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综述篇

2014年珠海经济运行分析及2015年展望

珠海市统计局

2014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各项政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惠民生,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经济增速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初步统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57.32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居珠三角首位,快于全省平均增速2.5个百分点,比年初预期目标高出0.3个百分点。

一 2014年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从主要指标看,2014年我市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势良好,同比增速分别为11.2%、23.5%、13.2%、14.4%和23.6%,均达到两位数。

与年度预期增速相比,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额、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比年初预期目标高出3.5个、0.2个、3.3个、6.4个和1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额则与年初预期增速相比分别低了0.8个和6.7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2014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与全省及珠三角各市相比,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高出全省9.7和7.6个百分点。各项指标增速在珠三角排位靠前,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增速均居珠三角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列第2和第3位。与2013年相比,各指标位次也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首位,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提升了3个位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提升1个位次。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经济增速稳中向好。2014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7.32亿元,同比增长10.3%。从全年走势看,增速逐季提升,呈现稳步升温的良好态势。从经济结构看,2014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50.6∶46.8。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0.5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1、6.4和3.8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4年,虽有外需疲软,日资企业增速下滑等因素,但在新投产项目及生物医药行业快速增长拉动下,我市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7.88亿元,同比增长11.2%,比前三季度加快了1.5个百分点。中海油系列项目、北车珠海基地、瓦锡兰中速机等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生物医药业增势良好,增长16.2%。从企业类型看,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471.96亿元,同比增长3.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07.67亿元,增长22.3%;民营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20.80亿元,增速10.6%。工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7.3%和25.9%,占比分别比上年提升2.0和1.4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势平稳。服务业整体增长平稳,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57.6%,分行业看:一是交通运输业主要指标表现抢眼。随着我市的交通路网渐趋完善,形成了公路、水路、航空、港口、铁路为载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各项指标增势喜人。全年我市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400万人次,同比增长40.8%;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增长34.1%;铁路货运量和客运量分别为300万吨和1211万人次,分别增长173.4%和25.8%。二是金融业增长较快。2014年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19.54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达6.4%,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截至2014年末,横琴新区注册的金融类企业672家,比年初增加353家。三是房地产业逐步复苏。虽然销售面积仍为负增长,但降幅收窄。2014年上半年受全国楼市降价潮影响和银行资金收紧,成交量萎缩,楼市低迷。下半年受“双限”政策松绑、“9·30”房贷新政、央行降息、横琴24小时通关热等利好消息影响,楼市年末有所回暖。2014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36.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3.9个百分点。

——投资总量突破千亿元。2014年,在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以及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拉动下,全市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135.05亿元,同比增长23.5%,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规模已超越江门、中山,在珠三角由末位跃升至第7位;增速连续四年居珠三角首位。从结构上看,工业完成投资276.04亿元,增长15.6%;服务业完成投资857.33亿元,增长26.2%,其中房地产投资388.30亿元,增长42.5%。民间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增势迅猛,同比增幅分别高达55.7%和156.7%。

——消费市场增势稳健。在长隆开业和航展因素拉动下,我市消费增速提升明显。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5.71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居珠三角第2位,比前三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从消费结构看,汽车消费仍是热点,同比增长28.1%。食品类、服装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6.6%、17.2%和20.3%。受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公园正式运营及航展盛事等因素带动,全市住宿餐饮业增势良好,其中,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速高达87.1%。

——财政惠及民生的比重继续提升。201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4.31亿元,增长23.6%,增幅居珠三角首位。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税收收入带动,我市全年完成税收收入181.93亿元,同比增幅达25.4%。财政支出更多地投入民生建设,全市财政九项民生支出172亿元,增长13.8%,占支出总额比重由上年的61.7%升至63.6%,提高了1.9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增速“前高后低”。随着外贸进出口政策效应减弱,加之世界经济复苏慢于预期,我市2014年外贸进出口增速呈“前高后低”走势,完成外贸进出口额549.98亿美元,同比增长1.3%,比前三季度回落7.3个百分点。其中,全市完成出口额290.54亿美元,增长9.3%;进口额259.44亿美元,下降6.3%。从贸易结构看,一般贸易保持较快增长,我市完成进出口29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占进出口总额的53.5%。从贸易企业看,内资企业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主力军,完成进出口额303.46亿美元,同比增长18.1%;私营企业进出口147.84亿美元,同比增长39.5%。

——物价涨幅仍处高位。2014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3.1%,涨幅比前三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0%)和全省(2.3%)。从消费类别上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消费价格呈“六升一降一持平”的格局。其中,食品类、衣着类和居住类分别上涨4.7%、4.3%和4.2%,是拉动物价上涨的主因。

