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社会心态概念的提出和使用

在我国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社会心态是一个被普遍接受却又意义含混的概念。目前,社会心理学家在“如何界定社会心态”“社会心态的心理结构是怎样的”“社会心态是如何形成的”等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这就直接影响到社会心态的测量、社会心态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分析以及社会心态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界定社会心态概念出发,为形成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框架奠定基础。

一 社会心态概念的一般使用和溯源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社会心态”一般可以理解为“社会的心理状态”“社会的心智状态”“普遍的社会心理”“民心”“民意”“人心”等,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但却没有被多数辞书收录。《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社会心理学词典》(时蓉华,1988)、《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荆其诚,1991)、《国际心理学手册》(Pawlik & Rosenzweig, 2000/2002)等辞书中,都没有收录这一词条。在社会心理学及社会学的教科书中,也没有对应这一概念的内容。仅在《社会科学新辞典》(汝信,1988)中,有“心态”(mentality)一词,其释义是:“影响着个人、人类群体和各民族思想的全部舆论、习俗、传统、信仰和价值体系。”该词条的释文从词源学的角度指出,心态一词是17世纪英国哲学的产物,它表示心理的集体特征,某个民族、某个人类群体等特殊的思想和感觉方式。国内报章、学术论文中对“社会心态”一词的界定实际上并不严格,大多是个人根据不同的理论视角(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政治学等)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直接推定,因而缺乏足够的论证;更多的人则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径直讨论社会心态与其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讨论社会心态的预警及调控。例如,冯伯麟,1995;宋智勇,1997;揭扬,1999;李颍伯、王燕美,2001;胡红生,2001;高云峰,2002;等等。在一些学科的研究中,社会心态被视为一种研究视角,史学中的心态史研究就是一例。参见:郑永华,2000;王章维、郭学旺,2000;程利、王晓丹,2002。当进行文献检索时,我们可以发现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很高,被广泛用于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作为转型时期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要素来看待。

通过对已有社会心态概念的梳理,我们可以把它大致分为以下几类:①社会心态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一定地域内的人们普遍具有的社会心理的总和。例如马广海(2008b)将其定义为“与特定的社会运行状况或重大的社会变迁过程相联系的,在一定时期内广泛地存在于各类社会群体内的情绪、情感、社会认知、行为意向和价值取向的总和。它属于社会心理的动态构成部分”。同时,对这个定义的理解他强调了三点:其一为引起或产生社会心态的社会条件的特殊性;其二为社会心态的内容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心理内容,它主要是直接反映当前社会运行或社会变迁的动态的、具有较强烈的情感情绪色彩的心理活动内容;其三是社会心态具有的即时性、动态性、直接性等较表面性的特征,是较易被感知、被认识到的心理层面的内容(马广海,2008b)。丁水木(1996)的定义为:“社会心态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政治制度以及整个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引起的直接的、在社会群体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具有一定的共同性的社会心理反应或心理态势,具有社会性、大众性和概括性。”②社会心态是在一定的思想和心理支配下社会各种群体主观上的情绪、情感、态度等心理状态和社会心境状态,通过言论、行为、习俗、舆论表现出来,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化的“晴雨表”(揭扬,1999),具有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③与个体心态不同,社会心态是指社会群体的心智状态,它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以整体面貌呈现的主体状态,具有群众性、整体性、客观性、实践性和历史性。例如,张二芳(1996)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成的状态结构,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内化为社会主体的精神结构的心智状态,是理性与非理性的中介,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动态性、倾向性、两极摇摆和自我调节性。

这些概念注重社会心态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以及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注重社会心态的社会整体特性和外显特征,对“社会心态”与相近概念(例如“社会意识”“大众心态”“群体心理”等)及“社会心态”与非学术概念(例如“人心民意”“社会良知”等)进行区别。但是,上述概念仅仅指出社会心态不同于个体心理,以及它的一些功能特性,缺乏操作化定义,因而无法解释社会心态到底来自哪里,即无法将联系个体的社会态度、价值偏好和行为取向与社会心态之间的社会心理机制清晰地刻画出来。

