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产业集聚、要素积累与区域产业升级:文献综述

第一节 引言

本书的研究文献主要有以下三个领域,即分别围绕产业集聚、要素积累与产业升级三个关键词展开。

产业集聚较为经典的研究,如Krugman(1991)所建立的NEG垄断竞争框架下的核心—外围模型便聚焦于开放视野下的“产业集聚”这一理论线索。他认为收益递增和贸易成本的相互作用导致劳动力跨区域间流动,模型中贸易成本变量的引入便暗含区域开放进程中促成厂商和劳动力集聚布局的原因。NEG后续经典的D-S模型、OTT模型同样都是建立在区域开放与贸易的基础假定之上。Marrocu et al.(2013)对欧洲产业集聚特征变化的实证研究同样强调了欧洲各国之间区域开放所实现的产业集聚的变动。Hu et al.(2012)在对中国产业集聚现状的实证考察中发现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非常显著,从而印证了区域开放程度与产业集聚之间的相关性。

Baldwin在其研究中更为关注“产业集聚—要素积累”这一线索,他认为生产要素的积累可以维持和强化集聚。Baldwin、Forslid的后续研究认为经济一体化过程是贸易成本(包括获取贸易信息的成本)不断降低的过程,与之相伴随的一种重要现象便是产业活动的集中化布局。他们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拓展了Krugman(1991)的核心—外围模型,以产业空间集聚—知识溢出为链条机理,证实集聚会同时导致核心及外围区域的真实收入增速加快,且集聚的动态利益有利于弥补外围区域的损失。Alcacer、Chung(2013)的实证研究则关注了产业集聚带来的各生产要素动态积累促进该区域出现完善要素市场,并提高其对新厂商选址所具有的吸引力,从而强调了集聚之于要素积累的重要性。

Young(1995)的研究则同样聚焦于“生产要素积累”。他将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战后经济腾飞的关键基础归结为生产要素的不断积累。Gereffi(1999, 2005)、Ernst(2002, 2005)关于产业升级的经典研究也都明确指出知识溢出、技术进步对一国(区域)实现国际价值链攀升具有重要影响。Duranton、Puga(2013)的研究更是将城市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总结为集聚经济与人力资本要素积累,从而肯定了要素积累对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由此,产业集聚作为区域开放进程中的重要经济现象,其所能够实现的“集聚之要素积累效应”,是打开效率维度之区域产业升级这一理论黑箱的关键所在。经济学各分支学科基于各自的研究范式及理论基础,对区域开放进程中的产业集聚这一重要经济现象开展了大量不同层面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围绕产业集聚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聚焦于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本身。自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的概念以来,相关研究大多着眼于同类产业的集聚现象。克鲁格曼在其著作《地理和贸易》中更是通过列举美国Dalton的地毯纺织业集聚发展过程来描述这一经济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张兆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58~59页。顺延这条研究线索,产业集聚的研究大都聚焦于制造业本身,例如,Henderson et al.(1997)对韩国制造业集聚变迁的实证研究,Krugman(1991)对美国106个制造业行业集聚程度的实证研究等。Ellison、Glaeser(1997)在对集聚进一步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不同产业、上下游产业协同集聚的概念。

第二条线索的研究则着眼于对集聚现象的阐释。不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用规模经济来解释工业区集聚(如Marshall),还是工业区位论从资源禀赋、需求分布、生产成本角度解释集聚(如Weber),这些理论的研究前提与现实都存在一定偏离,导致其理论学说的解释力大打折扣。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垄断竞争、报酬递增为研究基础的新经济地理学逐渐兴起,为解释产业集聚的发生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NEG经典的“核心—外围”模型通过探讨离心力与向心力的相互作用,更具说服力地刻画了“产业集聚”的动态过程,并剖析了集聚发生的原因。该模型主要刻画的是集聚的机理,即两种作用相反的力的互动,以及其达到空间均衡的条件。该模型建立的逻辑是:特定产业在特定地域的集聚取决于向心力(Centripetal Forces)和离心力(Centrifugal Forces)的较量。所谓向心力是指促进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的力量,其表现形式便是生产要素的集中;所谓离心力则相反地表现为引起经济活动在空间范围发散的力量,其表现形式为生产要素的分散。最重要的向心力表现为集聚经济的效率,效率源自集聚外部性。由此,便引出了“集聚外部性”这一重要理论命题。所谓经济学的外部性概念涵盖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相对应地,C-P模型中的向心力则代表了促使经济产生集聚的正外部性,离心力代表阻碍经济产生集聚的负外部性。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梁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15页。书中概述了作为空间经济学核心—外围模型基本研究内容的离心力与向心力来源,即“集聚的向心力来自关联效用、雄厚的市场、知识溢出和其他外部经济,离心力则包含不可流动的生产要素、土地租金、运输成本、拥塞和其他外部不经济”。

区域开放条件下的产业集聚从微观视野来看,表现为单个企业为实现集聚利益而选择扎堆布局的一种经济现象,而这种微观层面企业扎堆布局的演化进程从本质而言体现了生产要素的集聚和积累过程。集聚外部性作为强化这一集聚效果的向心力,也同样被认为是强化集聚之要素积累效应的重要机制。微观视野下厂商的集聚对区域产业实现效率维度的升级具有重要影响,这便是本书研究的落脚点。

已有产业升级的研究大都从区域开放的视角展开,正如Ernst(2002, 2005)所言,产业升级理论必须放在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分工格局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均着眼于传统的结构调整视角,实证考察区域开放对产业升级的影响。Jensen(2002)关于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波兰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证实FDI显著提升了波兰出口制造业产业的技术密集度。Sinani、Meyer(2004)的实证研究认为FDI对爱沙尼亚本土企业有着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Pavlínek et al.(2009)对中欧四国汽车产业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FDI以及欧洲经济一体化对区域产业升级的正向影响。Pavlínek、Ženka(2011)对490个捷克汽车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后续实证研究结论也与之前相同。此外,Hunya(2004)从微观、宏观及产业层面三个维度阐述了欧盟成员之间FDI(对外开放)对其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黄先海、郑亚莉(2000)将FDI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机制描述为技术转让与扩散、产业前后向关联以及示范竞争效应。陈迅、高远东(2006)的实证研究认为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FDI存在长期稳定的协同关系。

与之相类似,冯春晓(2009)对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ODI)的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与ODI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赵伟、江东(2010)实证考察了中国典型省份对外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升级的关系,更加明确地从产业关联效应、产业转移效应以及产业竞争效应三个维度验证了ODI对母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殷德生(2012)对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对外开放的确促进了我国产业升级。由此可将区域开放之产业升级的经典实证研究进行归纳,详见表2-1。

表2-1 “对外开放—产业升级”文献汇总表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文献自行整理。

不难看出,已有的产业升级理论大都从区域开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传统研究视角展开,并未将产业集聚这一环节纳入其研究框架。就现实而言,与区域开放进程相伴生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便是产业集聚的发生,而产业集聚所实现的生产要素的不断积累,尤其是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产业内、产业间两个维度的知识溢出、技术进步对区域产业在效率维度实现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而现有文献却鲜有在开放视角下,对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升级的机理进行深入的机理梳理、模型刻画与实证检验。因此,本书试图从区域开放的视角切入,通过构建“产业集聚—要素积累—区域产业升级”这一理论框架,梳理现有文献而找到这一理论线索中的不足并加以弥补,以便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