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宁可”类复句研究》一书,是宋晖跟我攻读博士学位时所写的论文。现今正式出版,为我数年之所盼!
2007年,我们师生结缘于桂子山语言所。那年,他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他告诉我,他在吉林大学教书,已经是第三次参加所里的考试了。他把过去的一道语法题写成了一篇名为《“足足”的小三角查析》的文章,后来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2期上。他的“考博”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定,这个青年学者有韧性,不管做什么,只要他想做,一定可以做出来。我很高兴,我得到了一个“可塑”的学生。
在问题研究上,宋晖有灵性、敏感多思,有毅力、敢打硬仗。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从选题到落笔,都比较顺利。我第一次找他和他的师弟沈威谈话,是2007年9月10日在语言所办公室。我嘱咐他们,要有针对性的学习,早点儿下手选定题目。我跟他们商定,每个月我们师生进行一次单独谈话。10月见面时,他说他对论文题目的选择有了意向,想做转折类复句方面的研究。谈话之后,我让他把想法梳理了一下,并写下来发到我的邮箱。11月,我们再次见面时,就他所拟的选题做了现实操作性分析,要求他做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12月,他告诉我,他对这个选题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便跟他讨论新的问题,特别是那几个让他困惑的问题。后来,他对我说,他认为这是最有效的开题方式。
2008年1月,他已经写完了论文的两个章节。当然,整篇论文的写作并非一帆风顺。然而,“前进中的问题前进中解决”,他已经知道怎么对付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了。他说:“不系统地开始写作,永远不会知道下一个问题在哪里。”这是可贵的感悟。
这本书,在我看来,贯穿了三个重要理念。
其一,事实本位。作者的双脚,牢牢地站在语言事实上面——仅附录所列语料就达到400多个,这是从大量的语言事实中筛选出来的。语言研究向来讲究“例不十,法不立;例外不十,法不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作者深信:事实胜于雄辩,任何理论都是灰色的,只有事实之树长青。
其二,撞击难点。作者的选题,不怕触撞争议。比方说,“宁可”类复句的归类及“宁可”等词语的语法属性,学界均有不同观点,且不易找到妥帖的处理方式。作者勇于攻坚克难。又比方说,对“取舍说”和“让步说”的概念进行了思辨,认为“宁可”类复句与让步类复句有较高的相似性。作者坦然描说己见。再比方说,作者从“宁”标复句的语表形式入手,着重分析其语用价值,认为其在新闻标题和标语口号等方面有独到的作用。当说话人为了凸显前后对比,或主观视点在于某种格式时,“宁”与“宁可”不可替换。作者长于解决特殊性问题。
其三,以小彰大。本书专攻“宁可”类复句,是个“小题”;然而,其结果,却能起到“彰显大理”的作用。作者在对语言事实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审察小句中枢、句管控、主观视点等理念性说法,从小三角的角度对“宁可”类复句进行了分析,同时展开大三角,对“宁可”类复句做了历时梳理,展现了“宁可”类复句的流变脉络。本书研究范围不广,特别利于集中精力做深入的发掘,顺应了学界前辈们历来主张的“小题大做”的方法。本书表明,作者直面共时、打通历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思考。
以上三个理念的贯穿,增强了本书的思辨性和吸引力。举个例子,第三章中,作者对“宁可p,也q”与“宁可p,但q”的转换条件进行了分析。什么时候用“也”,什么时候用“但”,一直让人困惑。作者首先用事实例证了“宁可p,但q”的存在,并对这类复句进行了小三角考察。他发现,“宁可p,但q”在层次上易断裂,而“宁可p,也q”则易黏合,认为两者在语用价值上存在着“分”“合”的不同。通过对“也”和“但”的替换对比发现,两者的替换受五个条件的影响:词性不同的限定;“宁可”类复句充当其他复句的转折分句;逻辑语义条件;后小句的句式;语用动机的分合。作者的论说,增加了人们的新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人杨万里的诗句,“别样”这个词用得特别传神。我在这里引用这句诗,不是说宋晖这本书就那么好,而是想强调,他的书中是活跃有“别样”的思辨的。我认为,一个能“别样”的学者,一定会有所作为。
邢福义
2016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