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主题概括篇
第一章 资源型地区情况总体概览
第一节 资源型地区国内外研究情况
一 资源型地区国外研究介绍
随着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资源型地区的资源枯竭和产业衰退问题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各学科学者研究的重点。资源型地区的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到70年代中期对资源型城镇的系统研究已成体系。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著名学者英尼斯(H. A. Innis)对资源型地区进行开创性研究是以单一城镇或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应用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了当地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城市规划以及其在单一工业中存在的问题。此后,很多国外学者通过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确定资源型地区的判定标准,分析该地区存在的问题,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出思路。
(一)资源型地区判定标准
众多国外学者通过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确定何种地区为资源型地区,Sachs和Warner(1995)认为应采用地区初级产品的出口与GDP的比值作为衡量资源型地区的标准;Elissaios Papyrakis和Reyer Gerlagh(2003)提出以矿产品产值占GDP的比重作为确定标准;也有学者认为应当通过自然资源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来判定(Claudio Bravo-Ortega和Jos'e De Gregorio, 2005); Glyfason(1999)主张根据初级产品部门的就业比例来确定;小笠原义胜(1954)认为矿业职工占从业人口10%以上的城镇可确定为矿业城市。
(二)资源型地区的主要问题
对资源型地区遇到的社会与经济问题,很多学者分析了其成因。1971年,美国学者鲁卡斯(R. A. Lucas)就提出:建设、雇佣、过度与成熟是产业单一地区的四个发展阶段理论。布莱德伯里(J. H. Bradury)对鲁卡斯资源型城市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修改,又新增了下降、关闭两个阶段。葛雷博(Grabher)对德国鲁尔工业区进行了研究,认为资源型城市(地区)专业化锁定效应制约了经济的转型发展,包括多年的专业化发展逐渐在区域内形成功能性锁定、认知性锁定和政治性锁定。Corden和Neary(1982)则最早提出了“荷兰病”。荷兰曾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北海油田的发现迎来了石油、天然气产业的繁荣时代,但由此导致了工资等生产成本和失业率上升,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和资源型产业之间出现了要素配置失衡,后来类似情况在世界上被称为“荷兰病”(Dutch Disease)。Auty(1993)则最早提出了“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假说: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不必然会给一个国家带来经济的增长,反而会限制该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
(三)资源型地区的转型模式和对策
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占据国外资源型地区研究的主要地位。如美国学者考拉德思和杜安(Collads和Duane, 1999),从生活需求与自然环境服务能力的平衡、可再造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来确定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对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巴顿(Bartone, 1991)则指出,第三世界的资源型城市只有通过制定相关的环境和产业政策,来克服资源过度开采带来的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和贫困等问题,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Walter等(1994)指出资源型地区必须合理地利用其自身的资源,并注重其使用效率,才能维系其可持续性发展;DipankarDey(2006)认为印度以及相似地区和国家应通过鼓励新能源的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资源型地区国内研究情况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资源型地区的研究开始在国内展开,1978年,中科院地理所李文彦在《煤矿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问题》一文中率先对我国资源型地区进行了研究,对我国煤矿城市在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之后,国内学者们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界定,并对资源型地区的发展问题提出了见解。
(一)资源型地区概念界定
关于资源型地区的定性研究,景普秋和张复明(2005)认为,资源型地区应当是资源型产业在区域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资源型产品在区际贸易中占据主体,经济发展依赖资源型产业的增长,并在经济增长进程中付出了高昂的资源代价等;牛建平和吕志祥(2012)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困境及出路》中提出,资源型地区是以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在与其配套的社会劳动集中到一定规模后形成的地区;关晓光和赵娟(2007)在《资源型地区区域创新系统分析》中将资源型地区界定为因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加工而兴起,并长期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地区。
对资源型地区的定量界定方法,国内的学者也提出了很多观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伏虎(2015)引入“区位熵指数”的概念,根据产业产值、就业人口和资源余量等指标均值的偏离幅度,确定是否为资源型地区;高天明(2010)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界定及发展特征研究》中,利用聚类分析、正态分布,从从业人口、矿业产值这两个重要指标来确定资源型地区(城市);我国宏观经济研究院2002年提出了资源型地区或城市的判定标准: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大于5%;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大于10%;采掘业从业人员规模在县级市和地级市分别应超过1万人和2万人。
