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手榴弹
美国Mk 2手榴弹
Mk 2是美军二战时期使用一款手榴弹,由于外形酷似菠萝,因此也称“菠萝手榴弹”,后被M67手榴弹取代。值得一提的是,将Mk 2手榴弹引信摘除后,装上M9或M9A1式反坦克枪榴弹的尾管,可做枪榴弹使用,通过枪榴弹发射器用空包弹发射,射程约150米。
Mk 2手榴弹的爆炸杀伤半径是4.5~9米,但弹片可杀伤至45.7米,所以要求士兵在投弹后卧倒直至手榴弹爆炸。除普通弹外,Mk 2还有强装药弹、发烟弹、训练弹等弹种,外形和普通弹是一样的,靠不同的涂装区别,例如强装药弹体橙色、发烟弹弹颈涂黄色带、训练弹弹体蓝色等。
从左至右依次为强装药弹、发烟弹、训练弹
草地上的Mk 2手榴弹
基本参数
全长:111毫米
总重:595克
引爆方式:5秒延迟信管
美国M18烟雾弹
在特种作战时,例如人质解救作战、反劫机作战和制服恐怖分子等,如果不费一枪一弹就能完成任务,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之一。基于此,美国陆军在二战结束后,以原有的烟雾弹为基础,开发出了一种具有躲避红外线、微波等功能,且发烟时间短、烟雾保持时间长的M18烟雾弹。
M18烟雾弹主要作为掩护、分散敌人注意以及发送信号等用途,是非一种致命的武器,除非不正确的使用才会造成损伤。其内部包含了一个钢铁容器,以及几个专为放射气体所制造的孔眼(位置在于烟雾弹的头尾两端)。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M18烟雾弹时,使用者也必须注意当时的风向,以方便击中目标。
战斗演习中的M18烟雾弹
制造烟雾中的M18烟雾弹
基本参数
烟雾保持时间:50~90秒
总量:538克
美国M67手榴弹
进入21世纪后,Mk 2手榴弹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包括体积略大、杀伤力不足等。为了能取代它,美军开始寻找更新型的手榴弹。之后,美国一家小型军械公司按照美军的要求设计出了M67手榴弹。由于该手榴弹外形酷似苹果,因此又被称为“苹果手榴弹”。
M67是一种碎片式手榴弹,主要使用于美国与加拿大军队,加拿大的编号是“C13”。M67装有3~5秒的延迟信管,可以轻易地投掷到40米以外。爆炸后由手榴弹外壳碎裂产生的弹片可以形成半径15米的有效范围,半径5米的致死范围。
M67手榴弹特写
美军单兵装备库中的M67手榴弹
基本参数
直径:63.5毫米
总重:400克
引爆方式:4秒延迟信管
美国M84闪光弹
在反恐任务中,为了不误伤到人质和己方士兵,美军推出了一款新型武器——M84闪光弹。和手榴弹一样,M84闪光弹也属于一种单兵投掷武器,又称致盲弹、炫目弹或眩晕弹等,是一种以强光阻碍目标视力功能的一种轻型非致命性武器,为战术性的辅助工具之一。
M84闪光弹经过投掷后,会燃烧镁或者钾以产生令人炫目致眩晕的强光,致使被攻击目标于短时间内有短暂性失明,使目标顿时丧失反抗能力。由于M84闪光弹爆炸时不会产生攻击性的伤害碎片,故此广泛地被特种警察部队用于拯救人质事件等。除了以人为目标外,M84闪光弹还被用以投掷坦克上的光学器材,致使探测器失去了探测能力。
M84闪光弹俯视图
美军中的M84闪光弹
M84闪光弹与手枪
基本参数
全长:133毫米
直径:44毫米
总重:236克
苏联/俄罗斯F-1手榴弹
F-1是苏联于二战时期设计的反人员破片手榴弹,又名“柠檬”手榴弹,虽然已停产,但由于制造数量众多,目前在战场上仍有出现。
与当时其他国家的防御手榴弹结构基本相同,F-1也由三大部分即引信、装药和弹体组成。弹体为铸造出的长椭圆形,表面有较深的纵横刻槽,底部是一个平面。F-1手榴弹因采用引信不同,可分为早期型和后期型。早期的F-1使用克凡什尼科夫引信,也称K型引信。在RG-42手榴弹出现后,F-1又开始使用UZRGM引信,这两种引信是前苏联后来多种无柄手榴弹通用的引信。
F-1手榴弹与RGD-5手榴弹、M67手榴弹
苏军士兵(手拿“波波沙”冲锋枪,腰间挂有3颗F-1手榴弹)
基本参数
全长:130毫米
直径:55毫米
总重:600克
苏联RGD-33手榴弹
RGD-33是一种著名的有柄手榴弹,苏联在二战中大量装备使用过。F-1手榴弹大量投产后,该手榴弹逐步停止了生产和使用。
