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的车轱辘菜: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传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东北人的构成与二人转的形成

一 东北原住民性格对二人转的影响

在“生态环境→生产方式/人→二人转”这个公式中,人是与生产方式并列的重要因素。东北原住民和关内移民是构成东北社会的两个主要人群。

东北少数民族土著原以渔猎、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格。史志对此多有记载。

《盛京通志》中对东北各地民风略有记载,选录如下:

“兴京:性情劲朴,不事文饰,射猎尤娴。”

“承德县:性朴实,气刚健。”

“辽阳州:勇悍喜骑射,淳朴力农。”

“海城县:性刚好猎,质多而文少。”

“锦县:人多慷爽,矜气节。”

“宁远县:习俗浑朴敦本,而不逐末。”

“吉林乌拉:精骑射,善捕捉,重诚实。”

“白都讷:俗贵直爽真诚,人精骑射。”

“黑龙江所属:性质朴,好射猎。”乾隆《盛京通志》, 《东北史志》第一部第三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第1245~1248页。

总而言之:“女直旧风最为纯直,虽不知书,然其祭天地、敬亲戚、尊耆老、接宾客、信朋友,礼意款曲,皆出自然。”《金史》(卷7),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164页。

此外,《后汉书》《渤海国志》《契丹国志》《吉林外纪》《新民县志》《复县志略》中也多有类似记载。

《后汉书》载东北人“强勇、谨厚”民国《奉天通志》(卷97), 《东北史志》第二部第五本,第2320页。

《渤海国志》: “性凶悍,无忧戚。”民国《渤海国志长编》,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2年标点本,第375页。

《渤海国志》: “渤海国男子多智谋、骁勇出他国右。至有三人当一虎之谚。妇人皆悍妒……”民国《渤海国志长编》,第379页。

《吉林外纪》: “性直朴,习礼让,务农敦本,以国语骑射为先,……骁勇闻天下。”道光《吉林外纪》, 《东北史志》第一部第十本,第921页。

《新民县志》: “土著之民,大率尚质朴,耐勤劳,性倔强,肯负艰巨。”宣统《新民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第310页。

《复县志略》: “风俗崇尚朴实,大抵敦本而不逐末。士少骄泰侈靡之习。”民国《复县志略》,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第511页。

以上,笔者选录了部分东北地方史志中对东北民风的描述。虽然这仅是众多史志中之沧海一粟,但是从中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东北人原善骑射——射猎尤娴、喜骑射、好猎、精骑射。他们以狩猎为主要生计方式。

第二,性格好勇而火爆——气刚健、勇悍、性刚、强勇、骁勇、凶悍、劲勇。这是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计方式直接相关的。东北乃苦寒之地,寒为阴,东北人用他们刚健、火爆的阳刚之气来平衡环境给予他们的阴寒。在狩猎活动中,他们要时常与野兽为伍。在古代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时候,他们用最原始的工具与野兽对抗,甚至肉搏,在死亡线上求生存。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他们勇武甚至凶悍的性格。

第三,重信义、好宾客——人多慷爽、重诚实、接宾客、信朋友。与可以家户为单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同,在东北先民猎取大型动物时,有时不能以一人之力获得,必须依靠同伴,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中结下的生死之交自然比较牢固。另外,东北原住民居住密度不大,每两户之间相隔较远,看到有朋自远方来,自然会热情招待。

第四,为人朴实、简单——性情劲朴、不事文饰、性朴实、淳朴、质多而文少、浑朴敦本、俗贵直爽直诚、谨厚、性直朴、大率尚质朴、士少骄泰侈靡之习、质直。东北土著多是少数民族,他们使用的是人类最先采用的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在山海关开放以前与外界接触较少,为人比较单纯。寒冷的天气以及落后的文化,也使他们少了很多追求浮华的心,以实用为其基本处事原则。

第五,乐观向上——无忧戚。这是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给予东北人的财富。悲观只能被淘汰,只有积极向上地生活才是生存之道。

笔者不厌其烦地罗列诸多的地方史志资料,并分析其中透露出的东北人的性格信息,其目的并不在于分析东北人的性格,而在于解读民族性格对二人转的影响。

东北分明的四季和寒冷的冬天,造就了东北人爱憎分明、风风火火的性格。二人转的舞蹈最能体现这一特色。它来源于东北大秧歌。秧歌在全国各地都有流传,但是其表演形态不太一样。东北的秧歌突出一个“大”字。它的动作比较夸张,大扭大摆,大舞大浪。这与东北寒冷的天气有直接关系。秧歌表演是在室外,以前多在正月举行。正月是东北最冷的月份,在这样的天气中,如果不做出“大”动作,让自己动起来,根本无法在室外长时间活动。二人转在借鉴了秧歌舞蹈时,也继承了其“大”的特色,这也正符合了风风火火的东北人的欣赏品位。

