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和社会领域得到快速发展
1.经济
在哈萨克斯坦成为苏联自治共和国前夕,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内战的影响,经济本不发达的哈萨克斯坦蒙受了重大打击。1920年,大工业产值只相当于1913年的1/2,采油量只相当于1913年的1/4,交通运输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内战结束后,哈萨克斯坦和全苏联一样转入经济恢复时期。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恢复工作较全苏联要慢。到1925年工业产值只达到1913年的2/3,只有60%的冶金企业恢复了生产。哈萨克斯坦根据苏共中央的方针,即由封建主义跨越资本主义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思路,对生产资料实行了国有化。1925年,哈萨克斯坦工业国有化比重达到64%,在大工业中占到97.2%,而其他生产部门发展不快。
由于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主要发展采油、采矿、煤炭工业。1926~1940年,一批大型工业企业拔地而起,如著名的希姆肯特铅厂、巴尔喀什铜冶炼厂、阿奇萨多金属联合企业、杰克里多金属联合企业、热兹卡兹干铜联合企业、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铅锌联合企业、卡拉干达煤田、恩巴油田等。这些企业基本上属于生产能源和原材料性质的,它们的建成对苏联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39年,希姆肯特铅厂的铅产量占苏联的73.9%。此时,哈萨克斯坦的有色金属产量已占苏联第二位。化学、电力、轻工、食品工业也有较快发展,但远不如重工业发展快,大量日用消费品仍靠其他加盟共和国供应。这种经济结构一直延续数十年不变,直到独立后仍是一个以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国家。
1926~1940年,哈萨克斯坦的工业发展速度要快于全苏联的平均水平。根据哈萨克斯坦历史学家提供的数字:“1913~1940年,全苏采油数量增长3倍,哈萨克斯坦则增长5.9倍。相应的煤炭为5.7倍,电力为23.7倍,新建铁路为1.4倍。”
农业发展却不像工业那样顺利。内战期间,由于局势动荡,特别是受错误政策的影响,哈萨克斯坦发生饥荒,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况下,1921年,俄共(布)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体制,改行新经济政策。如同全俄一样,这一政策变化对哈萨克斯坦农业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在一些传统粮食产区,如乌拉尔省、阿克莫拉省、塞米巴拉金斯克省,粮食生产已恢复到1913年的水平。1922年,哈萨克斯坦粮食产量为4600万普特(1普特=16.38千克),1925年则达到9200万普特。畜牧业情况也明显好转。1925年大牲畜存栏数较1922年增长一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哈萨克斯坦由于远离战区,成为苏联的大后方。当时,苏联西部地区约220家企业迁移到哈萨克斯坦,使哈成为苏联军队后勤供应基地之一,从而带动了哈机器制造、轻工业、食品工业的发展。
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哈萨克斯坦工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在工业方面,埃基巴斯图兹煤田、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水电站和一批大型热电站、额尔齐斯化学冶金企业、卡拉干达钢铁联合企业等一批大型企业建成和扩建投产,使哈萨克斯坦工业实力大增。1960年,该共和国工业产值为1940年的7.32倍。1954年苏联政府做出了垦荒的决定,哈萨克斯坦是主要垦荒区。垦荒使哈萨克斯坦耕地面积扩大了76%,谷物产量增加3倍,其谷物产量占到全苏的12.1%,成为苏联东部的粮仓。
1970~1985年,哈萨克斯坦和全苏联一样,经济仍在发展。此间在工业领域又有数百家企业建成投产,农业也在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哈萨克斯坦粮食年产量基本上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1971~1975年年平均为2166万吨;1976~1980年为2750万吨;1981~1985年为2132万吨。粮食产量成倍增加。这使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哈萨克斯坦学者曾这样描述独立前夕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实力:按经济规模,即按国内生产总值(574.72亿美元),1990年,哈萨克斯坦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排第3位。但同时出现了国民经济发展趋缓的情况。工业产值的年增长速度由“九五”计划期间(1971~1976年)的8.4%降至“十一五”计划期间(1981~1985年)的3.8%。同期,国民收入则由4.4%降至1.4%。“九五”计划完成87.4%,“十五”(1976~1980年)计划完成75%,“十一五”计划完成96.4%。
2.社会
大型工业企业的建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1922年,哈萨克斯坦城市人口只占8.9%,而到了1991年,即苏联解体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57%。与发达国家相比,它的城市人口比重虽不算高,但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阶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20年代工人很少。30年代,工业化政策使工人数量迅速增加。1939年,工人占全国人口的34.8%,到1979年增加到68.8%。农民由1939年的47.5%降至1979年的6.5%。职员由1939年的16.4%增加到1979年的25.5%。30年代后期,哈萨克斯坦和全苏联一样消灭了地主和资本家。
