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荟萃
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媒体人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少歌德,多讲德。所谓讲德,就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传播满足公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让公众有所得,真正为公众解决问题。第二,少追俗,多通俗。所谓通俗,强调一个“通”字。媒体人应上通“天气”,准确领悟领导意图;中通“中气”,多聆听业内专家学者的观点与建议;下通“地气”,真正站在受众的角度看问题。第三,少包装,多化妆。所谓化妆,则是以内容为王,讲求内容,讲究实质。将问题的核心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述出来,摒弃不必要的修饰。
——翟惠生(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
网络媒体应学习与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自觉性,具体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从事物的普遍性考察当前国家交往和社会交往的必然性,又要高度关注国家交往和社会交往的复杂性。第二,从存在决定意识的规律认识新闻传播的本质来看,应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增强新闻传播特别是网络传播信息安全的责任感。第三,要把握好对立统一的法则,把握好新闻传播机制,把握好信息公开透明的程度。第四,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看,既要使上层建筑的发展同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基本一致,又要坚持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坚持党管媒体的体制。第五,从人民是世界历史主人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出发,把人民群众作为新闻事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把相信和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理念始终放在新闻工作的首位。
——童兵(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
提升中国传媒竞争力,主要有以下三点策略:第一,全面提升我国传媒产业链,尤其要做到抢占链头,从节目的制作思路与内容上加强创新。第二,要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深入融合,实现全媒体行业协同创新,探寻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第三,从技术驱动到受众需求驱动,即从技术上着手,大力发展前沿科技,如裸眼3D技术、可穿戴试听终端技术等,以技术的发展驱动传媒的发展,并最终满足受众的需求。
——李本乾(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传播研究如果要有自己的主体性和问题意识,而不是西方传播学的附庸和浅薄的“本土化”版本,就必须有城乡关系视野和乡土中国立场,这是中国的“国情”。城乡关系视野不仅是中国国情的要求,也是中国社会科学创新的突破点和对世界社会科学有所贡献的切入点之一,更是传播研究超越西方中心主义、都市中心主义和技术中心主义局限,建立起自己的主体性的必然要求。正如学者甘阳所说,当中国社会科学的成熟能达到基本把握“乡土中国”的历史变迁,而又能与中国哲学和人文学传统达到高度互动之时,那也就是“文化中国”有所落实之时。
——赵月枝(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景是春风送暖而非洪水猛兽,其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第一,党和政府的主导性决定融合发展走向,通过重新划定政府层面的网络管理权限,全面管控网络发展。第二,移动终端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主平台和主战场,移动客户端将会成为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其他媒体必须争夺的一个平台。第三,主流传统媒体将逐渐占据融合发展的主导地位,传统媒体长期构建的品牌与人才等优势将会成为一种硬实力,将逐渐占据媒介融合的主导地位。
——杨驰原(新闻出版总署《传媒》杂志主编)
传播渠道的开放,彻底打破传统新闻的传播霸权,并由此出现新闻传播“共时代”——新闻生产从组织化向社会化转型、新闻消费从专业化向社交化和个性化转型。在传播“共时代”,一方面,信息超载带来信息疲劳、信息焦虑与信息迷失;另一方面,新型信息流模式使注意力碎片化、思考力碎片化;此外,社交传播与个性化定制构筑了一个封闭的传播格局,造成信息偏执与非理性传播。然而,传播“共时代”的到来并没有颠覆精英传播格局,专业的核实与求证、客观平衡的新闻报道、对新闻真相的不懈追求、对信息的深层挖掘等精英传播的特点并没有改变,专业传播的价值仍然存在。
——刘鹏(《新闻记者》杂志主编)
智库是知识和权力的桥梁,是思想与决策的纽带。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服务决策是根本,效率超前是关键,对内应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对外要增加国家影响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前提是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落脚点是建设高质量智库,总体目标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用中国人的思想、学术与知识影响其他民族与国家。
——何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