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屯垦研究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研究概述与研究价值

一 研究概述

中国屯垦研究是一项内容庞杂、内涵丰富的学科。对这一学科的研究,自汉代始就有学者对其进行探索,至目前为止这一学科虽没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但历代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目的,对中国屯垦进行了研究。特别是自民国以来,我国学者围绕屯垦思想、屯垦制度、屯垦政策、屯垦史,以及垦殖技术等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有关屯垦研究的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了使本课题的研究工作顺利展开,首先对中国屯垦研究的大致情况略作梳理。

(一)清朝以前的屯垦研究

屯垦这一独特的生产方式,在我国产生时间较早。早在秦汉之际,屯垦思想、屯垦制度就已经产生了。从西汉到清朝,屯垦这种生产方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逐渐演变,凝聚着历代学者的不懈探索和心血。清朝以前很少见有专门研究屯垦方面的书籍问世。中国历代的一些大臣,为了发展生产、巩固边防的需要,向当朝皇帝上奏,建议屯垦戍边。这些有关屯垦实践活动的奏章,大多散见于历代实录和档案之中。其中有些屯垦文献资料,被历代史学家编入“二十五史”和各种典章制度史之中,也有些屯垦资料和屯垦文献,被历朝各级政府在组织编写各种地方志或是私家编写各类书籍时,编入其中。目前见于“二十五史”之外,为屯田或屯垦设立专题的,有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李昉《太平御览》、王钦若和杨亿《册府元龟》、王应麟《玉海》、李好文《长安志图》、王恽《秋涧先生集》、王圻《续文献统考》等。明代思想家、史学家李贽(1527~1602年)在评论创立屯田制度的赵充国时,在《史纲评要》一书中说:“屯田是千古之策,惜行者之非其人”李贽:《史纲评要》,中华书局,1974,第522页。,肯定了屯田策略在我国历史上保卫边疆、开发边疆中的历史作用。明朝赵士祯的《备边屯田车铳仪》和《倭情屯田议》这两部书,可以说是有关屯田最早的专著。《经世大典·序录》中也有单独屯田条。

清朝是我国学术研究繁荣时期,清代学者盛行考据、整理以往的历史文献资料。关于清代屯垦资料的研究与整理,先后有《续通志》《续通典》《续文献通考》《清通志》《清通考》《清通典》《清朝续文献通考》等典章制度史书籍,以及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张英、王士祯等《渊鉴类函》,还有众多学者编辑出版的历朝会要体史书,都设立了屯田部。例如《古今图书集成》原名《古今图书汇编》,又名《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是清雍正朝以前我国历代图书总汇。由清代学者陈梦雷原编,蒋廷锡等奉敕重编。陈梦雷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编成《古今图书汇编》,全书共计3600余卷,奏呈康熙,康熙很满意,遂将《古今图书汇编》改名《古今图书集成》,以示对此书的重视。雍正即位后,陈梦雷被发配到东北,《古今图书集成》编辑工作由蒋廷锡负责。蒋廷锡负责重编增删《古今图书集成》, 1726年完成全部编辑工作。由陈梦雷、蒋廷锡先后编辑而成的《古今图书集成》,专门设立屯田部,收集了自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至清朝康熙三十年(1691年)共1860年间我国历朝历代屯垦资料,为我们研究古代屯垦,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对后世学者研究中国屯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清人谈迁的《枣林杂俎》等,以及各种地方志中,也有很多单独以屯田、屯垦或是田赋为名设立条目的。乾隆以后,学者们开始关注屯垦,原因是“自乾隆后边徭多事”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1954,第49页。,因此“乾道间学者多留意西北边疆、青海、西藏、蒙古诸地理……至晚清尤盛”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1954,第50页。。当时清政府各级官员,出于稳定边疆、发展生产的需要,不时向政府提出屯垦建议,学者们也开始探讨、研究屯垦制度。从《中国史学论文索引》屯垦制度条来看,学界最早关注屯垦的是清朝《农学报》。1897年该报发表了《吉林将军开垦吉林腹地折》,之后,《农学报》陆续发表了一些屯垦方面的文章,如1898年发表了《奉贤绅士程贡士龢等请垦奉邑荒地禀》、1899年发表了《黑龙江将军奏招放旗荒就绪折》、1902年发表了《盛京将军奏大凌河垦务折》和《察哈尔垦务折》, 1905年发表了《盛京将军奏满蒙开荒折》。当时出版的《东方杂志》也先后发表了《前奉天将军增奏陈清丈盘蛇驿地亩大概情形并酌拟章程折》和《前奉天将军增奏勘锦州府属试垦续垦及海退河于各地酌拟办法派员丈放以裕司原折》两篇奏折。1907年,《东方杂志》还先后发表了《前奉天将军赵奏丈放凤凰厅等属荒地酌拟章程折(附章程)》《前奉天将军赵奏勘放图什业图蒙荒援案变通章程折(附章程)》《度支部奏核复直隶总督袁奏开办围场屯垦折》。1908年,《东方杂志》发表了《热河都统延奏陈办理蒙垦情形折》。1910年,《江宁实业杂志》发表了孟森《第一次调查东三省拓殖事宜报告书》。1911年《地学杂志》发表了《调查东三省拓殖事宜之报告》,这两篇文章虽都是报告书,但已非前期所发表单纯的建议,带有研究性质。清朝时期《农学报》《东方杂志》《江宁实业杂志》等发表的这些有关屯垦方面的文章,都是各级官员向清朝政府提出屯垦建议,大多属于资料整理,或是针对当时边疆稳定与生产需要所提出来的建议。这些屯垦资料为以后中国屯垦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史料。