二 当前经济增长面临的困难

过去的一年,我市大力推动转型升级,高端制造业发展势头较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的一年里,我市面临港珠澳大桥建设、横琴开发及自贸区的设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要机遇,这些为我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也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全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和经济的中低增速成为“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市经济增长面临不少挑战。

(一)受中央控制并管理地方债务的影响,我市重大项目融资面临不小考验

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14年9月2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严格控制并分类管理地方政府债务及融资平台,未来政府项目投资主要靠发债,珠海的重大项目建设融资面临的困难不小,或将影响一些重大项目建设进度。

(二)受“三期叠加”因素影响,我市工业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新常态“三期叠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经济层面的去杠杆化、去产能化。一方面,受产能转移、外需不振等因素影响,原有产业发展受限。我市的六大工业支柱行业,除生物医药外,其余行业增速均不理想,电力能源、电子信息和家电电气增加值同比仅增长7.2%、6.5%和5.6%,而精密机械制造和石油化工增加值则同比下降4.2%和2.3%。同时,部分日资企业如佳能等产能转移至中山等地。另一方面,我市工业新增产能仍显不足。近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连续四年稳居珠三角首位,但投资中较大部分为土地购置费,2014年剔除该因素影响,投资增速实际仅为13.3%。从结构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6%,远低于房地产投资42.5%的增幅,且其占全市投资额的比例仅为24.3%,比房地产投资占比低了9.9个百分点。投资结构决定产业结构,目前我市的工业投资结构需进一步优化提升。

(三)消费市场缺乏新亮点

2014年,我市消费增速虽然较为理想,但主要是由于有航展、长隆开业等一次性因素拉动。纵观全市消费,集团消费和高端消费明显萎缩,个人消费意愿不强。此外,全市消费结构单一,主要靠汽车消费拉动,但汽车市场渐趋饱和。在4G的带动下,信息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绿色消费、旅游消费、健康消费、养老消费等日趋旺盛,但均尚未形成消费热点。2015年,虽有华发商都、摩尔百货等新投入运营的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但预计难独撑大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仍显不足。

(四)受外部环境影响

外贸形势不容乐观。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弱于预期,预计2015年世界经济表现将好于2014年,但仍属缓慢复苏,IMF预计增速将在3.8%左右。从外部需求看,我市外贸形势不明朗。从我市目前的数据看,外贸形势也不容乐观,主要是加工贸易进口降幅扩大,2014年,我市加工贸易进口下降了24.1%,第二季度开始进口降幅呈扩大之势,加工贸易进口是出口的先行指标,进口不足意味着加工贸易出口也将后续乏力,外需市场仍旧疲软,这将对经济外向度较高的珠海经济带来一定冲击。

三 2015年形势预判及对策建议

受到国家规范地方性债务、政策红利逐步消退、工业支柱产业增长放缓和外需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我市经济面临较大困难。但同时,港珠澳大桥建设、横琴开发等利好刺激,为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投资、招商引资等注入持续动力;广东自贸区获批和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签署,为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新契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落地,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为我市“三高一特”产业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综合分析,新常态下我市的机遇大于挑战,要提早布局,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在调结构、促转型上下功夫,促进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一)以横琴获批中国广东自贸区为契机,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5年是建设横琴自贸区的开局之年,横琴获批自贸区后,与原有优惠政策形成了“双重优势叠加”。我市应充分抓住此次机遇,培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三高一特”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积极应对“三期叠加”带来的影响,统筹好工业增量和存量的关系,同步推进稳增长和促升级

“三期叠加”对工业的主要影响体现在去产能化和淘汰落后产能,在此情况下,我市原有支柱行业如电子信息业增速出现下滑,但与此同时,也涌现了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

从调整结构角度看,一是促进工业投资增长,增加工业增量。二是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增强我市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和互联网的融合,特别是支持工业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发展壮大。

(三)创新融资方式,有效推进投资持续增长

政策影响投资,而投资结构又决定未来珠海的产业结构。在内、外需疲软的背景下,稳定投资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弥补珠海城区建设的薄弱环节,为引进的大型企业和项目创造良好的配套环境。创新PPP等投融资模式,引导民间资本,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四)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后续走势,避免房地产业过度波动

房地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该行业增加值已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7.3%。今年,我市房地产市场面临横琴自贸区的设立及横琴口岸24小时通关等重大利好,但也有消费者对房产税、不动产登记等一些即将出台的政策持观望心态等不利因素,要加强监测和分析,密切关注各地房地产投资、销售、价格变化情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来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防止因过度波动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五)建立健全有利于刺激消费的机制,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一是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深化居民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社会消费预期,促进百姓消费。二是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加大对综合性电商龙头企业和行业性电商平台的扶持力度,对4G移动通信、家庭信息化、网购、快递等新兴业态加以引导、鼓励,尽快促进其发展壮大。三是加快消费网点建设。加强商贸网点规划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潜力,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