(二)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问题,国内学者从各个角度提出了很多观点,如张复明和景普秋(2002、2008、2009、2011)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通过重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大政府规制来化解资源型地区面临的困局;赵秀峰(2003)在《试论有色金属矿山关闭企业的战略转移》一文中提出,资源型地区要提高资源的加工精度及附加值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需求来确定主导产业,以此来确定接续产业;张米尔(2002)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一文中指出,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注重优势产业的延伸和转换,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发展和注重效益;沈镭(2005)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与案例研究》中提出了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5种模式,即优势替代模式、优势再造模式、优势互补模式、优势延伸模式和优势挖潜模式。
第二节 资源型地区概念界定
综合国内外的资源型地区的判定视角,可以从区域地理范围和资源型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程度两方面来界定资源型地区。
一 从地理范围界定
现有关于资源型地区界定的研究中,从地理范围上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包括县城及市辖区在内的资源县、资源区;二是地级市或者县级市,这实际上是资源型城市;三是以行政区划为边界划分的省级层次,如山西、辽宁等,这些都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如果从区域发展的视角来看,县级市或独立矿区只是上级行政的一个功能区,不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和社会体系。因此,本文的资源型地区界定在以行政区划划分的省级层次上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辽宁这个典型资源型地区的研究,来确定资源型地区的主要现状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况。
从地理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城市是地区或者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内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聚集体。如果把地区视为一个系统,城市的形成与演变是在特定的地区中完成的。换句话说,城市是一个地区实现经济属性、社会属性等功能的重要载体。资源型地区,往往依附于城市并随其发展积累而成。研究分析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把区域内资源型城市作为切入点和研究对象,而研究分析资源型城市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又需要放在管辖区内乃至全国的产业战略布局来考量。因此,本章将资源型地区和资源型城市只作为共同研究对象,不做重点区分。
二 从资源型产业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来界定
资源型地区普遍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优势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为支柱产业,产出资源产品及资源初级加工产品。资源型产业在资源型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中占比很大,资源型产业是该地区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资源型产业劳动力在全社会劳动力中占很大比重,区域经济增长对这些资源型产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因此,资源型地区,是指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基础上发展起来,以自然资源采掘业、原材料初级加工业为主导产业,资源型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巨大作用和贡献的地区。结合我国学者对资源型地区的界定,通过对我国各省份主要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的分析,确定我国8个较为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即内蒙古、贵州、黑龙江、新疆、辽宁、甘肃、青海和山西。
第三节 资源型地区的主要特征
资源型地区的特殊形成过程使其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征,这些特征同时也蕴含着资源型地区的发展问题。掌握和分析资源型地区的特征,可以有效解决资源型地区的发展难题,并提出经济社会转型的思路。多数资源型地区都具有以下特征。
一 资源型地区经济的一般特征
(一)高度依赖不可再生资源
资源型地区是因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形成发展起来的,整个地区的兴衰高度依赖资源的可开采情况。资源型地区的主导产业围绕着不可再生资源,该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围绕资源的勘探开采、冶炼加工和销售开展的,城市空间布局以及交通、能源、教育等生活设施也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的。该地区的生产总值、就业机会和财税收入主要都归功于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企业,资源型产业的兴衰对整个地区经济运行的影响至关重要。从实际情况可以看到,得天独厚的、富饶的自然资源并没有给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丰厚的回报,相反对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和低附加值的产品生产却最终导致了资源型地区资源的枯竭与经济效益的低下。当资源型企业面临资源减产后,不管投入如何增加,产量的绝对数是下降的,企业的收益也因此呈递减状态。同时,由于资源产业建设周期长,占用资金多,固定资产投入大,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惯性,因而产业结构转化能力较差,导致资源型地区转型艰难。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成为主导产业,下游的一些产业链条也是依据资源型地区的初级资源的开采而延伸,并具有对非资源产业发展不重视特征,导致主导产业单一,三大产业结构比例失调。该地区通常第二产业比重显著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多数资源型地区资源开采及其加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农业和服务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地区从业人员的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中资源性产业占主导地位,产业链条短,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产业结构单一有着巨大的风险,特别是资源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这给企业和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三)地区发展具有周期性
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以资源开发为核心的产业具有极强的周期性。周期性对大多数资源型经济的作用,都呈现逐渐衰退的发展趋势,尽管资源开采初期,该地区迅速进行了原始资本积累,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随着资源的枯竭,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急剧下降。地区经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如税收、企业利润、就业等多方面都依赖资源行业,随着资源行业的优势逐渐削弱,经济效益也大幅度下降。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种不可逆转的规律,合理规划资源型产业和区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型地区必须通过发展替代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来使产业进入新的生命周期,这也是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最艰巨的任务。
