织人力进行一定规模的垦殖”。田方、陈一筠主编《中国移民史略》,北京:知识出版社,1986,第1页。很明显,狭义上的定义源于张君约,广义上的定义由唐启宇的概念发展衍生而来。后续的学者更多地侧重于唐启宇的概念,如刘继光说:“屯田是在国家直接监督之下的一种有组织的耕作官田或无主荒地的方式。”刘继光:《中国历代屯垦经济研究》,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第1页。方英楷说:“屯田和屯垦的科学定义,是指国家组织军民,在国有土地上从事的农业生产事业;是历代政府为了保卫边疆和增加财政收入,有计划地组织军队或屯民,在国有荒地和官地上,大规模进行的农业生产建设。”方英楷:《浅谈屯垦戍边思想的含义和由来》,《兵团党校论坛》1995年第1期。这个概念在方英楷的《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史》中得到承袭,只是个别词语有所变动,即屯垦“是指国家组织军民,在国有土地上从事的以农业为主的生产事业;它是历代政府为了保卫边疆和增加财政收入,有计划地组织大批军队或屯民,在国有荒地和官地上,大规模地进行的以农业为主的生产事业”。方英楷:《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史》下卷,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7,第54—55页。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史》中,“屯垦的本意,是指国家组织军队开荒种地。现在说的屯垦,是指国家组织军民,在国有土地上从事的以农业为主的生产事业。它是历代政府为了保卫边疆和增加财政收入,有计划地组织军队或屯民,在国有荒地和官地上,大规模地进行的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建设事业”。李福生主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第53页。蒋丽蕴说:“屯垦就是由政府组织劳动力,于一定地区从事土地的开垦,在政府管理下将所收粮食一部分或几乎是全部交给国家。”蒋丽蕴:《体制与运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和现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第9页。张安福说:“屯垦是由国家直接组织的军队和屯民开展的屯垦戍边活动,并且包括在屯垦政策引导下的内地移民进行的屯垦行为,其主要的功能是为戍边服务的。”张安福:《历代新疆屯垦管理制度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第24页。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张晓莉给出了新的概括:“从屯垦的字面意思看,所谓屯是驻扎、屯集的意思,驻、屯是与流动性相对的;所谓垦是开垦、垦荒的意思,主要指农业开垦活动。可见,屯垦的含义有两个要点:一是强调屯垦人员的驻扎、稳定性;二是强调屯垦的活动范围是农业领域。本书将屯垦界定为:在国家组织引导下,大规模人口驻扎在边疆地区,为实现保卫边疆、稳定边疆使命而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屯垦的范围不只局限于国家组织军队开垦,还包括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的内地移民、当地民众在边疆地区开展的稳定的、可持续的开垦。”张晓莉:《新中国时期与清代新疆屯垦制度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第33—34页。相较于以往的观点,张晓莉更加强调屯垦与戍边之间的关联性。

综合以上诸家的观点,根据笔者对屯垦历史的理解,理解屯垦的概念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一是屯垦是国家行为的产物。尽管屯垦的行为主体是军士或民众,但他们只是被迫的接受者,是按照国家意志进行迁移的群体。或是由于国家组织军队进行垦田,或是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或是因为国家的强制力。唐启宇在《历代屯垦研究》中根据地理位置和人员主体,曾对屯垦进行了区分。“大抵远边屯垦,多采取兵屯制度;近边屯垦,多采取兵屯与民屯并行制度,内地屯垦,多采取民屯制度;犯屯每行之于边疆;商屯则或行之于边疆,或行之于内地。”唐启宇编著《历代屯垦研究》,南京:正中书局,1944,第5页。这里的兵屯即军屯,“以军队作为屯田劳动者,国家以军律将士兵固着在土地上从事屯田生产”。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第12页。民屯以民众为主体,多是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如1860年东北开禁的政策所引发的东北移民就是明证。因明朝推行的“开中法”所引发的商屯亦属此。“犯屯又称遣屯,即发遣罪犯屯田”,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第96页。且犯屯的劳动力主要是因流刑而被发配边疆的犯人,是国家强制力执行的结果。各种屯垦的形式无一不与国家的力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正是国家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才最终形成了屯垦。

