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家级新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新城建设理论
国外关于城市新区的研究始于19世纪初,在西方具有较完善的理论基础和较成功的实践经验。从新区建设理论来看,埃比尼泽·霍华德(E. Howard)“田园城市”理论针对英国工业革命后大城市人口膨胀引发的问题,提出建设兼具“城市—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开启了英国“新城运动”的篇章,对其后卫星城镇、有机疏散、广亩城等具代表性的城市扩散理论具有启蒙意义,其后出现的新城市主义和理性增长理论,则主张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一 田园城市理论
田园城市理论(Garden Cities)奠定了近现代新城建设的思想和理论基础。田园城市,也称为花园城市或田园都市,是霍华德于1898年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的一种将人类社区包围于田地或花园的区域之中,平衡住宅、工业和农业区域比例的一种城市规划理念。田园城市的设计思想在工业化时期的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被称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此后美国、加拿大、澳洲、阿根廷、德国建立了一批花园城市,“二战”之后英国的新城镇法案则拉开了大量建设花园城市的序幕。
(一)田园城市的思想来源
19世纪以后的种种改革思想和实践对田园城市理论构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空想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817年在给“解放制造业穷人文员会”的报告中提出了“新协和村”的理想居住社区计划。欧文观察到当时的工人在城市贫民窟中拥挤不堪的生活,并在恶劣的工厂环境下艰苦劳作。为了实现他的社会和环境理想,1825年欧文向美国总统和国会呼吁,用自己的私人财产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地建设新村,将其重新命名为“新协和村”,充分体现其试图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工作与生活真正和谐的理想世界。欧文规划的“新协和村”,每村大约为300人(或500人)到1500人(或2000人),村中央是公用食堂、公用厨房、学校、会堂等公共建筑,四周是住宅、医院、招待所,周围是花园绿地,外围是工厂、饲养厂、食品加工厂、农田和牧场。欧文甚至明确提出在村中如何布局建筑,将工人公寓连接起来,四周绿地环绕,中间是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由于投机分子利用了他的慷慨和理想主义行为,1828年欧文财产消耗殆尽,不得不放弃计划。其后傅立叶提出“法郎斯泰尔”的居住模式,即“法郎吉”设想。企业家戈丹在1859~1870年在吉斯的工厂予以实践,但以失败告终。
英国的索特公爵1853年在利兹附近的索尔太尔建立了工人新村,西方城市规划家称之为“慈善家的住房建设”。1879年吉百利兄弟放弃了其在城市中心的巧克力厂,在城外的乡间另建新厂“布农维尔”,除了工厂以外,在附近还建了20栋小住宅,以供值班工人之用,到了1893年,工业村又拓展了120英亩,到1990年,布农维尔发展到330英亩,有313座房子,每套房子都有花园,并有许多公共空间。
肥皂生产商威廉姆·莱佛兄弟1887年在贝肯赫德和利物浦之间的郊外开发兴建了阳光工业村,共购置56英亩土地,其中24英亩用于厂房和办公用房,32英亩专门用于本工厂职工的居住,村内有若干公共服务设施,有大片绿地穿插,有广场及轴线设计。15年后,这座工业村扩大到230英亩,其中140英亩用于社区。
从“新协和村”的失败到“工人新村” “阳光村”的成功建设,每一次实践与理念的飞跃,均对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在上述实践的影响下,霍华德于1898年出版了以《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为题的论著,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霍华德针对当时的城市尤其是像伦敦这样的大城市所面对的拥挤、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以作为他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他的理念是: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的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二)田园城市的核心内容
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1898年提出关于田园城市的城市规划设想。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后,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
霍华德认为,城市环境的恶化是由城市膨胀引起的,城市无限扩展和土地投机是引起城市灾难的根源。他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使城市土地属于城市的统一机构;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是由于城市具有吸引人口聚集的“磁性”,如果能控制和有意识地移植城市的“磁性”,城市便不会盲目膨胀。他提出关于三种“磁力”的图解(见图2-1),列出了城市和农村生活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论证了一种“城市—乡村”结合的形式,即田园城市,它兼有城、乡的有利条件而没有两者的不利条件。
图2-1 霍华德“三个磁铁”示意图∗
∗图片来源: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
因此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霍华德对他的理想城市做了具体的规划,建议田园城市占地为6000英亩。城市居中,占地1000英亩;四周的农业用地占5000英亩,除耕地、牧场、果园、森林外,还包括农业学院、疗养院等。农业用地是保留的绿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在这块6000英亩的土地上,居住32000人,其中30000人住在城市,2000人散居在乡间。城市人口超过了规定数量,则应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田园城市的平面为圆形,半径约1240码(1码=0.9144米)。中央是一个面积约145英亩的公园,有6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6个区。城市的最外圈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另一面是环状的铁路支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霍华德提出,为减少城市的烟尘污染,必须以电为动力源,城市垃圾应用于农业。