在西方,“心态”概念最初是在法国年鉴学派创立的“心态史学”中出现的。据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J.勒戈夫考证,从词源学的观点来看,法语的形容词mental源自拉丁文mens,意为思想的、精神的、心理的。在古典拉丁文中没有的中世纪拉丁词mentalis属于经院哲学的语词。在法语中,作为名词的mentalitiet(心态)并非直接派生自形容词mental,而是在19世纪中叶从英语中借用来的。作为mental的派生词的英语名词mentality则早在17世纪就已存在。因此,心态一词是17世纪英国哲学的产物(汝信,1988)。它表示心理的集体特征,某个民族、某个人类群体等特殊的思想和感觉方式,不同于官方的意识形态。1929年,法国年鉴学派发动了对西方传统史学的革命,其主要目标是改变史学仅以上层人物的军事、政治活动为研究内容的状况。此后,新史学将社会文化、信仰、群体共有的意识和观念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罗凤礼,1998)。心态史学家认为,“心态主要是集体的,它似乎远离社会斗争的沉浮。但如果把它同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分割开,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汝信,1988)。心态史学的视角从一个侧面提出了心态概念,但是,限于学科特性,关于什么才是社会心态的问题,还缺乏进一步的辨析。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在晚年曾指出,“我回顾一生的学术思想,迂回曲折,而进入了现在的认识,这种认识是我最近强调社区研究必须提高一步,不仅需要看到社会结构还要看到人,也就是我指出的心态的研究”(费孝通,2004)。他提到自己的俄国老师史禄国使用的psycho-mental complex一词,系指“群体所表现的生理、心理、意识和精神境界的现象”,是“一种复杂而融合的整体”,“构成了人类学研究最上层的对象”。他把这一层次的社会文化现象简称为“心态”,但也仍然感到词不达意,是个“模糊的概括”(费孝通,1999)。

二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心态概念

如果从学科的角度看,社会心理学应该是最适合研究社会心态的学科之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潘菽,1983)。它试图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实际的、想象的或潜在的存在的影响(Allport, 1985);同时,也探讨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透过个体对现实的认知、情感和意向这样的建构性心理过程影响他人和社会(Taylor, 1998)。

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①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不但是个体如何受到他人行为的实际的影响,而且研究个体如何受到那些行为潜在的影响,甚至是个体自行想象而具有影响力的那些影响对个体发生作用的过程和机制。②个体在社会中生活,像受到其他影响因素(例如气候、物理环境)的影响一样,受到社会中他人的影响。③所谓他人,不但是指抽象的个体,而且是指由他人所构成的群体、社会、历史、文化等。④所谓影响,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相互的过程,作为接受影响的主体,对影响具有建构的能力和解释的能力。由此,社会环境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外在于人的环境,而是被主体建构过的环境。由此可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心态,可以揭示出个体心理与群体社会心理、微观与宏观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制,应当是非常重要的学科角度,它为对社会心态概念做出恰当的操作性界定提供了保证。

然而,在社会心理学的百年学科史中,“社会心态”并不是一个积累了很多研究成果的领域。这是由于在社会心理学的两大学术传统中,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特别是以北美社会心理学为代表的主流社会心理学主要从个体的角度来建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体系和领域。这一学术传统下的社会心理学着重研究个体如何受到他人及社会的影响,并以自身的方式解释和应对社会关系与社会环境。因此,作为超越个体的、以社会整体为分析单位的社会心态,便不被作为研究的对象。不过,作为社会心理学中最为宏观的研究对象,社会心态是基于个体心理的,因此,我们仍然可以从主流社会心理学已有的学科积累中发现研究的路径。同时,我们还可以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传统,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早期研究中,寻找到与社会心态有关的问题意识。例如,法国大革命时期关于群众心理、革命心理、集群行为的研究(勒庞,1895/2000; 1913/2004)。再如,欧洲格式塔心理学中,关于心理的整体性的研究。