(二)民国时期的屯垦研究

民国时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屯垦研究,一些学者开始把研究的触角伸向屯垦研究。从《中国史学论文索引》查阅可知,最早开展中国屯垦研究的是民国元年(1912年),白月恒在《地学杂志》上发表《论蒙古之屯田及林牧业》白月恒:《论蒙古之屯田及林牧业》,《地学杂志》1912年第3卷第2期。,开民国学者研究屯垦之先河。接着陆续有学者在各种期刊上发表屯垦研究方面的文章。先后有张辰《西北三省农林垦殖说略》张辰:《西北三省农林垦殖说略》,《农林公报》1913年第2卷第8期。、陆安《满洲农林垦殖说略》陆安:《满洲农林垦殖说略》,《农林公报》1913年第2卷第5期。、黄炎培《江淮间观垦记》黄炎培:《江淮间观垦记》,《教育与职业》1918年第9期。、万国鼎《西江口之垦务》万国鼎:《西江口之垦务》,《金陵学报》1919年第10卷第3期。、徐恒耀《满蒙的劳动状况与移民》徐恒耀:《满蒙的劳动状况与移民》,《东方杂志》1925年第22卷第21~22期。、张镇临《中国土地垦殖状况》张镇临:《中国土地垦殖状况》,《东大农学》1926年第3卷第3期。、清水泰次《明初开垦与庄田发生》清水泰次:《明初开垦与庄田发生》,《天津益世报·学术周刊》1929年5、6月。等。1930年以后,研究屯垦问题的学者多了起来,1930年,宋希庠《农垦》一书出版发行,该书不仅介绍了我国屯垦发展沿革的状况,而且还介绍了美国、英国、德国、俄国、日本等国的屯垦状况,是目前为止我国屯垦研究史上最早的一本研究专著。1932年,安汉《西北垦殖论》一书出版发行,《西北垦殖论》在大量调查西北垦务工作实际情况基础上,论证了西北垦殖的重要性、西北垦殖政策和步骤。该书是时政性较强的学术专著,开我国学者研究区域性屯垦之先河。这一时期,关于屯垦研究方面的论文,先后有罗德钰《绥远垦务调查记》罗德钰:《绥远垦务调查记》,《湖南实业杂志》1930年第155期。、汰階《西北垦务调查记》汰階:《西北垦务调查记》,《湖南实业杂志》1930年第149期。、王介夫《调查东北垦务记》王介夫:《调查东北垦务记》,《新农通讯》1931年第2卷第5期。、万国鼎《明代屯田考》万国鼎:《明代屯田考》,《金陵学报》1932年第2卷第2期。、束世澄《军事屯垦问题之史的观察》和《屯垦问题之史的观察》束世澄:《军事屯垦问题之史的观察》,《国风半月刊》1933年第1卷第10期;束世澄:《屯垦问题之史的观察》,《国风半月刊》1933年第3卷第3期。、刘选民《东三省京旗屯垦始末》刘选民:《东三省京旗屯垦始末》,《禹贡》1933年第6卷第3、4期。、李积新《青海垦务概况》李积新:《青海垦务概况》,《新青海》1933年第1卷第10期。和《宁夏垦务概况》李积新:《宁夏垦务概况》,《农业周报》1934年第3卷第30期。、余丙生《屯田制度之史的搜讨》余丙生:《屯田制度之史的搜讨》,《大学生言论》1934年第4期。、孙媛贞《明代屯田制研究》孙媛贞:《明代屯田制度研究》,《食货》1935年第3卷第2期。、鞠清远《曹魏的屯田》。1936~1937年,王崇武先后发表了5篇屯垦研究方面的论文:《明初之屯垦政策与井田说》《明代的商屯制度》王崇武:《明初之屯垦政策与井田说》,《禹贡》1936年第5卷第5期;王崇武:《明代的商屯制度》,《禹贡》1936年第5卷第12期。《明代民屯之组织》《明初施行屯田的社会背景》《明代的屯田制度导言》王崇武:《明初施行屯田的社会背景》,《北平华北日报·史学周刊》1936年第90~101卷;王崇武:《明代的屯田制度导言》,《北平华北日报·史学周刊》1936年第90~101卷。。秋生发表《明代的商屯与开中制度》秋生:《明代的商屯与开中制度》,《经世战时特刊》1939年第47、48期。一文。1939年6月,张君约《历代屯田考》出版发行。该书全面系统考述了中国历代正史、三通、续三通和《古今图书集成》中有关屯垦方面的文献记载。可以说,《历代屯田考》的出版发行,是全面系统研究我国屯田史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历代屯田考》的出版,为当时热衷研究中国屯垦的学者,提供了翔实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推动了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屯垦的研究。该书出版之后,秋生《明代的垦荒与商屯》秋生:《明代的垦荒与商屯》,《西北论衡》1941年第9卷第4期。、韩儒林《汉代西域屯田与车师伊吾的争夺》韩儒林:《汉代西域屯田与车师伊吾的争夺》,《文史杂志》1941年第2卷第2期。和《汉代西域屯田与车师吾的争夺补记》韩儒林:《汉代西域屯田与车师伊吾的争夺补记》,《文史杂志》1942年第2卷第4期。、萧一山《清代东北之屯垦与移民》(上下)萧一山:《清代东北之屯垦与移民》(上),《东北集刊》1942年第4期;萧一山:《清代东北之屯垦与移民》(下),《东北集刊》1943年第5期。、老丐《明代的商屯》老丐:《明代的商屯》,《华北工商》1943年第1卷第1期。、钟天山《论边疆民族区的垦殖政策》钟天山:《论边疆民族区的垦殖政策》,《中国边疆》1942年第10期。、严德一《柴达木屯垦问题》严德一:《柴达木屯垦问题》,《边政公论》1943年第6~8期。、任美锷《西北之农垦问题》任美锷:《西北之农垦问题》,《新中华》(副刊)1943年第4期。等几十篇关于屯垦方面的研究论文先后发表,催生了唐启宇《历代屯垦研究》的出版发行。《历代屯垦研究》是中国屯垦研究史上第二部学术专著,该书从理论层面,从中国古代屯垦的产生、屯垦制度的演变,屯垦方式、屯垦种类等方面,对历代屯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唐启宇《历代屯垦研究》出版发行之后,我国研究屯垦的学者相对少了许多,之后研究屯垦方面的论文也少了许多,只见李积新《明代屯田制度考》李积新:《明代屯田制度考》,《中农月刊》1946年第7卷第4期。、赵之蔺《有清一代东北屯垦政策》赵之蔺:《有清一代东北屯垦政策》,《正论》1946年第3期。、李文治《清代屯田与漕运》李文治:《清代屯田与漕运》,《学原》1948年第2卷第2期。等较少的论著。总之,在民国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特别是自1931~1949年,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虽遭受日本军国主义的入侵和国内战争,但学者们没有放弃屯垦研究,多数学者出于对祖国文化的热爱,自觉地把研究的视野放在屯垦研究领域。因此,此期间研究屯垦的学者多了起来,屯垦研究成果较为丰厚。先后有4部研究屯垦专著问世,在各种期刊上发表几十篇研究屯垦方面的论文,这些研究成果的发表,为以后研究中国屯垦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学术框架。