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社会(第16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Annual General Report of Public Opinion on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 2015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Laboratory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bstract In 2015, the number of public opinion events involving enterprises,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is almost equal to that in 2014. The main causes of the public events included macro-economic situation and economic policies. The number of public events related to enterprises decreased year by year from 2013 to 2015, especially the significant decline of the amount of events triggered by the quality of product or service. In 2015, the public events that related to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have gone up, while those related to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has dropped. The public events occurred in manufacturing has declined remarkably, while public events in transportation, storage, and postal service has doubled. In 2015, new media is still an important exposure platform of enterpris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events first exposed by new media has also increased. Internet enterprise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nd competitive-cooperative relation has continuously caused public attention.

Key Words Enterprise; Public Opinion; Hot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一 研究背景

2015年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最为密集推出的一年,更是中国的“新常态元年”。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随着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炉、“互联网+”行动计划制订、“中国制造2025”推行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的出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以及提升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同时,2015年是中国经济外交收获颇丰之年,人民币成功加入SDR、亚投行正式成立、粤闽津三大自贸区挂牌、“一带一路”走向实质性进展等标志着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由此,2015年由国家层面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引发的舆情事件增多,并且大多引发媒体和网民的正面讨论;但同时部分企业仍存在如产品服务质量、企业伦理、安全事故、内部管理等问题,引发了负面的社会舆论,对企业形象管理和危机公关形成一定的挑战。

本报告依托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建立的中国公共事件数据库,依照热度采集到2011~2015年排名前6000位的热点事件,从中选取2013~2015年影响较大的企业财经舆情事件共计883起。本报告分析了2015年企业财经舆情事件总体特征,并与2013年、2014年企业财经舆情事件进行对比分析,为企业品牌管理及危机应对提供决策依据。

二 2015年企业财经舆情总体特征

(一)中国经济改革继续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宏观经济舆情事件日趋增多

2015年,我国宏观调控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改革开放,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国家陆续出台多项重大经济政策,如中央出台八大政策重视经济下行稳定经济,公布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措施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央行半年内三度降息和国家创投基金设立,等等,引发媒体和公众的热烈讨论。

就入选公共事件数据库的情况而言,企业财经舆情事件呈连年增长的趋势。2013年有266起,2014年有308起,2015年有309起。将企业财经舆情事件进一步细分为16种类型(其他14类在下文中分析),分析发现,2013~2015年企业财经舆情事件类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124.620, p<0.05)。其中,2015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引发的舆情事件占比最高,所占比重(16.8%)高于2014年(13.3%)和2013年(5.6%),影响较大的案例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球股市暴跌、国内油价十二降等;其次是经济政策引发的影响较大的舆情事件,2015年占比(14.9%)远高于2014年的7.8%和2013年的4.9%,如快递实名制实施、《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公布等(见图1)。

图1 2013~2015年影响较大的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引发的舆情事件类型占比分布

(二)企业舆情事件逐年降低,尤其是产品服务质量舆情事件大幅减少

在2013年至2015年16类细分企业财经舆情事件中,涉及企业舆情事件有14类,整体占比逐年下降,三年占比分别为89.5%、78.9%、68.3%。其中,涉及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舆情事件下降明显,由2013年的22.9%降至2014年的14.9%,再下降到2015年的10.4%。2015年10月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该法以更加严格的条例来保障食品安全,同时建立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加大违法者的违法成本,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随着国家各项严格企业监管制度的出台,企业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由“检验”到“预防”,由“堵”到“疏”,再到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在新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下,企业不断加强生产、服务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与监督,企业舆情事件继续降低,尤其是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舆情事件逐年降低。另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提升其舆情应对能力,将危机与隐患扼杀在摇篮中,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舆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涉及新产品/服务开发或举措、企业伦理、企业竞争的企业舆情事件占比也是逐年降低。值得一提的是,安全事故引发的舆情事件数量2015年占比(11.3%)相较于2013年(7.5%)、2014年(9.4%)连年攀升,代表性事件有天津爆炸事故、德翼航空客机事故、台湾客机坠河等(见表1)。

