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15年阳春三月的最后一个清晨,一个身负行囊、即将踏离杭州市浙大路38号院落的熟悉身影与一双饱含深情,还在留恋张望的眼眸,定格了青涩与沉稳,跨越了瞬间与永恒。时至今日,临安一别已是整整一年。
年至而立,拿着一纸文凭离别浙江大学,不免对填满了点滴记忆的熟悉院落心生眷恋。母校“公忠坚毅、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办学使命、“求是创新”的谆谆训诫深深地融入了每一位浙大人的生命里,传奇的抑或平凡的,伴随着一颗颗心脏的跳动频率,激荡着一个集体对于一种精神的认同与共鸣。博士毕业一年来,虽然离开了熟悉的教室,却又回到了熟悉的教室——有幸重返我本科的母校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任教,算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事。每当踏上讲台,我似乎可以看到台下无数双清澈眼眸里所倒映出的无数个年少的自己。我所能做的,也许就是穷十载之所学、集人生之感悟,向讲台下无数个年轻时的自己娓娓道来、无所保留。
记得在2007年,我即将去读研的那个暑假,一位我所敬重的老师曾用告诫的口吻给我临别赠言:
作为一个主修经济学专业的青年,如今轻言要义无反顾地献身于某种主义或者学说为时尚早。当十年后你再次回首思考那些理论与学说,你会发现当年你所狂热追逐的也许并没有那么可爱,当年你所不屑一顾的也许并没有那么不堪。青年为学要做的就是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此别,祝好!
诚然,当时的那个年轻人将信将疑地揣着这位老师的临别教导,踏上了继续求学的征程。时隔数载,我在横跨祖国东西五千里游学深造的这些年里,自诩读过一些书,做过一些思考,写过一些文字,在接受过母校“大不自多、海纳江河”的熏陶锤炼后,如今才细细品出这字字珠玑里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的确,大卫·李嘉图虽然承袭了亚当·斯密关于市场机制的理论学说,但他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满足于固守斯密关于“人必须自私才能带来社会财富”的论调,转而将其观点引申为“经济人”的“自私”公理(Axiomatic)。可见,单就这门学科而言,经济学发展中形成的许多理论及学派既一脉相承又百家争鸣。儒家宣扬的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也许便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处:“和”即为承袭,“不同”即为发展。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含义也在于此。我想,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其每一次进步与发展大都溯源于此。也正由于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每当渺小的我们置身于浩瀚的书库,眼眸里总是闪烁着先贤前辈们绚烂的思想火花,身体的每一寸肌肤都能深刻感受到那些刻印着串串字符、构成人类文明躯体的暖暖温度。值得庆幸的是,我选择了一个可以经常和这些符号打交道的专业及工作。只盼在将来的某一日,我也能穷一生之学,为其熊熊烈焰增添仅是“边际”概念上的一把薪柴。
本书是在我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引申并拓展而成的。本书的研究是围绕NEG的产业集聚理论展开的,是对其相关理论命题的细化研究以及结合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这一选题的确定始于我的博士生导师赵伟教授在日常学习中对我的启发与点拨。回望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主页上的公告栏,每周至少一次的主题研讨会早已成为研究所师生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分享学术观点、进行思想沟通的重要平台。研究所成立以降,从中走出的每位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大都是在这一平台上,经由多次汇报、研讨、修改、再汇报的过程才最终得以成形。就我的研究而言,从选题到写作,同样经历了反复的锤炼与打磨。
聚焦于这一论题,我所关心的问题最初不外乎以下三个:其一,产业集聚作为企业扎堆布局的一种自发经济现象,其内在的形成机制是否仅在于NEG经典模型所探讨的贸易成本问题;其二,产业集聚的内涵体现了各种生产要素的区域性集中,由此伴随集聚外部性的作用,要素的区域集中是否具有自发性积累的内在动力及机制;其三,就中国的现实而言,我国当前的供给侧改革意在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促进其行业的结构性升级,那么产业集聚发展模式是否具有内在的机制(如外部性机制)来推进区域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及产业效率提升,实现中国制造质量及层次的不断升级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的博士论文初稿也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探寻和分析而完成的。
回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作,在母校领导、恩师李小建教授和仉建涛教授的关爱栽培下,我加入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的学术研究团队,并在完成学院教学任务的同时,借助中心在2015年组织完成的针对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2000余家大型企业的实地调研资料,继续开展我对之前论题的研究工作。由此,聚焦于河南产业集聚区问题的研究,我又开始关注以下新的命题。其一,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作为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聚模式,与市场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区有何差异?在产业集聚过程中,政府治理的边界如何确定?其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模式的发展成效虽然显著,但其当前所遭遇的瓶颈何以解释?出路又何在?我深知,针对以上两个命题的经济学探讨绝非易事,而这恰恰是河南省在“十三五”期间能否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战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目标的关键环节,因此,本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由此,在中心诸位领导、学界前辈的殷切鼓励与全力支持下,我开始着手针对以上问题,延续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框架进行进一步的拓展性研究。感谢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感谢母校令人敬重的各位师长以及团结有爱的同事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给予我的关怀照顾,能够在前辈们的感召指导下与诸君并肩成长,我深感荣幸。感谢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5-ZD-089)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的辛勤工作,本书才能最终得以出版。
学术研究总不会做到天衣无缝、无懈可击。在即将为广大学友奉上这本粗浅研究的时刻,我感到诚惶诚恐。然而,我想,即使我的这一研究成果仅能在引发学友诸君对于这一论题探讨兴趣层面上起到些许作用,那么我已是欣慰万分。
偶有闲暇,故有所思,忘乎以述,乃至杯盏清茶余温不在,是以撂笔。
此为序。
王春晖
于郑州普罗旺世揽雲堂书斋
2016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