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屯垦研究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学术发展,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在这30年的时间里,前20年学术研究氛围相对好一些,后10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影响,学者们无法从事正常学术研究,因此,前后两个阶段关于屯垦的研究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有些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学者,洋溢着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为新中国的建设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投入到中国屯垦研究这一学术领域。这期间,中国屯垦研究成果斐然,先后有很多关于屯垦研究的成果发表。首先出版屯垦研究成果的是《历代屯垦研究》的作者唐启宇,1951年9月出版了《中国的垦殖》唐启宇:《中国的垦殖》,永祥印书馆,1951。一书。该书分东北、西北、西南、内地和沿海等区域,论证了每个区域内自然环境与垦殖问题,总结了以往各地区的屯垦工作经验教训,对以后的屯垦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继唐启宇之后,王毓铨《明代的军屯》于1961年在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叙述了明代军屯的制度和作用,下编叙述了军屯的生产关系及军屯的衰落。在学术论文方面,这期间先后发表了很多论文。按发表时间顺序,1953年1篇,戴炎辉《清代台湾的屯制养赡地及屯田》戴炎辉:《清代台湾的屯制养赡地及屯田》,《社会科学论丛》1953年第4期。。1954年4篇,蔡纯枝《论曹魏的屯田政策》蔡纯枝:《论曹魏的屯田政策》,《历史教学》1954年第12期。、安作璋《西汉的西北屯垦》安作璋:《西汉的西北屯垦》,《光明日报》1954年2月20日。、苑士兴《曹魏屯田制与西晋占田制》苑士兴:《曹魏屯田制与西晋占田制》,《教学研究集刊》1955年1月。、陈直《从秦汉史料中看屯田采矿铸钱三种制度》陈直:《从秦汉史料中看屯田采矿铸钱三种制度》,《历史研究》1955年第6期。。1956年5篇,章囘《西汉的屯田》章囘:《西汉的屯田》,《史学月刊》1956年第2期。、方揖《明朝的军屯》方揖:《明朝的军屯》,《历史教学》1956年第6期。、张维华《试论曹魏屯田与西晋占田上的某些问题》张维华:《试论曹魏屯田与西晋占田上的某些问题》,《历史研究》1956年第4期。、朱活《从魏晋史料探索三国屯田制度》朱活:《从魏晋史料探索三国屯田制度》,《新史学通讯》1956年第9期。、王守义《论明代的商屯制度》王守义:《论明代的商屯制度》,《南开大学学报》1956年第2期。。1957年3篇,陈连庆《东汉的屯田制》陈连庆:《东汉的屯田制》,《东北师范大学科学集刊》1957年第3期。、郑佩鑫《曹魏屯田制度的意义》郑佩鑫:《曹魏屯田制度的意义》,《史学月刊》1957年第11期。、朱活《关于三国屯田中曹魏田官设置问题的观察》朱活:《关于三国屯田中曹魏田官设置问题的观察》,《史学月刊》1957年第12期。。1958年3篇,赵幼文《曹魏屯田制述论》赵幼文:《曹魏屯田制述论》,《历史研究》1958年第4期。、郭厚安《略谈明初的屯田》郭厚安:《略谈明初的屯田》,《历史教学》1958年第4期。、潘德深《论曹魏屯田制》潘德深:《论曹魏屯田制》,载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编《中国封建经济的若干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1959年3篇,王毓铨《明代军屯制度的历史渊源及其特点》王毓铨:《明代军屯制度的历史渊源及其特点》,《历史研究》1959年第6期。、束世澄《曹魏屯田制》束世澄:《曹魏屯田制》,《学术月刊》1959年第8期。和《曹魏田制考实》束世澄:《曹魏田制考实》,《学术月刊》1959年第9期。。1960年2篇,黄佩瑾《试论曹魏的屯田制度》黄佩瑾:《试论曹魏的屯田制度》,《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0年第1期。、陈守实《论曹魏屯田》陈守实:《论曹魏屯田》,《学术月刊》1960年第2期。。1961年4篇,罗介刚《赵充国及其屯田政策》罗介刚:《赵充国及其屯田政策》,《甘肃日报》1961年6月14日。、张仁忠《论明代的军屯》张仁忠:《论明代的军屯》,《北京大学学报》1961年第5期。、国庆昌《元代的军屯制度》国庆昌:《元代的军屯制度》,《历史教学》1961年第Z2期。、郑佩鑫《关于曹魏屯田制度的若干问题》郑佩鑫:《关于曹魏屯田制度的若干问题》,《文史哲》1961年第3期。。1962年5篇,宁超《略谈明代云南的军屯》宁超:《略谈明代云南的军屯》,《云南日报》1962年1月31日。、施一揆《元代的军屯制度一文史料的订正与商榷》施一揆:《元代的军屯制度一文史料的订正与商榷》,《历史教学》1962年第2期。、郑学檬《试论隋唐的屯田与营田》郑学檬:《试论隋唐的屯田与营田》,《厦门大学学报》1962年第3期。、李龙潜《明代军屯制度的组织形式》李龙潜:《明代军屯制度的组织形式》,《历史教学》1962年第12期。、刘世锜《汉代东北的屯田》刘世锜:《汉代东北的屯田》,《辽宁日报》1962年11月27日。。1963年1篇,陈振江《曹魏屯田客是有徭役和兵役负担的》陈振江:《曹魏屯田客是有徭役和兵役负担的》,《天津日报》1963年5月8日。。1964年2篇,一篇是李祖德《西汉的屯田》李祖德:《西汉的屯田》,《复旦大学学报》1964年第1期。,另一篇是乌廷玉《关于唐代屯田营田的几个问题——和郑学檬同志商榷》乌廷玉:《关于唐代屯田营田的几个问题——和郑学檬同志商榷》,《文史哲》1964年第2期。。1965年,不见大陆学者研究屯垦方面的论文发表,只见台湾学者发表了屯垦方面的论文,有邝利安的《曹魏屯田考》(上中下)邝利安:《曹魏屯田考》(上、中、下),《大陆杂志》(台湾), 1965年第31卷第2、3、4期。。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我国的屯垦研究处于停滞状态。其间台湾的研究成果也很少见,尽我们的能力查询,仅见管东贵《汉代的屯田与开边》管东贵:《汉代的屯田与开边》,《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73年第45卷第1期。一文。

