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社会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山东半岛城市群技术创新空间网络体系建设对策刍议

王旭东

摘要: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的支柱、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心。如何以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为龙头,通过构建科学而合理的半岛城市群的技术创新体系,引领山东省经济的发展,成为目前各界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现状,探讨了山东半岛城市群技术创新体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山东半岛城市群技术创新空间网络体系对策建议。

关键词:山东半岛城市群 技术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 产业集群

山东半岛毗邻日、韩两国,处于“长三角”和京津唐、辽中南之间,是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接合部,聚集了山东省主要的优势资源,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的支柱、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心。城市群内拥有76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占全省开发区总数的75%。全省20个国家驰名商标和出口100强企业集中在山东半岛城市群。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的问题已开始制约山东省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如何以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为龙头,通过构建科学而合理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技术创新空间网络体系,引领山东省经济的发展,成为目前各界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山东半岛城市群作为我国北方环黄渤海湾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其技术创新空间网络体系的构建不仅事关山东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对我国北方经济的技术辐射作用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技术创新空间网络体系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现有理论体系,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山东半岛城市群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山东半岛城市群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也面临着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区域的竞争与挑战。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在《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综述》中对中国30个城市群竞争力的排名来看,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列第四,但综合竞争力指数与前三位的城市群差距很大,而较位列其后的辽中南城市群其优势并不十分明显。其中,在衡量综合竞争力的三个指标中,短时期内难以改变的先天竞争力尤其偏弱,这需要依靠现实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的快速提高来弥补。但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山东半岛城市群在经济市场化程度、产业配套能力、对外开放水平、区域一体化进程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推动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在于技术创新,因此这也暴露出山东半岛城市群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是:第一,城市群科技贡献率区域差异过大。威海、青岛、济南等地科技贡献率水平较高,东营、淄博等地科技贡献率则较低,烟台、潍坊的科技贡献力水平与其经济实力明显不符。第二,科技贡献率低的地区科技进步速度也较慢,而科技贡献率高的地区科技进步速度则较快。这容易进一步拉大城市群区域发展不均衡,使相对落后地市的发展陷入不良循环。第三,科技贡献率的变化及其区域差异也反映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重投入、轻效率,重局部、轻整体,各自为政、缺乏整合等突出问题。山东半岛城市群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既包括创新体系自身组成部分的体系建设,更要注重城市群区域的一体化创新发展。

总之,通过技术创新,加强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从整体上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提升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已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在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取胜的当务之急。

二 山东半岛城市群技术创新空间网络体系建设对策

山东半岛城市群工业层次低、技术等级不高、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必须通过技术创新重新优化产业定位和区域分工,重点打造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分工合理、产出高效的优势产业集聚区,通过推动产业升级与合理布局,以产业的空间优化调整带动区域形成地方特色鲜明的技术创新空间网络体系。

(一)优化产业定位

2008年11月26日,经山东省政府批准的《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中提到,将按照“两个中心城市、两个城市群、两条产业聚集带(轴)、四类主体功能区”进行布局,将该区域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和创新人才集聚区,全省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方式的先行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主导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区。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充分利用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工制造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完备、科教资源密集、人口集中等有利条件,构建以高端制造业为基础,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现代流通服务业合理配套,海洋经济特色鲜明,基础设施、环境及人力资源为支撑的产业经济体系,进一步增强区域产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1.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作为制造业基地,必须瞄准“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战略,在原有制造业的基础上,推动产业层次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和机械、电子信息以及家电、装备制造、化工和医药等优势产业。

船舶工业是山东省重要的产业链之一,目前全省有列入行业统计范围的造修船及相关配套产业119家,船舶产品省内配套率为30%。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造船市场形成重大冲击,船价下跌,新接船舶订单量大幅减少。据山东省国防科工办的信息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山东省新接订单仅4万载重吨,同比减少93%;未来三年,世界造船市场预计仍将处于低谷期。为了应对国际市场低迷带来的冲击,未来船舶工业应重点发展大型油船、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船、远洋捕捞及加工船、高速豪华游艇及高附加值船舶,提高船用柴油机、发动机组等配套产品的质量,形成制造水平高、配套能力强的船舶产业体系;通过采取扶持重点企业、强化技改、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等措施促进船舶工业的发展。