表1 2013~2015年影响较大的企业财经舆情事件类型分布

(三)民企舆情事件持续走高,外企舆情事件继续下滑

2015年,民企的舆情事件持续走高。随着国有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开始扶植民营企业的发展。2015年国家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在新的经济发展机遇和挑战下,民营企业的发展自然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成为企业舆情事件的主要涉事主体。另外,在新的经济形势和政策压力下,一些小型民营企业风险承担能力较弱,缺乏科学的风险防控、舆情应急管理机制,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加之一些企业领导舆情应对意识淡薄,态度推诿,进一步扩大了舆情事件的负面影响,导致舆情事件增多。统计结果显示,2013~2015年影响较大的企业财经类舆情事件中涉事主体所有制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26.931, p<0.05)。2015年,超五成影响较大的企业财经舆情事件主体为民企,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由2013年的39.1%,2014年的45.6%,上升至2015年的57.6%,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天津爆炸事故、百度微软战略合作、春节网络红包大战等。

而与之对应的是2015年外企舆情事件继续下滑,一方面,因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外企的优势不再明显,随着中国劳工成本上升,一些外企开始转移生产线,在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开设新厂,逐渐撤离中国;另一方面,近几年我国反腐工作的力度加大,外企面临的执法环境更加复杂,因此外企更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危机应对管理,注重与中国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遇事主动寻求政府和外交部门支持。数据显示,2015年外企的企业财经类舆情事件占比由2013年19.1%、2014年的11.6%迅速降至4.0%。此外,2015年,涉及国企的舆情事件占比为35.6%,较2014年(39.8%)和2013年(38.7%)有小幅下降,如中国中车集团公司成立、一汽销售原副总受贿被判无期、王天普被查等事件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见图2)。

图2 2013~2015年不同所有制企业舆情事件分布

(四)制造业的企业舆情事件滑坡式降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舆情事件翻倍提高

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工业投资持续下滑,国内外需求不足的问题未得到有效缓解,导致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传统产业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随着“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战略的加快推进,以及智能制造、小微企业扶持、技术改造等政策措施的不断推出与落实,严峻形势虽有好转,但仍然困境重重。另外,“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是“十三五”计划环境保护的总思路。2015年,国家相继出台“大气十条”和“水十条”等环境保护政策,为新的环境保护战役吹响号角,我国制造行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必将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此政策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呈现一定程度的萎靡。数据显示,2013~2015年企业舆情事件的行业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181.318, p<0.05),制造业由2013年的25.6%,下降至2014年的17.2%,再滑坡式地下降到2015年的5.2%。

随着第三产业的继续改革与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将占据第三产业的更多比重。2015年,电子商务表现出新的活力,海淘也成为一种新时尚。自由贸易区、保税区的建立,使网购与民众生活方方面面的联系更加紧密,并带动着相关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迅猛发展。因此,三年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舆情事件持续走高,该行业舆情事件2015年占比17.2%,比2014年(8.1%)和2013年(9.8%)高出约1倍。

2015年,金融业涉及的舆情事件占比(14.9%)较2014年(4.9%)、2013年(10.2%)有一定幅度提升。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如阿里12亿入股一财、央行第五次降准降息、官方宣布重启IPO等。2015年,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的企业财经舆情事件占比(8.8%)较2014年(20.8%)和2013年(10.2%)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此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1%)、制造业(5.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2%)、采矿业(3.2%)占比位列第四至第六,其他行业的企业财经舆情事件占比均不超过3%(见表2)。

表2 2013~2015年影响较大的企业财经舆情事件的行业分布

(五)新媒体依旧是企业财经舆情事件曝光的重要平台,微信、微博等促进公众的参与和互动,舆情热度持续走高

新媒体时代,无所不在的传者和高效的传播方式,为舆情事件传播拓展出更广阔的空间。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其高度的互动性和广泛的参与面,正在不断抢占信息源和话语权,往往成为消息的首曝源和舆论聚集地。统计结果显示,2015年,67.3%的企业财经新闻的首曝媒介是新媒体,相比2013年(63.0%)和2014年(65.1%)比例持续攀升,而传统媒体首曝率连续三年持续降低,相比2013年的34.7%和2014年的33.9%,2015年占比30.7%(见图3)。

图3 2013~2015年企业财经舆情事件首曝媒介类型分布

进一步将媒介类型细分发现,2013~2015年企业财经舆情首曝媒介不同类别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8.806,p<0.05)。2015年,网络新闻、报纸、微博、官方网站是企业财经舆情事件曝光的重要渠道。不同类型的媒介中,首次曝光媒体占比最多的依旧是网络新闻,比例为43.4%,相比2013年(37.7%)和2014年(36.1%)有显著提升(见图4)。

