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含义与规律
一 产业结构演进的概念
产业结构演进是产业结构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理解首先需要准确把握“产业结构”的具体内容。其次,要从“演进”的角度考察产业形态结构变化的特点与趋势,并且深入考察产业形态结构变化背后的内在逻辑。
(一)产业结构:微观还是中观
准确界定产业结构演进的前提是确定产业结构的研究对象。产业结构的概念形成时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因研究对象的不同产业结构就存在内涵和外延上不同的理解。具体来讲,主要存在三个层面上的“产业结构”;(1)以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关系结构为研究对象的产业结构;(2)以产业体系内不同产业之间关系结构为研究对象的产业结构;(3)包括产业空间分布结构的产业结构。
研究产业内部企业间关系结构的产业结构实际上基本等同于市场结构。西方产业经济学创始人之一、哈佛学派(Harvard School)的代表人物贝恩曾经针对产业结构进行过国际比较研究。他在比较19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英国工业结构差异时,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比较分析了32个行业的集中度问题。英国学者多纳德·海(Donald A. Hay)、德理克·莫瑞斯(Derek Morris)在编写的牛津大学经济学专业教材《产业经济学与组织》一书中也使用过“产业结构”这一概念。他们用专门一章研究“企业发展、市场及产业结构”问题。但是与贝恩相同,他们在这一章中讨论的是市场结构、集中度、规模经济、兼并、多元化等企业行为。很显然,这里所说的产业结构实际上仍从属于产业组织理论,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其实也就是市场结构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市场进入等具体问题的研究,与本书研究的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产业结构演进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专指产业间关系结构的产业结构,从结构转变的角度阐述产业结构转变与经济发展之间逻辑关系。如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alther G. Hoffmann)、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olin G. Clark),以及后来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imon S. Kuznets)、里昂惕夫(W. W. Leontif)、钱纳里(H. B. Chenery)等人,都研究阐述了整个产业系统中不同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这种结构关系的变化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研究产业间(Inter-industrial)的关系结构与研究产业内部、企业间(Inter-firm)的关系结构不同,研究层面、结构内容、分析方法上两者都有巨大差异(见表1-1)。前者是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中观分析,重点对三次产业、轻重工业、主导产业等的发展变化、演进规律进行研究,而后者则更加侧重于微观层面。本书研究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实际上关注的是经济发展中的两个结构转换过程,是一个发展经济学命题。因而,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应当是本书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对象。
表1-1 不同学科对产业结构研究的差异
资料来源:于立、肖立志:《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应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第2页。经作者修改。
那么专指产业间关系结构的产业结构又怎么具体理解?它的外延包括什么?这就又涉及另一个层面上的产业结构:包括产业空间分布结构的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概念强调由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构成的产业结构应当有时空两个维度的理解,不仅包括产业部门间的关系结构,还应当包括空间地域上的分布。产业结构作为一个系统是产业部门结构和区域结构的统一,不仅仅反映资源要素在部门间的配置状况,而且表现为一定的地域分布和空间上的依存关系。将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构也划入产业结构范畴的做法使产业结构的概念更加广义化。从内涵的界定和理解上来看,如果包括了产业布局理论,这会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产业结构演进内涵上的不统一,给产业结构演进内容上的分析带来不必要的混乱。因而,基于这种考虑,本书从概念内涵上将产业的空间分布与产业结构演进相独立以区别对待。
综合以上三种观点,本书将“产业部门间的关系结构”作为产业结构演进的直接研究对象,同时在研究中将涉及产业结构演进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
(二)产业结构演进的内涵
“演进”,《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演变进化”;《韦伯字典》(Merriam-Webster)解释为“一个从低级、简单的状态向高级、复杂的状态不断变化的过程”。因而,从字面理解,现有文献一般都将产业结构演进定义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变化的过程。但是,这种字面意义上的解释比较笼统,并不能准确把握产业结构演进的内涵。
我们认为,产业结构演进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逐渐高度化及其带来的产业数量比例关系相应变化的一个动态过程。具体来讲,产业结构演进的概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1)产业结构演进是一个阶段性、有序的动态过程;(2)产业结构演进包括结构高度、数量比例两个方面的变化;(3)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是产业结构向更加高级的水平发展;(4)产业结构演进的最直观表现形式是主导产业的循序转换。
1.产业结构演进是一个阶段性、有序的动态过程
演进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不难理解。产业结构演进的动态过程还具有阶段性、有序性的特征。第一,产业结构演进的阶段性。产业结构演进必然经历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在量变阶段,未来占据主要地位的产业相对原有占据主要地位的产业呈现出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在数量比重上仍比较低。随着产业继续发展,拥有高增长率的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最终超过原来占据主要地位的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质的变化。这就使得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即产业结构要在一段时间内以某一产业为主,而后才能演进至以另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结构演进的时序性。产业结构演进的各个阶段并非是混乱、随意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逻辑序列。这种演进的顺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从总体来看,产业结构必然对应于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演进顺序便由此决定。从具体原因来看,需求变化、技术改进是产业结构演进的秩序因素。需求层次变化的顺序性、技术水平提高的逻辑性都使产业结构演进呈现出先后有序的规律。以美国三次产业结构为例(见图1-1),大概19世纪中期以前美国以第一产业为主,而此时第二产业已经呈现出较高的增长速度。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占据主要地位。而在这一阶段中后期第三产业增速提高,并在20世纪后半个世纪占据主要地位。
