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旅游景区门票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 门票与旅游景区门票的辨析
(一)门票的定义
门票,通常是由商业活动的主办方或者旅游景点的管理方负责发行制作、销售并监管使用的一种有价票证,如公园、博物馆、体育场等,一般是一次性的,而且需要花钱购买,有时被称为入场券,《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门票的解释为:公园、博物馆等的入场票。门票,顾名思义,是进入各种场所的凭证。具体是指供公众游览、参观、娱乐的场所印制的带有宣传、留念等性质的入门凭证。门票主要产生于各地观览景点,娱乐场所以及纪念、节庆、展览活动场所,是契约式凭据。所以门票有旅游门票,体育比赛门票,旅行文艺演出门票,娱乐活动门票,展览门票以及具有门票性质的请柬、观礼票、出席证、入场票等。
门票从字面上来解释,“门”即建筑物的出入口上能开关的设备,“票”即作为凭证的纸条。两者结合,门票就是进出建筑物出入口作为凭证的纸条。简单地说,门票就是进入风景名胜区、公园、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影剧院等旅游观光、文化娱乐场所的入场券,或者凭证。门票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的属性。前者着重满足人们的实用需要,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人身保险系数;后者着重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属于视觉艺术。
关于门票还有其他的定义,比如,“资费说”认为门票是经过交费后取得的有效凭证;“条件说”认为门票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旅游景点的,二是有价证券。也即是说:门票是必须花钱购买的旅游景点的凭证。以上关于门票定义的区别主要在于,到底门票是“入门凭证”还是“资费凭证”。
“入门凭证”与“资费凭证”是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前者的立足点是“入门”,只要能入门,什么样材质的东西作为凭证都可以,如字条、纸片、木牌、塑料牌、画片等,不存在是否交费的问题(如赠票);只有一个条件,即经景区单位认定可以作为入门凭证。现在的门票就是这种“入门凭证”,它不再只是收据,它不仅从面貌上而且从本质上演变为多功能的艺术品。虽然,观光者、旅游者中的多数人是出资购买门票的,但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有些门票并没有标明收费多少,甚至有的门票就仅仅是一张小画片,因为它并不代表收据,无须证明收了多少钱。这就足以说明它是“入门凭证”而不是“资费凭证”。
(二)门票的历史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门票的种类更加多样,正以绚丽的风采展示在世人面前。穷根究源,在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中,门票的凭证功能和装饰功能延续至今,范围涉及从政治、军事到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各个阶层。
中国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门票的国家。我国门票的起源,可追溯到夏朝的青铜冶炼技术。《中国通史·先秦》中提到,当时不但可以制作工具、兵器,而且可以制作工艺复杂的铜爵、铜铃、铜牌饰等。《辞海》对“牌”的解释是“用作凭证的小木板或金属板”。所以,就现在门票的基本概念而言,铜牌饰正是门票的源泉。门票从诞生起,就兼有凭证和装饰的功能。奴隶社会时期,其装饰功能比凭证功能还要强些,与玉佩、冠冕等一样,同属服饰文化的范畴。封建社会时期,门票从服饰文化中逐渐分离出来,虽然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被挂在腰带上,还具有装饰性的特征,但其凭证作用日益增强,在国家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调兵遣将的兵符,外交使者的旄节,随身的鱼符、牙牌等。
跟门票最早有关联的,当属符节,大约出现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开始普遍使用。当时有的国家称它为符,有的称它为节,后通称符节,符节是国君颁发的信物,是君主权力的象征。符节质料各异,种类甚多,符有兵符、虎符、传符等,节分龙节、元节、马节、节牌等。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后来演变成的门票有正票和副票之分,正票由本人保存,副票备管理人员查验。