(四)改革开放后的屯垦研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科学的春天来了。”中国的屯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学术成果不断涌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学术环境的宽松,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中国屯垦研究,或是投入到屯垦研究事业。从1978年到现在为止,在近4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屯垦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硕果累累。在屯垦研究方面不仅发表了大量的专业学术论文,而且出版了许多学术专著;不仅有专门从事史学研究的人员开展屯垦研究,而且各级企事业机关单位也有很多热爱屯垦事业的人员开展屯垦研究。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开展屯垦研究。特别是中国西北、东北和边疆各省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专门屯垦研究机构,开展屯垦研究、编写屯垦志,为我国的屯垦研究走向深入奠定了基础。各高等院校专家学者把屯垦研究纳入教学内容之中,有很多大专院校开设了屯垦研究专业课,把屯垦研究纳入到研究生或博士生的研究领域,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屯垦研究逐步走向细致深入。由于这段时间屯垦研究成果较多,现选择有代表性的屯垦研究成果,列于后面,使研究者对此有一个粗线条的了解。

(1)屯垦研究专著成果。按照研究专著成果发表先后顺序列举。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知识出版社,1986。,刘光华《汉代西北屯田研究》刘光华:《汉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方英楷《新疆屯垦史》(上下册)方英楷:《新疆屯垦史》(上下册),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杨向奎、张政烺、孙言诚《中国屯垦史》(上册)杨向奎、张政烺、孙言诚:《中国屯垦史》(上册),农业出版社,1990。,张泽咸、郦家驹、陈高华、孟繁清《中国屯垦史》(中册)张泽咸、郦家驹、陈高华、孟繁清:《中国屯垦史》(中册),农业出版社,1990。,刘继光《中国历代屯垦经济研究》刘继光:《中国历代屯垦经济研究》,团结出版社,1991。,赵予征《新疆屯垦》赵予征:《新疆屯垦》,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王毓铨、刘重日、郭松义、林永匡《中国屯垦史》(下册)王毓铨、刘重日、郭松义、林永匡:《中国屯垦史》(下册),农业出版社,1991。,梁冰《伊克昭盟的土地开垦》梁冰:《伊克昭盟的土地开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华立《清代新疆农业开发史》华立:《清代新疆农业开发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赵予征《丝绸之路屯垦研究》赵予征:《丝绸之路屯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张泽咸、郭松义《中国屯垦史》张泽咸、郭松义:《中国屯垦史》,文津出版社,1997。,王运华《中国西部屯垦概论》王运华:《中国西部屯垦概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赵俪生《古代西北屯田开发史》赵俪生:《古代西北屯田开发史》,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李福生《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史》(上下)李福生:《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史》(上下),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7。,张印栋《屯垦史话》张印栋:《屯田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刘成林、赵柳成、蔡志远、方英楷等《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刘成林等:《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李书卷《毛泽东屯垦思想研究》李书卷:《毛泽东屯垦思想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李宝通《唐代屯田研究》李宝通:《唐代屯田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欧阳国华《新屯田制与屯海制论》欧阳国华:《新屯田制与屯海制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潘仁源《简明新疆屯垦史》潘仁源:《简明新疆屯垦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王小平《中国共产党领导边疆农垦的历史经验研究》王小平:《中国共产党领导边疆农垦的历史经验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张安福《历代新疆屯垦管理制度发展研究》张安福:《历代新疆屯垦管理制度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张安福、王春辉《西域屯垦人物论稿》张安福、王春辉:《西域屯垦人物论稿》,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张安福《清代以来新疆屯垦与国家安全研究》张安福:《清代以来新疆屯垦与国家安全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张安福、郭宁等《唐代的西域屯垦开发与社会生活研究》张安福、郭宁等:《唐代的西域屯垦开发与社会生活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刘亚丽《阎锡山绥西屯垦研究》刘亚丽:《阎锡山绥西屯垦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13。,张安福《汉唐屯垦与吐鲁番绿洲社会变迁研究》张安福:《汉唐屯垦与吐鲁番绿洲社会变迁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赵柳成等《中国共产党的屯垦戍边思想研究》赵柳成等:《中国共产党的屯垦戍边思想研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13。,张晓莉《新中国时期与清代新疆屯垦制度的比较研究》张晓莉:《新中国时期与清代新疆屯垦制度的比较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屯垦研究的31部专著。这些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国屯垦研究的前沿理论水平,在屯垦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比重,为以后我国的屯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屯垦研究论文成果。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史学界异常活跃。各类科研机构办了许多学术刊物,这些刊物为屯垦研究提供了发表学术的平台。现把这几十年来发表在各类刊物上的论文,择其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列举出来。分别是:武守志《汉代河西屯田简论》武守志:《汉代河西屯田简论》,《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张聪《浅谈屯垦在经济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张聪:《浅谈屯垦在经济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饶瑞符《屯垦戍边的历史意义》饶瑞符:《屯垦戍边的历史意义》,《农业考古》1985年第1期。,黄正建《唐代后期的屯田》黄正建:《唐代后期的屯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4期。,定宜庄《试论清代中叶京旗的双城堡屯垦》定宜庄:《试论清代中叶京旗的双城堡屯垦》,《北方文物》1987年第1期。