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与大众创业:创业、创新、资源整合、分享思维下的运营模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分享经济的影响

推动分享经济发展,将有效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分享经济的意义

分享经济利用“互联网+”创造了很多新业态,化解了不少过剩产能,带动了大量就业。大力发展分享经济,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有助于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供需高效对接,提升经济增长水平,更好地发挥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具体如图3-9所示。

图3-9 发展分享经济的意义

1.分享经济是挖掘供给潜力的有效方式

分享经济依托互联网等技术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使生产要素的社会化使用更为便利。企业或个人按照市场化方式获得各类生产要素的使用权,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优化配置,大大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和产业进入门槛。

2.分享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有效渠道

分享经济有利于促进市场供需高效精准对接。在分享经济模式下,需求变得清晰可见,供给的弹性和灵活度进一步提高。具体如图3-10所示。

图3-10 分享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有效渠道

3.分享经济是助力创新创业的有效模式

发展分享经济有利于促进创新资源的自由流动,降低创新创业门槛。

比如,分享经济的快速发展打造了一批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核心的共享平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分享经济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方式组织整合社会资源,越来越多的资源提供者通过互联网等平台直接对接消费者,不断提升创新效率和降低创业成本。

二、分享经济产生的影响

金融危机后,全球分享经济快速发展,分享领域不断拓展,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产生了诸多影响。

1.助力创新创业

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通过分享、协作的方式搞创业创新,门槛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分享经济的发展使得生产要素的社会化使用更为便利,企业和个人可以按需租用设备、厂房及闲置生产能力,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最优组合,让创新变得更容易,也降低了创新创业的风险。

2.打造新增长点

分享经济通过刺激消费、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个人创新与创业能力,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都有积极作用。

比如,Airbnb在旧金山的一项调查显示,房屋分享带来了14%的新客户;在中国,2016年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34520亿元,预计到2020年分享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

3.扩大有效供给

在传统模式下,企业无法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产能过剩、库存高压普遍存在,而在分享经济模式下凡是“下单”的都是有需求的,需求变得清晰可见。同时,分享经济可以快速调动各类社会资源,提高供给的弹性和灵活度,能够较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基于网络的互动评价系统可以及时反映供需双方的意见和要求,有利于提高供给的有效性。

4.激发创新活力

分享经济使得人们可以在边际成本趋于零的条件下通过协作进行生产、消费和分享自己的商品和服务,带来经济生活组织方式的新变化。

在分享经济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个体可以通过平台直接对接用户,不必再依附于传统专业机构。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也在通过众包、众创等方式组织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创新效率和降低成本。

5.实现低碳生存

分享经济对于环境保护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

以汽车分享为例,美国分享经济协会数据显示,每分享1辆汽车,可以减少13辆汽车的购买行为。

滴滴出行发布的《中国智能出行2016大数据报告》显示,仅顺风车和专快车两个产品2016年全国范围内的累计二氧化碳减排量为144.3万吨,相当于近91万辆小汽车行驶一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或4811万棵树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6.促进灵活就业

分享经济打破了传统的“全时雇佣”关系,给富有创造力的个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谋生方式,人们不必依托组织即可供应自己的劳动力和知识技能,使得拥有弹性工作时间的个人和缺乏弹性劳动力的企业、机构均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分享经济也增加了就业渠道与岗位。

据介绍,2016年全年,滴滴平台为全社会创造了1750.9万个灵活就业和收入机会,每天直接为207.2万司机提供日均超过160元的收入。不仅收入增加,根据调研,九成以上网约车司机能灵活安排自己的时间,兼顾工作和生活,并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视角之窗

分享经济所带来的全新就业方式,为缓解新常态下的就业压力提供了思路。

7.推动社会治理转型

分享经济的发展对创新治理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如出行、住宿、网络金融、在线教育等领域的分享实践面临诸多制度空白或制约,原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同时,分享经济也为构建新的治理体系提供了经验和支撑。分享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建立起基于大数据的治理机制,在保证平台正常运行的同时,也为社会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推动社会治理向多元化、开放性协同治理转型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分享经济带来的变革

从共享模式的产生,再到目前该模式在各领域的多样化应用,变化的不仅仅是分享经济在应用范围上的拓展,更是在互联网技术的驱动下,消费者用尽可能少的支出来满足日益丰富的生产生活需求,并同时开启了消费、供给、收入分配、社会关系等领域的广泛变革。

1.共享理念推动消费观念与财富观念演变

分享经济模式下,消费者不再看重产品的所有权,而更加看重消费过程本身带来的满足感、幸福感。也就是说,只需购买产品的一部分使用权而无须购买完整产权,消费者即可满足自身需求,这是消费观念的重大变革。如图3-11所示。

图3-11 共享理念推动消费观念的改变

同时,正因为消费观念直接决定了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的选择,传统上更加看重所有权的消费观念也将成为共享模式扩张的重要障碍之一,而且物质主义、占有个人主义、自我认同信念都会演变成为财产拥有的观念,进而阻碍共享的发展。