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变化很大。十月革命前,哈萨克斯坦是文盲充斥的地区,哈萨克人中识字者只占2%。当时这里没有高等学校,也没有像样的科研机构。苏联政府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的政策也惠及哈萨克斯坦。该国在20世纪50年代基本上普及了七年制教育,60年代普及了八年制教育,80年代初普及了十一年制的中等教育。70年代初,9~49岁公民中文盲只占0.3%,主要是农村的老人。苏联解体前基本上消灭了文盲。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以培养高水平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该国在1936年就建立了哈萨克大学。此后又在各州中心陆续建立了各类高等学校。到90年代各个州中心和一些大城市都有了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多了,培养的人才也随之增多。仅1978年和1979年两年培养人才的数量,就相当于整个50年代10年培养的人数。教育水平的提高带来全民教育水平的提升。20世纪80年代初期,该国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量达到176人,这个数字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之上,甚至超过许多发达国家。例如,已超过英、美、德(西德)、意、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
苏联时期,各类学校皆由国家创办和管理,学生享受免费教育。哈萨克斯坦的教育基本按苏联统一的社会政策进行。
苏联的民族政策在哈萨克斯坦民族干部培养方面也有所反映。由于哈萨克斯坦政府注意培养当地民族干部,教育和科研部门哈萨克族的比重明显提高。1950~1990年,高等学校中哈萨克族青年学生的比例由36%上升到54%。至1989年11月15日,在教育界工作的具有高等和中等专业学历的哈萨克族人有16.65万,占教育界工作人员的44%。在科学界工作的哈萨克族人占32%。
科学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沙俄时期,该国只有几座气象站、农业试验站和一个地理学会,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事业是在苏联时期形成的。20世纪30年代在哈萨克斯坦建立起一批科研机构。1926年建立了肥料与农业土壤研究所,1932年苏联科学院成立了哈萨克斯坦研究基地,此后陆续建立了哈萨克农耕研究所、畜牧研究所、兽医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和一系列农业试验站。1938年,哈萨克研究基地改为苏联科学院哈萨克分院。1940年建立了苏联农业科学院哈萨克分院。在社会科学方面,陆续建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所、哈萨克民族文化研究所。1946年7月1日以苏联科学院哈萨克分院为基础组建了哈萨克科学院。至20世纪50年代末,哈萨克科学院已经有19个研究所、13个研究室、2个博物馆、3个植物园、8个科研基地。在哈萨克斯坦工作的科学家已经取得了很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50年代以后,一些部和主管部门以及高等学校也纷纷建立研究机构,到60年代末,哈萨克斯坦已经拥有200多个科研机构,2.7万名工作人员,其中有420名博士和6000多名副博士。仅科学院就有25个研究所、2个研究室,约3000名研究人员,其中哈萨克人占1/3。哈萨克斯坦逐渐形成门类齐全且具有本国特色的科研机构网。1988年,哈萨克斯坦共有科研机构233个,科研人员4.14万人,其中博士989人,副博士1.47万人。哈萨克科学院拥有核物理、激光、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航天、仪器制造、高能物理、应用数学、矿业、地理、地质、水利、冶金、选矿、化学、生物和社会科学等各方面人才,开展广泛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很大进展。沙俄时期,哈萨克斯坦缺医少药。1913年只有医疗机构98个,1800张病床,每万名居民只有3.2张病床。当时共有240名医生,400名中级医务人员,每万名居民平均拥有0.4名医生和0.7名中级医务人员。当然,这个统计并不包括民间医生在内。为数不多的医疗机构也集中在城市。居住在农村和牧区的居民有病得不到及时医治,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均寿命也很短。进入苏联时期以后,该国居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医疗机构和医生人数显著增加。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全国基本上形成了城乡医疗网。1990年,全国拥有1788个医疗机构,22.8万张病床,每万名居民拥有病床136张。全国拥有医生6.98万人,中级医务人员20万人。每万名居民拥有医生达41人,中级医务人员124人。此外,还有3268所各类专业门诊部分布于全国各地。苏联时期执行的是免费医疗制度,绝大多数人生病可以得到及时的医治。
形成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在苏联,哈萨克斯坦执行的是联盟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苏联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为低水平、全覆盖、国家化。当时在社会保障方面虽然已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但低水平的社会保障还是基本上有保证的,这一点在目前生活在哈萨克斯坦的中老年人中仍有较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