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空间重构与经济非集聚研究:2006年以来中部六省经济分化的一个解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背景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距,以及由此产生或与之相关的各类问题至今都是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区域差距是指经济、社会以及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素差距组成的“集合体”,即地区间社会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水平的差距。在相关文献中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有两种表述方法:区域差距和区域差异。一般认为两个概念的内涵是一致的,但也有学者提出区域差异较区域差距的表述包含了更多的信息:区域差异不仅仅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包括制度、文化等因素。本书中区域差距和区域差异两词视为同义词使用,不再作进一步的区分。在经济学研究中,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主要集中在人均或者劳均GDP、GNP或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等,少数研究中也涉及其他一些社会指标,如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卫生支出,有些研究则构造了包含诸多指标反映区域差距的指数。本书关注的区域差距问题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所采用的指标是反映地区产出或收入差距的指标,如人均GDP、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区差距之所以广受关注,首先是因为个人收入差距问题在理论和现实意义上都非常重要,对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的研究表明,地区差距对于理解中国的收入差距来说非常重要。已有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全国还是农村内部和城市内部,地区差距所带来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其次,从理论上看,中国的案例可以为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和转轨经济学提供自然实验,并且更一般的是,有助于我们认识造成不同经济体间经济绩效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从现实角度看,准确度量差距,透彻理解各种因素对地区差距形成的作用机制,是客观评价改革的成果与问题的必要内容,也是选择并实施切实有效的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出于研究目的不同,现有研究成果对区域的划分也有较大的差别,通常包括:按行政单位划分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沿海和内陆;城镇和乡村等。少数研究中也有按华北、东北、东南、南部和西部五大区划分,以及以长江为界划分的南北地区。本书四大区域的划分为: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这一划分的依据是东部沿海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2003年)以及中部崛起战略(2010年)所界定的省份,2005年起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开始公布中国四大区域的各项统计指标。四大区域的划分与中国“七五”期间提出的三大地带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界定有所不同,主要区别:东部地区把辽宁划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由原先的十个省份变为当前的六个省份,即吉林、黑龙江划为东北地区,内蒙古、广西划为西部地区;有些文献把广西也划为东部地区。详见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2004)。也有文献把广西划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较本书多了辽宁,中部地区多了吉林和黑龙江,其他省份划为西部地区。详见蔡昉、王美艳、曲玥(2009)。日益加剧的区域差距,促使中国中央政府于1999年开始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即自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实施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转变。随着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以及随后意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颁布实施,中国逐渐形成了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梳理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以来四大区域的发展轨迹:中西部地区分别自2006年和2005年开始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2006~2014年,中部地区名义人均GDP年均增速较东部地区高3.51个百分点;2005~2014年,西部地区名义人均GDP年均增速较东部地区高4.40个百分点。东北地区2006~2014年名义人均GDP增速较东部地区高2.29个百分点。但与中西部地区不同,2014年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以人均GDP表示的地区差距较1999年仍然在拉大,中西部地区则缩小了与东部地区的相对差距。

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间差距不断缩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经济增速差距在不断拉大。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缩小以及内部各省份间差异的扩大原因并不一致:2005~2013年,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分别上升4.18%和5.47%,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占全国比重分别上升5.88%和2.55%。可以看出:中部与东部地区差距缩小以及内部各省差距拉大主要是因为各省份制造业增速差异拉大,而西部地区则主要是因为各省份采掘业等资源型产业发展不平衡所致。对资源型产业各省发展不平衡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的意义不大,这也是本书重点分析中部六省增速差异拉大的原因。各省制造业数据源于历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以中部地区为例:2006~2014年,河南、山西两省较中部地区年均增速分别滞后1.63个和3.68个百分点。山西省无疑是此期间经济增速最慢,同时也是增速波动最大的省份。山西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60.98%,工业增长主要受煤炭需求和价格波动的影响。除山西省工业依赖采掘业外,中部地区其他省份制造业占各省工业份额均在80%以上,工业增速差距的拉大主要是制造业增速差距拉大所致。分省份对比,差距则更为明显:在此期间河南省年均增速分别较湖北低3.47%、安徽低2.93%、湖南低2.72%、江西低2.02%。2006年河南省人均GDP在中部地区是除山西省外最高的省份,在全国名列第16位。然而在此之后,河南省人均GDP排名一路下滑,由全国排名第16位降至2014年的第22位。河南省人均GDP全国排名在2011~2013年位列23位,2013~2014年由于山西省人均GDP几乎为零增长,河南省得以超过山西。由于本书写作期间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还未出版,2014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各省统计公报,其他年份数据则均源于历年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由于公报和最终出版的年鉴往往会进行数据的小幅度调整,故本书在之后的数据只采用统计年鉴数据。在中部地区先后被湖北、湖南两省超越且差距不断拉大,同时与安徽、江西两省的差距不断缩小。2006~2014年河南与湖北、湖南人均GDP的相对差距分别拉大了21.4个和19.2个百分点,与安徽、江西人均GDP差距分别缩小了17个和13个百分点。图1-1、图1-2非常清晰地显示了当前河南省的尴尬境遇:中部崛起,河南塌陷。

图1-1 中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

注:全国GDP为31个省份加总;文中数据如无说明均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1-2 河南省GDP占中部地区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