汽车及零部件工业方面,力争以节能、环保和车辆安全技术为主攻方向,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重点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依靠日韩产业转移,以及自身发展基础和国内高速发展的汽车市场,发展轿车、载重车、特种车,围绕整车配套,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空调器、车桥、曲轴、连杆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形成以经济型乘用车、载重车和特种车为龙头,关键零部件协作配套的汽车产业格局。面对缺乏一汽、上汽那样产量过百万、主营收入过千亿的大企业集团的问题,城市群应着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抓紧培育8~10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要在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双方意愿的前提下,政府为企业重组创造有利条件。抓紧调整汽车产业区域布局,提高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四个整车主产区及淄博、威海、日照三个重要产区的生产能力,使产能进一步集中,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

信息产业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为城市群信息产业合理布局、融合产业资源、向国际分工高端延伸提供了机遇。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和配套件产业、网络与通信产品、高智能信息家电、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新型元器件产业、电子材料产业、应用电子产业等将成为下一步信息产业领域发展的重点。要建立完善以青岛为龙头,胶东半岛和济南都市圈为基地,沿胶济铁路沿线铺开并向两翼拓展的产业格局。重点建设青岛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济南软件产业基地以及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形成地方特色明显、技术水平高、产业发达、竞争力强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培育手机及计算机、电声器件、光电子、传感器等产业,力争把烟台建成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把潍坊建成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家电产业应以信息家电为龙头,开发数字化家电产品和家具集成产品,改造提升传统产品,积极发展小家电,保持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装备制造业方面,山东省在全国同行业处于优势地位。经济总量占全国同行业的13%,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电工电器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优势产业,农机行业跃居全国第一位,农用运输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机动植保机械、工程机械、石油机械等产能及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金切机床居全国第二位。但同时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缺少大型、重型成套设备和为轻工、化工、纺织等行业服务的专用设备,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较小,缺少国际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能够支撑和带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企业较少。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装备制造业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之间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组成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竞争力。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在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延伸扩展研发、设计、信息化服务等业务,为其他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支持企业以战略联盟的形式实施国家和全省的重大项目。重点发展机床工具、工程建筑机械、农业机械、纺织机械、电工电器、内燃机、轻工机械、化工机械、大型和重型成套装备、基础部件等十大行业。此外,山东半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大有潜力,应以海洋调查、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源开发、海水养殖与捕捞的相关设备制造为重点,在海洋勘探设备、海水淡化设备、风力发电设备、集约化研制设备、海洋油气勘探设备的开发和生产上争取实现大的突破。

化工和医药产业方面,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新领域精细化工、橡胶和海洋生物药物、基因工程药物、植物药物。依靠现有较好的石油化工工业基础,通过齐鲁石化、济南炼油、青岛大炼油、威海橡胶等大企业的建设及其影响力,吸引外商投资,吸引国外公司来设立研发基地。采取“扁平化”策略,加强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及协同发展,使山东半岛成为中国大型石油和化学工业基地之一。依靠丰富的海洋资源,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开发海洋生物药物、基因工程药物、植物药物,把海洋产业做大做强。

2.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层次

山东半岛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目前的结构层次总体水平不高,且区域间同构现象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江苏、上海、北京等先进省市相比有较大差距。高新技术产业层次的提升是带动整个城市群区域乃至山东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应顺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潮流,集中有限的资金、技术、人才和服务等资源,依托现有的和未来可能具备的条件,重点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和质的飞跃,以此带动海洋新兴产业、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以培育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群为目标,坚持统筹规划、产学研结合和资源整合,强化上、中、下游配套产品的开发,拉长产业链条,培育具有山东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带动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新的历史时期,山东半岛城市群要依据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集群—品牌城市—品牌城市群的发展思路,延伸品牌产业链,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争取取得更多的世界和中国名牌产品及行业标准(马传栋,2008)。在跻身国内高新产业发展前列的基础上,争取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以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为契机,借助区域优势,重点打造以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1)计算机和通信产品产业群。借助于计算机和通信领域良好的产业基础,以浪潮、海尔、海信为龙头打造计算机和通信产品产业群。

