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重要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与扶持政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一 与本研究相关的学科和理论

(一)农业资源经济学

资源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与自然科学有一定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自然资源(其中包括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利用效率及其相关的经济手段和制度政策。自然资源作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的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是人类获取物质财富和谋求福利的自然基础,在与人类的劳动结合过程中,面对一系列经济效益和利益关系的复杂问题,需要通过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来帮助解决。其中农业资源经济学是资源经济学中侧重于解决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利用效率和利益均衡问题的经济学科。

1.农业资源系统理论

在农业资源经济学理论中,农业资源是指那些可以用来生产农产品和发挥农业多种功能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及条件。其中农业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光热资源、大气资源、能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包括人口劳动力资源、资金资源、生产设施资源、技术资源等。农业资源构成一个复合的多层次的系统。资源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仅有在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的前提下,农业生产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农业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具有整体性、稀缺性、地域性、替代性和多功能性等特征。一部分农业资源的利用还具有不可逆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取决于社会消费需求和产品价格变化的引导,在系统内其他资源的数量、质量的约束下,对农业资源配置和组合的关系进行调整,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农户和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受其控制的农业资源系统的条件约束,同时还要受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制约。农户和农业企业需要从系统外输入生产活动必需的一些资源(如生产资料、技术、管理),也会向系统外输出一些资源产品(如农产品、技术专利、废弃物)。农业微观系统的资源输出具有经济外部性,其中包括排污等负经济外部性。农业资源系统理论为农业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奠定了系统论、控制论的理论基础。

农产品基地作为一个复合系统,既存在若干企业和农户等子系统的关系;也存在农产品基地内部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农产品基地系统也存在各种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农产品基地系统还通过输出和输入系统外的资源和要素,使生产过程有序进行和资源得到再配置。在基地系统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既定的条件下,人们通常需要按照收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生产决策,以获取最佳或次佳效益,以实现实施基地建设的基本目标。农业系统理论为农产品基地建设提供了系统分析的理论支撑。

2.农业生态和绿色产品理论

农业生态经济学认为,农业生态是一个物质、能量、信息输出、输入的开放的复合系统。农业生产要求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其中生产技术措施要求围绕控制化学物质的投入,采用先进的栽培、养殖技术措施,减少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和不良影响,生产出无污染、安全的农产品,形成产地的可持续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良性循环。现代农业要继承和吸取传统农业的一些精华,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避免高投入和大量使用无机化学物质带来的弊病,使之成为一种全程质量控制的全新的生产模式。

农业绿色产品理论认为,农业环境质量是影响绿色产品生产的基础因素之一。要生产出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无污染产品,必须对农产品产地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严格的要求。农产品产地的各类环境(大气、土壤、水质等)质量标准是产地环境现状评价的依据。绿色产品在生产成本上一般会出现相对增加的情况,但产品符合社会消费的需求,因而销售价格也会相应有所提高。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环保意识、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代表了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根本方向。

按照以上理论的要求,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西藏优越的生态环境,突出环境特色,尤其是西藏高原基本未经历全面的“无机农业”发展阶段,以及植物病虫害天敌较少等优势,严格选择最佳生态环境,保证产地的各个生态环境因子符合生产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的有利条件。应对基地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包括对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控和原料监测;对产中环节的生产、储运、加工流程操作规程落实;对产后环节的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的控制;以确保基地建设达到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的要求。

(二)农业生产布局学

1.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的思想产生很早,但系统的科学理论则出自欧洲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实践。19世纪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Thunen,又译为屠能)以德国北部平原地区的农业作物布局研究为依据,出版了《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的关系》(1726年)一书,创立了著名的“农业圈层”理论。在他的“孤立国”一书中,首先系统地提出了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模式,即以城市人口农产品消费需求为核心的不同农产品按照生产集约度由密集到粗放的空间分布结构。在边际土地之外的土地则会处于原始的荒芜状况。在农业圈层理论中,杜能强调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自然资源条件,而且还取决于消费需求、生产距离、运输成本、土地租金等的影响因素。农业经营的集约化程度最终由生产该产品的农业区位的边际收益来决定。因此,不同农业的生产地点应当有不同的农业集约化程度的合理标准。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目前农产品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农产品保鲜储存技术已经明显改观,杜能时代的农业生产布局圈层结构特征已经不太显著,但杜能所抽象化的农业圈层结构在现实生活中仍可以表现为:城市的由近郊逐步向远郊的品种、集约度变化的农业空间结构。如四川省成都市在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上就有“一圈层”、“二圈层”和“三圈层”区县的分类,该市的农业集约化程度、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也明显具有三个圈层逐次分布的特征。因此,该理论在指导市场化的农业活动中,如对于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区位选择、农产品品种分布等经营决策都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9世纪以来,许多农业经济学家按照资本经营和市场化农业的基本模式,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和环境等因素,运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David Ricardo)创立的商品交换的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从整个国家甚至全世界农业布局的角度,提出了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产品的国际分工或区域分工趋势。相对杜能建立的微观层面的农业区位理论,农业的区域和国际分工理论是宏观层面上的农业区位理论。在国际分工理论的指导下,推动了各国农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相对集中布局的程度,对扩大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马来西亚橡胶、泰国大米、巴西咖啡、危地马拉橡胶、古巴甘蔗、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以及美国大豆、玉米、小麦,澳大利亚羊毛、荷兰花卉等都是世界闻名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黑龙江大米、吉林玉米、河南小麦、新疆棉花、陕西苹果、山东蔬菜、广西水果等农业布局和集中产地的格局。