(四)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差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且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产品大多属于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这些初级产品、上游产品,受经济周期、生态环境和投资波动作用明显。宏观经济景气时,原材料价格上涨,资源过度开采和利用,资源型地区会出现短暂的繁荣,一旦整体经济环境出现恶化,资源价格下降,资源型地区出现产能过剩,资源型企业和相关产业的经营陷入困境,整个地区将会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历史和发展中形成的路径依赖,再加上保护生态环境的刚性约束,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往往具有较强的负向叠加效应。因此,资源型地区这种固有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企业具有大起大落、长期不稳定的特征,加上主导产业具有关联性强、市场风险大的特性,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现象经常出现,地方经济发展的忽冷忽热也是常见的现象。
二 资源型地区的社会特征
(一)居民收入两极分化,失业问题突出
资源开采和加工对资源型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破坏,形成了单一的经济结构,尤其是在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和居民贫困。这种负外部成本没有被因资源开采而暴富的企业经营者承担,却让资源型地区大多数普通居民承担,他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与资源型企业获得巨大利润和企业经营者的迅速暴富形成反差的是,资源型地区的普通居民收入水平仍然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有所扩大。
按照资源型地区产业生命发展周期,目前大部分资源型产业处于衰退期,软硬件环境不具备对人才的吸引力。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传统资源型产业需要的就业岗位将越来越少。加之国家持续调整能源政策,资源型行业不可避免地进行整顿和重组,造成了资源型产业从业人员下岗,而资源型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比较单一,再就业十分困难。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困难,引起群众上访案件和刑事案件逐年增长,社会秩序状况堪忧。同时,资源型地区的棚户区搬迁改造任务也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虽然各地的棚户区改造都已陆续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棚户区改造工程基础设施投资巨大,后续资金的来源仍是摆在资源型地区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社会矛盾突出,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多
一方面不断加大的贫富差距引发了资源型地区的低收入群体相对较强的“仇富”心理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很多资源型企业的经营者只关注企业利润,不注重保护劳动者权益,也不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极易激化社会矛盾并导致群体性事件。尤其在资源市场不景气时,社会问题更为严重。
另一方面因为我国自然资源属于国有,政府应当保障资源收益的公平合理的分配。当不恰当的产权安排能带来诱人利益时,政府有可能不顾广大民众的利益而以权谋私,一些政府官员利用职务之便成为暴富群体。而有些民众的正当利益却没有得到合理补偿,只能选择集体上访的方式解决问题。由于部分官员处理群众上访事件时出于利益瓜葛或其他原因偏袒企业,最后导致一般性群众上访事件演变成反政府的群体性事件,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三 资源型地区的文化特征
(一)贫富分化的社会现实对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
虽然现代文化给资源型地区注入新观念、新思维,但资源型地区严重的贫富分化也在不知不觉中使人们价值观产生扭曲。部分资源型企业主和不法寻租的政府工作人员利用国有资源获得巨大财富,这些财富并没有用来造福实体经济,反而滋生了不良的生活习气。一些暴富者挥金如土,腐化堕落的生活方式对当地原本的淳朴文化和习俗道德形成强烈冲击,金钱至上的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勤劳致富的观念不再至上,知识、能力、技术也不是获得财富的至关要素,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备受冲击。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蔓延,一些人甚至为此不惜走上犯罪道路。奢靡的生活方式和违反社会道德准则的行为方式得到广泛传播并渐受推崇,进一步扭曲了大众的社会价值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犯罪行为。
(二)文化产业发展缓慢,文化消费结构不合理
资源型地区由于经济效益日趋下降,区域相对封闭,科学文化和社会信息的传播途径不通畅,这导致了资源型地区人民的文化需求层次较低,文明、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资源型地区比较匮乏。虽然资源型地区的文化消费项目呈现多元化,但在资源型地区资源经济效益日益下降的今天,居民的就业困境、经济水平的降低将会影响其文化利益的提高。
(三)人口的文化程度偏低,开放度不高
文化程度对劳动力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就业率也越高。目前资源型地区居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长期以来依赖资源开采和加工形成的单一劳动技能,导致当地居民缺乏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再就业难度较大。小农经济意识和迷信意识较浓,商品经济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严重缺乏,这种观念特点也使得劳动者的眼界和拓展经济活动范围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资源型地区人才综合素质相对偏低、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资源型地区转型和发展的瓶颈。
四 资源型地区的环境特征
(一)地区环境质量较差
对资源过度开采导致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是资源型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矿产开采与加工等,导致地表塌陷、植被破坏,对周边地区的大气、生物、水质等以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短时期内无法弥补的破坏。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对产业和转型路径的选择失误,还会进一步导致环境恶化。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给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了隐患和损失。因此,资源型地区比其他地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和治理压力问题。