东北人实在而好客,他们是《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最好的诠释者。在《蓝桥》中,魏奎元向蓝瑞莲讨水喝,说“临走时多给银子多扔钱”。蓝瑞莲的回答极具东北特色:“佳人说南里北里舍茶水,井台喝水要的什么钱。不叫婆母管得紧,请到家里把饭餐。”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编《二人转传统剧目汇编》(第一辑),第78页。魏、蓝二人是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对于一个这样的陌生人,不知其姓甚名谁,不知其家在何处,不知其品性好坏,蓝瑞莲居然可以请到家里吃饭,其好客之情可见一斑。

东北二人转是老百姓“开心的钥匙”。这里的“开心”不仅是形容词,还是一个动宾短语,即打开心门之意。心是最难捉摸的,二人转之所以能有如此力量,开启心灵之门王朝闻:《序一:天外有天》,载王兆一编著《美在关东》,长春出版社,2007,第1页。,就是因为它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和老百姓“不隔语、不隔音、不隔心”。老子云:大音稀声,大象无形;苏轼说:大智若愚。大凡最简单的东西最能打动人心。二人转不仅语言内容简单,形式也简单之至,演员方面是“千军万马,就是咱俩”;化妆方面,并不人物扮,而采用彩扮的方式,条件简陋时,用对联上的红色即可化妆;服装方面,向老百姓借个花布衫就能演;道具方面,拿个绸子就能耍;没有乐队,艺人自己打板就能唱。如此简单就能演出一台戏,实在不能不让人佩服。这些都是和东北人“不事文饰”“不务纷华”相一致的。艺人说:咱们唱的是戏,能唱就行。

东北人生活在苦寒之地,这造就了东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他们颇能苦中求乐,因为“不死,就要快乐地活着”。二人转艺人表演和观众欣赏都是因为好乐。现在,二人转在城市剧场中空前红火,在各种大戏、小戏不得不靠国家养活时,二人转完全可以凭借场场爆满使从业者买车买房。人们肯花几十甚至几百元去看一场两三个小时的二人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给处于现代生活压力下的人们以轻松和欢乐。当然,二人转中不仅有让人捧腹大笑的喜戏,还有让人涕泪双垂的悲戏。但是二人转的特点在于,虽为悲戏也可悲戏喜唱,给人以生活的希望。

从以上分析中看,东北人善骑射、性格好勇而火爆、重信义、好宾客、为人朴实简单、乐观向上,无不影响着二人转艺术的方方面面。

二 东北的移民社会性质

东北地处山海关外,清代以前,从来就不是中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中心。但是,东北绝不是文化荒漠。根据《尚书》的记载,禹曾把远古中国划分为“九州”,其中的冀州和青州已涵盖今辽宁的西部和南部。李治亭等:《关东文化》,第1页。《尚书正义》中云:“禹治水之后,舜分冀州为幽州、并州,分青州为营州,始置十二州。”《尚书正义》(卷3),载《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十三经注疏 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即禹治水之后,舜将原九州进一步分为十二州,东北亦包括其中。《尔雅注疏》卷七《释地第九》中也有相关记载。参见《尔雅注疏》卷七《释地第九》,载《十三经注疏 标点本》,第188页。可见,自从有了中国古代文明,东北即作为中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存在。《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中记载北方朝贡的民族有“息慎”,郑玄曰:“息慎,或谓之肃慎,东北夷。”《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标点本第1版,1982年第3版,第43页。

在东北区域史上,明代是一个划时代的朝代,因为在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下令修筑了今天的山海关,专设山海卫,派重兵把守。参见李治亭等《关东文化》,第11页。由此,山海关成为军事重地,将华北与东北分开。正如山海关联所云:“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明朝怕满族人闯进关来,所以严守此关。满族人得天下后,因为关外是其“龙兴”之地,遂禁止关内人出关,以免破坏其“龙脉”。顺治、康熙时,虽曾招民垦荒,但是为时较短。所以,这一关,一守就是五百年,直到清朝末年,清政府才允许关内外来往。

