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先祖:越南莫朝王室家族谱系研究
摘要 越南历史上的莫朝王室可能起源于渔家疍民,为了得到越南社会的认可而编制了一套完整的家族谱系,建构了自己的贵族祖先。莫朝灭亡后莫氏家族被迫隐姓埋名,数百年后又有大量家谱将莫朝王室建构为先祖。莫氏王室与家谱的关系,反映了越南社会编制家谱时“高贵化”自己家族的传统。
关键词 莫朝王室 莫登庸 莫挺之 家谱
越南历史上持续了60余年的莫朝(1527~1592年),由莫登庸创建。莫朝建立后,对于莫登庸的家族谱系一直存在争议。既有莫氏起源于越南世家大族的说法,也有莫氏本是渔家疍民的观点。莫朝灭亡后,莫氏后代的家族谱系更加模糊。学术界对此一直莫衷一是。本文试图利用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对越南莫朝王室家族谱系作出解读。
一 安南世族还是东莞疍民:莫登庸家族祖籍地的争议
对于莫登庸家族的起源,文献资料大体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观点是莫登庸出生于越南莫姓世族;另一种观点是莫登庸家族卑微,是水上居民疍家人,祖上可能是来自中国东莞的疍民。
越南史籍多载莫氏先祖为陈朝状元莫挺之。《大越史记全书》如是载,“登庸,平河高堆人也。其先祖莫挺之,陈朝状元,官至左仆射。挺之生高,高生邃,邃生嵩,移居清河兰溪社,生萍,萍又涉于宜阳古斋社而居焉。萍生檄,檄娶本社邓椿长女,生三男,长曰登庸、次曰笃信、季曰橛。登庸勇有力,以武举入宿卫。”《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未对此提出质疑。
《大南一统志》与地方志《海阳地舆》人物志,“莫挺之”条载,“字节夫,至灵县人。陈英宗兴隆状元,以文藻见重。明宗尤加宠遇,宪宗朝拜入内行遣,迁左仆射。贵而能贫,以廉洁名。后子孙移居青河关溪,又移居宜阳古斋,莫登庸其七代孙也。北朝周灿使交州录,以挺之为经济第一。”
中国的史书大多持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莫氏起源于渔民,或是来自中国的疍家人。
中越史书皆有莫登庸业渔之说。明人范守己《皇明肃皇外史》载,“荆门人莫登庸者,世业渔,以武举为陈暠参督”。茅瑞征《皇明象胥录》中说,“登庸本荆门渔家子,勇力善战,能凌水飞数步”。清初编写明史时,万斯同初编的《明史稿》中也说,莫登庸是“荆门渔家子,勇力善战,能凌水飞数步”,但在此书稿基础上由张廷玉等编纂的《明史》则没有吸收这一内容。越南史书也多次暗示莫氏的渔家身份,《大越史记全书》载莫登庸“幼以渔为业”,退位做太上皇之后,“以渔为业,遨游自乐”。
莫登庸是疍民后裔的说法可能首先来自林希元。明嘉靖年间,他在讨论莫登庸事件的《条上征南方略疏》中说,“登庸,起自蛋户,习于舟楫,家住都斋,其地滨海”。明末魏濬《西事珥》载,“莫登庸,蛋产也。父子流寓安南,以渔为业。安南人号之曰萍,谓其无定踪,盖戏语也。”
清朝雍正年间的《广西通志》载,“蛋人濒海而居,世世以舟为宅。贫者架竹为簰,无土著,不事耕织,惟捕鱼供食,或编篷水浒。其种有三,取鱼者曰鱼蛋,取蚝者曰蚝蛋,取材者曰木蛋。又能辨水色以知龙居,故蛋人神宫画蛇以祭,自云龙种籍,称龙户。莫登庸,其种也。”汪森所编《粤西丛载》采用了与《广西通志》同样的说法。[注1]
