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观点综述
围绕主线、着力攻坚、稳中求进、进中求好——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综述之一
【摘要】
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在开幕式和主题论坛阶段,与会专家指出,2016年我国经济整体缓中趋稳、稳中向好。2017年经济工作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此,一要准确把握需求侧与供给侧、“稳”与“进”、“进”与“好”的关系,二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四项工作,三要加大贯彻落实力度,四要准确认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五要正确认识国际经济金融形势。
一 2016年经济工作成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之鑫表示,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产能过剩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已经取得成效,市场化的债转股政策不断完善,债转股试点项目已经开始落地,房地产去库存进展顺利,全面推开“营改增”的试点和降低社保费率,安排专项建设基金和制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导则,加大了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在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升级改造等重点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在不断加大。
新华社副社长周树春表示,2016年中国经济在阵阵寒意中逆势而上,在内外挑战中平稳运行,赢得来之不易的良好开局。一方面,“稳”字当先,实现经济增长稳、就业物价稳、收入消费稳、全年走势稳的总体目标,实现缓中趋稳、稳中趋进、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新风扑面,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保持10%以上增速,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新模式新业态景象涌现,新产业新经济破茧而出,新动能新活力加快孕育。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2016年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一方面,经济增速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季度之间非常平衡;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出现很多积极变化,经济结构在优化,创新的支撑作用、消费的拉动作用等都在进一步增强,就业岗位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增长基本与经济增长同步,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也有所好转。杨伟民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政策框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做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明确提出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二是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三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二 2017年经济工作重点
朱之鑫认为,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要把握好需求管理与供给侧改革的关系,供给侧改革并不是要代替需求管理,而是通过需求管理来稳增长,释放新需求,引导市场树立信心,改善市场预期;二要处理好“稳”与“进”的关系,不仅要保持宏观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总格局,而且还要在稳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政策手段,降低金融和房地产领域的风险,放大改革中积极因素的正面效应,实现稳中求进;三要处理好“进”与“好”的关系,在不断改进供应质量和效益、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准和竞争力的同时,也应通过创新与培育发展新动能相衔接,实现新动能与旧动能的接续替代。
周树春认为,2017年,经济工作重点在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首要是进一步深化认识,保持定力,面对经济运行中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一治国理政的指导原则,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稳促进,以进求稳,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重心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这个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在经济持续六年的增速放缓后,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的时期,只有积极推动结构优化、动能转换、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新的跨越;主线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硬仗大仗。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只有坚定不移更加精准地推动“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才能使中国经济化茧成蝶,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再上新台阶。
杨伟民认为,2017年经济工作在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的基础上,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坚持宏观政策引领,适度扩大总需求,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防控金融风险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三是加强预期引导,稳定大局;四是社会政策要托底,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2017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此,首先需把握两个逻辑,其一,我国经济运行当中出现的问题,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其二,出现结构性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的障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最终目的是满足需要;第二,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第三,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杨伟民表示,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四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17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一是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二是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三是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从六个方面就如何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阐述。一是顺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逻辑。经济新常态下,第一要实现速度转轨,即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第二要实现结构转型,通过加大改革调整力度,促使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第三要实现动能转换,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二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推动创新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增长,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下限是就业,上限是物价;稳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稳预期,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坚持扩大开放,稳定企业家的信心,加强预期的引导,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防风险,把防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目前风险总体可控,要预防和消除隐患。四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钢铁、煤炭行业,要严格执行环保、消耗、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推动企业调整处置和兼并重组,其他一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也要用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做好去产能工作。去库存方面,分类调控,因城施策,要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的问题。去杠杆方面,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的债转股,加强企业自我约束,规范政府举债。去成本方面,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要通过改革降低制度性的交易成本。补短板方面,继续加大农业水利脱贫攻坚等方面工作。五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要更关注标准、品牌、技术,用标准立业,用品牌兴业,努力攀登知识产权高地,发挥工匠精神,建立百年老店。六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
三 经济中的新变化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副理事长厉以宁教授认为,中国正处在一个剧烈变化时期,经济中出现了诸多新变化,一是农村新人口红利正在出现。农村土地确权、流转后,一方面,通过租赁等形式办农场的人日渐增多;另一方面,“城归”兴起,越来越多进城打工的农村劳动者带着打工所学技能返回农村,从事汽修、食品加工等服务行业。此外,职业教育学院日渐兴起,越来越多的农民到技术学院、农业学院深造,提升了农村的人力资本水平。二是创新的内涵出现新变化。传统观点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组,而现在,创新是信息的重组。好的创意会孕育好项目并带来大量资金,因而需要转变思路。三是消费方式出现新变化。与以前消费者选购商品寻求最优相比,现在很多消费者在进行次优选择,原因在于市场上新产品种类不足,同时商品的功能创新不够。针对经济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各种变化,我国的改革要持续不断进行下去,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
四 2017年国际经济金融形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刘遵义教授认为,从短期来看,全球实际GDP和贸易增长率都在放缓,贸易已经不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动能,货币政策方面,美国、欧洲、日本在逐步回归利率正常化,资产市场将得到逐步恢复,低利率时期居民财富分配上的扭曲也会得到校正,美元走强不可避免且会持续一段时间,石油价格近期也出现回升。世界经济的长期发展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全球化问题,全球化带来了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不同群体的贫富分化,未来进一步推进全球化需要着力解决这一问题;二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建议中国政府批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允许个人延长工作年龄,以进一步提高人口红利。
刘遵义教授认为,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对中国来说是扩大自由贸易范围的机遇,可以抓住机遇推动实现中日韩、“东盟+3”、“东盟+6”等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逐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对于人民币汇率,应保持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的稳定而不用太在意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信息部 谈俊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