现代东北人的构成受有清以来移民的影响较大,甚至可以说这种影响是决定性的。明朝与后金之战对东北的影响是巨大的,战争使东北众多城池毁于一旦,城在人空的情况不在少数。据《皇清奏议》(卷16)载,顺治十八年(1663),张尚贤上疏《谨陈奉天形势疏》中说到奉天一派颓废之景象——“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皇清奏议》(卷16), 《续修四库全书》,第473册,第152页。《吉林外纪》载:“珲春:旧无丁民,亦无外来民户。”道光《吉林外纪》,第922页。另外,根据《盛京通志》的记载,康熙年间,盛京所属之地之人即“无旧籍丁鲜原额俱系招民”乾隆《盛京通志》(卷23),第1153页。。所谓招民,即为了开发东北而招来的关内之人。所以,有清以来的移民占据了后来东北人口的大多数。

如前所述,山海关一关锁住了五百年。在这五百年间,官方对东北的政策时松时紧。明朝基本采取了封闭政策,以防满人入主中原。清代以来,政策略有起伏,经历了初期(1644~1667)的招垦、中期(1668~1860)的封禁和后期(1861~1911)的开禁放垦三个阶段。

据《皇朝文献通考》记载:“是岁(指顺治八年,即1651年——笔者注),以山海关外荒地甚多,民人愿出关垦地者,令山海道造册报部,分地居住。”《皇朝文献通考》(卷1),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2册,第8页。至顺治十年(1653), “招民开垦至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总;五十名以上文授县丞主簿,武授百总。招民数多者每百名加一级,所招民,每名口给月粮一斗,每地一晌,给种六升,每百名给牛二十只”乾隆《盛京通志》(卷23),第1151页。。顺治时期招民授官,且给百姓粮、地、种、牛等。可见当时的东北人少地荒,急需人开垦。至康熙七年(1668),前来盛京地区的“闯关东”流民已经饱和,并且开始威胁到旗人的生计。于是,清廷“罢辽东招民授官之例”,对东北地区进行封禁。此次封禁重点在吉林和黑龙江地区,盛京地区只是加以限制。参见廖晓晴《清代辽宁流人与流人文化述论》,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待到清末,皇帝解除禁令,因天灾人祸,尤其是因为天灾而远走关外的人逐渐增加,甚至反客为主,成为关外的主人。

自清代以来,出关走进东北的人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流人,即因触犯国家法律而被流放的人(其中也包括清兵入关前战争中的战俘);另一种是流民,他们是因为各种天灾人祸而不得不奔走他乡的普通百姓。

流人的构成颇为复杂,其中有清兵入关前掳来的无辜人口,有农民起义的追随者,有牵涉到文字狱的读书人,有失职或犯罪的官员兵士,还有刑事犯及其家属。参见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第4~7页。他们并非都是穷凶极恶之徒,有些人曾经处于清廷政治的中心,但是当他们被放逐东北之后,无疑被边缘化了。

相对于流人而言,流民的数量更为众多,其中山东省为最,占总迁入人口的70% ~80%。参见胡焕庸为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所做的序,第1页。所以,本书在论述流民时以山东流民为主。

有清以来,国家由动荡趋于稳定,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与此同时,人口也迅猛增长,这使得山东地区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日益加剧,有人无地的情况较为普遍。表1-2列举了从顺治十八年至光绪十三年(1661~1887)山东省田地与人口数。

表1-2 清代山东省田地与人口数

数据来源:此表综合《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262、264、266、380、391~400页内容绘制而成。参见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由表1-2可见,从顺治十八年到光绪十三年,田地数增加不多,光绪十三年是顺治十八年的1.70倍。但是人口激增,光绪十三年是顺治十八年的20.85倍;人均田地数骤降,甚至少到无法生存。每人约四亩地方可满足生计。参见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第25页。

另一方面,社会秩序的稳定使在战乱中遭受打击的地主阶级又一次大量占有土地,农民无地可种。此外,山东省连年自然灾害,旱灾、涝灾、黄运洪灾及潮灾不断,减产甚至绝收情况时有发生。没有粮食的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奔走于他乡。

对于山东难民而言,东北是他们的首选之地。首先是因为东北地广人稀,赋税较山东低。东北虽是清朝的龙兴之地,但是备受战乱侵害,所以人丁并不兴旺。清兵入关后,大批人随“龙”入关,使东北更加荒凉。也正是因为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所以为防“龙脉”被破坏,清廷不许外人轻易进入该地,尤其是盛京。山东移民在东北荒凉的背后,看到勃勃生机。其次是因为东北和山东地理上的天然联系。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山东移民从水路可以直接到达东北,最近处坐一夜船即可到。从陆路,经过辽西走廊,可进入东北。