三 对社会心态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国民心态

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有人使用“国民心态”概念来指代社会心态。国民心态强调的是心态的适用国度,或者是强调整个国家中国民的心态,而未能显现其作为社会心理的性质。国民心态实际上与“国民性”及“民族性格”概念具有很重要的相关性。国民性是将国民视为一个较为稳定的整体,从其与其他国家国民的区别性角度进行概括,因此比较注重文化、历史和社会制度的因素,而不是重点从社会心理状态的形成、表达以及其与个体的心理关系的角度进行概括。鲁迅对中国人劣根性的批判及其提出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也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心理的深刻洞悉基础上的。因此,如果使用国民心态这一概念,会与我们探讨的社会心态(即在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如何凝聚为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如何影响个人的价值选择,以及这一双向过程的社会心理机制、社会心理结构)的目的之间形成较大的差距,而且也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视角不够吻合。

(二)民意、民心、公众意见、舆情、舆论

应该说,民意、民心、公众意见、舆情、舆论等概念与社会心态概念是相当接近的。特别是从表现形态上看,它们构成了社会心态的一部分。在许多学术论文中,人们经常把民意、民心、公众意见以及舆情、舆论与社会心态概念混用。但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民意、舆论等都是社会心态的表达和表现,但并不是社会心态本身。很多研究者借助社会调查方式了解公众对热点问题的看法,借以描述和刻画社会心态,这无疑是社会心态研究的一部分,但不应该仅限于此。

社会心态不同于民意等概念之处还在于:民意是对某些具体的事件、政策、事实的看法和意见;而社会心态是比较难以触摸的,是渗透到某些看法和意见中的。例如,人们对住房制度改革、选择职业、职业培训、消费方式、闲暇生活、婚姻择偶以及子女教育等持有各种态度和意见,其中可能反映了不同的行为选择方式和价值观。这种行为选择方式和价值观或许并不为某些人所赞同,但是却影响他们对别人的信任,对机构和社会组织或社会规则的信任,从而他们自己也被迫选择了某种行为方式作为应对策略。因此,社会心态表现的不仅是个体的社会心理,而且是某些群体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社会心理状态。而后者并不一定代表前者,它有可能与个体的社会心理相悖。社会心态的研究不同于民意调查之处在于,它要发现的并不是一个个个体的意见,而是通过了解一个个个体的意见,研究这些个体的意见在整合起来以后对社会以及个体会产生哪些影响、怎样产生影响、为何产生影响、如何使其变化,从而说明社会心态的机制和作用。而且,通过这一研究,发展出对社会心态进行测量、预测和干预等的方法。严格说来,社会心态研究至少应该由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大众传播学家、舆论研究者和社会心理学家合作进行,并将社会心态纳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框架。

(三)社会心理

人们还常常把社会心态概念与社会心理(整个社会的心理)概念混用。这种混用的基础在于社会心理的宏观意味。作为社会心理学中最为宏观的概念,社会心理或社会心态无法采用属加种差的方法来直接界定。因而,社会心理、社会心态、时代精神、社会心智等概念指涉的都是同一个内涵。由于宏观的社会心理概念常常与微观或中观的社会心理概念混淆(例如,个体的社会心理、群体的社会心理、人际的社会心理、群际的社会心理),因而,如果特指社会心态,就不容易做出区分和定位。再者,社会心理还包括不同分析水平的社会心理过程和社会心理机制,如果与社会心态混用,就会掩盖其应有的内容。正确的区分应该是,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中最为宏观的分析单位或分析水平,也就是费孝通所讲的最上层的对象。社会心态有其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其发生、发展要经历相应的社会心理过程。因而使用社会心态(而不是社会心理)的概念,将可以突出它作为特定概念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