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人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人类发展的困境

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增长成为社会追求的最主要的目标,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被人们视为人类进步的同义词。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我们多数人以为经济的发展就是社会的进步,以为进步就是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更多的金钱、更多的技术、更多的商品、更多的享受等。工业社会给我们描绘的图景就是:物质一天比一天丰富,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我们越来越可以随心所欲。工业社会以一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发展模式引导着社会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不断地满足。对于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我们难道还有理由不去相信、不去崇拜吗?

不过,当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审视目前的工业经济模式时,我们会发现在其高涨的繁荣背后存在着深刻的危机,从社会的最基本发展前提来看,这种经济模式与人类的发展背道而驰。由于有了煤和石油这些可开采几百年的强大能源,工业经济模式呈现出掠夺式、无节制式的特点。这种经济模式的后果是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污染、生存的恶化以及人类精神的物质化。

一 工业经济模式的基础

300多年的工业时代也被称为机器时代,这除了工业社会中广泛使用机器外,工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世界观本身是一种机械世界观。机械世界观即机械决定论,主要是由弗朗西斯·培根、勒奈·笛卡儿和牛顿提出的。机械决定论把社会看作一部机械,社会的发展如同机械运动一样按照一定的程式发展,世界万物都是社会这部机械中的一个零件或一个部件。这种机械世界观把万物的质从它们的量中分离出来并排除在考虑之外,从而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物质世界。机械决定论把人与自然分开,并使人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们宣称“上帝死了”,其实质是“人成了上帝”,同时把自然沦为了奴隶。约翰·洛克把政府和社会的活动同机械模式联系起来,洛克宣称:“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必须把人们“有效地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自然中“仍有着取之不尽的财富,可让匮乏者用之不竭”,人们可以为所欲为。洛克还认为,拥有财富是社会权利,而创造财富是社会责任,人们应该把劳动投入自然,使自然十倍、百倍地贡献财富。就这样,洛克成了宣扬无止境的增长与物质财富的哲学家。

在洛克把机械决定论用于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时,亚当·斯密则在经济领域里进行了同样的努力。亚当·斯密坚信人类活动的基点是物质的利益,他受牛顿“上帝之手制造了第一推动力”的启发,提出了人们追求私利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斯密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表述了“理性经济人”的思想,他从“经济人”和“利己心”出发,把“经济人”和“利己心”看作一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源。斯密认为交换起源于“人类自利的本性”。他在《国富论》中写道:“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而这种“理性经济人”假设后来成为新古典经济学发展的唯一基石,是传统经济学发展的起点。

机械决定论从提出到现在已经300多年了,其影响已深入社会经济的每一个角落,工业经济模式所秉持的理论基础就是以机械决定论为前提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目前,以石油为能源基础的工业社会正是按照让自然十倍、百倍地贡献财富的方式发展。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人们不断勘探、开采、冶炼矿物,然后制成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人类越来越膨胀的欲望,企业则以追求高额利润为目的,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消费品,人们则以私利为出发点,追求更多的财富,更高的消费,满足更高的需求欲望。

二 工业经济模式的危机

由于机械决定论的影响,当前工业经济模式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地球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日益匮乏、生态环境的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精神的物质化等几个方面,而危机的最直接的后果是人类生存的危机。

1.地球资源的匮乏

在工业经济模式中,经济增长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各国政府都追求高的增长率,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往往被经济学家称为黄金时期。以中国为例,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从1978年到2008年,GDP在30年内上升了15倍,人们的生活消费从饥饿状态到温饱,再到追求高档汽车、舒适住房、高速计算机等高消费时代。但是,在经济增长后面,是气候的变暖、自然资源的枯竭,随处可见堆积如山的垃圾,这些现象已经向工业经济模式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1)水资源

水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物质,是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在地球上,人类可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水是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是被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广泛利用的资源,不仅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还用于发电、水运、水产、旅游和环境改造等。天然水资源包括河川径流、地下水、积雪和冰川、湖泊水、沼泽水、海水。按水质划分为淡水和咸水。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

人类能够直接利用的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仅为淡水量的0.26%。目前全球80多个国家10亿人口缺水,28亿人缺乏洁净的饮用水,每年2500万人因水污染而死亡。水资源匮乏是一个方面,水资源分布不均则加重了水资源的危机。一些国家和地区因水资源稀缺而发生战争,大批的人们因缺水而缺少必要的卫生条件。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则因水资源的相对丰富而严重浪费水资源。在我国,水资源的稀缺更严重,2010年西南五省出现持续半年无雨的严重旱情,很多地方出现了滴水难求的现象。而2016年夏天,江西、湖南多地出现特大洪水,很多城市出现被洪水淹没道路及冲毁桥梁和房屋的现象,造成重大损失。