对于门票的产生,关键还要从邮驿谈起。邮驿是古代政府为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也就是说在古代,以首都为中心建立起辐射全国的驿道(相当于现在的国道),在这些驿道的旁边隔一段距离建一个驿站,这些驿站起两个作用,即喂养用于驿传的马匹和供驿传人员吃饭住宿。当然在每个朝代,驿传的方式、名称、设置等有所不同,但是,其肩负的主要使命都是一样的,就是将中央的文书由驿传人员经过一个个驿站下传到地方,将地方的重要禀报奏书经过一个个驿站上传到中央。因此可以看出,古代的驿传肩负的使命是十分重要的,驿传在国家统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每个时期的统治者大力发展和保护驿传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今天的门票涉及“行、娱、食、宿、购、游”多个方面,其中的“游”产生的就是现今的旅游门票;而古代邮驿门票则主要涉及“行、食、宿”三个方面。
在古代邮驿系统中,统治者为了充分发挥驿道的作用,在驿传的各个环节,如驿传文件的急缓程度、驿站的使用等方面使用多种多样的通行证,与我们今天所说的门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为了牢固地控制广阔的领地,周朝采取了分封诸侯的制度。但周天子依然掌握着最高的权力,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为了巩固政权,周王朝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中央政权的国家机器,另一方面又对诸侯规定了朝贡与相互援助等制度。在王畿四周分布了几百个大小诸侯的情况下,要想在王朝内进行有效的治理,必须紧密地把各地与周王室联系起来。这是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需要。因此,作为联结中央与周围诸侯国的纽带的邮传组织,也在新的形势下得到了加强。
周朝通信组织的管理大体上如下所述。在天官冢宰的全面领导下,秋官司寇主要负责平时通信,夏官司马负责战时紧急通信,春宫宗伯负责内外文书的起草,地宫司徒负责馆舍的供应和道路与交通凭证(节)的管理。地宫司徒主管民事,掌邦教,管理国家舆图、户籍、赋税、物产等事务,一般为其下设有“遗人”“掌节”等专职,其中“掌节”: “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节是使节、符节,用作通行凭证,种类很多。《周礼·地官·掌节》中说:“凡通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周朝对邮传道路的维护是十分重视的,如荀子说,要想实现王制,条件之一就是修治道路,公布并执行旅舍的规则。反之,道路污秽不修则堵塞,离亡国也就不远了。为了严格管理道路,由野庐氏维持交通,有凭证的使车可以优先通行。国家出现大的变动(国丧、战争)而由司徒下令戒严时,也准许持节的使车通过。使臣从京城出发,由天官的掌节发给圭或节,由外史起草出使文书授之。节分几种:路节、玉节、门关符节等。诸侯到中央则要持虎、人、龙节,以为行道之信。如用虎节,则知其自山国来。除节以外还辅之以传,类似通行证。凡在道路上或关内外通过,必须持有节或传,进关时由司关发给,出关时交回(与当今的磁卡门票何其相似)。投送内外文报的人,也要由司关发给节传,一方面有所区别,另一方面则定下程限,可以稽核,防止拖延。掌节在颁发文书时,也规定程限的含义,“皆有期以反节”。这都是保证文书迅速传递的措施。
战国时期,符节成为普遍使用的邮传信物。乘传遣使,必须持凭证以防止诈伪。符节,也是封建权柄集中于君主的象征。早期的节名目很多,后来逐渐地简化为一种路节,一般为长方形,正反面都有字,一面是“王命命传赁”,一面是“一之”,大意是说:王命令传舍,对所有乘轩车出行的使者都要给予饮食。
传世的“王命传”不止一件,唐兰先生曾在《王命传考》一文中,对其加以论述:“王命传可考见周代传遽与传信之制,器为铜制,铭凡九字,其器之见于著录者,余所知有七……”名不一,如“周龙虎节”“汉龙虎节”“龙节”“虎节”等。“此器之用,即以王命命掌管传遽者发车马,供饮食者。阮氏(清·阮元)称为节,前人多从之。”“余谓此器为乘传及宿止传舍者所用,当即名为传。” “此器之作虎形者,出于寿县楚墓。又诸器铭文之书法,并与传世楚器合,其为楚之故物无疑。则所谓王命者,楚王之命也。王命限于传车传舍之用,则当为早期之传信。”以“王命”为乘传符验,足见当时对邮传的重视,唐氏谓:“此传实为我国古代交通史上一重要材料也。”至于符,通过关卡的符至今虽未发现,但有关文献较多。商鞅在秦国被反对变法的人追捕,客店因其无符不敢收留他。军事上传令调兵也须有符,一般由金属铸成,剖为两半,王与领军将领各执一半,如有命令,使者必须持符前去合符,然后军队才听从调遣。
传与通信的关系更加密切,也与现今门票的作用有相似的地方(实际上今天的门票也与邮政关系密切,比如,最近出现了很多邮资门票,将门票作为邮资明信片,游客购买的门票经验票员打孔验票后,可直接从景区邮寄给亲朋好友)。与通信有关的传分为两种。一种为木制传,长一尺五寸,又叫木传信,由御史大夫印封,供使用邮传的人供应车马,根据传上印封的多少决定事物的缓急和车马的等级。除轺传外,其余的发给级别较高的使臣或两千石官员。另一种为一般使者所用的传,是一种红色织物,又叫棨信。棨者,刻木为合符也。从居延出土的“张掖都尉棨信”看,棨是一种长方形的织物,长为21厘米,宽为16厘米,墨笔篆书,可能是缀在信使所执的棨上,或悬玉车马的棨戟上,或单独持行,用以通行关禁,棨信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
