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口语课话轮转换调查
(一)理论依据
1.会话分析理论
“会话”(conversation)一词在英语中指无拘无束或非正式的谈话。会话是最普通的日常现象,表面看来,会话是杂乱无章的,是琐碎的。在语言学领域,研究者长期以书面语作为研究的对象,认为口语是书面语的一种退化形式,口语或者会话中的一些现象被当作人们的言语表现,所以长期以来会话被排除在语言研究之外。直到20世纪60年代,Harvey Sacks和Emmanuel Schegloff这两位学者才提出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他们基于对人类学、语言学和精神病学等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会话分析方法。1963~1964年,Sacks在自杀研究科学中心收集自杀防治中心的电话录音带,通过对这些电话录音带进行分析和研究创立了会话分析方法;而Schegloff则是分析了灾难中心的电话录音材料,后来两人合作开始研究日常的会话。随着会话分析理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解。比如2005年Roberts E. Sanders把会话分析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强调会话中那些比较固定的成分,如话轮转换机制和电话交流的开始等;另一种则是关心会话过程中出现的行为和具体做法,如会话中的发笑和恭维及恭维反馈等。会话分析绝对是一种经验性的科学,因为研究者首先要观察和记录(包括录音和录像)交际者在自然发生的会话中的做法和行为,然后再依据这些行为来建立研究者对那些行为的理解。尽管之前的会话分析主要是社会学的一种研究手段,但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它已经从社会学领域发展到语言学、交际学、人类学等领域,现在会话分析作为一门学科逐渐完善,这些领域也促进了会话分析的发展并丰富了它的内涵。
2.话轮转换理论
(1)话轮
人们日常会话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话轮(turn)。话轮是美国社会学家Sacks等人提出的理论概念。但是不同的学者对话轮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比如1951年哈里斯认为话轮是说话人连续的谈话,在其说话之前之后都以沉默为标志。1977年古德温认为如果人们把话轮当作有固定界限的隐形单位,就不能够确切地描述话轮的内部结构,因此他主张话轮应该被视为有时间限制的过程,人们要从回答“What is turn? ”转向回答“When is a turn? ”。但他并没有给话轮下一个很确切的定义。1981年W. Edmondson用这个术语来表达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指在会话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成为说话者的机会;二是指一个人作为讲话者时所说的话。李悦娥和范宏雅在《话语分析》中认为话轮指的是在会话过程中说话者在任意时间内连续说的话语,其结尾以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或各方的沉默等放弃话轮信号为标志。而刘虹在《会话结构分析》中对话轮的定义基本和李悦娥、范宏雅相同。他们对于话轮的界定被国内众多学者采用,因此本文也采用这一定义。
(2)话轮系统及其转换
Sacks、Schegloff和Jefferson在1974年提出会话中存在一种控制话轮交接的机制,他们把这个控制话论交接的机制称为话轮转换系统。这个系统存在于一切会话中并且包括话轮构造部分、话轮分配部分、话轮转换规则。话轮的构造可以由不同的语言单位构成,在英语中,单词、短语、从句、句子、句子组合等都可以充当话轮。2002年李悦娥和范宏雅提出话轮不仅可以由单词、短语、从句、句子、句子组合构成,还可以由语言性反馈项目构成。2004年刘虹在研究汉语的日常会话中指出话轮只能由单句、复句或者句群构成。话轮的分配说明话轮的转换是如何实现的。话轮的转换经常出现在会话的“转换关联位置”(transition relevance place, TRP)上,“转换关联位置”指的是一个话轮单位(turn unit)中受话者认为可以发生话轮转换的位置,如句子和分句的结尾处。因此他们提出了一套话轮转换的规则,描述了日常会话发话人和接话人如何完成话轮的转换。假定C为发话人,N为接话人。
规则1:应用于第一个TRP
(a)如果C在当前话轮中选择N,那么C应停止说话,N应接着说话,话轮转换出现在选择N后的第一个TRP;
(b)如果C没有选择N,那么任何一个其他参与者都可以自我选择,谁先发话谁就获得下一个话轮权;
(c)如果C没有选择N,也没有其他参与者按照(b)自我选择,那么C可以(不是必须)继续发话(即获得接续另外的话轮构成单位的权力)。
规则2:应用于以后的每一个TRP
C应用了规则1(c)后,规则1(a)~(c)适用于其后的每一个TRP;并且可以反复使用,直到话轮发生转移为止。
(二)调查目的
为了更加科学地研究高级汉语口语课当中的师生话轮转换规则,本文以广西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大学三年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的高级汉语口语课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课堂语料收集,观察汉语口语课堂上师生会话的形式和话轮转换过程,并从话轮转换的角度分析师生话轮转换策略的使用情况,总结对外汉语口语课上师生话轮转换的规则,并针对师生话轮转换策略的使用情况,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三)调查对象