,纲鉴《试论汉武帝的移民屯垦政策》纲鉴:《试论汉武帝的移民屯垦政策》,《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李宝通《联系语言词汇的发展规律试析屯田营田的分合异同》李宝通:《联系语言词汇的发展规律试析屯田营田的分合异同》,《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方裕谨《康熙初年有关屯垦荒地御史奏章》方裕谨:《康熙初年有关屯垦荒地御史奏章》,《历史档案》1990年第1期。,张建民《明清农业垦殖论略》张建民:《明清农业垦殖论略》,《中国农史》1990年第4期。,张聪《屯垦制度对延缓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张聪:《屯垦制度对延缓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军事经济研究》1990年第6期。,方英楷《浅谈屯垦戍边思想的含义和由来》方英楷:《浅谈屯垦戍边思想的含义和由来》,《兵团党校论坛》1995年第1期。,方英楷《毛泽东屯垦戍边思想初探》方英楷:《毛泽东屯垦戍边思想初探》,《兵团党校论坛》1995年第3期。,方英楷《历代政治家屯垦戍边言论及举措》方英楷:《历代政治家屯垦戍边言论及举措》,《丝路学刊》1996年第4期。,龚荫《古代边疆民族地区屯垦开发概说》龚荫:《古代边疆民族地区屯垦开发概说》,《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方英楷《毛泽东屯垦思想的涵义和主要内容》方英楷:《毛泽东屯垦思想的涵义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论坛》1997年第2期。,田强《清代三峡地区的移民与农业垦殖》田强:《清代三峡地区的移民与农业垦殖》,《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吕卓民《明代西北地区土地垦殖研究》吕卓民:《明代西北地区土地垦殖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2期。,岳廷俊和徐慧玲《明朝屯垦经济初探》岳廷俊、徐慧玲:《明朝屯垦经济初探》,《成都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赵天益《关于屯垦与戍边的哲学思考》赵天益:《关于屯垦与戍边的哲学思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庄安正和杨如环《张骞在淮南垦殖中的历史贡献》庄安正、杨如环:《张骞在淮南垦殖中的历史贡献》,《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李祖基《论清代移民台湾之政策——兼评〈中国移民史〉之“台湾的移民垦殖”》李祖基:《论清代移民台湾之政策——兼评〈中国移民史〉之“台湾的移民垦殖”》,《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何诗海《汉代屯田对西北农业发展的影响》何诗海:《汉代屯田对西北农业发展的影响》,《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朱和平《汉代民屯说》朱和平:《汉代民屯说》,《农业考古》2004年第1期。,乔聿力和吴重吞《屯垦戍边与国家安全》乔聿力、吴重吞:《屯垦戍边与国家安全》,《兵团建设》2004年第12期。,何凡能、戴君虎、葛全胜《从康雍乾垦殖政策看中国清前期垦荒发展趋势》何凡能、戴君虎、葛全胜:《从康雍乾垦殖政策看中国清前期垦荒发展趋势》,《地理研究》2005年第6期。,樊根耀《论古代新疆屯垦的经济意义》樊根耀:《论古代新疆屯垦的经济意义》,《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黄海云《清代广西的移民垦殖与人口状况研究》黄海云:《清代广西的移民垦殖与人口状况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刘龙雨、吕卓民《清代鄂尔多斯地区的垦殖活动》刘龙雨、吕卓民:《清代鄂尔多斯地区的垦殖活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3期。,乌敦、宝音、乌兰图雅《民国时期科尔沁的垦殖与土地利用特征》乌敦、宝音、乌兰图雅:《民国时期科尔沁的垦殖与土地利用特征》,《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6年第3期。,于春英《清末以来东北地区移民垦殖与环境变迁》于春英:《清末以来东北地区移民垦殖与环境变迁》,《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24期。,孙荣嵘、王红梅:《东北垦殖与黑龙江垦区经济发展》孙荣嵘、王红梅:《东北垦殖与黑龙江垦区经济发展》,《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年第2期。,王晗、郭平若《清代垦殖政策与陕北长城外的生态环境》王晗、郭平若:《清代垦殖政策与陕北长城外的生态环境》,《史学月刊》2007年第4期。,翟麦玲、谢丽《辨析唐代的屯田与营田》翟麦玲、谢丽:《辨析唐代的屯田与营田》,《中国农史》2008年第1期。,崔永红《青海历代屯田垦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崔永红:《青海历代屯田垦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张安福、王春辉《新疆历代屯垦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及因素分析》张安福、王春辉:《新疆历代屯垦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及因素分析》,《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吴建新《清代垦殖政策的两难选择——以珠江三角洲沙田的放垦与禁垦为例》吴建新:《清代垦殖政策的两难选择——以珠江三角洲沙田的放垦与禁垦为例》,《古今农业》2010年第1期。,张晓莉、于鸿君《新时期屯垦制度绩效及创新思路研究》张晓莉、于鸿君:《新时期屯垦制度绩效及创新思路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第2期。,王利中、岳珑《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北屯垦问题的认识》王利中、岳珑:《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北屯垦问题的认识》,《新疆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程方《清代山东土地垦殖述论》程方:《清代山东土地垦殖述论》,《历史教学》2010年第8期。,孙玉梅《清代新疆屯垦文化研究》孙玉梅:《清代新疆屯垦文化研究》,《新疆地方志》2011年第3期。,赵柳成《中国共产党屯垦思想的历史考察》赵柳成:《中国共产党屯垦思想的历史考察》,《兵团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朱绍侯《两汉屯田制研究》朱绍侯:《两汉屯田制研究》,《史学月刊》2012年第10期。,王小平《中国共产党屯垦戍边思想的经济发展战略探析》王小平:《中国共产党屯垦戍边思想的经济发展战略探析》,《兵团党校学报》2013年第5期。,张清瑶、王社教《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垦殖时空特征分析》张清瑶、王社教:《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垦殖时空特征分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冯成杰《民国政府时期西北移民垦殖思想研究》冯成杰:《民国政府时期西北移民垦殖思想研究》,《民族历史研究》2014年第2期。,冯成杰《民国时期学界移民垦殖西北思想的构建》冯成杰:《民国时期学界移民垦殖西北思想的构建》,《农业考古》2014年第3期。。除了上述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的论文之外,还有很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论文,这里选择有代表性的列出来。如谢炳昆《明代云南的屯田》(1982年7月)、倪跃峰《清代前期的新疆屯田》(1983年10月)、刘龙雨《清代到民国时期鄂尔多斯的屯垦与环境变迁》(2003年6月)、赖小云《边疆屯垦政策实施下的环境变化研究——以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1759~1949)为例》(2006年4月)、潘兵《中国西部移民屯垦政策的历史与现实研究》(2002年5月)、李大伟《明代榆林镇沿边屯田与环境变化关系研究》(2006年4月)、万淑《关于东北军在兴安区的屯垦》(2006年5月)、张冰鹤《毛泽东屯垦思想在新疆的实践研究》(2007年2月)、黄咏梅《关于晋绥军在绥西的屯垦》(2007年6月)、李国亮《清初辽东招民垦田授官例研究》(2008年6月)、鲁靖康《清代伊犁屯垦研究》(2009年5月)、苗阳《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北方草原垦殖动因探究》(2010年6月)、郎晓玉《屯田、军户与地方社会——明代辽东都司卫所研究》(2013年6月)。