还有一种与当今门票作用更为相似的被称为符传或的传,木制或帛制,是政府发给行旅通行关卡的一种通行证。居延汉简中有一请求发传的文书说,“永始年间闰月己巳朔丙子,北乡啬夫忠敢言之,义成里崔自当自言:为家私市居延,谨案自当毋官狱征事,当得取传,谒移肩水金官,居延县索关,敢言之闰月丙子角乐得丞彭移肩水金关,居延县索关,如律令/掾晏,令史建”。也就是说,出关到边疆地区做买卖,必须先申请,得到批准后才能领到符传。汉宣帝以前,关内人以车船载谷入关,也须用传。关内到关外地区也要用传。《汉书》说:“终年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终)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可见,这种符传将帛裂为两半,官府持其半,行旅持其半,而且官府之半还要逐关递送,以备行旅到关时合验放行。
在汉代木简中还有一种类似府传的物品,如黄文弼先生在西北考察时发现有五个木简是字形半分,估计是“两简合并书之,各持一半,而作符信之用也。……只存左判,然其右判必有,或别存一地,未及发现耳”。
另外还有一种传符,是出入宫殿大门所用的。《汉官解诂》说:“若有医巫僦人当入(宫)者,本官长吏为封启传,(卫士)审其印信然后内之,人未定又有籍,皆复有符,符用木长二寸,以当所属两字为铁印,亦太卿炙符,当出入者案籍毕,复齿符,乃引内之也。”看来,这种传符就是入宫的通行证。符传用途甚广,陈直先生将其归纳为六种:出入关律之符;出入宫禁之符;征召劳役之符;缴巡省查之符;征召臣工之符;车辆之封符。前两种都和当今的门票非常相似,即进出的通行证。徽章与门票亦有渊源关系。徽章源于欧洲,伴着炮火硝烟进入中国,清朝政府为适应对外交往、与国际礼仪接轨的需要,于光绪七年十二月十九日(1882年2月7日)批准了《宝星章程》,宣统三年(1911年)批准了《勋章章程》,此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的勋章制度。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服饰文化紧跟时代潮流,徽章也不例外,徐珂在《清稗类钞·服饰·徽章》中说:“今谓凡可旌别之记号者,曰徽章,常用者以金银铜为之,暂用者以绸缎绫为之。”这说明清末民初,徽章的功能和作用已不局限于颁奖,而广泛用于身份、出入的凭证。
门票的另一源流是请柬。在封建社会,私家花园甚多,但都不对公众开放,官绅名流聚会,游园赏花,少不了以请柬相邀,请柬用来观览游园,其作用类似门票。古籍中还有一些零星记载,比如,朝山和寺庙拜佛“买门”“香税”等,但尚不足以正源流,其余如“谒”“纸”“刺”“帖”“状”等,与当今名片无异。
门票的大量出现也是从清末民初开始的。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北京三贝子花园(今动物园)于5月20日向公众开放并发售门票,仅十月初十慈禧太后70寿辰这天,游客就达五六千人。辛亥革命后,皇家园林、名胜古迹、博物院、公园相继对公众开放,门票的使用更为广泛,尽管名称不同,但入门凭证的作用是一致的。民国时期的门票记载颇多,保存至今的实物却非常有限。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的民国门票为少数收藏者所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广州曾使用金属门票,金属门票借鉴了古代钱币与近现代徽章的材料和形状而制作,这充分显示了金属门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代币和入门凭证的作用,这也是金属门票受到门票、钱币、徽章爱好者重视的原因。
(三)门票的功能
现今的门票不仅是入门的凭证而且是一种多功能的艺术品,丰富多样的门票体现了不同的功能。
1.凭证功能
凭证功能是门票自身的基本功能,但也是最短暂的功能。人们进入公园、旅游风景区、纪念馆游览参观,如果没有门票作为凭证,管理人员就很难断定你是否付费,是否具有了进入景区的资格,从而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容易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因此,进入景区等公共游乐场所,必须有门票作为凭证。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门票凭证功能存在的基础是进入景区就要付费,如果进入景区不需要人们付费了,门票的凭证功能也将不再存在。现今,我国的景区具有公益性,它属于全国人民,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游览、休息的场所。但同时它又具有商品性,门票收入直接影响园林的维持和发展。在建造景区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了巨大的经费;建成后,管理这些公园、纪念馆又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随着景区的开发,景区的房屋、设施等需要经常性地维修保养。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景区的主要经济来源,门票在维持景区的生存和发展上发挥了巨大的经济作用。可以看出景区门票收费,在现阶段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门票的收费应该有一个合理的上限,不能无休止地提高,否则将损害群众应有的权利。更不能以加强管理为幌子,掩饰景区凭借提高门票价格大量获利的本质。