二是屯垦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国家利益,尤其是国家的军事利益。唐启宇早已指出屯垦的核心意义,“溯屯田之要义,以务农安民并足军实为主”。唐启宇编著《历代屯垦研究》,南京:正中书局,1944,第1页。“足军实”才是中国自秦代以来不断推行屯田的直接动力。袁森坡所言更为直接,他说:“历代推行屯垦,都是从属于军事斗争的需要,直接为提供军需补给品服务的。”袁森坡:《康雍乾经营与开发北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第496页。这一点在毛泽东思想中也能够得到验证。1952年2月,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我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师的改编计划,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任务赋予你们,你们过去曾是久经锻炼的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战斗队,我相信你们将在生产建设的战线上,成为有熟练技术的建设突击队。你们将以英雄的榜样,为全国人民的,也就是你们自己的未来的幸福生活,在新的战线上奋斗,并取得辉煌的胜利。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三是屯垦所从事的主要活动以农业为主。由于中国以农为本,汉族的主要食物来源也是农作物,因此,屯垦主要以农业为主。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清朝在新疆所设的旗营,并不完全是从事农业的。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朝设置伊犁将军,为了保卫新疆,陆续从各地征调八旗兵前往伊犁周边驻防,形成了满营、锡伯营、索伦营、察哈尔营、厄鲁特营伊犁五营。其中察哈尔营主要由察哈尔蒙古人组成,仍然以游牧为主。

四是屯垦的土地来源是国有土地或无主荒地。

2.屯垦与屯垦戍边、农垦的区别

在明晰屯垦的内涵之后,还需要继续阐明的是:屯垦与屯垦戍边并不能直接画等号。“屯垦戍边,是国家为了建设边疆和保卫边疆,直接组织军民到边疆屯垦,以边疆土地供养边疆军民,以边疆军民保卫边疆领土的爱国事业。”方英楷:《浅谈屯垦戍边思想的含义和由来》,《兵团党校论坛》1995年第1期。较之屯垦,屯垦戍边更多地强调两点:一是屯垦的地域局限于边疆地区,二是强调屯垦的军事作用。可见,屯垦戍边只是屯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以屯垦富有军事上之价值,故历代尝予以重视”唐启宇编著《历代屯垦研究》,南京:正中书局,1944,第5页。

尚需注意的是,屯垦与农垦也不能画等号。农垦一词可以上溯至金元时期。《历代名臣奏议》收录了金末将领胥鼎的奏议,“今方春,农事已急,恐妨农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三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3099页。。这里的“农垦”无疑是农业生产之意。虽然此后文献也有使用农垦一词,但是使用的频率并不高,直至清末才逐渐增多。不过相对于屯垦,农垦一词的使用仍未成为主流。这种情况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发生了改变。195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成立,王震任部长,统一领导全国各地的国营农场。从此,农垦一词开始被广泛地使用。

就农垦的定义而言,学者的意见基本一致。方英楷认为,农垦“是指国家组织农场军队或职工,在国有土地上,使用现代机器和科技,大规模地从事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建设事业”方英楷:《浅谈屯垦戍边思想的含义和由来》,《兵团党校论坛》1995年第1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史》中提到,农垦“是国家为了保卫边疆和发展经济,组织军队和职工,在国有农场使用现代机器和科技,大规模地从事的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建设事业”李福生主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第53页。。李建成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了发展边疆经济、解决戍防军需民食和巩固边防,中共中央决定以整建制解放军转业官兵为骨干、吸收大量城镇知青和移民以及科技人员,组成农垦大军,开荒造田,创建了军垦农场。农垦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带有半军事化性质,又具有明显企业特征,是亦农亦工、亦政亦企的特殊社会组织,既承担着农业粮食生产职责,又承担着社会和民生职责。在中国农垦史上新疆农垦、黑龙江农垦和海南农垦为三大农垦区,同时在宁夏、上海、天津、北京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先后建有农垦区,开垦荒地,进行农业生产。”李建成:《中国粮食文化概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第174页。综合上述观点,农垦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农垦是国家行为,与屯垦相类似。二是农垦与国营农场之间有关系,强调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这无疑与农垦部的成立与职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三是农垦主要从业人员为军人和民众。

以此与屯垦比较,可见屯垦的定义更为凸显屯垦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彰显屯垦与军事目的的关系,更为符合历史与现实中的实际情况。所以笔者认为本书用屯垦一词更为合适。

