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是一部资料书,记述自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盛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是在2006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逐渐兴起,并形成全党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全会决定,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成效明显,但也面临不少的现实挑战。有学者指出,一些因素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丰富性制约着人民大众对其的全面认知,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学理性制约着人民大众对其做深入把握。因此,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个最鲜明的价值诉求就是要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炼简洁明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学者谈到,他及其研究团队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如果没有一个内容简洁、持久有效且指向明确的价值观念,我们党的这种意识形态框架就很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铭记和认同的社会共识。
2011年10月,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李长春同志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在征求意见和起草调研过程中,一些同志建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概括,提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件起草组进行深入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委托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专题研究,梳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表述。从调研情况看,概括出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这说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得到了党中央的重视。正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这一研究得以蓬勃开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这也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是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放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来阐述,再一次明确说明这一点。
二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前后,理论界关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讨论,正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
这场大讨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党的十八大之前为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讨论涉及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基本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对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进,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的原则要求和具体形式,等等。学者们各抒己见,当时“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述和表达已经达到几十种甚至上百种”。
党的十八大之后为第二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这一论断,理论界就“三个倡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逐渐形成了共识。
主流看法认为,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学者强调,“三个倡导”的论断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深刻阐述,也是基于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需要而采取的一种务实选择。特别是在社会各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尽一致、观点不尽相同、看法多种多样的情况下,这一论断对于避免思想模糊、认识混乱、选择迷茫,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形成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十八大之后,理论界就“三个倡导”作了认真的解读,对深入理解和把握其中的12个范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也有学者认为,十八大的“三个倡导”这种开放而未定性的表述方式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概括总结、提炼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设了广阔空间和充分余地,如何在充分践行“三个倡导”基础上,科学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有学者提出,“三个倡导”可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和基础资源,本身不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表述,也不能理解为从中提炼出不同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之间不是简单的等同关系。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本质、中国精神、价值资源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它涵盖整个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核心价值观只能有一个,而不应该有不同层面之分。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或个人层面,确立的核心价值观是共同的、没有差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分割为三个不同层面,如果有不同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实际上也就否定了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不同看法,体现了高度的学术民主,为高层决策提供了充分的学术资源。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2015年4月20日,《人民日报》评论员任仲平的文章又指出,价值观的力量,比生存的需要更崇高,比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博大,它为人生赋值、为社会定规、给国家赋形。党的十八大勾绘出国家的价值内核、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人民的精神家园,成为当代中国精神世界的“价值公约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这两篇文献可以看作全党全社会在“三个倡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问题上已经取得共识的标志。
本书第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即反映上述情况,展示理论界为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作出的努力。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不仅要解决“什么是”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如何培育和践行”的问题。
2012年,党的十八大已经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任务。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重要讲话,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针。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指出这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应该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对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非常具体的指示。他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习近平还强调,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界按照党中央的部署,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逐步将研究重心转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研究的内容涉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及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路径和机制,不同群体(如未成年人、大学生、企业员工、农民、教师、党员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等诸多方面,有学者研究了国外价值观及价值观教育,对中外价值观教育作了比较。学者们还结合实际,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律作了初步探讨。本书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即反映了理论界在这方面的研究状况。
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和深入。我们将持续关注研究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