(3)屯垦资料整理与编著成果。改革开放以后,一些热爱屯垦研究的研究人员,开始系统整理散在各种档案和书籍中的屯垦史料。这期间先后出版的屯垦方面的史料书籍有很多。如刘海源主编《内蒙古垦务研究》刘海源主编《内蒙古垦务研究》(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彭雨新《清代土地开垦史资料汇编》彭雨新:《清代土地开垦史资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李福生《毛泽东屯垦思想研究资料选编》李福生:《毛泽东屯垦思想研究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97。,王运华、王明基主编《毛泽东屯垦思想与实践》王运华、王明基主编《毛泽东屯垦思想与实践》,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清末内蒙古垦务档案汇编》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清末内蒙古垦务档案汇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王翰林《辉煌与探索——毛泽东屯垦思想在新疆的实践》王翰林:《辉煌与探索——毛泽东屯垦思想在新疆的实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方英楷、王翰林:《中国历代屯垦资料选注》方英楷、王翰林:《中国历代屯垦资料选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新疆通史编撰委员会编《新疆历史研究论文选编》(屯垦卷)新疆通史编撰委员会编《新疆历史研究论文选编》(屯垦卷),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吴新平《新疆屯垦研究》(经济卷、文史卷)吴新平:《新疆屯垦研究》(经济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13;吴新平:《新疆屯垦研究》(文史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13。。此外,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特别重视志书的编写,各省市先后编辑出版了农垦志、农垦史等志书。这些屯垦资料的编辑整理,为学界系统研究我国的屯垦,提供了翔实的史料,减少研究人员查阅史料的困难,使屯垦研究方便了很多。此外各省先后组织人力、物力编著了大量屯垦志,这为研究屯垦保留了珍贵的文献。