二 何谓屯垦文学

1.屯垦文学溯源

屯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参与屯垦的军人或民众人数众多。随着屯垦的发展,与之相生相长的文学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屯垦文学一词也油然而生。然而由于屯垦文学这一文学形式内涵丰富,学术界一直没有进行很好的概括,出现了不同的文学名称。以新疆的屯垦文学为例,“在以往的文学评论中,提‘兵团文学’者有之,称‘屯垦文学’者有之,叫‘农垦文学’者有之,写‘军垦文学’者有之,名‘开发者文学’者亦有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祝谦:《军垦文学与文学的军垦使命》,王仲明主编《新疆文学作品大系·文学评论卷》,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9,第87页。

“兵团文学”这一名称的产生,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出现密切相关。1983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决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并成为中国文联团体会员。从此“兵团文学”一词逐渐被世人所熟知,并走出新疆,被其他地区的文学者所接受。如杨丹丹就撰写了名为《“北大荒兵团文学”中的地方美学与文化视域》杨丹丹:《“北大荒兵团文学”中的地方美学与文化视域》,《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7期,第143页。一文,意图将兵团文学套用在黑龙江文学之上。“农垦文学”一名也有多人附和。如李叶于1990年专门撰文《农垦文学刍议》李叶:《农垦文学刍议》,《中国农垦》1990年第2期,第42页。。菡子更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农垦文学就是写农垦的特点,农垦人的特有性格,特有的风土人情”菡子:《农场与创作》,载《菡子文集》第3卷,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第281页。。“开发者文学”一词,见于文学期刊《绿洲》的封面副题。《绿洲》杂志是20世纪50年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办的文学刊物,在西北文学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者文学”成为《绿洲》杂志的封面副题,从而使得“开发者文学”这一名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军垦文学”一词更是广为流传。199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举办了“首届军垦文学奖”,此后连续举办了好几年,使得“军垦文学”不仅得到了新疆的认同,还让这一文学名称走向全国。

比较诸名称,“屯垦文学”这一名称更为适合概括相关的文学现象。夏冠洲指出,较之军垦文学,屯垦文学更符合文学的本意。“第一,使用‘屯垦’一词更富于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第二,使用‘屯垦’一词更属约定俗成,也更具有历史感和文化意味。”夏冠洲:《“屯垦文学”及其潜在的艺术魅力》,载《远古的回声》,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第96、98页。夏冠洲的评论无疑是一语中的。正是由于夏冠洲等人的厘清,“屯垦文学”一词迅速被认可。2006年12月1日,塔里木屯垦文学艺术馆正式开馆。该馆馆内面积120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140平方米。馆内主要收藏文艺家手稿、书信、日记、笔记、著作校样、文艺家各时期的照片、作品和收藏作品、影视资料与文艺家使用过的物品450件,还有文艺家与屯垦文学史有关的各类文物文献资料等。塔里木屯垦文学艺术馆的建立,是“屯垦文学”一词被认可的最有力证据。

由以上主要以新疆文学界而展开的辩证论述可知,屯垦文学这一文学名称更为适用于概括这一类文学样式。

2.屯垦文学定义

尽管屯垦文学的名称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屯垦文学的内涵和定义并没有明晰的界定。作为特指,屯垦文学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屯垦文学以特殊的屯垦生活为积淀,是作家用文学化的语言将现实中的场景和头脑中的思想进行结合的产物。换句话说,作者的文学生涯离不开社会现实生活,离不开人们赖以生存的一方水土和人文环境。因此,可以为屯垦文学下一个定义,即能反映和表现屯垦生活,展示以农业为中心的屯垦文化,突显屯垦人的性格特质和人格魅力的文学,就可以称为“屯垦文学”。