(二)环境问题成为制约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障碍
资源型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和绿色农业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不言而喻,而绝大多数高技术产品,对生产过程中的空气洁净度和温湿度等环境要求非常严格,大多数资源型地区空气中的颗粒浓度高,显然达不到这一要求,极大地影响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落户和正常生产质量。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前提。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工作和生活空间的健康及舒适程度的要求正在日益提高,而大部分资源型地区的环境往往达不到人们的期望值。因此,资源型地区严重的环境问题极大阻碍了产业转型的顺利推进。
第四节 我国资源型地区沿革
资源型城市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以矿业为代表的资源开采,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是主要在现代。开平煤矿是1878年中国开办的第一个近代资源型企业,唐山这座资源型城市也随之出现。统计显示,中国各类资源型城市在1949年就有22座,20世纪50年代末新增31座,20世纪60~70年代,新增11座,20世纪80年代新增34座,20世纪90年代新增80座,到2000年的时候,全国已经拥有资源型城市178座。
中国城市的兴起与经济发展,尤其是现代工业发展与资源开采水平密切相关。中央政府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带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发展高潮。在21世纪前半叶,我国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及与此高度关联的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仍有需求,新的资源城市也将随之不断产生。
到2001年底,我国共有城市662座其中资源型城市共计118座,占我国全部城市的18%,分布于中国22个省份(见表1-1)。在资源型城市中,东北三省合计30座,占全国的25%;这些城市以煤炭城市为主,超过总数一半(见表1-2)。
表1-1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地区分布
资料来源:王青云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表1-2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分布
资料来源:王青云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013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规划涵盖了262个资源型城市(见表1-3和图1-1)。
表1-3 全国资源型城市名单( 2013年)
续表
续表
注:带∗的城市表示森工城市。
图1-1 我国各省(区、市)资源型城市分布情况
这些资源型地区曾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目前,我国资源型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应当看到,资源型地区历史遗留问题还很严重,地区产业发展依然依赖自然资源,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强。棚户区需要改造和沉陷区治理仍未彻底完成,失业矿工和城市低保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资源型地区的发展现状表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有待努力。
第五节 我国资源型地区的分类与发展
一 我国资源型地区的分类
资源型地区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根据地区主导资源不同,可分为煤炭资源型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型地区、有色金属资源型地区、黑色金属资源型地区和森林资源型地区等;按照自然资源开发种类的多少,划分为单一资源型地区和综合型资源型地区;按照产业结构形式可划分为采掘型资源型地区和采掘加工型资源型地区;按照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发展阶段分为成长型资源型地区、成熟型资源型地区、衰退型资源型地区和再生型资源型地区等。
其中,对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路径最具有研究意义的分类方式当有以下四类地区,即成长型资源型地区、成熟型资源型地区、衰退型资源型地区和再生型资源型地区,《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对国内资源型城市的分类即采用了这一标准。这一标准有利于明确资源型地区的资源开发程度和发展阶段,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达到分类引导各类地区科学发展的目标。
在这种分类方式下,根据县级及以上行政区的资源开发程度和发展阶段,对我国内蒙古、贵州、黑龙江、新疆、辽宁、甘肃、青海、山西等主要资源型地区进行分类(见表1-4)。
表1-4 资源型地区综合分类
资料来源:《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 2013年11月。
在我国主要的资源型地区中,山西主要显现出成熟型资源型地区的特征,内蒙古兼具成长型和衰退型资源型地区的特征,辽宁表现为兼具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资源型地区的特征,黑龙江主要表现为兼具成熟型和衰退型资源型地区的特征,贵州、青海、新疆主要表现为成长型和成熟型资源型地区的特征,甘肃兼具成长型、成熟型和衰退型资源型地区特征。对于呈现不同特征的资源型地区,应设计不同的转型和发展目标及路径。对于成长型资源型地区,一方面应继续规范原有资源开发的秩序,另一方面积极谋划布局未来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向和路径;对于成熟型资源型地区,要在提高原有资源型产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于衰退型资源型地区,则应把扶持接续替代产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对于再生型资源型地区,则应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充分地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作用。
二 我国资源型地区的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失调
在我国资源型地区,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普遍较高,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一般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近几年各地区都有意识地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与早些年相比,资源型地区的第二产业比重已经显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15年8个资源性省份的三大产业占GDP比重来看,山西、内蒙古、辽宁、青海的第二产业比重仍然高于40.5%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内蒙古和青海第二产业比重高于50%的水平(见表1-5)。由此可见,资源型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仍有待调整,经济转型任重道远,抗风险能力亟待加强。