(2)软件产业群。以齐鲁软件园的发展为基础,以制造业信息化和胶东制造业基地建设为契机,打造软件产业群。

(3)高性能信息化智能家电产业群。跟踪国内外发展趋势,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专用集成电路、音视频处理技术、模糊控制技术、蓝牙技术等的自主研究开发,围绕龙头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自主配套能力,促进传统家电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形成以海尔、海信、澳柯玛等骨干企业为主体的高性能信息化智能家电产业群。

(4)光电子材料及器件产业群。借助于非线性晶体材料、发光二极管、电子基础材料等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现有产品的深加工,打造光电子材料及器件产业群。

(5)创新药物产业群。利用化学合成技术、基因克隆技术、生化提取技术、发酵后处理技术、蛋白质修饰技术等,发展化学合成、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制药四大类创新药物,形成创新药物产业群。

(6)中药现代化产业群。依靠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平台,借助道地中药材种植、中成药开发方面的技术特色和产业基础,重点建设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研究开发中成药制备技术和创新药物,培育中药现代化产业群。

(7)精细化工和新型高分子材料产业群。立足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围绕龙头产品的深加工,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建立一批公用开发的技术研发中心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形成精细化工和新型高分子材料产业群。

(8)非金属材料产业群。借助在特种纤维、陶瓷和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领域的产业基础,加强原材料和后续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建设以特种纤维、特种陶瓷和复合材料为主的非金属材料产业群。

(9)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群。在现有产业格局的基础上,研究开发虚拟制造、快速成型等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建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公用技术支撑平台,围绕整车提高产业集成度,进一步提高技术开发能力、零部件配套能力,形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群。

(10)数字化装备及机械制造产业群。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进一步提高设计、生产装备水平和产品技术档次,大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同时,加强相关零部件的开发,创建上、中、下游产品配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

(11)海洋新兴产业群。重点在沿海城市建设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基地,围绕推广高产抗逆养殖新品种、海洋药物与保健品开发、海洋精细化工产品开发、海水健康养殖、水产品加工和海水淡化等技术,培植一批规模较大的海洋高技术龙头企业,形成各具特色的海洋高技术产业集群。

(12)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群。借助于丰富的农业动植物资源条件,在建立农业良种培育体系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群。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山东半岛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应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

首先,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与信息、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的布局应遵循集中发展的原则,在济南、青岛两个龙头城市建设金融机构集聚区,加快引进金融机构法人总部、地区总部和结算中心,建成国内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整合各地金融资源,在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发展的基础上,以资产为纽带,组建大型金融集团。整合、规范发展各类保险业、担保公司、企业财务公司以及其他中小金融机构,拓展大中保险市场。依托中心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工业园区等,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或基地建设。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沿海港口为核心,加强立体疏港交通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海陆相连的临港物流网络。发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对外开放口岸的物流平台作用,强化其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四大功能,促进港航、仓储和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

其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积极推动制造业从加工制造化向研发和营销两端拓展延伸,发展为制造业配套服务的产品研发、工业设计、产品分销、售后服务、技术培训、品牌推广等专业化服务,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优化升级的良性互动。

再次,抓好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目前,以金融、保险、软件、研发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贸易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城市应抓住国际生产性服务业专业的有利时机,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实力。济南市要抓住我国信息通讯国际创新园(CIIIC)、“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山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市的优势,充分利用区位、市场、人才、政策等优势,大力发展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为主体的外包产业。青岛要利用其“欧美软件出口试点基地”的有利条件,把IT服务外包、创意产业发展到更高层次。烟台可利用其动漫基地建设,突出培育国家级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潍坊可大力发展呼叫中心产业,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最后,还应加快对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提升居民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对商贸、交通运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进行升级改造,围绕满足城乡居民服务需求,大力发展旅游休闲、房地产、家居物业、家政服务、文化娱乐、健康保健、教育培训等消费服务业。

