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和谐与繁荣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和作用

城镇化是全球性的经济社会演变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途径,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城镇化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通常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一 城镇化的界定及其内涵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起源于拉丁文Urbanization,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可能要追溯到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 Serda的著作Basic Theory for Urbanization。在后来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这一名词已经风行世界。20世纪70年代后期,Urbanization一词被引入中国学术界。由于中国词语的复杂性,Urbanization在转译的时候,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称谓上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Urbanization应译为“城市化”。该观点认为,Urbanization的词头Urban的含义是“城市性”,小城镇并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城市性”,故不宜译成“城镇化”(宋俊岭、黄序,2001;姜爱林,2003)。另一种观点认为,Urbanization应译为“城镇化”。该观点认为Urbanization的词头urban既包括“城市”(City),又包括“镇”(Town)。该观点特别指出,中国“镇”的规模一般都很大,相当于国外小城市的规模,甚至还要大。特别地,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镇化的推进不仅是农村人口向“城市”(City)集聚,而且还要向数以千计的“镇”(Town)转移和集聚,因此,“城市化”不准确,不能概括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和“镇”转移、集中和集聚的客观现实,而“城镇化”更能反映中国的实际状况,符合中国国情(成德宁,2000;姜爱林,2003)。

事实上,Urban(城镇)是Rural(乡村)的反义词,人类各种聚落类型除乡村居民点外,就是城镇居民点。城镇居民点粗分包括不同规模尺度的城市(City)和镇(Town),故Urbanization直译为“城镇化”是比较准确的(周一星,2007)。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中国把“城市”和“镇”都统称为“城市”,如《城市规划法》明确指出:“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在日本则统称为“都市”。因此,Urbanization也被翻译成“城市化”或者“都市化”。由此可以判断,“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本质高度一致,中国地理学界和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界于1982年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城镇化道路问题学术讨论会”上,明确指出“城市化”与“城镇化”为同义词,并建议以“城市化”替代“城镇化”,以避免误解既不能把“城市化”片面理解为走“以大中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道路;又不能把“城镇化”片面理解为走“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城市化道路。。然而,当前使用“城镇化”这一称谓越来越普遍,很难完全统一叫法。考虑到在统一含义的基础上统一词语以及中国的国情特点和战略导向的需要,很多学者主张叫“城镇化”,这较为准确(辜胜阻,1993;周一星,2007)。2001年3月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这是国家文件首次使用“城镇化”一词,并延续至今。考虑到中国的国情特点,我们认为,“城镇化”更为准确,更符合中国逐步推进人口向“城市”和“镇”集聚的国情特征,同时也为了与国家的各种文件和报告保持一致,本书统一使用“城镇化”。

对于“什么是城镇化”,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城镇化是人口集中到城市或城市地区的过程,这种过程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城市数量的增加,二是通过每个城市地区人口的增加。《苏联大百科全书》认为,城镇化是指城市在社会发展中作用日益增大的历史过程。城镇化影响人口的社会结构、就业结构、统计结构、人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生产力的分配及居住模式。《人文地理学词典》认为,城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的相对集中。简单地说,城镇化是乡村变成城镇的一个复杂过程。然而,由于城镇化研究的多学科性和城镇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不同的学科都有各自的理解(周一星,2007)。人口学认为,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是人口的地理迁移过程,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是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城镇化是人类文化教育、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社会演化过程,是在各个方面更加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人、群体和社会之间相互依赖加强的过程,是传统性逐渐减弱、现代性逐步增强的过程。经济学认为,城镇化是人口经济活动由乡村转向城市的过程,是农业资源非农业化的过程,是使经济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变、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的过程。生态学认为,人类是一种高级生物群种,人类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化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寻求最适宜生态位的过程,城镇化过程就是城市生态位更加优化于乡村生态位的过程。地理学认为,城镇化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发生的一种空间过程,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引起的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一个综合性过程。2014年3月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则把城镇化看成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认为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可以看出,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理解是有差别的,但这种差别不是相互抵触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我们认为,从综合的角度看,“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城镇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从经济结构变迁看,城镇化过程也就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魏后凯,2005)。