[注1]金:《(雍正)广西通志》卷92《诸蛮》,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56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12~13页;汪森:《粤西丛载》卷24“蛋民”,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146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11~12页,文字与前书几乎完全一致。
首先指出莫登庸可能来自东莞疍民的是李文凤,其所编《月山丛谈》和《越峤书》中对此有所记载。《越峤书》载,“莫登庸,其先不知何许人,或云本广州东莞县蛋民。其父流寓安南海阳路宜阳县古斋社,社长名之曰萍,盖无定踪之义,戏语也。生登庸及撅,父子以渔为业。登庸有勇力,黎滢以为都力士,信任之。”
张燮《东西洋考》引李文凤著《月山丛谈》载,“莫登庸本东莞蛋民,父流寓安南宜阳县。社长名之曰萍,盖无定迹之义也,以渔为业。登庸有勇力,黎滢以为都力士,竟至篡国。”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载,“莫登庸,其先不知何许人,或云广州东莞县蛋民。其父流至安南海阳路宜阳县古斋社,社长名之曰萍,盖无定踪之义,戏语也。萍生登庸及橛,父子以渔为业。登庸有勇力,黎滢以为都力士,信任之。”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李文凤《月山丛谈》:莫登庸,其先不知何许人,或云本广州东莞县蛋民。其父流寓安南海阳路宜阳县古斋社,社长名之曰萍,盖无定踪之义,戏语也。生登庸及橛,父子以渔为业。登庸有勇力,黎滢以为都力士,信任之。正德十一年,从陈暠作乱……”
中国史籍也有明确说莫氏是中国人的,如郑晓《今言》载:“昔也,夷人入中华;今也,华人入外夷也。喜宁、田小儿、宋素卿、莫登瀛(莫登庸之子,莫朝第二位皇帝),皆我华人。”
由此可见,明末以来的著作中多有莫登庸家族可能来自东莞疍民的说法,其中广西人李文凤的影响最大。
而对于被称为可能是莫登庸祖籍的广东,明代和清代前期的地方志并没有谈到莫登庸家族。
清朝光绪年间《广州府志》载,“安南莫登庸,其父本东莞县蛋民,流寓安南之宜阳县古斋社。社长以其来无定踪,名之曰萍,生登庸,有勇力。安南王黎滢以为都力士,极信任之。至嘉靖元年,遂迫逐嗣主黎穂而篡其国……今莞之焦利乡有莫姓者,或曰登庸之族云。”
光绪《东莞县志》提到,“莫登庸系邑蛋民,父流寓安南海阳道宜阳县古斋社。社长名之曰萍,盖戏谓其无定之人也。”
“按莫登庸为邑之蕉丽人,蕉丽水乡多以渔为业,故此称蛋民。旧志无传,兹补附广录之后。”
中国的莫氏家谱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莫登庸家族起源的其他说法。广东高要一份民国时期编著的莫氏族谱记述了莫登庸家族历史,称其为“钦州四峒人”,并说此段资料来源于《广东通志》。查阅清代道光《广东通志》相关记载,并未见莫登庸为钦州人的说法,只是记叙钦州四峒曾“叛降交阯”, “嘉靖二十一年,莫登庸纳款后乃归”。因此这一说法当是该莫氏家谱编者抄录错误。该族谱还记载到广东关于莫登庸家族的一些传说,如“莫王山,在南海西樵山旋峰侧。相传交阯王莫登庸发祥于此。”
来自莫氏后裔的陈述值得我们加以注意。清朝雍正年间,莫氏后裔莫敬曙对清朝官员供述,“小的祖籍是广东东莞县茶香村人。祖上莫敬穆,做生意到安南国海岸道地方,就在那里娶了亲。生下了儿子莫登庸,交阯黎王见他有些才干,就封他作官,又招他做女婿。后因黎王无子,嘉靖元年就立他做了官(国?)王。”可见,在中国流亡的莫氏后裔承认其祖上是从东莞迁至安南这一说法的。
疍民生活在越南红河三角洲应该有很长的历史,到近代时期,疍民仍然活跃在海防涂山一带。《大南一统志》海阳省风俗志载,“涂山一总,斗牛以娱神,则蛋户之所为也。”笔者近年带领学生做田野调查也得知,海防沿海的吉婆岛(华人称为婆湾岛)在20世纪70年代越南排华之前,完全是来自中国的疍家人的天下。
