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比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014年上半年,国务院连续批复设立西咸新区、贵安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国的国家级新区增至9员。相比此前多年仅批复了浦东、滨海、两江三个国家级新区,目前国家级新区批复的速度大大加快。

国家级新区是认识中国开发开放、经济布局的一条重要线索。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提出“东部沿海开放”“梯度开发”的总体战略,这一战略的落实通过城市、城市群的选择和转移来推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则采取了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这种微观尺度上的开发策略。这些肩负国家战略使命、辐射带动效应极强的新区,可谓国家空间开发战略中的点睛之笔。

国家级新区的政策红利实质上是改革的权限。国家级新区分别拥有国务院赋予的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权力,较早获批的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两江新区等均属立足全国层面的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其后的国家级新区则主要属于区域层面的专项试点改革试验区,显示出国家级新区从综合改革到专项改革、从立足全国到推动区域发展的趋势。未来还会有立足不同改革目标的国家级新区产生。

国家级新区自成立以后,迅速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直接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以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为例,浦东新区是上海金融、航运两个中心建设的核心载体,经济总量占上海市的比重由1990年的1/12上升到2013年的近1/3,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和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成为上海市乃至长江流域的重要增长极。滨海新区则是天津市二产聚集的主要区域,2012年滨海新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天津市工业总产值的75.5 %,是天津市现代制造业聚集区。得益于这两个国家级新区的直接带动,其所在城市上海、天津2013年在全国各大城市GDP排名分别位列第一、第五。

提出“国家级新区——中心城市——城市群——经济带”的辐射带动机制,是这本书的创新之处。在当前长江经济带、“一路一带”的开发格局中,长江经济带上分布着四个国家级新区,其中浦东新区仍然是上海引领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动力,一则通过与舟山群岛新区的互补合作共同致力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二则与长江经济带另一端的两江新区共同促进整个长江流域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而贵安新区则通过产业聚集与承接,带动所在欠发达的贵州省实现后发赶超的目标,实现以长江经济带带动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未来的“一路一带”或将包括两江新区、兰州新区、西咸新区、浦东新区、舟山群岛新区、南沙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在内,相关国家级新区开发、开放将提升至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高度,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实现东部沿海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培育中西部新的增长点。

曹云的这本书可以说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以“国家级新区”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著作,此前学界对于国家级新区的研究主要是个案研究和专题研究,且主要集中于发展较成熟的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两江新区,对于国家级新区的整体性研究仍属空白。这本书则立足前沿,全面研究截至2014年1月批复的所有国家级新区,比较其战略使命、理论基础、管理开发体制、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社会建设等,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当前国家级新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这本书运用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也较好地回应了当前各省(市、区)决策层以及各大国家级新区管理开发机构在国家级新区建设中关注的诸多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参考价值。作为一名青年学者,勇于选择学术前沿的重大研究主题,积极关注区域发展的现实理论需求,能扎扎实实地坐冷板凳深入研究,这一学术态度值得鼓励。

国家级新区是中国特有的区域发展战略,自浦东新区正式批复设立以来,国家级新区的成员已有近10个,未来还有更多的新区跃跃欲试准备加入“国家级”的阵营。因此,学术界迫切需要更多有关国家级新区研究的成果出现,为各级政府提供理论释惑和实践参考。希望曹云以这本书的研究为基础,继续努力,为这一领域贡献更丰富、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张宝通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