进入景区需要付费,为何不能直接支付现金,而要购买门票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便于管理,因为大多数景区是对外开放的,游览人数众多,如果以现金支付,难以管理,很可能造成经济上的混乱,也很难从经济上对景区的收入进行监督。因此需要一个充当货币角色的东西来代替,而门票的形式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管理,理所当然地充当了代理货币这一角色,起到了凭证的作用。其二,门票经过相关的法律机关和权力部门的认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游客买了门票后,景区和游客之间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游客买了门票进入景区,就像旅客买了火车票乘火车,可以保证游客旅游方便和人身安全。特别是现在不少景区直接通过保险机构办理了保险手续,增加了游客游览的安全系数。当游客在正常游览景区的过程中,出现了人员伤害等事件的时候,游客可以凭门票要求景区或者保险机构对其损失进行赔偿。
门票的凭证功能是通过价值来体现的。没有价值的门票是不存在的,也就不能发挥凭证的功能。门票的凭证功能将因检票消失,或过期消失,或换代消失。因此,凭证功能虽然是门票的基本功能,但不是其全部功能。
2.导游功能
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门票附有导游图,如峨眉山、青城山。门票上的导游图或立体,或平面,简洁明快,使人一目了然。一般说来,门票导游图能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明确有多少处景点和景点位置;二是明确景点名称、性质;三是明确来去线路(出发点、终点及里程)。旅游者有了这种导游图就能在游览时心中有数。
3.观赏功能
观赏功能能够使人们透过视觉感官获得美感,是门票设计者追求的重要功能。门票艺术是展开于空间,表现为静态,诉诸视觉的综合艺术。这种空间性、静止性、可视性是门票艺术的美学特征。旅游者购票后,一张融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精美门票,对游客们的美感效应是不可忽视的。门票虽小但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不小,门票观赏价值取决于人们的审美心理规律,对这一规律认识程度的高低,是门票设计者和决策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门票根据品种可分为简易门票和艺术门票。这两种门票既有本质联系,又有功能上的区别。简易门票注重实用的需要,如早期的公园门票只是在小纸片上印有公园名称和价格,个别的甚至不是印上去的,是手写的。这种门票除作为凭证外,不具有美感。而艺术门票不仅可以满足实用需要,而且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当今的大多数门票设计把传统艺术(绘画、工艺、书法)、摄影艺术和现代印刷技术相结合,设计精品络绎问世,一张门票就是一件艺术品,充满了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4.宣传功能
门票的宣传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我宣传。门票的画面简介都是对景点自身的宣传,优秀的门票简介,文字简练,精辟隽永,把它汇编起来,就是高质量的“风景名胜典”。门票作为景区宣传的载体,可以传递、宣传景点的风貌特色,增强风景点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许多游客本来不知道某个风景点,可能因为看了某个风景点的门票后,产生了去游览的欲望。二是广告宣传。在门票背面打广告,目前在门票中虽然不多,但是它开拓了一种广告宣传的新思路,是经济同文化的互补,有利于对文化事业的扶持。这种做法正在逐步被景区和企业所接受。三是整体宣传。我国飞速发展的各类门票,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对中华大地优秀遗产,对我国传统艺术、民情、民俗等的广泛宣传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5.资料功能