当代越南史学界基本上都继承了莫登庸是莫挺之后代的说法,[注2]然而也有学者提出疑义。如陈国旺就完全否认莫登庸是莫挺之和莫显绩的后代,他认为,这样的说法只是传统的以名人附会祖先的做法,他又指出,编于1540年前后的中国史籍《越峤书》曾说莫登庸是疍民。疍民与海南黎族有密切关系,属于马来人系统。莫登庸可能是越化了的疍民。[注3]
[注2]黄黎主编《莫氏世谱合编》(内部印刷), Hoàng L, Mc Th Th Ph Hp Bin, Hà Ni, 1988。
[注3]陈国旺:《关于莫氏的几个问题》,Trn Quc Vung, My Vn V Nhà Mc, ti "Mcang Dung Và Vurong Triu Mc", Hài Phòng, 2000, tr158。
中越关系史专家张秀民先生认可莫登庸祖籍为东莞这一说法,他说:“根据明清以来各种记载,莫登庸原出广州东莞县蛋民无疑”。
美国学者惠特莫尔认为,莫登庸自称莫挺之、莫邃后代,可能是伪造其家世,他称之为“高贵化了的世系”(distinguished lines)。
笔者认为,莫登庸家族原是渔家疍民,祖上来自广东东莞是极有可能的,与越南前代名人莫显绩、莫挺之联系起来的说法颇有粉饰祖上的嫌疑。
二 “状元之后”:莫朝王室建构家族谱系
莫朝建立之后不久,就开始称自己家族是莫显绩和莫挺之的后代,并编制出一套完整的家族谱系。莫朝在莫登庸家乡古斋建立阳京,并建立莫氏祠堂。黎朝中兴后,阳京和祠堂都被摧毁,阮朝时重建了莫氏祠堂。古斋莫氏祠堂的“先祖碑记”,列出了莫氏家族的重要先祖,代表了莫朝王室家族所主张的家族谱系。
第一祖莫贵公讳显绩,李朝进士,仕至翰林斈仕,吏部尚书;次祖莫贵公讳建琯,同科进士工部尚书。
第二祖莫贵公讳贤,为广源首领。
第三祖莫贵公讳挺之,陈朝状元,官太斈生左仆射。
第四祖莫贵公讳侃府君;次祖莫贵公讳高府君。
第五祖莫贵公讳迪,明朝指挥使;次祖莫贵公讳邃,官参政使;次祖莫贵公讳远,官盐运使。三使讳高所生。
第六祖莫贵公讳吞,黎御前武队,升东路镇抚;次祖莫贵公讳嵩,莫邃所生。
第七祖莫贵公讳萍府君,莫嵩所生。
第八祖莫贵公讳檄府君。
第九祖莫太祖高皇帝尊号登庸,在位三年……
越南历代流传下来的莫氏家谱也记载,莫登庸为莫显绩、莫挺之后代。如《海阳省至灵县陇洞社莫氏世谱序》追溯其家世,“粤自鼻祖莫显绩,贯海阳至灵陇洞,李朝广祐二年丙寅科中第一名,乃莫建官之兄,兄弟并仕至尚书。远孙挺之,陈朝兴隆二年甲辰科始分三甲,公中第一甲进士及第第一名……”
图1 莫氏后裔家谱中的“奉祖文”
资料来源:越南黄黎博士收藏。
改姓为氏的《家祠奉祖文》介绍其先祖情况时说,“考世系其先莫氏,历几传基址增光。原来陇洞故乡,至灵故县海阳故城。李学士科名首选,陈状元笔砚鸣名,井莲赋北扇铭,南朝倚重北廷加封。传七世登庸特立,都统司世袭明封,五传定鼎升龙……”[注4]
[注4]黄黎先生收藏,笔者从黄黎先生处复制。,汉字读为kai,此处为越南喃字,读为Lu。
改莫姓为吴姓的《吴氏家谱》载,“惟我家族,本南邦莫挺之之后也。前贯海阳省宜阳县古斋社人,仕黎,奉使为两国状元。传至七代孙莫登庸,代黎行政,经五世,至莫茂洽失位。”
其他流传下来的莫氏家谱也都将莫登庸家世与莫显绩、莫挺之联系起来。越南正史《大越史记全书》记载莫氏“先祖碑记”中莫显绩、莫贤、莫挺之、莫迪兄弟等人的事迹如下。
李朝广祐二年(1086年), “试天下有文学者,充翰林院官。莫显绩中选,除翰林学士”。
李朝天符睿武五年(1124年), “广源州小首领莫贤及其部党出亡宋邕州界贡洞”。次年,“邕州执莫贤等,请差人就江南交付。帝遣守富良府中书李献往江南领还京师。流莫贤于乂安州,妻子并没官。”
陈朝兴隆十二年(1304年), “试天下举人,赐状元莫挺之太学生火勇首充内书家。”兴隆十六年,“帝遣莫挺之如元。”