在共享消费观念下,人们的财富观也会发生同步演化,住房、车辆等固定资产不再被当成财富本身,实现对这些资产的使用权才是主要目标。在这样的财富观引导下,传统大拆大建、规模化扩张式的经济发展路径不再受到消费者青睐,而对大规模存量资产的深度挖掘和再利用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视角之窗

消费观念的变迁既是分享经济的基础,也会随着分享经济模式的不断推广而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消费理念演变推动消费行为与消费模式随之变迁

分享经济的基本理念强调对产品的“使用”而非“拥有”,体现在消费模式上即通过“租用”而非“购买”方式满足消费需求。如图3-12所示。

图3-12 分享经济的理念

在传统消费和财富观念中,人人都希望拥有多样化和规模化的住房、汽车等硬资产,将对这类资产拥有的数量和规模视为财富的多少,最终体现在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商业模式中,就逐渐形成了人人购买的C2B销售模式。

在共享消费观念下,人们通过租房、租车等方式消费资产使用权,同一辆车通过租赁模式可以满足多人消费需求,而住房也不再是越多越好,最终体现在商业模式中就是人人租用的P2B2P(个人—平台企业—个人)共享模式。

从生产中的设备消耗角度看,共享模式类似企业通过租赁设备进行生产,不同的是分享经济目前主要涉及消费领域,且租用的是社会已有闲置资产而非专门用于出租盈利的资产。

视角之窗

随着共享模式在生产设备消费领域的逐渐拓展,可以预见分享经济将成为我国化解过剩产能、优化生产资源配置的重要模式。

3.大幅拓展消费范围,即产品和服务供给来源更加丰富

分享经济具有典型的市场创造效应,具体如下。

(1)一方面,通过共享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价廉质优的产品和服务,变相提升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并进一步推动关联产品和服务市场的扩大。

(2)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共享模式大幅拓展了产品和服务消费的范围,将过去全社会闲置或利用不充分的产品、设备、技能、时间等资源再度推入市场,进而创造了闲置资产再利用的庞大二级市场(相比过去的二手市场,可交易的范围、规模和交易对象的利用率都大幅提升)。

分享经济并没有明显改变消费需求,而是改变了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式,考虑到全社会存在大量的闲置资产,分享经济无疑将拥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空间。具体表现如图3-13所示。

图3-13 分享经济庞大的市场空间

4.催生更多收入分配渠道,有望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

在传统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中,企业等法人市场主体以工资、福利和各类转移性收入等形式进行的直接和间接社会收入分配是主渠道,而财产性收入(即通过财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比重很小,目前在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中占比不足3%。分享经济则有助于改变这一局面。

在共享模式下,除企业等法人市场主体主导的收入分配外,个人还可以自然人形式直接进入市场,通过财产所有权、自身技能、闲暇时间等资源的租售获得额外收入,而且共享收入还可能在总收入中占到重要比重。如图3-14所示。

图3-14 分享经济模式下个人收入提高

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已有不少人通过租赁各类自有资产弥补家用,共享模式甚至成为不少家庭渡过经济困难时期的重要途径,分享经济带来的社会收入分配改善效应已日渐显现。

视角之窗

在分享经济中,中产阶级可通过共享各类资产进一步提升收入水平,而拥有少量或不拥有资产的人也可通过共享消费减少支出,进而达成一个帕累托改进的双赢局面。

5.丰富社会链接层次,推动社会关系发生变革

基于分享经济形成的新型消费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平台链接了更多的资产拥有者与消费需求者,过去完全没有时空交集的陌生个人之间可通过共享消费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员工与企业之间也可能建立起新型的雇佣关系。

(1)从共享有形资产角度看。从共享有形资产角度看,陌生个人之间通过共享平台进行临时交易,常常会因累积交易和评价形成较为稳定的信任关系,并随之催生活跃的社交网络或社交群落。

比如,小猪短租平台上就有不少因短租建立起的稳定友谊关系,而此前双方并无任何关联。

(2)从共享无形资产角度看。从共享无形资产角度看,个人技能、闲暇时间等资产共享产生了兼职经济,进而改变过去以企业为中心的雇佣关系,企业和员工之间不再是紧密、稳定的雇佣关系,取而代之的是松散、临时、对等的交易关系;企业与员工之间也无须建立共同理念和一致追求,而这可能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存在形态产生重大影响。

相关链接:共享经济对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共享经济正是互联网时代社会资源高效配置与利用的一种新兴模式。然而,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共享经济却是一把“双刃剑”,在短期内无疑会对传统产业带来显著冲击,传统产业将会因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迎来一段转型阵痛期。但是,在中长期内,共享经济将会加速推动产业的绿色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1.为产业绿色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动能