二 研究价值

中国屯垦研究史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近些年有公开发表的李文娟《二十世纪以来有关曹魏屯田的研究综述》李文娟:《二十世纪以来有关曹魏屯田的研究综述》,《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11期。,龚先砦《唐代屯田及屯田法制研究论述》龚先砦:《唐代屯田及屯田法制研究论述》,《法制与经济》2011年第1期。,李文益、李少林《唐代屯田研究综述》李文益、李少林:《唐代屯田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年第4期。,徐广巍《双城堡京旗回屯问题研究综述》徐广巍:《双城堡京旗回屯问题研究综述》,《黑河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刘玉皑《近30年国内清代新疆屯垦研究综述》刘玉皑:《近30年国内清代新疆屯垦研究综述》,《西域研究》2013年第1期。,廖周《新中国农垦史研究综述》廖周:《新中国农垦史研究综述》,《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11期。,张金铣《元代屯田研究述评》张金铣:《元代屯田研究述评》,《古今农业》2014年第3期。等屯垦研究方面的学术史论文,但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屯垦史来说,如果没有一本中国屯垦研究史专著,即使有多本中国屯垦史著作,也难以让人们清晰了解中国屯垦史的发展脉络和细节。中国屯垦的发展,是历代屯垦研究者经过不断的研究所形成的屯垦思想,是被历代政府认可并实施屯垦政策的结果。基于此,本书力图通过梳理中国屯垦文献及其研究成果,论证中国屯垦研究对中国屯垦制度的演变与发展,以及对整个中国屯垦发展史的影响。