胡朝开大四年(1406年), “莫迪、莫邃、莫远及阮勋冒姓莫者,皆不得志,迎降于明,明并授以官。后邃至参政,迪指挥使,远盐运使,勋布政使。迪、远、邃,莫挺之之孙也。”
“登庸,平河高堆人也。其先祖莫挺之,陈朝状元,官至左仆射。”
黎朝时期官方所编《登科录》载:
广祐二年:第一名,莫显绩。至灵陇洞人,建官之兄,兄弟并仕至尚书。挺之之远祖。
兴隆十二年春三月,大比取太学生四十四名。赐三魁三,状元一人:莫挺之,至灵陇洞人,仕至大僚班左仆射。伪莫登庸之祖。
黎朝著名史家黎贵惇在《大越通史》(又名《黎朝通史》)中说:
莫登庸,宜阳古斋人。其先七世祖挺之,居平河东高乡,即今至灵陇洞。陈英宗朝甲辰科状元,官至入内大行遣,尚书门下左仆射,兼中书令。知军民重事,居官清介,持心重慎,名闻两国。挺之生瑶,为司刑院大夫。瑶生迪、迻、邃、远,皆有才力……邃生嵩,徙清河之兰溪乡。太祖高皇帝已定天下,严治伪官。嵩不敢求仕,隐匿乡邑。嵩生萍,又徙宜阳之古斋。萍生檄,三世皆不显。檄娶本社邓椿女邓氏名孝,生三子。长即登庸,次笃潮郡公……次橛东郡公……
从上述诸书中可以看出,黎朝时期的越南史家大都接受了莫登庸是莫显绩、莫挺之后人的说法。
但是从上引诸材料来看,莫氏所编制的家族谱系在时间上与人物上均有漏洞。从莫显绩到莫挺之,200多年时间,只有三代人;从莫挺之到莫迪兄弟,约100年时间,也只有三代人;而从莫邃到莫登庸约100年时间,则有五代人,世代间隔的时间相差很大。第二代先祖莫贤,极可能是壮族和岱依族人,与莫显绩家族没有关系。
明末时中国文人就指出,莫氏王室的家族谱系并不可靠,莫登庸假冒安南世族莫氏的后人。如谈迁《国榷》在谈到永乐年间安南人莫邃被授为交趾布政司左参议时曾说,“(莫邃)兄弟遽、遵、迪、远并授知府、指挥、盐运使官。邃后阵没,子嵩嗣职,陷黎氏遇害。登庸冒邃为曾祖,云嵩生萍,萍生登庸。”
何乔远《名山藏》中也说,“莫登庸,勇有力,本都斋渔人也。以安南人世忠义莫氏之家,诡言己为莫邃后。贿赂穗诸左右大臣,诸大臣方恶诸郑专,喜登庸起微陋……”
黎朝学者对莫显绩和莫挺之之间的世系也有过疑惑,《登科录》就称呼莫显绩是“挺之之远祖”。近现代越南学者在肯定莫显绩、莫挺之为莫登庸祖先的情况下,也发现了世系之间在时间上的问题,因此对莫氏世系做了重新解读。1959年,邓庭朗指出,莫挺之是莫显绩第五代孙,莫登庸是莫挺之第七代孙。90年代,阮有心进一步怀疑莫挺之仅是莫显绩五代孙的提法,他认为二者差距七代更有可能,并认为登庸应为显绩十六世孙[注5]。黄黎等莫氏家谱研究专家也认为,莫登庸应该为莫显绩十六世孙[注6],而不是古籍中的第九代孙。
[注5]阮有心:《关于莫氏后裔家谱》,Nguyn Hu Tm, V Gia Ph Dòng H M Mc, ti Vin S Hc,"Nhà M Và Dòng H Mc Trong Lch S", Hà N;阮有心:《发现与研究莫氏谱系的进程》,Nguyn Hu T Tm, Quá Trinh Phát Hin Và Nghiu Cúu Phà H Mc, tai Vuong Triu Mc, Nhà Xuát Bàn Khoa Hi,1996, tr190-211。
[注6]黄黎:《时势造英雄》,Hoàng L, Thòi Th To Ra Anh Hüng, ti "ccang Dung Và Vuong Triu Mc", Hi Phòng,2000, tr11。
尽管该谱系存在诸多漏洞,但认可莫朝王室所编制的家族谱系,认为莫登庸为莫显绩、莫挺之后裔的观点,已被历代越南学者所接受,也是目前越南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三 莫朝王室被建构为先祖:莫氏后代的家族谱系与家族传说