RGD-33手榴弹的弹体内置一层薄破片套,爆炸时会产生一定量的破片,在一定范围内飞散杀伤,多作为进攻型手榴弹使用。而进一步安装可拆卸的外置重型破片套后,破片数量和质量会大幅提高,而杀伤范围也变大许多,多用于防御。此时投掷后要注意隐蔽,防止被破片所伤。
由RGD-33手榴弹制成的集束炸弹
苏军士兵投掷RGD-33手榴弹
基本参数
全长:130毫米
直径:55毫米
总重:600克
苏联/俄罗斯RG-42手榴弹
RG-42是苏联在二战期间紧急开发的手榴弹,目的是为了取代RGD-33手榴弹。该手榴弹的独特之处在于不再使用铸铁弹体,而是用薄铁板冲压而成。
在当时世界上大多数手榴弹还在使用铸铁弹体的情况下,RG-42手榴弹的工艺可谓独特而先进。它的外观为圆柱形,可分为上盖和弹体两个部分。上盖中心部位压接有一引信座,引信座内加工有螺纹,引信通过引信座旋入弹体。如果去除引信的话,看起来酷似一个军用罐头。
RG-42手榴弹
现代的RG-42手榴弹
基本参数
全长:130毫米
直径:55毫米
总重:420克
苏联/俄罗斯RGD-5手榴弹
RGD-5是苏联在二战后研制的一种手榴弹,于1954年开始列装军队,至今仍然在许多国家中服役。
绿色涂装的RGD-5手榴弹
黑色涂装的RGD-5手榴弹
RGD-5手榴弹内装有110克梯恩梯(TNT)炸药,总重量达310克,比二战时生产的F1手榴弹更轻。虽然目前距离它的诞生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了,但俄罗斯仍有大量库存,一些国家也有生产其仿制品。这主要是因为RGD-5手榴弹的生产成本低、便于生产和杀伤力较大且可控等。另外,RGD-5手榴弹有一种专为训练而设计的改型,该改型称为URG-N,其弹体上通常都会印有黑白两色的标记。
基本参数
全长:117毫米
总重:310克
直径:58毫米
引爆方式:保险丝引信
德国24型柄式手榴弹
24型柄式手榴弹是德国在一战时期推出的一种长柄式手榴弹,并在二战中使用。这种手榴弹采用了其他国家手榴弹中非常少见的摩擦点燃装置,不过这在德制手榴弹中却相当常见。
24型柄式手榴弹
24型柄式手榴弹是进攻型手榴弹,它是在薄壁钢管中填入高爆炸药,依靠爆炸威力杀伤敌人,而非防御型手榴弹的破片式杀伤。在投掷距离上,由于柄状手榴弹的握柄提供了力臂,所以24型柄式手榴弹可比圆形手榴弹投掷得更远,约为27.43~36.58米。
基本参数
全长:365毫米
直径:70米
总重:595克
德国39型卵状手榴弹
39型卵状手榴弹是二战期间德军研发的一种爆炸武器,于1939年开始生产,直至战争结束。
39型卵状手榴弹的弹体是由上下两截半卵形薄铁皮焊接的卵形壳体组成;引信是拉发火件,其结构与39型柄式手榴弹基本相同,只是将拴拉线的磁球改为卵形拉发火柄。该手榴弹的标准爆炸延期时间是4~5秒,最短的延期时间只有1秒。这种短延期引信主要用在需要投掷后立即发火的场合,例如将其引信连着一座建筑物的门框,当门被打开时,手榴弹会马上引爆(这种又称诡雷)。
39型卵状手榴弹
基本参数
全长:130毫米
直径:55毫米
总重:420克
德国39型柄式手榴弹
39型柄式手榴弹是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装备德军的制式手榴弹,是二战期间德军装备和使用的标准手榴弹之一。
39型柄式手榴弹的弹体中心是雷管套,雷管放在雷管套内之后,再在上面装木柄连接座,连接座与壳体之间用螺钉连接,涂沥青油防潮。拉发火件装在中空木柄内,是一个独立的部件,由拉火绳、小铜套、摩擦拉毛铜丝、拉毛铜丝底盘、铅管、延期药、钢管、黄铜套管和底盖等零件组成。
39型柄式手榴弹
基本参数
全长:356毫米
装药量:200克
总重:624克
德国PWM反坦克碰炸手榴弹
PWM(Panzerwurfmine的缩写,意为装甲投掷雷)是一种由德国开发并在二战中生产使用的反坦克碰炸手榴弹。
PWM反坦克碰炸手榴弹
PWM的前部为半球形金属整流罩,弹体为圆锥形,内部为空心装药的TNT炸药。弹体后部为木柄,木柄末端装有引信。引信由击针、雷管等部件组成,平时击针被保险帽固定住。木柄内装有传爆药,引信起爆后引燃传爆药,再由传爆药引发弹体内的炸药。木柄的外部则为用于稳定的定向伞,定向伞是四片三角形的帆布,这些帆布安装在连接着弹簧的骨架上,行军状态下依靠保险帽收缩在一起。
基本参数
全长:533毫米
直径:114毫米
总重:1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