(一)屯垦研究对屯垦制度形成、发展的贡献

中国的屯垦制度是在逐渐演变、完善过程中形成的。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把屯田垦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汉朝赵充国为什么三上《屯田策》,因为起初朝中大臣都反对赵充国的屯田建议。“充国奏每上,辄下公卿议臣。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方英楷、王翰林:《中国历代屯垦资料选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第22页。赵充国的上奏,每次皇帝看后,都交给大臣们讨论。开始赞成赵充国屯田策的,只有十分之三到十分之五的人,经过研究讨论后,十分之八的大臣都同意赵充国的屯田建议。赵充国三上屯田策的过程,说明当时汉宣帝在是否采纳赵充国的屯田策上,组织朝中大臣们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后,最后得到认可,才开始在西北实行军屯。汉朝经过研究赵充国的屯田策之后,才把屯田垦殖制度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三国时期曹操特别重视屯田,曹操本人对汉代的屯田是有深入研究的,他说:“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64,第10页。不难看出,曹操通过研究汉代的屯田制度,把屯田制度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曹操大兴屯田,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可以说,曹操推行的屯田制度,对后世曹魏政权灭亡蜀、吴两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唐朝时期的屯垦,李宝通说:“较有远见的李唐统治集团,在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并反复权衡当时利弊之后,便有意识地维持了屯田的重外轻内格局。”李宝通:《唐代屯田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第5页。唐玄宗开元年间,姜师度任易州刺史、河北道巡察兼支度营田使。他热爱屯田事业,“循魏武帝故迹,并海凿平虏渠,以通饷路,罢海运”。方英楷、王翰林:《中国历代屯垦资料选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第82页。姜师度学习曹操大办屯田的事迹,组织军民兴修了平虏渠运输粮饷,解决了军粮运输难的问题,得到了唐玄宗的奖赏。明朝时期,“朱元璋高度重视屯垦理论和实践,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地发展各种屯田……结果使明朝成为我国历史上屯垦事业最兴盛的朝代”。方英楷:《历代政治家屯垦戍边言论及举措》,《丝路学刊》1996年第4期,第23页。朱元璋重视屯垦理论研究,促进了明朝屯垦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清朝时期,就有学者饶有科学的精神。“致用之学……当时几成风尚,夫致用云者,实际于民生有利之谓也。”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1954,第1~3页。一些学者们把研究的目标放在屯田垦殖上,虽然清朝前期的研究主要放在屯垦文献的整理考证上,但中后期注重屯垦应用研究。如孟森根据东三省屯垦调查情况,发表了《调查东三省拓殖事宜报告书》一文。诸多研究成果的问世,推动了清朝屯垦制度的完善。关于清朝的屯垦制度,王希隆说:“它上承汉、唐、元、明诸朝屯田制度,而实行时间之久,种类之多,制度之完善,成效之显著,均超过了前代。”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前言。这不能不说是清代学者对屯垦研究的贡献。民国时期的屯垦研究,继承了清代经世致用思想,如安汉根据西北屯垦工作的实际情况,撰写了《西北垦殖论》一书,为民国政府制定西北边疆屯垦政策发挥了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屯垦研究虽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屯垦研究。特别是近些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把中国屯垦史研究列入中国史研究条目。学者们围绕“各垦区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改革发展脉络,全面反映其成就与问题,总结历史经验与发展规律”廖周:《新中国农垦史研究综述》,《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11期,第39页。,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党和国家完善屯垦制度、制定屯垦政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屯垦研究为屯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屯垦在历史上亦称屯田,一般理解屯垦与屯田是一回事,“屯田、屯垦有相同内容,汉唐时期多用屯田一词,记述军屯、民屯。但是仔细分析,屯田与屯垦还是有区别的,屯垦主要是指屯兵边境,开垦荒地。”赵予征:《丝绸之路屯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第164页。的确这两个词在内容上应该有所不同,我认为屯垦的内涵较屯田的内涵要广泛些,屯垦不仅包括屯田制度,而且还包括屯田者的垦殖活动。屯垦一词是屯田垦殖的缩写,历史上往往把屯垦活动称为屯田,有时也称垦殖。进入近代,很多时候把这两个词连在一起称屯田垦殖。关于屯垦的内涵,将在下一章展开讨论。此处要说的是屯垦既是国家的一种土地制度,又是国家组织屯垦者开展垦殖的一种生产活动。我国的屯田制度自汉代确立以来,延续几千年,它关涉到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屯垦是由国家组织劳动力在广阔的土地上从事垦殖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完成垦殖生产活动靠的是屯垦人,或是军人或是其他劳动者,屯垦人作为生产力的代表者,在屯垦生产活动中是最活跃的因素。屯垦人是垦殖实践活动的主体,屯垦的成败关键在于屯垦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因此,屯垦人的生产实践活动,需要屯垦理论去指导。屯垦理论是历代屯垦研究者,通过对屯垦实践的调查研究所得出来的理论成果。

通过对中国屯垦研究历史轨迹的考察,在了解中国屯垦研究学术发展史的同时,还可以清晰地了解我国历史上每个阶段屯垦史的时代特征。这样可以知道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屯垦事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便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掌握屯垦历史发展规律。这样也就使以后的屯垦工作少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如中国屯垦研究史上,哪个阶段、哪个方面还处在研究的薄弱环节,需要我们今后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取长补短,深入开展薄弱环节的研究,完善我国的屯垦理论,使屯垦工作在屯垦理论的指导下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做贡献。

(三)屯垦研究奠定了屯垦学科基础

中国屯垦自秦代产生以来,历经汉唐、明清,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史。在这两千多年的屯垦事业发展过程中,屯垦的地域十分广泛,不仅有边疆各地的边屯,还有内地的内屯;屯垦的形式几经变化,由起初的军屯、民屯,后来发展出了商屯、犯屯,甚至在清朝时期又出现了回屯、旗屯。屯垦机构的设置及屯垦官员的任免,到明清时期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制度。屯垦作为历代政府的基本国策之一,自汉朝以来,在历代研究者的努力下逐渐完善。屯垦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屯垦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到目前为止,屯垦还隶属于农业经济学研究范畴,就屯垦与政治、军事、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如果还把屯垦研究放在农业经济学科里进行研究,已经不能全面表述屯垦的面貌和内涵,特别是对以后的屯垦事业发展不利。因此,屯垦研究应该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学研究领域脱离出来,建立独立的屯垦研究学科。

建立独立的屯垦研究学科,不仅需要研究屯垦史,更需要研究屯垦研究史。中国历代屯垦研究的成果,为探寻屯垦事业发展规律,总结屯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以及为中国屯垦形式变化和屯垦制度完善,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可以说,中国屯垦发展史,离不开屯垦研究史。因此,建立独立的屯垦研究学科,深入细致地开展中国屯垦学研究,必须厘清历代屯垦研究的历程及其屯垦研究的特点,才能使以后的屯垦研究,自觉地按照其发展规律开展,使我国的屯垦事业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