莫朝被推翻后,黎郑政权在全国大肆捕杀莫氏家族。为逃避追捕,莫氏族人常常隐姓埋名,但多在姓名中保留了莫登庸家族的痕迹,如改为草头姓黄、萬、蔡、芳、范,或改姓为与莫形似的吴,或以登为家族衬字,或名字中带草头等。20世纪初一本文人笔记反映了莫氏改姓名情况,文载“阮邁,至灵宁舍人也。世传公乃莫氏后裔,故命名多从草头。”
在黎朝时期,除了在广南和高平的莫氏,其他莫氏后裔几乎全部改姓。广南莫氏因与阮主家族联姻,最初可以保存莫姓,后来也改姓。1677年高平政权灭亡后,高平的莫氏为逃避追杀也被迫改姓。即使是逃到中国的莫氏,为逃避黎朝向清朝追问也曾改姓为王。公开投降黎朝的莫氏或可以保留莫姓,如莫敬门。史载,“景治元年(1663年)二月,赠都督同知韬郡公莫敬门为左都督。敬门系伪族属,先已革心归命,蒙加职爵。敬门复逃回高平,后又诣阙臣服,王含弘大德,更容纳优待,至是殁,又赠之。”莫敬门或即为越南民间传说的莫王子滔,黎朝曾以公主嫁之。
图2 《大南列传前编》关于莫景贶投奔广南阮氏的记载
资料来源:法国巴黎亚洲学会图书馆藏印本。
多本莫氏后裔家谱对莫氏改姓名这一现象有所反映,如《吴氏家谱》载,“我家族本南邦莫挺之之后也……至莫茂洽失位。茂洽生十八男子,皆被散灭,只存三人:滔、晋、清。长子滔从父入高平省隐身,父没,滔变姓为萬。第六子清遁入清化省,变名改姓。此二支派,厥后不知如何。玆惟我中支,乃第三子晋之裔。逢辰不祥,独至山西处三带府今改永祥白鹤县良田总良田社香富村,变名投为寺僧,改姓为吴:三支均改为萬或吴,皆以形莫之状……”
《河内省常信府上福县古贤总药溪社下村氏世谱序》载,“慈山太守易府君,系前黎知府雅实先生之六世孙。其先姓莫,黎中兴始改为国音之,盖存其草旧之,而惧与他姓冒也……”
而一些非莫氏王室的莫姓人家,可能因为时局也被迫改姓。如一份《莫氏家谱》载,“我先祖姓莫,系出山南镇应合府彰德县安仁社人也。昔被兵变,民不安居。兄弟自相告语,改莫为黎,通彼乐郊,自寻生理”。从其叙述来看,该莫氏家族可能与莫氏王室并无关系。
黎朝时期即有一些家族自称改姓的莫氏王室后裔。18世纪中期,越南爆发了著名的黄公质起义。黄公质又称黄公舒、黄文质,曾在越南西北的兴化(今奠边府地区)建立割据政权近20年时间。1769年,兴化被黎朝军队攻破,黄公质之子黄公缵被手下护送逃往云南。黄公质集团在越南活动时期,并未自称莫氏后代,然而黄公缵向清朝“投诚”时,却自称莫朝王室后裔,为逃避追杀而“改莫姓为黄姓”。清朝以贡臣之后的特殊身份对其进行了安置,黄公缵集团被安插于新疆乌鲁木齐。乾隆四十二年,黄公缵于新疆去世,时年16岁。
黄黎、潘登日等学者研究[注7],目前改姓的莫氏后人分布于越南全国20多个省份,如河内:石、陶、芳庭氏、芳文氏;高平省:麻、黄、闭、丁、范登氏;北江省、北宁省:范、黎登氏、黄、阮、陶登氏、韩、段;海兴省(海阳、兴安):阮、范;海防:科、范、黄;河西:葛、裴、;太平省:武、阮有氏、何、娄、范;宁平省:裴、、黄、朱、黎、范;清化省:黄;乂安省:范、潘登氏、黄、裴、胡、蔡;河静省:潘;广平省:黄、范;广南省:黄、阮、玄等。经潘登日教授等研究,近代越南历史上的黄耀、范鸿泰等名人,均是改姓的莫氏后裔。
[注7]黄黎主编《莫氏世谱合编》,第63~65页;黄黎:《莫氏改姓名》,;潘登日:《太平省莫氏家族,全国莫氏家族背景下的讨论》,, 2000。
根据越南莫氏宗亲会1998年的联络和统计,全国的莫氏后人中,莫姓和改姓的家族共有359支,分布于25个省份。[注8]2010年,黄黎先生指出,在越南发现的莫氏后代改宗的姓氏共有51个。[注9]
[注8]《莫氏与起源于莫氏的家族名册》,2000, tr415-444。
[注9]黄黎:《关于莫氏及其后裔隐姓埋名的问题》,, 2010, tr384-385。