目前已经有一些旅游、文化、园林等管理部门和旅游业经营者把门票视为重要的经营、宣传和竞争的手段,并非常注重搜集资料,研究改进门票的设计、制作和管理。我国门票收藏界也开展了不少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尽管这种研究工作还是初级的、表层的、分散的,处于民间小规模自发阶段,但是可以看到民间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为民间文化艺术档案增添了新的篇章。
6.实用功能
由于各种各样的门票的材质和形状不同,门票的实用功能也有很大区别,VCD门票动态地、形象地记录了景区之美。而邮资门票,除了可以作为入门的凭证还可以用来邮寄,将景区的门票寄给亲朋好友,很新奇又很有纪念意义。还有一些景区将门票制作成书签,一套几枚至十几枚不等,并配有彩带。这些类似于标准书签的书签门票,精美适用,深受门票收藏者和游客喜爱。
7.管理功能
门票的管理功能主要是针对景区管理者来说的,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电子门票,更加便于管理者获取准确数据,做出决策。门票是进入景区的凭证,没有门票就无法进入景区。景区管理者通过对售出门票数量的统计可以获取每天的游客人流量和财务收入,老人、小孩、成人等在游客中所占的比例,某一时段内游客数量、流量,可以根据景区的承载量调节进入景区的游客数量和景点内的游客数量(保证游客数量不超出设计允许的游客数量、流量,避免游客拥挤从而对景区造成破坏)。
门票中的主体是旅游门票。一般来说,旅游门票是进入景点的有价凭证,也有一些是进入景点的无价凭证,如请柬、赠票等,因此,旅游门票应该是与旅行和游览相关的入门凭证。旅游门票以旅游景点的门票来界定比较合适,旅游景点主要有人文类景观和自然类景观等,其他的则可统称为门票。
(四)旅游与门票的关系
旅游门票的产生源于旅游,旅游门票与旅游之间可以说是隶属关系。从徐霞客开始旅游活动才比较知名。当时人们没有现在这样的经济头脑,旅游是免费的,也没有门票可言。对中国人来说,旅游是个新名词。1979年和1989年版的《辞海》中还没有旅游这个词,1999年版的《辞海》中才有了旅游的词解:“旅行、游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旅游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有计划地管理旅游资源,并出现了旅游的收费制度,旅游门票也就应运而生了。在我国门票与旅游是同步发展的,并且随着旅游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旅游门票也不断地深入发展。“文化大革命”前,能游玩的地方不多,门票也很简单粗糙,基本上都是小字票,有些地方为了节省费用,使用能重复用的筹码式门票。20世纪80年代的旅游门票,票幅较大,印制比较讲究,票面印有套色图案。到90年代,旅游进入大发展时期,随着景点的增加门票的种类越来越多,随着价格的提高门票印制越来越精美;随着市场竞争意识的增强,景点介绍的人文信息越来越丰富;随着景点对纪念收藏功能认识的提高,门票更加绚丽多彩,新奇门票层出不穷;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出现和运用,旅游门票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旅游景点使用门票的目的是管理进入者,并据以核算门票收入。税务部门监管的门票还充当发票,是纳税的依据。这说明门票的生产和使用是旅游景区景点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在设计、印制门票时,需要顾及这些功能,使门票具备必需的要素。
(五)旅游门票的产生
探讨旅游门票产生的可能,必须了解中国旅游的发展史。过去旅游是统治阶级的特权和奢靡的生活方式,无休止的淫游,给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当然更无旅游门票可言。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文人名士为主流的玄游成风,自然审美理念的确立,带动了旅游景区和宗教风景资源的开发。隋唐时期,统一辽阔的疆域,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形成了有规模的旅游潮流。特别是佛道盛行,寺观普遍对外开放,门户不禁,寺观成为进行世俗交往活动的中心,成为文人和市民观景、会友、吟咏、赏花的游览胜地,如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的六大要素在这一时期已基本具备,旅游门票的产生成为可能。
从相关记载来看,旅游门票的出现可能与宗教有关。明代张岱著《陶庵梦忆》卷二中记载:“己巳,致曲阜谒孔庙,买门者门以入。”是否明代就有旅游门票,有人怀疑明代“买门”是否同“买路”一样,只交钱不给票据。这可从三方面进行探究。