根据以上理论,在西藏高原农产品基地建设中,为了扩大基地建设的成效,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可以通过若干成功的集中产区试点单位,在农业生产区域分工和比较利益的基础上,由点到面地在农业区划适宜区范围内建立若干基地,以形成较大规模的产品生产集中区或产业带。在西藏高原农产品基地建设的空间布局上,要突出拉萨等中心城镇的郊区农业基地和“一江两河”核心农业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圈层结构,采取中心突破、逐次推移的发展战略。

2.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论

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论在承认农业最优区位取决于比较利益的市场经济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地分析所有影响农业布局的条件,划分出农业专业化的集中产区(产业带),并建立起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农业生产分工体系,以通过规模化的生产和流通,以实现国家层面的农业发展总体目标。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论是现代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产物,在20世纪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人口高度集中于城市,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全国性和世界性的超大型农产品销售、批发市场和网络。围绕城市和大型加工企业群体的兴起,逐步在一些国家形成了一些大规模的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地区。如美国就有北方的玉米带和大豆带,东北部的烟草带,西北部的春小麦带,南方的棉花带、花生带和水稻带,太平洋沿岸的柑橘生产带等大规模农业专业化区域。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论强调农业布局的比较利益原则和多种作物、产业的合理组合关系(如玉米带同时又是畜牧带),即产业之间的互补关系,以及农业生产的高度社会化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如美国农业的农场经营活动主要集中于对农作物的监护,而播种、施肥、除虫、灌溉、收割、运输、销售都由专业化的公司来具体实施。从理论上讲,农业生产专业化布局有利于农业的规模效益和比较利益实现,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的商品率,形成大规模的地区市场甚至全球性市场;对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进步也有积极的意义。

根据以上理论,西藏高原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布局上要考虑充分利用相类似的气候带、交通线和城镇居民点,相对集中分布和形成优势产品的集中产地或产业带。要紧密结合集中产地或产业带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开展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集中布局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和商品化生产。

(三)农业生产经济学

1.农业生产函数理论

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下的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现代经济学将生产活动中的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品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表述为生产函数。农业生产函数理论反映在农业生产中生产要素(资源)与产品之间、这种生产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这种农产品与其他农产品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以上要素或产品数量变化的动态过程分析,来具体确定生产要素之间的合理比例和最佳、适当投入水平;以及不同生产模式下的产品规模或部门结合的最佳方案。在农业生产中,反映农业的投入产出关系的生产函数一般表示为:

式中:X, X, X代表生产Y时所需要的各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如Y代表青稞产量,X, X, X, X,分别代表肥料、劳动力、种子和农药,等等。此外,生产函数中还有一些不可控制的因子,如气候条件的阳光、降水、气温等。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递减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农业生产要求对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进行界定,按照不同的资源约束条件和生产活动的目标,来确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为了确定生产要素的最适合投入量,还需要进一步引入成本、价格等概念,再进行更深入的经济效益分析。

作为小农家庭经营模式下的农户生产决策则往往按照特殊的原则执行。如著名的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传统农业模式是“贫困而有效率的”。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发展中国家的小农生产活动一般限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劳动力资源的过剩,农户在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上往往超过边际需求,以取得生产的农产品产量最大化。小农家庭的生产技术常常长期没有改进,农业边际生产力低下和纯收入几乎长年难以增加,传统农业所能够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剩余十分有限。要改变传统农业必须通过输入先进的农业现代技术,增加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对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进行新的技术培训,以及发展二、三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根据以上理论,可以认为农产品基地建设活动是基于发展市场化、商品化农业的经济活动,除了要接受宏观农业经济理论的指导外,也要立足于微观经济组织(如企业和农户)的资源配置的优化分析。因为只有使每一个微观生产单位的经济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才可能实现整个农产品基地的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西藏重要高原农产品基地建设要充分考虑不同生产单位之间的资源利用关系和生产要素配置的差异性,以制定整体的扶持政策和采用差别性的扶持措施。要通过农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要立足于广大农牧民的家庭经营的资源条件,来改善农户等基本生产单位的资源利用和配置条件,优化资源利用的效益,使生产的投入处于合理的区间,从而实现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效益目标。