图1-1 美国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资料来源: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85,第154页。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82, 2001, 2011。
2.产业结构演进包括结构高度、数量比例两个方面的变化
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比如在投入产出关系上,某一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就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当产业技术、需求结构等因素发生变化时,这种产业间的前向、后向关联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同时,由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也决定了各产业在量的方面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因而,产业结构需要从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数量比例关系两个方面进行理解。相应地,产业结构演进也应当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内在的技术经济联系本身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即产业结构高度上的演进;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高度变化引起的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调整进而带来的产业数量比例关系变化。产业结构演进本质上是产业结构高度上的变化,而外在地通过一些比例关系表现出来。
3.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是产业结构向更加高级的水平发展
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是确定的,即产业结构向着高度化的方向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本质上表现为产业部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要素构成逐步高级以及产业关联由松变紧,具体表现为高加工度化、高附加值化、技术集约化、知识化、服务化。从结构高级化的直接结果来看,产业结构演进带来产业部门效益的提高。但是从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结果来看,演进的结构效益却存在不确定性。这主要与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式有关。产业结构演进有递进式、跃进式两种,既可以在自然状态下平稳有序进行,也会在系统外因素的作用下跨越阶段发展。比如,一些后发国家通过产业政策超前配置产业以较快的速度直接迈向更加高级的产业结构水平。但是,这可能会形成超前配置产业形成的产业结构并不一定符合当时经济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被扭曲,使产业结构在一种不合理的状态下演进。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以某些产业的效益损失来换取某一产业的效益提高,总体上演进的结构效益就不确定。这样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也就存在“虚高”的问题。
4.产业结构演进的最直观表现形式是主导产业的循序转换
主导产业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依靠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形成持续的高增长的速度,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进而能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作用。主导产业引入技术创新成果进而形成较高的生产率和附加价值,使得主导产业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紧密相关,主导产业的转换也就体现出产业结构的演进发展方向。主导产业持续的高增长速度也使得主导产业的发展必然影响产业的数量比例关系。同时,主导产业较强的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向前效应使得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演进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因而,主导产业转换过程也就从“质”与“量”的角度同时反映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一般认为,经济发展至今主导产业的循序转换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以农业为主导的阶段;(2)以轻工业为主导的阶段;(3)以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主导阶段;(4)以高加工度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主导阶段;(5)以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阶段;(6)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由此可见,主导产业的转换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最直观表现形式。
二 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从经济发展史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很多学者多通过不同国家截面和时间序列的数据对这些规律进行了研究。
(一)早期经济学关于产业结构演进的思想
早在古典经济学时期,许多研究就已经将社会生产部门区分为农业、制造业(工业)、商业三个产业部门,并对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演进规律进行了阐述,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思想。这些思想和有关的阐述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从人口流转的角度描述产业结构变动规律。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第一次描述了人口因产业间存在的收入差异而在“农业—制造业—商业”之间转移的现象。他发现制造业和商业相对发达的荷兰人均“盈余收益”比法国多出好几倍,即使在英国一个海员的收入也大概相当于三个农民的收入。他分析认为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在于“制造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制造业多得多”。配第进而还指出,这种收入差距会使人口“从穷困悲惨的农业方面转移到更有利的手工业”,最终改变一国“农业占多数,工人占少数”的状况。配第的这一思想较早地初步揭示了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并指出了收入差异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当然,配第是从重商主义的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从报酬递减规律出发揭示产业结构变动规律。李嘉图(David Ricardo)、马尔萨斯(T. R. Malthus)等在讨论经济发展前景的问题时认为,土地数量有限、质量各异,长期趋势下农业生产存在报酬递减。西尼尔(N. W. Senior)在承认农业报酬递减的同时进一步认为,工业不同于农业,工业存在报酬递增,“工业劳动者的人数每有一次增加,与之同时存在的不仅是对应的生产力,而且是越来越大的生产力。”因而,随着经济增长,增加的资本和劳动会流向工业。
