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明清时代的北京
北京作为国都的历史
1368年明大败元军并占领了大都,将大都改名北平府,由太祖的四子燕王驻以重兵镇守。1398年太祖崩,其长孙继位。年幼的新皇帝意欲将祖父分封掌管军力的八位叔叔的权力削减,引起了八王之乱。以燕王为首的众王打败了幼帝的军队。1402年,燕王称帝而为明成祖,改元永乐。之后,成祖成功地削去诸王军力而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成祖身经百战而驻北平府超过三十年,他自然喜欢选择他的基地作为新国都。但由于他父亲已建都南京,又不想将国家立即投进另一花费庞大的建都活动,北平因而需要历时二十多年,通过一个精心的计划,慢慢地过渡成为明朝的新国都。这个过渡共分三步。1403年新帝将他的前驻地升格为北京。礼部尚书解释道:自古以来帝王统一天下都将他们的“兴龙之地”提升。北平府因而改为“顺天府”以象征成祖的统治乃顺应天命,一如其父将南京所在的地名为“应天府”。这些新名字对新帝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显示了其统治的合法性。但当时北京的地位是尴尬的,因为南京仍为国都。北京成为国都的缓慢过程也是基于经济考虑。南京处于长江流域鱼米之乡的中央,供应无缺。对太祖来说,他的主要国家问题乃对北方的蒙古的掣肘以及对北方驻军的政治控制,因此他将最有能力的第四子派驻北平。然正是这个原因,使他的长孙承受了“靖难之变”。成祖因而心知若将政治中心放在北方,军事大权便可以安稳了。但因为北方没有余粮以供养大量的官员,他需要等候时机。
第二步乃1406年,当连接北京与江南的大运河开凿了五年之后,大量的人力与物资可以由南方往北方调拨。为了推动他的建都计划。他使群臣上疏提出了论据:
伏惟北京,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俯视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陛下嗣太祖之位,即位之初,尝升为北京,而宫殿未建……伏乞早赐圣断,所司早日兴工。
其实在1406年前成祖已分别徙直隶(南京)、苏州等十郡,及江浙等地十省富民,以充实北京,并于1406年开始,动员民工30万人营建北京。从1409年起,成祖更以“北巡”的名义,长驻北京,使它实际上成为真正的国都。
第三步的标志乃1420年,即永乐十八年,当时新宫已正式建成。第二年成祖正式以北京为京师,不再称为“行在”,并将“应天府”改为南京,诏告天下曰:
眷兹北京,实为都会,惟天意之所属,实卜筮之攸同。乃仿古制,徇舆情,立两京,置郊社宗庙,创建宫室,上以绍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先志,下以治子孙万世之弘规。(范玛,1976;叶骁军,1987;李洁萍,1981;丘菊贤、杨东晨,1989)
从上述可见,成祖选择北京乃基于地理、历史、政治、军事以及面对少数民族等诸种考虑。在明初,蒙古贵族势力仍然强大,成祖多次的讨伐仍未能铲除他们。当时的北京,称“九省通途”,“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扼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燕都东按辽碣,西连三晋,背负关岭,瞰临河溯,南面以治天下”。作为燕王的基地,成祖亦早已经在其地上形成一股势力以为其政治中心的基础。终明一代,中国对抗外敌的最庞大防御力量乃沿长城一线,而这庞大军队的指挥总部自然是北京了。由1420年起至明末,除了1425~1439年,北京一直是中国的国都。在这小段时间,它名义上虽不是而实际上仍是国都。
16世纪末17世纪初,满洲(女真)在中国东北兴起。1639年它创建了清朝。选“清”为国号乃基于五行中相生相克的理论。五行中“水”克“火”,而明朝的“明”字属火,“清”字属水,即以水灭火的意思。清朝也受道家的影响。由于这些以及战略上和部落基地的考虑,清朝在1661年灭明朝后仍以北京为首都。
因此由1420年至1911年,北京成为全国的国都。自1912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中华民国之国都数次迁移。1949年国都又重返北京。迄今为止,北京作为全国的国都,已大约有60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