霍华德还设想了田园城市的群体组合模式:由六个单体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他称之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其地理分布呈现行星体系特征。中心城市的规模略大些,建议人口为55000人,面积也相应增大。城市之间以快速交通和即时迅捷的通讯相连。各城市经济上独立,政治上联盟,文化上密切联系。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群体组合把城市和乡村统一成一个相互渗透的区域综合思想,形成一个多中心、整体化运作的城市系统。
1899年,田园城市协会成立,意在通过这项田园城市的试验对《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一书的工人居住区形式做理论上的探讨。1903年,霍华德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五项建设田园城市的目标:
第一,通过建造田园城市,最大限度地吸收私人企业或政府机构来田园城市投资;
第二,鼓励制造业和其他工业从内城迁至田园城市地区,通过私人企业与政府机构合股经营的方式,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提供标准化的住宅;
第三,通过国家企业和私人企业的合股开发,保证解决其他中心城市的住宅和交通问题;
第四,加速科学管理方面的研究,加强田园城市的控制。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突发性的开发项目破坏田园城市;
第五,鼓励采用花园型住宅。
二 卫星城理论
卫星城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经历了附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这种设想提出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新型城市结构形式,在中心城市周围建立一圈较小的城镇,形式上有如行星周围的“卫星”。这是卫星城镇的思想萌芽。
根据霍华德的设想,1919年英国规划设计第二个田园城市——韦林时,即采用了卫星城镇这个名称。20世纪初,大城市的恶性膨胀,使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成为突出的问题。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追随者恩温(Unwin)1922年进一步提出卫星城理论,通过在大城市的外围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
卫星城这一名称是借用宇宙间卫星和行星的关系,以表明子城与母城相互依存的关系,它是指大城市管辖区范围内与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与中心城市密切相关,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新型城镇。一般说来,卫星城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中心城市的发展,衡量卫星城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卫星城可以是设施配套完整的卧城,也可以是功能较为综合的新城,其未来发展将呈现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独立性也越来越强的趋势。
卫星城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第二代卫星城则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第三代卫星城,基本独立于主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第四代卫星城,为多中心敞开式城市结构,用高速交通线把卫星城和主城联系起来,主城的功能扩散到卫星城中去。
表2-1 卫星城发展阶段表
卫星城的理论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其基本特征是以一定规模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兴建一圈较小的城镇,形成一个市镇组合群。1924年,曾经参与霍华德“田园城市”规划设计的建筑师恩温,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城市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卫星城的概念和一系列设想。
卫星城没有规模的限制,而且服务于已经存在的大城市,而非田园城市理念中提出的新建的中心城市,所以卫星城的建设更符合时代背景。
三 现代城市
现代城市是以勒·柯布西耶为代表的一种城市设计设想及理念。勒·柯布西耶认为从中古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包括巴黎在内,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彻底改造。1922年勒·柯布西耶发表了《明天的城市》(The City of Tomorrow, 1922)的规划方案,1931年又发表了《光辉城市》(The Radiant City),进一步深化了关于现代城市的规划设想。
现代城市的核心内涵是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内部,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形成新的城市概念。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分区,要求按功能分区来规划城市,即工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和中心商业区等分区分布。
(2)高层建筑,在市区中心建设大量的高层建筑,提高城市密度,扩大城市绿地。
(3)立体交通,多层的交通系统,道路采用规整的棋盘式。城市道路系统由地铁和人车分流的高架道路组成,建筑物全部架空,全部地面由行人支配,屋顶设置还原,地下同行地铁,距离地面5米处设置交通运输干道和停车场。
现代城市的特点是理性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以印度的昌迪加尔、巴西的巴西利亚为代表。这两座城市都是新建设的城市,几乎全部按照柯布西耶严谨有序的布局建设完成,功能分区合理。其不足之处在于大多数想法都过于理想化或未来主义;柯布西耶的规划理念很少考虑城市的文脉,也很少考虑对规划外的空间与规划内的建筑形式、结构的关系。
从“现代城市”与“田园城市”的关系来看,第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是希望通过建设新城来解决现有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所出现的问题,是基于工业化后的城市“病态”提出来的一种解决方案;而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则是希望通过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使这些城市能解决现在的问题,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田园城市更像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城乡结合体,农业是其主要产业之一,城市本身能够提供足够大部分居住人口的就业岗位;而现代城市规模较大,只注重“城”而忽视“乡”。第三,田园城市是低密度、低高度的城市布局,城市周边环绕着只能用于农业的永久农业带;而现代城市则是市中心建设高密度的高层建筑物,呈现“中心高、四周低”的整体布局,其他空间用于扩大绿化空间,但并不要求必须要有农业带,第四,田园城市的交通特点是对内交通便捷化、对外交通快速化,要求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以及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顺畅;而现代城市的交通是立体交通模式,即“地铁、人行道、高架车行道”三维的交通模式。