第三,从平衡增长的角度阐释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布阿吉尔贝尔(Boisguillebert)以及亚当·斯密(Adam Smith)、马尔萨斯等都强调工业的发展是以农业发展为前提,从均衡协调增长的角度表述了社会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布阿吉尔贝尔形象地指出,“一个文明和宏伟的王国之所以富裕,在于保持王国内的各行各业的共存共荣,并使他们彼此相互依靠,相互推动,如象一个时钟的部件那样”,并且“没有一种行业的失调能够不同时将它的不幸立刻地或逐渐地反映到其它一切行业上去,只有组成链条的各个环节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才有价值,一旦从中脱掉一个环节,它们就会失去价值,至少会失去最大部分的价值。”这种均衡增长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规律。但同时需要指出,上述思想主要是为了强调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并未从整体上对各个产业进行详尽论述。
第四,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角度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揭示。德国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特(Friedrich List)提出了以工业进步为中心的经济发展阶段论。他认为,从经济方面来看,国家都必须经过如下发展阶段:原始未开化阶段—畜牧业阶段—农业阶段—农业和制造业阶段—农业、制造业和商业阶段。这五个阶段是依次递进的,后一阶段在发展层次上高于前一阶段。李斯特重点关注后三个阶段,即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国的过程,并阐述了对外贸易和工业进步在后三个阶段发展中的作用。其中,工业进步在他看来是最重要的因素,不仅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而且是驱动阶段更替上升的动态要素。因而,有学者认为,他的阶段论是一种以工业进步为中心内容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第五,通过对产业两大部类的划分研究产业结构变化。马克思在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研究时将社会部门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产业部类。马克思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赖,存在紧密联系。但伴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社会再生产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生产资料生产相对于消费资料生产更快增长。他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投在机器和原料上的资本部分在增加,花在工资上的资本部分在减少,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随着机器体系的每一进步,由机器、原料等构成的不变资本部分不断增加,而用于劳动力的可变资本部分则不断减少。列宁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两大部类的变动趋势,认为资本发展的规律就是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得快,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二)产业结构理论框架下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分析
关于产业结构问题的针对性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显现出与传统经济学分析范式不同的特点,并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逐步使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系统化,进而形成了产业结构理论。关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研究是产业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大批学者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并验证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1.关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关于产业演进规律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三次产业演进规律。费希尔(Fisher)最早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在三次产业分类的理论模型下,克拉克沿着配第关于产业间收入差异引起劳动力分布变动的思路,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第一次比较明确指出了劳动力配置在三次产业间变化的一般趋势: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逐步从农业转向制造业,再转向商业和服务业。他总结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三次产业的演变规律:经济发展逐渐经历从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继而向第三产业为主转变的过程。克拉克不仅对产业结构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而且使三次产业分类的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对随后一个阶段的产业结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库兹涅茨通过对50多个国家历史数据的研究,不仅考察了劳动力分布的变化,而且还从各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变化直接研究了伴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变化而发生的产业结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克拉克关于三次产业变动的规律。他还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概念,指出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呈现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出现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与配第、克拉克相比,库兹涅茨不仅更加完整地揭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并且更进一步阐述了伴随产业结构演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所形成的结构演进效益,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克拉克、库兹涅茨等人使用的是传统的统计方法,因而只能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比较揭示出产业数量比例的变化,而不能深入地分析产业间内在的关联,因而也只能局限于得出事后归纳的结果而不能探究背后原因。