而屯垦文学之所以能够以特定的题材而独立存在,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的生命力,具备了独树一帜的鲜明风格和不容混淆的艺术魅力。以新疆屯垦文学为例,“兵团作家及其作品,既有自身新疆‘本土’文学的气息和特征,又有军垦事业赋予的军垦文化特色”佚名:《寂静中的生长与瞭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学的回顾与展望》,《绿风诗刊社》2006年第6期。,这一评论乃点睛之笔,它指出了屯垦文学所具有的鲜明特征。夏冠洲从新疆屯垦文学的艺术魅力角度总结了两个特征:“第一,豪迈情怀和苍凉意识相交映而升腾出的崇高悲壮感。”“这些豪迈,一方面是从他们自己或父辈光荣经历或身负崇高历史使命中获得的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则来自一种成功的创业者的自豪感。”夏冠洲:《“屯垦文学”及其潜在的艺术魅力》,载《远古的回声》,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第99页。“第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多元文化冲突与交融所焕发出的艺术异彩。”夏冠洲:《“屯垦文学”及其潜在的艺术魅力》,载《远古的回声》,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第101页。这些归纳与总结无一不突显屯垦文学的独特之处。

三 黑龙江屯垦文学

1.黑龙江屯垦文学的定义

在辨证和明了屯垦文学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给出黑龙江屯垦文学的定义。黑龙江屯垦文学是指反映和表现黑龙江屯垦生活,展示以农业为中心的黑龙江屯垦文化,突显黑龙江屯垦人的性格特质和人格魅力的文学。它不仅直接记录了黑龙江屯垦的开发活动过程,而且也记录了屯垦人的精神文化活动。不过与其他地区屯垦文学不同的是,黑龙江屯垦文学诞生于祖国的东北边陲,作品与黑龙江流域的自然景观和特殊的屯垦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可以说,黑龙江屯垦文学是将黑龙江流域的自然景观作为母体,结合拓荒者的精神感悟而形成的一种文学样式。

黑龙江流域的自然景观是多元化的,既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也有一望无际的荒原;既有奔腾的江河,也有潺潺的溪流;既有连绵的山丘,也有噬人的沼泽。随着几十年屯垦大军的开发,原来的北大荒已变为富足的北大仓,曾经原始的风貌又添加了繁荣生产的景象。莽莽的林海中点缀的村庄,与天际线相连的稻田,机器轰鸣的机械化生产场景,都为黑龙江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生机。多元化的景观为屯垦文学提供了五彩缤纷的风光。黑龙江流域独特的气候条件也为屯垦文学的创作者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产生活体验。酷寒与大风雪成为很多屯垦文学描写的场景。黑龙江流域屯垦文学的表现主体无疑是生活、劳动、战斗在黑龙江流域的拓荒者。在现实中,在文学作品中,拓荒者身上独有的气质吸引着文学创作者。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默默奉献、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甘于寂寞和清贫的高尚品格,无疑都是现实世界所缺乏的优秀品格和精神境界。黑龙江流域屯垦文学的描写无疑是对一切肮脏灵魂的无情鞭挞。

就黑龙江屯垦文学的内涵而言,由于文学创作者的群体庞大,关注点不尽相同,创作形式多样,如何总括黑龙江屯垦文学的内涵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这里可以借用贺灵对伊犁屯垦文学的分析进行概括。“伊犁屯垦文学实际有两层含义:一是历代在这片土地上屯垦戍边的各族军民的文学;二是以屯垦戍边为题材的文学。但从广义上讲,屯垦文学应指历代屯垦戍边的各族军民的文学。于是屯垦文学又可分为以西域边塞诗为主体的书面文学和弥漫于民间的口头文学。从一些文献记载看,清代形成了伊犁屯垦文学的高峰。伊犁边塞诗绝大多数出自获罪流放的流人之手,还有一些则出自屯垦戍边的各级官员之手。而口头传承的民间文学主要指扎根于伊犁河畔的锡伯等民族的民歌、民间故事等文学形态。”贺灵主编《丝绸之路伊犁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第244页。从贺灵对伊犁屯垦文学的分析,我们可以对黑龙江屯垦文学的内涵进行合理的分析。

2.黑龙江屯垦文学史的研究对象

就黑龙江屯垦文学史的研究时段而言,我们可以研究从古代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从黑龙江屯垦文学的创作者的角度出发,我们的研究包括不同时期的屯垦开发者的创作。