第一,重视管理。明清时期,统治者推崇儒家思想,是历史上祭孔活动最繁荣的时期。第二,明代就已有官票。《辞海》“票法”一词介绍:明嘉靖八年(1529),浙江部分地区官盐不通,私盐日增,巡按御史王化清准许土商自卖食盐,不论开报多少,都给官票,酌量收税,后又行于山东等地。官票相当于营业执照和税票,土商凭票销盐,官府凭票收税,所以土商又称票商。当时,票据不只在盐业领域使用,山西金融业也出现了票号,它的使用范围在逐步扩大。曲阜属于山东名邑,孔庙作为旅游胜地,也有先行使用票据的可能。但不管怎么说,旅游门票最早是纳税的凭据,是政府行为。在凭证“家族”中,旅游门票的“老祖宗”,实质上就是现在的税票。近年来,各地税务部门在旅游门票上开始加印监制章,这是有历史根据的。第三,这点在离曲阜很近的泰山得到印证。清康熙二十二年初成书的《虞初新志》记载:“途中矫首欲望东岳……欲上,土人曰:‘不可’,山顶有娘娘庙,领官票而后得入,票银二钱,曰:‘口税’。”官票就是纳税的凭据,可能是当地“靠山吃山”的缘故。由此推断,我国最迟在明代,就有了正式的旅游门票。
(六)旅游门票的功能
近几年,人们赋予了门票多种功能。其中包括入门功能、报销功能、导游功能、保险功能、警示功能、史料功能、观赏功能、教育功能、邮寄功能、祝贺功能、宣传功能、广告功能、抽奖功能等。有些门票上印着报销凭证、参观游览路线图、保险公司的保单,或某企业的广告。有些是兼而有之。
这些功能总体可以归为三大类:凭证功能、传播知识的功能以及艺术功能。其他都属于附属功能。
第一,凭证功能。即以门票作为游览公园,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名胜古迹等景点的凭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门票具有纪念作用。不少游客在游完景点后对一张设计精美的门票爱不释手,将其留作纪念,随着时间的流逝回忆往昔,其乐无穷。
第二,传播知识的功能。相当一部分旅游景点的门票将景点的典故、传说、来历印在门票的背后。这些文字往往涉及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人们接触门票后不知不觉地增加了相关知识,开阔了眼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旅游门票也是对游客的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
第三,艺术功能。门票在规格、设计、选图等方面都体现了景点的特点和文化内涵。从门票的选图来说,门票将雄伟壮丽的山水或人文古迹巧妙地浓缩在方寸之中,人们从中可以领略到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风光、人文、地域特色。从形式来说,千姿百态而各具特色的旅游门票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人们在收藏、欣赏过程中得到了美的享受,这在无形中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七)旅游门票与其他门票的区别
旅游门票与其他门票的区别主要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旅游门票的设计突出的是旅游景区所在地域的人文、地域特色,而其他门票,如展览门票、娱乐门票或其他类门票突出的是其商业性和实用性。旅游门票设计的精品化思路使它自身已成为旅游文化的一部分,旅游门票注重的是门票本身要做到与游客思想的融通以及对地域文化的传播,因此旅游门票极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而其他类型的门票则简单地充当了代理货币的角色。旅游门票有很强的观赏审美价值,我国的旅游门票设计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设计得体大方,版式讲究,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摄影、国画、书法等艺术表现形式在旅游门票上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使旅游门票色彩艳丽,可谓精美的艺术品,旅游门票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征和地域的文化内涵。另外,时代性也是旅游门票设计的一大特色,旅游门票设计本身注重的文化性和艺术性使它和其他门票只注重商业性、实用性有着明确的区别。
(八)旅游门票的价值功能体现
旅游门票具有实用性价值,这在某种意义上极大地便捷了旅游景区管理者与参观者之间的价值交换。符合当地景区的旅游门票不仅能够为景区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而且能够为其参观者带来收藏价值。
旅游门票具有艺术性价值,艺术性是旅游门票的外延功能,有助于体现当地景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能够使参观者形成最直观的印象,因此旅游门票成为设计师展示当地特色的一种形式。设计师的设计在满足参观者审美追求的同时充分展示了旅游门票的艺术性,达到了具有艺术品级别的水准。例如,雍和宫门票,参观者购票的同时会被赠予一张介绍雍和宫历史文化的VCD光盘,使参观者对景区形成最佳印象,引发收藏兴趣。
旅游门票具有展示性价值,众多旅游景区目前已将旅游门票作为首要展示途径,让参观者第一时间了解当地人文地貌的基本内容,同时对旅游景区进行最为简洁直观的宣传,有助于吸引更多参观者到当地游览与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