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都市圈经济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的依存度、贡献度分析
长三角城市群(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s)位于我国东部“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以世界最大城市之一的上海为极核,以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合肥为副中心,集聚上海、江苏(全部9个市)、浙江(全部8个市)和安徽(8个市)“三省一市”的26个城市而成。长三角城市群区位优势突出,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占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外两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人口数量已接近北美、西欧、日本的世界级城市群,并有可能突破1亿人。2016年6月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长三角城市群总体定位为:顺应时代潮流,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从战略高度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打造改革新高地、争当开放新尖兵、带头发展新经济、构筑生态环境新支撑、创造联动发展新模式,建设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并提出其发展定位为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区。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以上海为主体的长江下游和杭州湾地区将被放到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龙头位置,长三角核心区域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一)江苏、浙江都市圈经济发展综合分析
除以上提到的安徽合肥都市圈外,苏浙两省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及该规划外的都市圈也有规划安排。
以长江和淮河为界,江苏省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特征十分明显,南北差异较大。2003年,江苏省提出了建设三大都市圈的概念,南为苏锡常都市圈,中为南京都市圈,北为徐州都市圈。除苏锡常都市圈外,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是跨省域的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还跨出了长三角。2012年,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
《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的出台,表明浙江省城镇体系呈现集群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从以县域经济为重点转变为以城市经济为重点,从区块经济带动转变为都市圈经济带动。按规模大小和层次高低,“都市圈”主体形态具体表现为城市群、都市圈、市域网络化城市等。2013年,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圈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超过61%,初步形成了区域中心城市与县(市)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市域网络化城市经济密度大于500万元/平方公里;经济外向度大于30%;基本形成高度发达的综合运输通道和半小时、1小时与2小时经济圈;非农产业产值比率超过70%;核心城市GDP中心度大于45%,具有跨省的城市功能。2014年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提出,力争将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打造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的国际门户地区,加快都市区高端服务功能、创新体系、文化服务体系和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
(二)都市圈经济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的依存度
在对都市圈经济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异同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都市圈经济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虽然在区域城市架构、区域空间规模、经济发展主体、经济辐射力、国内外影响力、经济发展、人口规模上存在差异,但二者密不可分;区域内五大都市圈的形成,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发育、经济规模、经济辐射、人口集聚等产生了较大影响,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的主体架构;五大都市圈无论是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的贡献度还是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的依存度都很高;都市圈经济融入城市群经济是经济多元联系的必然趋势,只有主动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都市圈经济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提升。
在对长三角城市群内的都市圈类型、实力和特色分析后,我们认为,都市圈经济是长三角经济的基石。从经济实力上看,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宁波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是长三角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从特色上看,杭州都市圈的信息经济、南京都市圈的航运中心、合肥都市圈的区域性科教中心、苏锡常都市圈的现代制造业、宁波都市圈的海洋经济,均是长三角城市群特色经济的组成部分,是长三角重要的板块经济。五大都市圈经济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与长三角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奠定了长三角城市群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基石,并将形成世界特大城市群的主体力量。
苏锡常都市圈是面积最小、常住人口最多、GDP和人均GDP最高的都市圈,其发展指数为20,得分最高,发展效率最高,排名第一(见表1、表2)。其他依次为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等原因,各项指数都比较低,发展效率排名最后。从省域都市圈发展的角度分析,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中,江苏发展指数最高、发展效率最高。
表1 2015年五大都市圈占长三角的比重
续表
注:此表主要数据引自中商情报网《2015年度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GDP和人均GDP排名》。杭州都市圈数据根据统计公布数据进行了调整。
表2 五大都市圈发展效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