一是历史上在黑龙江进行屯垦的包括汉族,东北少数民族等在内的各族军民的文学。纵观历史,尽管大规模的黑龙江屯垦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但是中国历代王朝出于对黑龙江流域的重视,在黑龙江进行屯垦是许多王朝的政策。黑龙江的屯垦可以上溯至隋唐时期的渤海国。金朝在黑龙江流域推行的猛安谋克制度,清朝在黑龙江流域实施驻防八旗制度而形成的旗屯、旗地,以及为了保证消息顺畅在推行驿站制度中出现的“站上人”,都是屯垦制度在黑龙江流域推行的证明。在屯垦过程中,包括汉族、东北少数民族等在内的各族军民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屯垦文化的文学作品。按照创作者的身份,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一是因罪而被流放到黑龙江的流人;二是在黑龙江任职,对与屯垦相关事务进行管理的各级官员;三是长期生活在黑龙江流域、从事与屯垦相关的各东北少数民族。这些东北少数民族创作者既留下了行于文字的书面文学,也留下了大量口头传颂的口头文学。

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拓荒者创作的各种形式的文学。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党中央派遣大批部队干部挺进东北,建立起东北根据地。1945年12月28日,党中央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指出:“如此大量的脱产人员,专靠东北人民供给是绝不能持久的,是很危险的。因此,除集中行动负有重大作战任务的野战兵团外,一切部队和机关,必须在战斗和工作之暇从事生产。1946年决不可空过,全东北必须立即计划此事。”以此为指导,黑龙江开始筹建各级国营农场。1947年,第一批国营农场建立了起来。“这一年创建的社会主义国营农场(不包括县属公营农场)是:宁安、通北、赵光三个机械农场。”《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经济发展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第46页。1954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二师干部、战士8300余人,从山东广饶地区挥师北上,开赴北大荒,从而拉开了大规模开发北大荒的序幕。1956年铁道兵部队17000余人,1958年10万余转业复员官兵,1966年转业复员官兵10700人,1968年生产建设兵团现役军人4831人,141000名转业复员官兵,先后挺进北大荒。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发展,黑龙江垦区成为“我国国营农场创建最早,农场经济比较发达,在全国农垦系统中占比重最大的国营农场群”骆子程:《全民所有制国营农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农村经济改革与农业发展战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第35页。

转业复员官兵为黑龙江带来了一股新的文学力量。1958年11月,转业复员官兵在密山市北大营农垦局创办了《北大荒》文学杂志。需要说明的是:“这份创刊号上的原名一直被错认为《北大荒文艺》,以讹传讹,错用至今。”彭放:《个体研究“北大荒文学”的第一人》,载滕宗仁《北大荒作家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第3页。另一个重要的文学杂志是《北大仓文艺》。“1960年4月,《北大仓》文学期刊(从第三期开始改名为《北大仓文艺》)在佳木斯创刊。”车红梅:《北大荒知青文学——地缘文学的另一副面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18页。此外,《农垦报》文学副刊也是一个主要的文学阵地。《农垦报》创刊于1957年10月26日,是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委员会的机关报,“文革”初期停刊。“1969年1月26日又出版了《兵团战士报》,后改为《屯垦戍边报》。1978年5月1日恢复本名《农垦报》。”《黑龙江省志·报业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第235页。在《兵团战士报》出版期间,创设了“北国风光”副刊,1976年随着报纸名称的变化,副刊改称为“新苗”,之后改为“北大荒”。该刊每年发表大量的文学作品,多数与北大荒和北大荒人有关。

除转业复员官兵外,黑龙江建设兵团的文学创作主体还有知识青年。《中国知青史》将1953年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开端,“开端从一开始就是‘大规模’的:1953年1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同时发表《关于山东蓬莱县潮水乡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情况调查》”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11页。。这场长达二十余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涉及人数几达2000万人。其中黑龙江是安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重要省份。这些知识青年也成为屯垦文学创作的主体之一。

黑龙江屯垦文学史所涉体裁,不仅有传统的诗歌、散文,还有民间文学、歌曲、谣谚等,到了近代,其所涉文学体裁更为丰富,除了诗歌、散文外,还有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曲、剧本等。此外,报纸广播的新闻稿也可以纳入黑龙江屯垦文学史的研究对象之中。

简而言之,黑龙江屯垦文学史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黑龙江流域屯垦活动直接描述的文学作品,它们不仅是黑龙江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第一手的珍贵史料;另一方面是黑龙江屯垦开发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体现了屯垦开发者的心路历程和心理活动。

3.黑龙江屯垦文学与北大荒文学的区别

黑龙江屯垦文学所包含的第二方面内容无疑与北大荒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有必要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辨证。