许多民国时所修县志可以证明山东流民移居东北之多。

《辑安县志》载:“辑安居民多自山东省移植,犹有山东之民风焉。”民国《辑安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第281页。

《安图县志》载:“安图古属边荒,向无居人。自设治后人烟始聚。”其中有“由直鲁迁居者”民国《安图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第224页。

《辉南县志》载:“民籍齐、鲁为多,直、豫次之。”民国《辉南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第272页。

《抚松县志》载:“以山东人为最多,直隶次之。”民国《抚松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第351页。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表1-3列出了乾隆十八年至宣统三年(1753~1911)东北人口数。

表1-3 1753~1911年东北人口数

数据来源: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第20页。

乾隆十八年至宣统三年,人口的增长显而易见。在这增长的数字中,有原东北人因人口出生带来的自然增长,但更多的是移民带来的增长。

民国以后,东北虽有战乱之扰,但是移民潮也是此起彼伏。据《东北实地调查记》载:“近十年来(指20世纪头10年——笔者注),山东、直隶因兵匪水旱之关系,亦由人民自动群往东北垦殖。”“自民国十二年至二十年止,将达七百万人之数。”俞省羞编著《东北实地调查记》第十二章,开明书店,1933,第11页。(详见表1-4)

表1-4 直鲁两省赴东北垦殖之人数(由奉天站登记者)

注:本表根据俞省羞编著《东北实地调查记》第十二章第14~15页绘制。

从这九年的数字可以看出,民国时移入东北的关内移民较清代有增无减,虽然其中不乏春来秋去之人,但是定居在当地的亦不在少数。

二人转产生于雍乾时期,这既与农业生产方式有关,又与这一时期的移民政策密切相关。

三 东北移民的构成与二人转

东北是一个移民社会,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移民在东北人口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些移民的到来不仅使东北的土地得到开垦,而且促进了东北文化的发展,对东北二人转内容、形式等的影响更直接而深刻。这既可以从二人转艺人内部眼界中得到印证,又可以在学术界的研究中得到支持。

二人转起源传说和传统剧目由二人转艺人口耳相传,它们以艺人的内部眼界揭示出东北移民与二人转产生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二人转起源传说中,郭文山所讲母子乱伦传说最直接地反映了关内移民闯关东文化对二人转艺术的影响,最具二人转特色的李梦雄兄妹传说和诸多关内传说母题进入二人转起源传说也间接地反映了移民文化对二人转的意义。

在二人转传统剧目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关内人闯关东的历史。虽然这方面的内容不多,但是由此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跑关东》

正月里是新年家中贫寒,一心要上关东去挣银钱,

求亲戚靠朋友借点盘钱,借宿住省着吃行走一番。

撇父母老残年不能孝顺,闪妻子在家中独守孤单,

小婴儿一两岁不能知事,老的老小的小真是可怜。

……

《一枝花捎书》

正月里是新年奴好心酸,我丈夫上关东不见回还。

眼看着来到了三月佳节,思想起夫走后奴好为难。

隔千山和万水关东所去,奴有心写封书捎到那边。

研研墨膏膏笔未从下手,闻听说关东城地面太宽。


除这种专写闯关东生活的段子外,在很多剧目中都可见闯关东的影子。

《蓝桥》

旦 想当年我家不在——

丑 此地住,

旦 我家住在山东地名——

丑 叫济南。

旦 只因为山东济南——

丑 连遭荒旱,

旦 一连着三年多——

丑 没收庄田。

旦 大户人家——

丑 卖骡卖马,

旦 小户人家东奔西逃——

丑 缺吃穿。

旦 万般出在——

丑 无计奈,

旦 全家逃荒——

丑 在外边。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编《二人转传统剧目汇编》(第一辑),第50页。


蓝瑞莲的这一段描述就是对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记忆。此外,二人转的“盘家乡篇”也是东北人移民记忆的写照,将在本书第四章中论述。

另外,传统二人转剧目中很少以东北本土的人物和故事为原型,更多的是在关内已流传多年,发展较为成熟的剧目。如《西厢》《蓝桥》,以及四大传说段子、水浒段子、三国段子、列国段子等,都是在关内广泛流传,在各大剧种中常被传唱的内容。这些都是由东北移民带来的。