表1-5 2015年我国主要资源型地区的三大产业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各地区2015年统计公报整理。
(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在当前我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资源型地区的经济下滑趋势更加明显。8个资源型省份2011~2015年生产总值增长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逐年下滑趋势。全国31省份2015年经济数据显示,2015年GDP总量排名,黑龙江、山西、贵州、新疆、甘肃、青海等资源型地区均位列后10名之中;辽宁虽然GDP总量略高一些,却以3%的GDP增速在全国各省份GDP增速中居倒数第一位,创下23年以来的最低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9%),比山西省3.1%的GDP增速还低0.1个百分点。山西曾经在2014年以GDP增速4.9%在全国各省份GDP增速排名中居倒数第一位(见表1-6)。由此可见,资源型地区与全国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日益明显,其面临的经济困境和资源型地区特有的发展难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表1-6 我国主要资源型地区2011~2015年生产总值增长率
资料来源:根据各地区2011~2015年统计公报整理。
(三)投资增长动力不足
当前投资仍然是拉动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但从目前情况看,资源型地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普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投资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辽宁,2014年和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下降了1.5%和27.8%(见表1-7),这既有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但更多显示出投资增长点和动力源不足的问题。这些资源型地区大多处在资源型产业去产能的过程中,在非资源产业领域形成新的有效投资还存在一定困难。
表1-7 我国主要资源型地区2011~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资料来源:根据各地区2011~2015年统计公报整理。
(四)社会民生发展滞后
从我国主要资源型地区2013~201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数据(见表1-8)可以看出,除黑龙江和甘肃近年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小幅下降外,其他资源型地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均呈上升或与上年持平的发展趋势。资源型地区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出现失业的岗位大部分与资源型企业近年来的减产停产相关。资源型地区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不但是区域经济不景气的缩影,也对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并可能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影响资源型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表1-8 我国主要资源型地区2013~201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
资料来源:根据各地区2013~2015年统计公报整理。
第六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一 我国越来越多的资源型城市开始重视新兴产业
大庆是我国第一大油田,连续20多年原油实现高产稳产,每年产油5000万吨。面对资源快速减少的局面,从1992年起,当地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推进经济转型,不懈探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石化、农产品加工、机械、电子等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依托其资源优势,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妥善解决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加大对环境的整治力度,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保证城市转型顺利进行。
东营市是胜利油田所在地,油田目前尚处于稳产期。21世纪初国家提出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城市转型效果显著。一是在以石油工业为主的同时,大力推进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盐化工、机械电子、橡胶制品、食品加工等产业。二是突出生态、绿色、高效,大力推进农业发展,着力引进农业龙头公司。三是在服务业发展上,积极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地方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一半以上。在经济转型的同时,积极做好城市建设、社会民生以及环境资源整治等工作,排除了城市转型的后顾之忧。
盘锦市是辽河油田所在地。近年来,在资源型城市定位下,盘锦市注重可持续发展,抓住发展契机,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特色之路。坚持以项目带动的方式,整合各项资源,壮大工业规模,扩大服务业比重,积极构筑非油产业集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宜商宜居的环境;以改革开放为抓手,吸引投资,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在经济转型的同时,做好社会事业的转型,为城市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 美国匹兹堡依靠新兴产业焕发城市生机
美国钢都匹兹堡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陷入资源枯竭、企业大量倒闭、经济严重衰退、社会问题集中爆发的困境。之后,匹兹堡市政府采取了多项政策和措施进行改革,主要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如今,该市仍然是美国的钢铁中心,其机电设备等工业居全美领先地位。此外,其炼油、电子、化工和医药等产业也相当发达。他们的主要经验如下,一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政府制定政策,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更新陈旧生产设备,利用新工艺和高科技研发成果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大新兴技术和产业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使高新技术、信息科技在制造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二是积极培育发展服务业。以金融保险、工程设计、科研开发、房地产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教育和医疗卫生的社会性服务业得到大力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三是注重科研机构的应用研究,有300多个新公司在应用研究成果的支持下诞生,在产业园区中将企业与研究紧密结合,促进成果转化,促进新技术、新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