本文调查对象为广西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大学三年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留学生,总共有10个人,其中韩国学生3人,泰国学生2人,越南学生2人,法国、印度尼西亚、伊朗学生各1人。该班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均在三年以上,汉语能力属于高级。由于广西大学对留学生的毕业要求是一定要有BCT证书,而不一定要有HSK证书,所以该班学生都考了BCT,只有部分人考了HSK,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班级的基本情况
注:HSK即汉语水平考试(hànyǔ shuǐpíng kǎoshì,缩写为HSK),是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重点考查汉语为非第一语言的考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BCT即商务汉语考试(Business Chinese Test,缩写为BCT),由BCT(A)、BCT(B)和BCT(口语)三个独立的考试组成。其中BCT(A)面向商务汉语初学者,考查考生运用汉语完成日常交际和基本商务交际任务的能力。参见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官网:http://www.hanban.org/tests/node_7484.htm。
(四)课型与教材说明
对外汉语口语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课,其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运用交际法教学原则,课堂上交际互动,精讲多练,以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提高其口语表达水平。尤其是高级口语课,其培养目标应是能够灵活地使用交际策略,能够进行得体的语言交际活动。《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和《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口语水平要求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能满足在社会生活领域里从事较高层次、较大范围的语言交际的需要,能够较为准确得体地使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成篇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汉语的文化背景和语义内涵有较深的了解,初步具备运用汉语进行思维的能力”。高级阶段的留学生经过初级和中级阶段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单词量,可以使用汉语进行自由流畅的交流。
本文以广西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大学三年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留学生的高级汉语口语课为研究对象,该课程选用的教材为刘元满、任雪梅、金舒年编著的《高级汉语口语》(第二版),教材分为四个单元,共有12篇课文,每课字数控制在1800字左右,生词控制在35个左右,内容涉及中国家庭和中国社会的多个侧面。该班每周上4个课时,一个课时40分钟,平均每篇课文上4个课时,第一课时为课文导入和生词的学习,第二课时是课文的讲解和朗读,第三课时是讲解课后练习题,第四课时是课后句式部分练习题和课后的调查作业。
(五)数据收集和转写
本文的调查设计基于笔者在广西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实习期间收集的语料,笔者于2015年5月28日至7月20日在广西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实习,实习期间深入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进行观察并收集语料,确保了语料的真实性。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确定调查的班级为2012级汉语言文学班,笔者对该班级的高级汉语口语课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跟班调查研究。该班的高级汉语口语课每周有4个课时,周一和周三上课,每次课为两个课时,每个课时40分钟。本次调查总共收集了12个课时的录音材料,约为426分钟,在此基础上除去学生观看电影和视频以及与课堂无关的活动时间,一共得到363分钟的有效录音,转写有效文字38705字,为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文本基础。笔者对可以识别的、有意义的会话交际内容进行了转写,对于没有实际交际意义的则不进行转写。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朗读课文不在本文的转写范围,此外,有时课堂中出现多人话轮重叠造成了声音混乱难以辨认以及有些话轮出现声音细小的窃窃私语所产生的模糊话轮也不属于转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