4.壮大海洋产业

山东半岛已形成集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和盐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开采业、滨海旅游及海洋科教等服务于一体的门类较为齐全的海洋产业体系。其中,海洋渔业、盐业和盐化工业、海洋港口运输业、海洋科研教育等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海洋经济总量多年来位居全国前列。但目前的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海洋新兴产业规模较小,产业增加值占产业总量的比重较小;技术含量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项目较多;人才结构、产学研合作体系尚待进一步发展等。今后应逐步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以青岛为龙头,以环渤海的潍坊、东营、滨州为西北翼,以黄海沿岸的烟台、威海、日照为东南翼的山东半岛海洋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布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长山列岛海洋科技综合开发区、荣成湾海洋水产技术密集区、潍北卤水化工技术产业区、胶州湾海水利用示范区、日照海域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示范区等六大海洋科技产业开发示范区,为壮大海洋产业的重点开发建设区域。现代海水养殖及精深加工、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精细化工、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材料、海洋仪器装备制造、海洋文化旅游等九大产业将成为今后重点发展领域。

(二)明确区域产业联系与职能分工

1.弱化城市个体的利益,加强分工与协作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是使区域整体效益最大化,而这与各地市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因此应当弱化城市个体的利益,强化区域整体的利益,加强分工与协作。在区域职能分工中,首先是要强化济南和青岛两个区域经济中心,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济南市和青岛市要率先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建成以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群,成为推进胶济现代制造业带快速发展的两大辐射中心(马传栋,2008)。其次,重视产业细分,实行错位发展,各市可在同一产业内选择不同的产品种类作为发展的重点,从而改变目前各城市产业竞争大于合作的尴尬局面,形成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补充的产业体系,推动城市群产业的整体升级和经济协同发展。最后,以产业链为纽带进行分工与协作,提高产业配套程度和能力。目前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各市之间尚缺乏比较紧密的产业链联系,不仅导致现有企业当地采购率低,而且对引进外资产生不利影响,而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分工与协作则更有利于城市群内部竞合格局的形成。

2.加快海陆统筹建设

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要兼顾“海”与“陆”两个方面。海陆统筹建设的主导产业选择要充分考虑海洋经济对陆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和陆域经济对海洋经济的促进作用,选择那些带动能力强、关联度较大的产业。海洋主导产业要定位于资源条件较好、产业链完整且对海岸带区域经济贡献度较大的产业部门;陆域产业要重点发展对海洋开发支撑作用较强、产业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较高的产业。海陆统筹的产业空间结构适合采取点轴式发展模式。一方面,在沿海地区实行重点开发,形成几个海陆产业联系紧密的区域作为增长极,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借助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海陆城市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轴线。

3.协调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在地域上优先发展济南、青岛两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它们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发展,依次带动山东省的发展。产业结构上调整区内分工,根据不同城市的区位、资源条件以及现有的发展基础合理布局,形成城市间错位竞争、区内协调发展、共同应对区外竞争与挑战的局面。

济南市:充分发挥驻济高校、科研院所、高技术人才较多的优势,加快国家级软件科研、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开发研制、出口和博览基地的建设,重点发展信息服务和信息制造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高科技农业。其中,以浪潮集团、中创软件、齐鲁软件园、山东松下等企业为骨干,培植计算机、服务器、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存储系列产品等五大电子信息产业群,形成以齐鲁软件园为中心的电子信息生产基地是当前的工作重点。

青岛市:以发展信息产业为龙头,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切入点,进一步促进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澳柯玛集团等大型信息家电企业的发展,真正把青岛建成世界级的信息家电制造业基地。发挥青岛市海洋科技人才最集中的优势,把青岛建成世界级海洋生物工程基地;提升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和产品的先进水平,提升其在全市经济产出中的贡献度。

