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传统社会服务
“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一直被我们津津乐道,我们坚信“造血”比“输血”更为持久和持续。中国公益发展至今,大家往往认为,直接面向被服务对象的帮助是落后的扶贫模式,是早就应当被扔进故纸堆的。然而,在美国的调研中,我却惊讶地发现,传统的“授人以鱼”的直接服务模式,在美国依然有很大的空间。有不少非营利组织在做着传统服务的事情,自然也确实有相当多的公众需要这样的帮助。
无论是面对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还是目光呆滞的智障人士,无论是面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还是活泼可爱的孩子,爱与尊重,都是这些组织的价值观。这些传统社会服务机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着直接扶贫济困的工作,每天一顿免费晚餐,每天几小时的课外看管,每天陪智障人士聊天吃饭,表面上的重复其背后是忠实地为服务对象着想的理念。服务对象的需要,就是这些机构持续存在的理由。写下这些机构的故事,重要的不是告诉大家它们所提供的具体服务是什么,而是分享那份贯穿在服务中的“爱与尊重”的理念与价值观。
服务尽管传统,但并不粗糙。每一个组织都有鲜明的宗旨与使命,有明确的组织定位。瞄准某一类服务对象的某一方面的需求,持续地提供精准的服务,塑造了这些组织的专业与坚守,也为第二篇所讨论的广泛合作与构建公益生态网络建立了基础。
服务尽管传统,但并不目光短浅。每个机构在立足优质服务的同时,都高瞻远瞩地进行这一领域的社会倡导。促进社区对残障人士的接纳,推动政策对低收入群体的关注,引起社会对受家暴妇女儿童的重视……寓社会倡导于一线服务之中,让表达更有说服力。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当诸多创新公益理念风起云涌的时候,不要忘了,在美国,传统社会服务依然在坚守。在中国,当我们在热情拥抱各种创新性公益手段的同时,不要忘了加强远未成熟的传统的社会公益服务。
哪怕随着时代的变革,这些传统的社会服务逐步萎缩甚至消失,但是其背后对服务对象的尊重,对个体差异的宽容,是所有公益慈善服务都应当学习的价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