消费共享产生的替代效应和增量效应为产业绿色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动能。共享消费通过更多人分享更少的产品或服务,直接减少全社会对一些传统行业新增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对传统产业与市场而言,这无疑会带来一场巨大的转型阵痛,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与此同时,仅需购买产品使用权的共享消费大幅降低消费成本,由此产生的收入效应会催生更多新增需求和衍生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整体经济不会因消费共享转型而加速下行。

以汽车共享为例,研究表明,北美和西欧汽车的平均使用水平仅有8%,汽车共享可通过减少行驶车辆和行驶里程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其中,对北美汽车共享产生的环境影响所开展的调查和估算显示,参与汽车共享可推动户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0.84吨/年。如果汽车共享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模式,那么全球汽车保有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都将大幅减少。实际上,目前戴姆勒、宝马、通用等汽车制造商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或提供汽车共享服务。

再以租房共享为例,对美国德州租房市场的研究表明,租房共享平台Airbnb的房源每增加1%,德州酒店季度营业收入就会下降0.05%。与此同时,较低的租房共享价格也会延长旅客逗留时间,人均花费反而比酒店旅客更高。如果租房共享成为临时居住消费的主流模式,集中式的酒店型短住需求将逐渐被分散式的家庭型短住需求所分流,而酒店行业所受的此种影响将通过产业链传导至建筑、建材、日化等行业,并倒逼这些行业加速转型。

2.大幅提升生产设备与能力的利用效率

目前,共享经济的实践与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领域,社会各界已经逐渐意识到共享模式在消费领域带来的变革性影响。同样,生产领域利用不够充分的设备与生产能力也广泛存在,共享模式在生产领域的应用推广无疑也能大幅提升各类生产资源的利用水平。因此,可以预见,闲置生产设备与能力的共享将是未来工业企业生产制造的重要模式,并将成为许多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实际上,根据共享经济分享“使用权”的主要特征,当前研发、生产与制造环节流行的云制造、众包(创)等新模式也可以被视为生产领域的共享模式。

比如,航天二院研发推广的云制造模式就是典型的生产共享,通过构建云制造平台,将集团公司600余家单位的生产能力和资源在内部共享,进而优化配置不同生产单元的生产能力,实现了集团公司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海尔集团打造的众包平台—HOPE(海尔开放创新生态系统),连接了全球100多万名各领域专家和上千家全球一流的研发资源,通过对全球优质研发资源的有效利用,显著提升了企业研发效率。

与消费共享产生的“正负”双向影响一样,生产共享在实现社会闲置生产资源与能力挖潜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装备制造产业的市场需求,但绿色生产无疑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逆的主流趋势,唯有主动转型才能使产业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

3.促进创新创业的同时也冲击企业组织管理模式

个人无形资产共享既促进创新创业,也冲击企业组织管理模式。

近两年来,技能、闲暇时间、资金等个人无形资产的共享模式也快速兴起。

一方面,技能银行、创客等共享模式,可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加快人才培养进度(通过点对点方式进行,类似师徒制),形成各类人才培育和流转的“蓄水池”。点对点的技能共享过程是集聚志同道合者的高效渠道,有助于在较短时期内形成若干创新创业的新基地、新平台,助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企业也可通过共享平台大幅拓展人才使用渠道,不仅能够便捷、高效、低成本地利用外部人才资源,而且还能大幅提升企业研发、服务能力。

另一方面,个人技能与闲暇时间共享产生的兼职经济,对企业现有的人才培养、组织管理等模式也会带来很大冲击。兼职经济越发达,企业留住和管理人才的难度也就越大,依靠专职员工维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成为企业不得不面临的重大挑战。员工流动性的提高,同时还增加了企业商业秘密、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并迫使企业调整管理层级、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来适应这种人才流动。

4.既有行业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产业创新发展需求

共享经济挑战传统行业管理体制,既有行业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产业创新发展需求。面对共享经济带来的广泛变革,世界各国都未做好应对准备,税收、监管、法律法规等问题都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经济新业务模式正在遭受到来自传统行业的突出挑战,而且Airbnb、Uber等共享模式的疯狂扩张已经引起了监管和政治斗争,其主要依据正是传统经济模式下的法律法规与监管体系。

例如,Uber、滴滴打车等汽车共享平台企业在我国不少城市遭到相关管理部门的约谈和调查,Uber也在伦敦与政府进行较量,美国加州则认为汽车共享就是无照经营的“黑车”,类似看法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尤其得到出租车司机的广泛支持;租房共享市场中的Airbnb则遭到纽约市政府的调查,类似共享业务也被指逃税漏税,不过目前Airbnb正着手代收代缴短租交易税,力图让自己的经营合法化。层出不穷的共享经济创新模式,已经令政府部门的市场监管和行业管理无所适从,传统经济模式下的所有权法律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税收征管等体系已经不再适应共享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监管政策的重新审视已经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