烟台市:进一步加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中俄技术开发区的招标力度,吸引韩国、日本、俄罗斯和我国港台地区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现代家用轿车、生物工程以及精细化工等产业的发展。

威海市:发挥临近韩国和韩资企业集聚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吸引韩资大型企业投资设厂的力度,大力发展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海洋技术四大高新技术领域,以及汽车零部件和轮胎、造船业等现代制造业和韩国来料加工出口产品制造业。

日照市:充分利用靠近韩日两国和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的区位优势,以青、烟、威三市为依托,主动接受青岛的辐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高新技术滨海工业和环保产业。

潍坊市:在加大对原有电子工业改革力度的同时,加快改造提升生物医药、海洋化工以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同时,加快发展寿光市高新技术农业,以农业生产标准化、食品安全生产示范为重点,加大在农业标准化、食品安全、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和示范力度。

淄博市: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建设现代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稀土材料、新型陶瓷材料、电子新材料和建筑新材料等科研和生产基地,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助塑剂高分子材料和氧化锌稀土材料生产企业。

东营市:发挥胜利油田的石油资源、资金和石油大学的人才资源和科研优势,充分利用广阔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加大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外资的力度,建设东营市石油机械研制、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等加工业为主的新型制造业基地,降低地方经济对石油开采的依存度。

在进行产业布局的同时,城市群各地市要建立技术合作与转让机制,以青岛、济南为主增长点,威海、淄博、潍坊、烟台、东营、日照为次增长点,实现高新技术的共享与梯级式开发。

4.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构建开放经济新格局

山东半岛毗邻黄海和渤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在泛黄海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区域合作中均处于重要位置。加强与日韩等国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将山东半岛建设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有利于面向东北亚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从而形成我国新的开放热点和经济增长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加强与日韩等国的合作,更利于在各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调整的时机,承接产业转移,构建国际化产业带。

一方面,在山东半岛城市群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2008年9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于2009年9月1日通过国家十一部委联合验收,正式封关运营。这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便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实现了“境内关外”的自由贸易功能,奠定了向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转型的基础。2009年9月7日,国务院又批准设立烟台保税港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应抓住中日韩拟建自由贸易区的历史机遇,借鉴国际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中日韩“泛黄海经济技术交流会议”中方秘书处设在山东的有利条件,发挥山东半岛在三方投资协议谈判和三国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中的积极作用,依托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烟台保税港区,并整合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相关出口加工区,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在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市批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努力在区域监管、区域功能、行政管理、地域发展、政策法规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争取实现货物流通自由、资金流通自由、人员进出自由。

另一方面,借助于建设自由贸易区,在完善构筑海陆空交通网络的基础上,加强中日韩产业合作。山东半岛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与日韩产业互补性强,有利于形成与日韩优势互补、配套协作的产业合作区。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根据日韩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及海洋资源开发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处于世界重要地位的实际,大力引进日韩相关企业,在资本、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推进沿海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日韩工业园区相对接,建立与日韩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平台。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积极推进与日韩在汽车、电子、造船、机械装备、化工等产业的合作,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并加大与日韩制造业研发合作的力度,建立中日韩制造业合作示范区,打造与日韩制造业合作的平台。在现代服务业领域,重点加强与日韩发展软件外包、流程外包和动漫产品制作等方面的合作,建立外包服务平台;加强与日韩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建立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创新基地;加强在现代物流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建立现代服务业合作平台。

(三)加快模块化产业集群建设

产业集群能够形成区域内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分工能够带来交易费用的节省、成本的降低及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效应,协作能够产生集聚效应、品牌优势及资源、基础设施的共享等。而模块化能够将集群的大系统分解为多个子系统,而子系统又逐渐分解,同时各子系统保持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见图1)。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对于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当前应大力发展模块化产业集群。

