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产业转移与西部优势产业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我国区域工业产业集聚与同构化趋势

第一节 经济增长阶段下产业集聚化与同构化

一 区域产业演进

从产业自身演变规律来看,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区主导产业不断更替、转换的演进过程就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对于主导产业的演变规律,大致有霍夫曼的工业化经验法则、罗斯托的主导产业转化规律、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等。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主要是以霍夫曼比例将工业化划分为轻工业发展阶段和重工业发展阶段。罗斯托将主导产业演变划分为七个阶段,分别是以农业为主导的阶段、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阶段、以原料和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阶段、以低加工度组装型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阶段、以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的阶段、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阶段、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臧旭恒:《产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第306~307页。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论则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与作用的变动,并将制造业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工业化初期(主要工业部门为食品、皮革、纺织等)、工业化中期(主要工业部门为非金属矿、橡胶制品、石化、煤制品等)和工业化后期(包括机械制造等工业产业部门王述英、白雪洁、杜传忠:《产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第210页。,后来的学者还加入了后工业化时期,产业部门接近于罗斯托的第七阶段)。

从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Ray· M. Northam)发现,各国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轨迹,可以概括成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图2-1所示。根据城市化进程的这一阶段性特征,在初期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向纺织、食品、日用产品等轻工业转移,餐饮、商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随之发展。第二阶段,随着资本的积累与分工的深化,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工业,钢铁、化学、机械、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开始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开始减弱;为生活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加速,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步加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开始加速提高。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后期,电气设备、航空工业、机密机械、核能工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快,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减弱;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产业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与发展,使得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和吸纳速度均超过第二产业。进入工业化后期,信息产业、电子工业、新材料、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需求数量相对减少,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景普秋、陈甬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东南学术》2004年第4期,第37~44页。

图2-1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产业演进与劳动力转移的一般模式

资料来源:改编自Michael Pacione, Urban Geography: A GlobalPerspective, second edition,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London and New York, p.104.

二 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阶段

地区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及产业分工与产业集聚趋势如图2-2所示。图2-2中,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产业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图2-2 地区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及产业分工与专业化演变趋势

资料来源:依据笔者的研究绘制。

(1)低收入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单一或少数产业发展阶段

如图2-2所示,地区经济增长进程中,在低收入阶段,由于经济规模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产业发展面临资本短缺、人才匮乏、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相对单一以及技术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在产业发展中多以初始资源禀赋为基础发展单一或少数种类的产业。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初期都得到普遍体现。以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前后的英国为例,经历了圈地运动、初始资本积累的资本主义生产,其产品仍然集中于以农产品为主要加工原料、以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纺织工业、食品加工业等产业领域。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资本匮乏、劳动力技能水平低下,加上长期存在的满足基本生存消费品生产不足的状况,居民对衣、食、住、行等消费品的需求巨大,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也因此主要集中于纺织业。在我国劳动力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情况下,带动纺织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正因为如此,如表2-1所示,1985年前,食品加工制造业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均超过了10%,1992年前(除1983年外)纺织业和服装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高达13%~19%。但1990年后,食品加工制造业、纺织业和服装业在我国工业产业中的主导地位逐渐下降,到1997年均下降到10%以内,尽管2006年之后食品加工制造业所占比例稍有回升,但到2012年也只有7.3%,纺织业和服装业则只有5.3%。

表2-1 1980~2012年中国食品加工与制造业、纺织业和服装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注:∗1990年前《中国统计年鉴》中的该项数据为“食品制造业”, 1995年及之后的该项数据为“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

∗∗1990年前《中国统计年鉴》中的该项数据为“纺织业”和“缝纫业”两项数据之和,1995年及之后的该项数据为“纺织业”和“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两项数据之和。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事实上,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最前沿的长三角、珠三角,单一或少数产业在工业产业中的主导地位演变趋势更加明显。改革开放后,广东、江苏和浙江三省的工业产业结构中明显地体现出农副食品加工与食品制造和纺织与服装业占主导地位的状况。如表2-2所示,1980年,三省的农副食品加工与食品制造和纺织与服装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均超过10%,且两大产业的比重合计均超过了30%,江苏甚至超过了40%。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后两大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呈持续下降趋势,而以电气机械和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则不断上升。到2000年,食品加工与制造在三省的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都已很小,到了2012年,只有浙江省的农副纺织业与服装食品业所占比重超过10%,产业重心已经发生了明显转移。

表2-2 改革开放后广东、浙江、江苏三省主要产业所占比例演变趋势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笔者依据广东、浙江和江苏三省历年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计算得到。其中江苏省“1980”栏的数据实际为1982年的数据。

(2)中等收入阶段的产业多元化

在低收入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单一或少数产业快速发展。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单一或少数产业规模的继续扩大将面临诸多约束因素。首先,从市场约束来看,主要体现在区域市场规模有限,域外市场对于本地区出口产品的吸收能力有限。其次,资源和产能约束。由于单一产业规模的扩大,对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深,可能导致地区资源利用的枯竭。此外,在土地、人力、基础设施等要素制约下,地区单一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规模边界性。这些都限制了单一或少数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再次,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带来的供需不对称约束。由于在地区经济发展初期,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相对单一,因而单一或少数产业的发展即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消费升级,从而对商品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单一或少数产业规模的继续扩大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就会形成错位,从而造成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同时并存的现象。最后,技术进步带来新的替代产品。技术进步带来新的替代品主要是从产业内部发起的,并通过新的替代品促使产业生命周期在走过成熟、衰退期之后,被升级后的产业所替代。

在以上四个方面的约束下,单一或少数产业的发展局面将面临以下两个方向的选择:一是相关产业多元化,即在产业深化基础上的产业多元化。二是不相关产业多元化,即通过引进与原有产业不相关的产业寻求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这两个方面都会导致地区产业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

(3)高收入阶段的生产环节专业化

到了高收入阶段,由于生产过程的曲折化,产业内分工进一步深化,因而地区专业化主要体现为生产环节的专业化,即地区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在某一产业内的某一环节专业化生产,从而构成区域产业发展的完整产业链,进而促进产业在一定经济区域内的发展。而对于单个区域来说,则因为在多个产业领域内实现专业化生产,因而在产业分类日益细化的情况下,产业集聚度可能进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