在学术界,最先将东北移民与二人转联系在一起并展开讨论的是王铁夫。他说:“他们(指移民——笔者注)从关内各地来到东北,带来了他们原有的风俗习惯、生活和传统,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当地故乡所喜闻乐见的民间演唱艺术……”“风俗习惯”“生活”“传统”“民间演唱艺术”,王先生所论几乎涵盖了可以影响二人转的从物质到精神的各个层面。从陆路到达东北的移民大多过山海关经辽西走廊进入东北腹地。在交通设施不发达的时候,这一路要走数月之久。这漫长的路程使移民的“风俗习惯”“生活”“传统”“民间演唱艺术”与当地生活更好地融合到一起。很多民间艺人以卖艺为生,这也是二人转产生及传播的过程。锦州市黑山县是二人转的发祥地,这与其地处辽西走廊的地理位置直接相关。

除王铁夫所举之要素外,东北移民至少还在以下四个方面对二人转的发生产生了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是移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对于初到东北的移民而言,东北是一个宝藏,那里有人参、鹿茸、黄金、森林。物产的丰富可以使他们短时期内暴富,所以清初的移民多从事这类生产。但是有这些资源的地方,环境往往十分艰苦,甚至险恶,这些资源也均非可轻易获得之物,所以他们常常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有去无回者不在少数,成功者并不多。后来,随着移民数量的增加,农业生产成为他们的首选,这是他们在家乡就十分擅长的生产方式,东北的沃土也成就了他们。如前文所言,农业生产是二人转产生的土壤,移民的农业生产活动也催生了二人转。

二是移民的性别组成比较单一,以男性为主,年龄构成较年轻。

移民中的流人由于触犯了国家法律,大都只身前往发配地,只有少数人允许携带家属。至于流民,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开垦荒地,这是男人更胜任的工作。政府为节约成本,不会允许开荒者带家属,何况他们在到达东北之初,自身尚且难保,怎能携妻带女前来?直到1866年,清廷才准许妇女出关。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第21页。

二人转产生于18世纪初。1866年以前,是二人转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内,东北以青壮年男性开荒者为主体的欣赏人群对二人转从内容到形式到风格的形成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是这些东北移民性格乐观、积极进取、敢于冒险。

他们虽然被社会所抛弃,进而被边缘至东北苦寒之地,但是无疑,他们是经过自然和社会的优胜劣汰后适应环境的胜利者。

山东是中国的腹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那里生活的人以农业生产为主,世代生于斯、长于斯,“故土难离”是他们抹不去的情结。正所谓“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宋)林虙编《两汉诏令》(卷9),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6册,第47页。。但是由于各种天灾人祸,他们不得不离开家乡,另辟一番天地。是什么样的人才会移民东北呢?是那些不甘心于现状,敢于冒险以改变命运的人。他们“刚毅果敢”“勇而敢为”民国《辑安县志》,第281页;民国《辉南县志》,第272页。,舍得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去一片未知的土地上重新开辟自己的家园。

在清代,山东移民到达东北主要有两条途径,水路和陆路。从水路到东北较近,历时较短,是移民的首选。但是因为当时条件所限,只能运输很少的人。能不能上船,上船后能不能到达东北都要听天由命。上船之状态用“蜂拥”二字不足以形容,上船后人命之价值以“草芥”二字足可代替。由于船上人员众多,卫生条件极差,生病无医被投大海之事时有发生。到达东北之后,他们需要改变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适应东北严寒的气候。可以说,能活着到达东北并生存下来的人都是生命力、意志力极其顽强的人。在他们的影响下产生的二人转也如这些开荒者一样,虽然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官府和主流社会的打压,却如路边的车轱辘菜,踩不死,压不垮,一直顽强地生存着,保持着活跃的生命力。

四是东北移民复杂的构成造就了二人转的包容性。

东北移民虽以山东人为主,但是也包括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的移民,其构成本身就是复杂的,他们将各个地方的生活文化融汇于东北。另外,这些关内移民虽然生长于儒家文化盛行之地,但是当他们只身离开家乡时,这些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便逐渐变弱,这使他们在接受文化艺术时有了更宽广的胸襟。来自天南海北的移民成就了二人转的包容性。

二人转艺谚云:“二人转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二人转的发生受多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在其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后,在保持一男一女的基本表演形态前提下,并不排斥其他艺术形式。京评剧流行时,它学习京评剧;看到拉洋片的就学拉洋片;流行歌曲风靡全国,就唱流行歌曲;魔术流行,就变魔术……正如东北人在饮食文化上喜欢把各种菜放在一起炖的大杂烩和乱炖一样,在艺术文化上,他们也喜欢可以把各种艺术形式“炖”在一起的二人转。对于移民而言,他们不满足于一种艺术的单一,他们希望看到的是像二人转这样可以凭借两个人的表演堪比一场小型综合晚会的演出。他们需要艺术有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以此包容他们喜欢的各种艺术样式,这正是基于东北地区的移民社会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