2.农业生产边际效益理论

在农业生产经济学理论中,一般设定农业生产活动具体发生在一个资源要素固定的单位(农户或企业)。农业生产单位根据具体的生产要素条件,由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引导,选择某一产品或多种产品组合进行生产,于是每一个决策者对生产的投入在增加总收益的同时,也会产生边际收益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的现象。要素投入的最佳点为:最后一单位的投入要素所取得的价值等于最后一单位要素的成本,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如果继续增加投入,虽然总收益可能进一步增加,但边际收益不足以抵消边际成本,生产活动就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农业生产边际效益理论认为,要合理、科学解决生产的收益最大化问题,决策者还应当运用资源替代、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素转移效益等概念,来分析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的关系。其中:资源替代指经济资源之间一般都存在相互的效用替代的可能性,如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投入可以由农业机具来替代。通常是由于资源短缺和资源的价格发生变化,生产者出于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就会以相对丰裕、成本更低的资源去替代稀缺或成本价格高的资源。在一些情况下,生产者也可能是以高效用资源来替代低效用资源,以改变最终产品的效用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按照以上理论,可以认定西藏农产品基地建设是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效益农业活动,虽然在项目启动阶段有政府的资金援助,但最终应当立足于生产单位的自我增长能力。由决策者自己按照市场需求,以投入产出的效益原则进行生产决策和管理。为此,农牧民、农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业主等决策者,都必须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规划和参与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资源充分利用、资源间的替代、产品的需求弹性和转移价值等因素,以适应市场需求、生产资料价格、产品销售价格变化等风险,保障农产品基地生产的顺利进行。

(四)政府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

1.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是支撑政府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社会产品大体可以被分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三种类型。所谓“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产品。前者即“对于任一给定产品的产出水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产品都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后者指“只要一个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其他人消费该产品”。不同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不一样的。其中也存在处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准私人产品),即具有不完全的公共产品或不完全的私人产品特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私人产品的供给主要依托价格机制来满足社会需求;而公共产品的需求则往往需要由政府部门来提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等农产品本身一般具有私人产品的特征,即其产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因此原则上可以依靠产品市场交易来实现供需平衡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开展农产品生产的物质条件的供给与需求则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特征,如农用道路、水利设施、农电网络等由私人提供缺乏条件或效率低下。因此,首先作为承担为国民提供粮食等食品安全责任和基本生活资料保障功能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必要将一部分农产品作为准公共产品看待。如利用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按照准公共产品的方式为社会成员提供一定配额的农产品,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政府公共财政补贴。其次,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如水库、灌溉渠、农用道路,以及防护林、农用电网等,都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或功能。农业生产必须依托一些公共或集体共有的设施来有效率地运行,而这些设施往往体现为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状况,必须采取集体产权或公共产权制度,按照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加以利用和建设。政府扶持农业生产的主要投入是对以上的公共产品性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进行投资及补贴。

根据以上理论,西藏高原农产品基地建设要实现有效地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大量特色农产品的目标,政府必须按照公共产品的原则,为基地建设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服务;同时为实现粮食安全、社会福利等公共利益面对农业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如对粮食、种子、农机具、耕地保护、土地改良、退耕等提供政府财政补贴。对有关项目和生产企业实行税收的“减、免、缓”等优惠政策,以促进农业休养生息和农产品基地得以稳步壮大发展。

2.政府行政管制理论

政府行政管制理论认为,管理是相对市场的另一种经济资源配置的手段。相对计划机制而言,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通常具有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市场机制是人类社会迄今以来在创造社会财富的体制和机制中最可持续的一种机制。但市场机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也可能出现“失灵”的情况,从生产者行为的利己倾向和信息不充分的角度,都可以证明市场机制的负面效应的产生、存在的必然性。需要政府对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一定程度或范围的干预。政府对微观经济领域的企业活动进行管制的目的在于促进自由竞争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了防止过度的自由竞争的交易成本攀升、避免企业过度依赖政府和防止产品价格波动,政府可以对微观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适度干预。其理论假设为在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除了利用经济手段外,还必须用政府的行政机制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加以干预。其中政府对竞争性产业的管制手段包括:企业和行业人员进入的资格、注册资金等“进入门槛”限制;产品价格的最高限价或最低限价,如对农产品收购的保护价格等;产品销售的卫生、包装等许可标准;产品销售的成分、可能产生的危害等信息公开;产品生产的原料与工艺要求等标准;生产销售运输储存的时间、地点等要求;鼓励或限制某项产业投资、出口等的税收与补贴。政府行政管制行为对规范市场和企业行为的效果比较直接,可以消除一些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但政府的过多行政干预和管制也往往会产生资源浪费、增加政府财政负担等问题。政府对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市场的管制在世界上十分普遍。一些国家(如美国)主要是通过控制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和品种结构,防止农产品价格发生过大的波动。如通过保护价大量购入农产品储备;或给予农业生产者价格补贴,对一些农产品则采取限制或鼓励生产的措施;等等。

根据以上理论,可以认为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基地建设是政府主导的有计划的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对基地建设的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配置。对一些容易出现“市场失灵”的建设环节和领域,还需要通过采取一些必要的行政管制措施,来保证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政府部门要设立基地的建设及验收标准,农业生产资料的准入制度;农业生产规程的环境保护制度,农产品最低价格保护制度,促进农产品流通的优惠政策;等等。这些行政管制措施一般应当具有法律依据,依法行政。

此外,农业产业经济学的产业关联理论、弱势产业扶持理论、农业功能理论等,对本课题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