二 城镇化的作用

城镇化通常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涉及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社会变迁,对人口迁入地和人口迁出地都会带来经济、社会、文化乃至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马克思和恩格斯(1972)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市的产生,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城镇化有助于城市的形成,不仅使人类文化的长期积淀得以保存免于流失,而且又促进了文明发展的飞跃。从这种意义上讲,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人类文明进步和国家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因此,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推进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也会出现收入差距拉大、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但只要城镇化的速度适当、制度安排合理、政策措施得当,其正面意义会大大超过负面影响。具体来讲,城镇化不仅会刺激投资、扩大内需、带动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可以说,城镇化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城镇化对投资规模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可直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为了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消费需求,需要建住房、修马路、办学校、建医院、修水电、建公共服务设施等,这将带动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能源、社会事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一般认为,每新增1个城镇人口,大概需要10万元的投资。按照“十一五”时期的城镇化速度,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1.39个百分点,吸纳2153万农民进城,由此带来的年投资规模将超过2.1万亿元。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1~2011年,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这种由城镇化引发的投资增长不仅可以缓解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而且也能为新进入的城镇人口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梁达,2012)。

二是城镇化对扩大内需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内需是促进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潜力之所在(李克强,2012)。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统计显示,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也越高的倾向非常显著(见图1-1)。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分别为24565元和1667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7917元和5908元,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比为3.1∶1,消费支出比为2.8∶1。按照当前城镇化的推进速度,每年将有2000万农民及家属要进入城镇,而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2.8~3.1倍,将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1.8个百分点。此外,城镇化也会带动农村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民收入的增长将会提升消费水平,把农村广阔的潜在消费需求变成现实的消费需求。因此,城镇化的推进将进一步开拓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促进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大。

图1-1 2010年各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社会经济指标的关联性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有关数据绘制。

三是城镇化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和物流、制造业和服务业集聚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城镇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第三产业,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不仅有利于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也有利于吸收需要再就业的城市下岗职工,将已有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统计显示,2000~2012年,中国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由36512万人增加到50931万人,城镇化水平由36.22%提高到52.57%,据此推算,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增加880万人。因此,大力推进城镇化将有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城乡就业压力,维系城乡社会稳定。

四是城镇化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城镇化本身并不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但它正是通过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经济结构等)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马兴杰、陈通,2009)。首先,城镇化会产生收入增加效应和投资需求效应进而增加资本投入;其次,城镇化会增加劳动力供给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再次,城镇化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的先天素质、身体和智力素质、教育水平以及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最后,城镇化会导致产业结构和消费需求升级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有研究表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0个百分点,其中劳动力转移的贡献为2.0个百分点,规模优化的贡献为2.4个百分点,投资需求拉动经济0.6个百分点(王小鲁、夏小林,2000)。

五是城镇化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的集聚、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推动以教育、医疗、社保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同时,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中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内容的消费性服务业和以金融、保险、物流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服务业都会得到联动发展。统计显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也在加快。2005~201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3.9∶50.2∶45.9调整为2.8∶49.8∶47.4。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提升。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青岛市为46.5%,苏州市为34.2%,广州市为30.0%,上海市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则达到23.3%。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益成为推动各地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六是城镇化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一方面,城镇化为人们提供了较好的生活环境和较高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劳动力先天的身体和智力素质;另一方面,城镇化有利于人们获得良好的教育条件和职业技术培训的机会,从而提升了劳动力综合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在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逐渐得到提升,进而刺激人们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带来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时慧娜,2011)。同时,城镇化还有利于技术创新。一方面,城镇化可以集聚高素质人才,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引致更多的技术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城镇化会带来创新产品和知识技术的外溢和扩散,进一步促进当地的技术创新,形成“创新—外溢(扩散)—再创新”的良性循环(仇怡,2013)。

七是城镇化有助于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而且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不仅是人口、经济活动的集聚中心,而且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积聚和传播的中心。城镇化可以让人们享受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是国家文明和现代化的标志。具体地讲,①城镇化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转变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②城镇化有助于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③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建造了优良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城镇居民提供了适宜的工作、教育、医疗、卫生、娱乐等生产、生活条件,使其能够享受现代城市文明。

总之,城镇化会带来诸多方面的好处,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正因为如此,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都明确指出,中国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