四 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是芬兰学者埃列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在二十世纪初期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弊病,提出的在城市规划中疏导大城市的理念,是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一种。他在1943年出版的著作《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The City-Its Growth, Its Decay, Its Future)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从土地产权、土地价格、城市立法等方面论述了有机疏散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有机疏散的理论来源是,利用对生物和人体的认识来研究城市,认为城市由许多“细胞”组成,细胞之间有间隙,有机体通过不断地细胞繁殖而逐步生长。大城市一边向周围迅速扩散,同时内部出现了被称为“瘤”的贫民窟,而且贫民窟也在不断蔓延,这说明城市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变化的有机体。沙里宁将交通要道视为动脉、静脉;将街区内道路视为毛细血管;将城市的不同功能区视为有机体的不同器官。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基础上,沙里宁全面地考察了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建设状况,对现代城市出现衰败的原因进行了揭示,提出了治理现代城市的衰败以及促进其发展的对策:①将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有计划地转移到适合的地方;②将腾出的土地进行规划以便高效利用;③保护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因此,有机疏散就是把大城市目前的拥挤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功能集中点”。在这样的意义上,构架起城市有机疏散的最显著特点。
五 新城市主义与理性增长理论
针对“二战”以后城市郊区无序蔓延所带来的原有城市空心化和城市中心区衰落问题,“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理论应运而生。针对“城市蔓延”问题,控制城市蔓延、实现紧凑式发展、采取公交导向的发展模式、设定城市增长边界是二者的理论共识,二者不同程度地强调了适度控制城市的发展,但理论核心侧重点的差异较大。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思想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基于市郊不断蔓延、社区日趋瓦解,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的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利用高密度和混合用途,使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最佳利用,降低非再生资源的消耗。新城市主义提倡创造和重建丰富多样的、适于步行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社区,对建筑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完善的都市、城镇、乡村和邻里单元。其两大组成理论为:一、传统邻里社区发展理论(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TND);二、公共交通主导型开发理论(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
新城市主义最引人注目的理论就是传统邻里开发和注重使用公交的邻里社区开发。虽然设计中侧重有所不同,但出发点是一致的,即建立公共中心,形成以步行距离为尺度的居住社区。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是新城市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在美国“新城市主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可步行的社区(Walkable Community),二是多样化(Diverse)的人员构成,即社区应该包括不同年龄、职业类型和收入水平的家庭,三是人的尺度(Human Scale)。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另外,哈维尔·蒙克鲁斯(Javier Monclus)和曼努埃尔·加迪尔(Manuel Guardia)提出,新城市主义的城市规划原则具有六大主要特征,即一个中心;5分钟路程的邻坊;细密的格状街道系统;狭窄多用途的街道;混合使用;特殊场所用于特殊建筑。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借鉴欧洲“紧凑发展”的理念,提出了“精明增长”(Smart Growth)概念。2000年,美国规划协会联合60家公共团体组成了“美国精明增长联盟”(Smart Growth America),确定精明增长的核心内容是: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空间紧凑,混合用地功能,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步行,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通过鼓励、限制和保护措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
精明增长最直接的目标就是控制城市蔓延,其具体目标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保护农地;二是保护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两个方面;三是繁荣城市经济;四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城市精明增长计划的实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就“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两种思想的比较而言,两者在解决城市蔓延的问题上共识颇多,差异主要表现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上。“新城市主义”强调物质,适用于城市发展的建设阶段,而“精明增长”的理论倾向则更切合城市发展管理层次的需求。
与表2-2对应,在实践层面,新城市主义主要集中在社区规划上,以美国的“海边”及国内深圳万科的四季花城等为典型案例;精明增长的实践则在城市层面使用广泛,美国有2/3的州选择以“精明增长”为主要发展策略。综上所述,二者共同成为应对郊区无序蔓延的代表性理论。
表2-2 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两种思想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