北大荒文学的发端,学术界并无异议。“北大荒文学现象的出现,应该从十万转业复员官兵开发荒原开始。他们来到北大荒后,以荒原主人翁的姿态,用火一般的热情从事诗歌、小说创作。”赵国春主编《北大荒博物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第81—82页。但对于北大荒文学的界定,目前学界存有不同的看法与认识:一是张广崑认为,“北大荒文学是指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表现并反映开发‘北大荒’(指严格意义)的生活和人物的文学作品”张广崑:《坚硬·蓬勃·灿烂——从梁晓声说道北大荒文学风格》,《文艺评论》1986年第5期。;二是张连荣认为,“北大荒文学当属地域性的文学流派,即生活或曾经生活在黑龙江中上游流域的作家群,以这片土地为审美对象创作的具有独特审美内涵的文学作品”张连荣:《北大荒文学断想》,《文艺评论》1987年第4期。;三是唐晓敏认为,“凡是写出这一方人的风采心声情韵的,都是‘北大荒文学’”唐晓敏:《“北大荒文学”漫议》,《文艺评论》1988年第4期。;四是在《北大荒全书》中,北大荒文学“最初的含义是指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在黑龙江省东北部一带崛起的垦区文学”赵国春:《北大荒全书·文学艺术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第2页。

尽管对北大荒文学的定义不一,但是其核心内容是一样的,即北大荒文学与黑龙江的自然景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王蒙指出:“特殊的条件与特殊的命运使北大荒成了文学青年的摇篮……好文章总是作者的人生的一部分,而北大荒,确实已经是许许多多同志人生的一部分,血肉的一部分,灵魂的一部分了!”王蒙:《热情与痛苦的果实——读原在北大荒生活的几个青年作者的小说》,载《王蒙全集》第七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第360—361页。“北大荒文学是新兴的开发文学。它反映和表现开发北大荒这块土地的生活和人物,带着浓郁的北国乡土气息和北大荒泥土味儿,它与东北、黑龙江省其他文学相映照,将日益显示出北大荒这块神奇土地的独具风采和特色!”《北大荒文学作品选》(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第4页。更为精准的把握则是下面这段话:“既是拓荒者,又是创作者;一手扶犁,一手拿笔,这是北大荒文学创作队伍的特色。他们从沸腾的垦荒生活中吸取营养,以荒原主人翁的姿态,用火一般的热情,写下了一篇篇散发着北大荒泥土气息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大都以描写北大荒人艰苦创业为总主题,塑造了北大荒人的英雄形象,作品闪烁着可贵的革命激情、革命理想和革命情操;在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作品则围绕着垦区‘四化’和改革的总主题,同时伴随着‘反思’和‘伤痕’文学……在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和作品的深刻和真实性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北大荒文学作品选》(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第3页。

《北大荒全书·文学艺术卷》进一步总结了北大荒文学的四个特征:一是“以军垦为特色的军旅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确切地说,它是军旅文化和黑土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赵国春:《北大荒全书·文学艺术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第10页。;二是“以‘知青’下乡屯垦戍边为特色的城市文化的渗透和融合”赵国春:《北大荒全书·文学艺术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第10页。;三是“以大荒原、大机械、大生产和高科技为特色的新的本土文化的萌发和诞生”赵国春:《北大荒全书·文学艺术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第11页。;四是“以北大荒精神为特色的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开拓”赵国春:《北大荒全书·文学艺术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第11页。

发展到今天,北大荒文学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文学力量。1985年,北大荒文学联合会成立。“目前垦区有北大荒作协会员420多人,其中,省作协会员90多人,中国作协会员10人,业余创作队伍超过千人。”赵国春主编《北大荒博物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第82页。

将黑龙江屯垦文学与北大荒文学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二者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黑龙江屯垦文学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所容纳的时间更为宽广,北大荒文学只是黑龙江屯垦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然而北大荒文学也并不能完全被容纳到黑龙江屯垦文学之中。相对于北大荒文学而言,黑龙江屯垦文学更为关注屯垦所带来的农业文化,即上文所言,黑龙江屯垦文学是指反映和表现黑龙江屯垦生活,展示以农业为中心的黑龙江屯垦文化,突显黑龙江屯垦人的性格特质和人格魅力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