里昂惕夫(W. W. Leontief)通过对产业结构的深入分析,建立了投入—产出分析体系,为后来更近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撑。钱纳里借助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一般均衡方法和经济计量模型,对产业结构变动进行动态研究,对若干国家建立多部门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并建立了一个标准产业结构进一步揭示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这使得他的研究和结论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第二,关于工业内部结构的演进规律。霍夫曼(Hoffmann)较早研究了工业部门内部结构变动的规律。他认为,工业不同性质部门之间的发展趋势并不相同,消费品工业在整个工业产值中的比重趋于下降,资本品工业所占比重则稳步上升。钱纳里(Chenery)把工业部门分为早期工业(如食品、皮革、纺织工业等)、中期工业(非金属矿产品生产与加工、橡胶、木材加工、石油、化工等)和后期工业(金属制品、机械制造、纸制品等)。这种分类实际上已经表明了工业部门时序发展的规律。
第三,关于主导产业转换规律。罗斯托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传统社会、起飞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追求生活质量六个阶段,并认为近代经济增长实质上是一个部门发展的过程,经济阶段的演进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与发展阶段相对应,罗斯托列举了战后世界上五种“主导部门综合体系”;(1)食品、饮料、烟草、水泥、砖瓦等工业部门是起飞前提阶段的主导部门综合体系;(2)纺织业等替代进口货的消费品制造业是起飞阶段的主导部门综合体系;(3)钢铁、煤炭、电力、通用机械、肥料等重型工业和制造业是成熟阶段的主导部门综合体系;(4)汽车工业是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的主导部门综合体系;(5)服务业、城市和城郊建筑等生活质量部门是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主导部门综合体系。佐贯利雄也认为,战后日本工业的发展先后出现过三组带头的主导工业:电力工业——石油、石化、钢铁、造船等工业——机械工业(尤其是汽车和家电工业)。
第四,关于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换的规律。摩拉维茨较早地使用了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的概念。国内一些学者受此启发,以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三大生产要素在产业经济活动中的结合方式和密集程度为特征将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labor-intensive)、资金密集型产业(capital-intensive)和技术密集型产业(techno1ogy-intensive),并研究了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呈现出的顺序演进规律和演进加速规律。根据顺序演进的规律,产业的最初形态是劳动密集型;通过资金积累,进而转向资金密集型;随着技术进步和集约化形式的革新,社会产业结构就会不断地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同时,产业从劳动密集型演进为资金密集型,再演进为技术密集型的顺序成长过程是不断加速的。
第五,关于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产业结构演进。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产业和信息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主导产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1996年发表的报告中指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已经占其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面对这些新的特征,不少学者开始跳出三次产业的划分,采用第四次产业的概念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进行描述。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分别提出了信息产业、知识产业的概念。波拉特(Mac Uri Porat)进一步将信息产业同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并列,称为“第四产业”,并按产业分化和各产业发展速度的快慢,提出了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第四次产业的概念。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则提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认为“如果资本与劳动是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那么信息和知识则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并在后来明确“后工业社会”实际上就是“信息社会”。四次产业分类方法的提出本身就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新趋势。国内学者也就较早地引入了第四产业的概念,并在随后普遍接受信息产业成为后工业化阶段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观点。
2.关于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较多。霍夫曼认为,工业不同性质部门之间不同的发展趋势是由于各部门的成长率不同造成的,而影响成长率的因素则主要包括:生产要素、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资源配置、技术进步、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消费者的兴趣爱好等。库兹涅茨也认为国内需求结构、对外贸易结构和生产技术水平及其变量影响着产业结构变动。钱纳里等人则将这些因素的研究归纳为三种:需求说、贸易说、技术说。
李嘉图从比较优势出发阐述了国际分工的思想。因比较成本的差异而形成的国际分工对各国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赤松要通过研究日本棉纺工业史提出了雁行形态理论,最初用以解释后起国特定产业的发展过程。而后经过小岛青等人的拓展,雁行形态理论被用来解释和分析随着比较优势变化,国际间产业转移形成的后起国与先行国之间存在的产业结构上的关系。雁行形态理论不仅揭示了国际产业转移对一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且为产业结构转变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政策依据。但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思路从“累计循环”、“中心—外围”理论出发、激进主义思路从“支配—依附”理论出发都指责国际分工所形成的不平等格局,以及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趋势。如缪尔达尔所说:“市场力量趋向于累积地加剧国际的不平等,在一方为工业国而另一方为不发达国的两类国家间自由贸易的十分正常的结果,就是后一类国家走向贫困和停滞的累积过程的开始。”实际上,他们认为在这种国际分工下,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是被“固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