图1 高新产业集群模块化运作模式

模块化产业集群中的厂商可分化为两类典型组织:一类是若干核心厂商(或称标准制定商或系统集成商),它们是几家规模较大、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中心企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承担模块设计者角色。另一类是模块供应商,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负责加工、制造、装配、检测、包装等非核心价值环节,一般不具有自有品牌,因此都属于独立的价值模块制造者。核心厂商与模块供应商之间形成“中心—卫星”式结构(见图2)。这样,产业的竞争呈现多层次性,既在不同的核心企业之间展开,同时也在经营每一个价值模块的多个模块供应商之间展开。

图2 模块化产业集群结构

这种模块化产业集群具有面向模块化的创新分工和创新协作功能,具有系列化模块产品开发和基于模块化组合与模块化集成的快速开发新产品能力,还具有快速嵌入全球制造网络、承担全球制造业某一产品模块或流程模块的专业化优势,同时具有基于模块化组合变异的快速响应能力、动态柔性能力和抗经济波动风险能力。如台湾聚焦于全球计算机设备制造产业链中的芯片代工、主板、光碟机等模块化产品,迅速发展成为全球计算机配件产业最大的制造基地,通过产业集群带动了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发展。结合模块化产业集群理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制造业可采取以下方式促进技术创新。

第一,制造商通过与跨国品牌制造商的合作、结盟以及并购重组,逐步发展成具有集成服务功能的零部件企业集团;通过制造业的集聚式发展来增强企业间的互动、学习和竞争,形成对关键价值模块开发与创新的群体优势。

第二,鼓励和推动本土大型企业在某些核心价值模块上加大研发力度,争取在若干核心技术和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延伸。可以通过设立政府性的研发基金以及给予政策导向与扶植,集中开发关键的价值模块,并与全球生产网络对接,在做专做精的基础上做强做大,实质性地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第三,探索实施模块化改造,组建若干大型专业化零部件供应商,积极参与国际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在产业模块化框架下,产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对关键价值模块和技术标准升级的控制。因此,高新区内的各类企业要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的一体化产品开发模式,通过产业重组和流程重组,形成专注于核心价值模块开发的品牌制造商和能为国内外品牌厂商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模块供应商。

加快山东半岛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从全球的战略高度,充分利用国内外产业、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迅速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以产业创新、产业升级、产业转移、高端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大高端产业的增量投入,完善零部件产业的配置和集聚体系;以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配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协调。

这一发展模式不仅以工业的空间扩张来实现空间结构的质与量的有机增长,而且主要是通过“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出口带动”,实现城市空间和产业技术的集群扩张。在“产业创新圈”的基础上,使城市空间结构、创新网络、人才队伍和产业集群构成了一个“科技产业化、服务市场化、创新国际化”的整体,推动城市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与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陈琪、徐东,2007,《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第8期。

科技部,2003,《关于印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国科发政字〔2003〕139号), 5月8日。

柳御林、胡志坚,2002,《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科学研究》第5期。

马传栋,2008,《从山东半岛城市群到泛山东半岛城市群》,《东岳论丛》第1期。

谢富纪,2009,《中国都市圈创新体系》,上海:格致出版社。

谢富纪、朱苑秋,2008,《我国三大都市圈创新要素配置分析》,《技术经济》第2期。

Asheim, B. T. & Coenen L. 2004, “The Rol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 A Globalising Economy: Comparing Knowledge Bases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 of Nordic Clusters.” Conference paper, in the 2004 DRUID Summer Conference on“Industrial Dynamic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sheim, B. T. & Isaksen A. 2002,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Integration of Local‘Sticky' and Global ‘Ubiquitous' Knowledg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7.

Autio, E. 1998, “Evaluation of RTD in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

Cooke, P. 1992,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 Geoforum 23.


作者简介

王旭东 男

所属博士后流动站: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都市圈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

合作导师:谢富纪

在站时间:2008.01~2010.07

现工作单位:山东省财政厅

联系方式:wxd857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