图4 2013~2015年企业财经舆情事件首曝媒介具体类型分布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受众对信息的抓取更加深入,在新媒体平台上日趋活跃,希望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参与和互动空间,企业财经舆情事件的热度必然持续走高。2015年8月,一段“台湾良心导游向大陆游客揭露康师傅惊天内幕”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包括部分“大V”在内的网友纷纷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转发。“康师傅在大陆使用的馊水油是台湾的56倍”的消息一出,让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陷入舆论旋涡。就是这段短短两分多钟、恶意中伤的视频在网上影响人数超过300万,康师傅公司股价连续下跌,市值损失超过30亿港元。

(六)2015年互联网企业发展风起云涌,竞合关系持续引发舆论关注

2015年互联网企业发展风起云涌,“合作”与“竞争”成为突出特征,持续引发舆论关注。合作方面,原来属于同业竞争关系的企业,握手言和,强强联合,行业内部结构简化的同时抗风险能力得以提升,市场格局从竞争走向融合。

2015年,“整合”成为互联网行业合作关键词。首先,同行业内并购,许多行业巨头纷纷合并,例如,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首先合并为“滴滴出行”,美团、大众点评合并,携程入主艺龙,百合网牵手世纪佳缘等事件,这些事件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均引起广泛关注。其次,互联网行业中跨界合作增多,即互联网行业巨头利用资本优势收购跨行业领域的企业,完成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及企业内部的整合。这一类型主要体现在阿里巴巴的收购与投资行为中,2015年6月,入股第一财经拓展金融数据服务以及财经资讯领域,同年11月与优酷、土豆两集团签署并购协议,12月投资饿了么从而与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三足鼎立。[1]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互联网企业中存在“马太效应”,弱势企业向强势企业靠拢,以被并购作为代价获取生存机会,而强势企业通过并购弱势企业,增加在特定领域内的市场份额,抢占未来竞争中的有利位置。从结果和趋势上来看,互联网市场的资本运作能力较强,行业内部的新一轮整合已经开始,并购事件还将呈上升趋势(见表3)。

表3 2015年部分互联网企业并购案一览

互联网行业除了合作频繁之外,掐架竞争也颇为明显,如微信和支付宝“红包大战”、神州专车、微信封杀Uber、电商大战等舆情事件。移动支付领域成为互联网企业新的争夺地。微信与春晚的连接,在推广微信支付功能的同时也发展出新的人机互动方式,移动支付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社会的金融市场,也改变着中国人的消费与生活方式。2015年2月,“春节网络红包大战”成为电子金融市场的热点舆情事件,羊年春节在抢红包中度过,支付宝红包、微信红包、QQ红包、微博红包各自为政,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霸主之争在除夕夜上演。“红包大战”的背后,对于互联网巨头们来说,实则是一场建立在移动支付和用户数据上的用户抢夺战。[2]

三 总结

在我国,企业与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改革发展的决策、社会生产的效益都息息相关,各种关于企业财经的热点话题频发,容易成为舆论的焦点。一方面,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舆情事件日趋增多,“中国经济下行”“经济新常态”“‘互联网+’顶层设计”“人民币入篮”“亚投行成立”“股市动荡”等宏观经济层面问题引发媒体和公众热议。互联网企业发展风起云涌,竞合关系持续引发舆论关注。另一方面,由企业体制改革引起的利益与格局变化、不稳定因素增多,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的局部问题容易在短期内被迅速放大,企业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2015年,新媒体依旧是企业财经舆情事件曝光的重要平台,尽管部分企业的舆情素养正在逐步提升,应对能力也有所改善,但在全媒体传播环境中,企业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网络舆情信息,避免在负面的企业财经舆情事件中处于被动、尴尬状态,这对企业的舆情应对提出了新的要求。

企业财经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民对经济发展的期望和信心,虽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事件、不同的地区反映出的企业财经舆情复杂而多变,虽不和谐的声音时有曝出,但整体上还是可以看出国民对中国经济怀抱信心。基于此种发展态势,2016年,我国经济新常态将步入全面攻坚阶段,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不论是宏观经济形势舆情事件还是经济政策舆情事件,将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和产业结构调整,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而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企业舆情应对能力,降低企业危机负面影响,对于企业塑造良好形象和中国经济“十三五”时期继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注释

[1] 2015年中国互联网十大并购案大盘点 [EB/OL].2016-01-03. http://www.ctsbw.com/article-1926.html.

[2] 春节红包大战落下帷幕 到底谁是最后赢家 [EB/OL].2015-02-28. http://tech.qq.com/a/20150228/008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