在目前所认可的莫氏后人中,绝大部分不再姓莫。由于在黎朝时期,莫氏家族不敢公开自己的身份,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莫氏家谱和自称莫氏后裔的家谱,均是在阮朝时期追溯完成的。这些家谱的真实性,该家族与莫姓、与莫氏王室的关系尚不能全部肯定。黄黎先生就曾指出,多支莫氏后裔的身份尚待确认。
目前各地的莫氏家族,多有以家族传说追认与莫朝王室的关系,然而很多家族故事存在历史谜团。如海防黄氏,其家族祠堂敬奉黄公质为祖先,家族传说称该支黄氏是黄公缵第三子的后代。历史事实是,黄公缵6岁逃往中国,于新疆去世时,只有16岁,根本没有留下后人,而且黄公质本人与莫氏的关系也待确认。近年影响较大的莫氏家族传说,还有永富省莫敬宇(莫元清)之子的活动事迹。永富阮氏家族传说,高平政权灭亡后,莫敬宇并未逃亡中国,在高平复合城继续抗黎的斗争[注10], 1685年失败后逃入永富省。莫敬宇于18世纪初去世后,其子改名阮有法(原名可能是莫旻),藏匿于佛寺。今永富省立石县仙侣社的崇庆寺,据说就是阮有法当年隐藏的寺庙,在该社还有阮有法墓和公主墓(莫敬宇之女)。[注11]而据《清实录》和在中国的莫氏后人记述,莫敬宇1677年逃亡广西,大约于1680年死于中国。
[注10]关于莫敬宇没有逃往中国,而坚持在高平抗黎事迹与传说,可参见阮春泉《莫敬宇王坚持在复合城八年:1677-1685》,1677-1685,,2010。
[注11]朱春交:《永富莫氏遗迹与后裔田野考察》,,2013, tr409~412.
对于这些自称莫氏后人的家族来说,有多少是真正的莫氏王室后代,又有多少是为了“高贵化”自己家族,而将莫朝王室建构为自己祖先,值得我们去继续讨论。
越南文化深受中国影响,越南社会有编写家谱的传统,各家族谱多有美化祖先的倾向,与莫朝王室有关的家族谱系正反映了越南人“高贵化”其家族的历史传统。莫朝王室家族极有可能起源于渔家疍民,或与东莞疍民有关系,为了“高贵化”其家族,而将同姓世族建构为家族先祖。莫朝灭亡后,莫氏家族被迫隐姓埋名的历史,为数百年后莫朝王室被建构为家族先祖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On Vietnamese Royal Mac's Family Tree
Niu Junkai
(Sun Yat-sen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Vietnamese royal Mac family was likely to have Tanka lines, but they claimed their ancestor was Vietnamese noble Mac family, they edited their genealogy book with the distinguished lines. After Mac dynasty declined, many Mac family members were forced to change their family name. Hundreds of years later, many family claimed their ancestor was royal Mac family. Mac family tree reflected that Vietnamese often distinguished their family lines in editing genealogy book.
Keywords: Vietnamese Royal Mac Family; Mac Dang Dung; Mac Dinh Chi; Family Tree
(责任编辑:张路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