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在2013年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一带一路”倡议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写入会议决定。在2014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2015年2月,中央成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2016年,“一带一路”建设被列入“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4年来,这一倡议从理念构想到战略规划,从顶层设计到行动措施,由点及面、逐步演进,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这一重大战略构想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一带一路”沿线超过60个国家(地区)的积极响应,获得高度共识。2013年9月以来,在中国国家领导人对外出访和接待外国领导人的多个场合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均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并得到了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热情回应。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支持及参与意愿。中国已经同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的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以亚投行等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等多个规划对接文件签署,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在多个国家逐步落地。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与会各方通过了联合公报,达成了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一带一路”建设进入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层次影响逐步显现,世界经济版图正处于深刻调整中,全球化面临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主动提出开放合作、促进和平发展的“中国方案”,是新时期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对于开创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全球和平合作和共同发展,同各国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新型合作框架,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相互连通、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走出去”的生力军。民企在发现市场、融入市场和孵化市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在产业创新、模式创新、金融创新三方面“敢为天下先”。中国高度重视和支持民营企业在“走出去”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投资合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担当大任的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相关国家开展投资合作,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并实现转型升级的需要,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和发展潜力。
本书通过解读“一带一路”建设有关政策和措施,阐述了“一带一路”建设同民营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的关系,从国别和行业的角度分析民营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探讨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思路和途径。此外,本书还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环境和产业环境进行分析,并通过剖析民营企业沿“一带一路”投资的个案,找出其在“走出去”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为企业在执行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