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的框架
一 研究内容
本书研究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理论准备和现状研究,包括提出研究的问题,综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进展,为本书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准备;概述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背景资料。
第二,政策研究,包括我国耕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政策梳理和评述,国外典型国家 (地区) 耕地保护与管理的政策和做法的概述。
第三,实证研究。经济增长与耕地面积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在GDP水平、产业结构构成、城市化率的一定阶段内,耕地面积经历从减少到稳定的过程,即随着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耕地数量减少的压力会呈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情形。课题组成员将利用国别数据和省级数据对此进行检验。
第四,可持续性研究。课题组成员将利用农业部固定观察点的村庄数据,通过衡量村庄耕地可持续性的指标,以村庄为基础单元,对耕地数量可持续性、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和粮食生产可持续性的强弱程度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利用村级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影响耕地可持续性的因素分析。
第五,案例研究。通过对山东省、四川省和黑龙江省的实地调查,揭示工业化、城乡统筹、贫困地区发展和粮食主产区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相互逻辑联系。
第六,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概括本书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且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 研究方法
本书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文献综述;政策分析;建立数据库;支持向量分类;经济计量模型;实地案例调查。
三 研究框架
本书围绕三个层面展开,具体是:资料收集和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建立数据库,选择实地调查点和完成案例调查,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经济增长中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框架
四 创新和不足
(一)衡量可持续性的方法创新
如何衡量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利用不同的方法已经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但由于其内涵丰富性与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用哪些指标和如何确定标准来衡量可持续性,始终是研究的难点之一。
本书的一个创新点是,对衡量可持续性指标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在研究中,我们先选择一些在可持续性方面相对没有争议的观测点,人为地赋予其可持续性类别,再利用这些附有分类标签的观测点作为训练数据集,用支持向量机方法找出其中蕴含的分类规则;然后,利用所得到的分类规则对全体观测点进行分类,由此得到每个观测点所对应的可持续性指标。
具体讲,首先,利用可获得的407个有效村庄样本,以“耕地面积变化率”代表耕地数量可持续性,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变化率”代表耕地利用可持续性,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代表粮食生产可持续性,按照这三个指标将所有村庄分别进行排序,以数值区间[0, 1] 区分为可持续性从弱到强。其次,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选出影响上述3个指标的6个特征变量,用这6个特征变量分别来刻画最强和最弱的50个村庄样本。最后,以这样的特征村庄作为分类标签,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使全部样本找到各自的位置,即可持续性的强弱程度并以概率分布的形式表示出来。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构建一个衡量村庄可持续性的因变量,又尽可能地减少了主观臆断。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logistic模型和probit模型,进行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不足
本书仍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至少在以下两方面仍需要更深入地探索。
第一,案例调查点有局限性。由于缺乏与地方沟通的有效渠道,因而实地调查点的选择有一定的困难,只能局限于以往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县,因此,对本书研究构成一定的制约,造成实地调查的案例偏少的情况。为此,通过与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固定观察点处的合作,得到了弥补。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进程加快,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支持,有必要通过进一步的案例调查发现其中的经验做法和出现的新问题。
第二,分析方法有待深入。本课题中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确定耕地资源可持续性的研究还仅仅是一个开头,尚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对资源可持续性的研究方法做出贡献。与此同时,需要对计量模型的结果给出更多的解释。
参考文献
[1] 姚洋:《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6期。
[2] 俞海、黄季焜等:《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地资源持续利用》, 《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3] 陈江龙、曲福田:《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 《管理世界》2004年第10期。
[4] 谭荣、曲福田:《中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从两难到双赢》, 《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
[5] 曲福田、谭荣:《中国土地非农化的可持续治理》,科学出版社,2010。
[6]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课题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