(2)能源

能源是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如矿物质能源、核能源、大气环流能源、地理性能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众所周知,自从三次科技革命以来,能源成为各国经济的命脉。而地球上的能源是有限的,于是在各个大国之间引发了一些与石油有关或纯粹是为了石油的战争。为了争夺对世界资源与能源的控制权,导致了两场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战以来,全球出现了多次石油危机,而目前世界的热点问题,也都与能源相关,中东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因为能源而敏感的地区,事实上,中东及海湾地区与非洲的战争都是由化石能源的重新配置与分配而引发。这种军事冲突,今后还将持续。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与核能的广泛的投入应用,因而它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经济。然而,这一经济的资源载体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地接近枯竭。石油储量的综合估算,可支配的化石能源的极限,为1180亿~1510亿吨,以1995年世界石油的年开采量33.2亿吨计算,石油储量将在2050年前后宣告枯竭。目前有人估计里海底下储油量相当可观,但专家告诉我们,按最乐观的估计,里海底下的石油最多只能将石油危机的日子推后3年。天然气储备估计为131800兆~152900兆立方米。年开采量维持在2300兆立方米,将在57~65年内枯竭。煤的储量约为5600亿吨。1995年煤炭开采量为33亿吨,可以供应169年。铀矿的年开采量为每年6万吨,根据1993年世界能源委员会的估计可维持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化石能源与原料链条的中断,必将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和冲突的加剧,最终葬送现代市场经济。核聚变能的利用到2050年还没有实现的希望。总之,能源危机迟早会爆发,它的爆发将具有爆炸性!

工业经济模式决定了对地球能源的掠夺,工业生产的增长背后,往往是更大的能源消耗。20世纪50~70年代,工业生产增长15倍,石油消耗增长100倍;人均GDP<1000美元时,人均能耗<1500千克标准煤;人均GDP≥4000美元时,人均能耗>10000千克标准煤。这种呈类似几何级数增长的能耗,反映了工业经济模式效率的低下。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每年的能耗在全球所占的比重超过了30%,而美国人口仅占世界的6%。倘若中国达到美国的工业化水平,则地球上的能源仅供一个中国使用都不够。

(3)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矿产有160多种,其中80多种应用较广泛。按其特点和用途,通常分为四类:能源矿产11种;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2种;水气矿产6种。共有168种矿种。

机器作为工业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制造产品,事实上,机器制造产品不过是把原料转化成产品。为了制造出满足人们欲望的各种产品,人类疯狂地开采地球上的各种矿物,其中最主要的是金属。越是工业发达的国家,对矿物的需求就越高。以美国为例,美国每年生产、进口全球矾土产量的27%,铁矿产量的18%,镍矿产量的28%。在21世纪,全世界要达到美国这样的生活水平,将需200个地球来满足人们对矿物的需要。

目前,地球上维持高度工业化经济所需要的每一种重要非再生矿产正在被消耗殆尽。据美国矿产局估计,按1980年的生产速度,世界黄金储备还可用24年,水银40年,锡28年,锌40年,铜65年,铅35年。一个全球性的矿产资源危机也将在50年内出现。

2.生态环境的污染

按工业经济模式发展,“满足人的欲望”是人类活动的第一目标,而自然界是满足人类欲望的宝库和场所。从产业革命以来,人们一方面毫不吝惜地从自然中掠取资源,一方面又毫无顾忌地向自然界排放垃圾。在自然界资源枯竭的同时,自然界也因为工业垃圾而受到极大的破坏,以致人类学家惊呼:“我们其实已经生活在垃圾堆和废气之中。”

2007年10月28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发布了《全球环境展望(四)》,指出:目前温室气体仍然高于《气候变化公约》的规定;自然区域及其生物多样性因农业用地和人类居住区的扩展而逐渐丧失;日益广泛地使用化学品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做法构成了重大的健康风险、环境污染和处置问题;迅速而又未经良好规划的都市化,特别是沿海地区的都市化正在给邻近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沉重负担;全球生物化学周期复杂的且常常不为人知的相互作用正在导致广泛的大气酸化、气候易变性、水文周期变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生物量和生物生产力的丧失。目前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垃圾,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这些工业垃圾的相当一部分是无法转化的,有的将以“死”的状态存在成百上千年,无法再利用,有的则是对人和自然将造成极大危害的危险废弃物,如二英及放射性物质等。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出现重大石油泄漏事故,油污已经形成约5200平方公里,相当于40个厦门岛的面积的污染区,油污的清理工作将耗时近10年,墨西哥湾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将成为一片废海,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以数千亿美元计,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出现里氏9.0级地震,造成福岛两座核设施爆炸,出现严重的核泄漏,其污染到目前还无法估量。

在出现污染、垃圾的同时,另一个“消灭战”在不知不觉地激烈地进行着,这就是被工业经济模式繁荣表象掩盖着的生物种群灭绝。自然界生物种群构成了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工业时代,“人的需求”是唯一目标,其他生物种群的灭绝则无足轻重。1600~1900年的300年中,有75个物种灭绝,平均每4年一个,而1900年以来,物种灭绝速度急剧加快,现在平均每6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到20世纪末有100万种物种灭绝,这是自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来最大的绝种浪潮。工业经济模式的破坏性由此可见一斑。

以我国为例,当前大气、水、土壤等常规污染正形成区域性、流域性、系统性和跨行政区污染格局。而且,在常规污染问题未解决的情况下,持续性毒害污染等新型环境污染不断涌现和加剧。可以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已成为“全球之最”。

从常规污染看,大气污染方面,以PM 2.5为主的区域性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及其形成的长时间灰霾天气已成常态,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四川盆地等地区。2014年,74个重点城市中,只有8个城市的6项污染物年均浓度达标,其他66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年均PM 2.5浓度均远远超出国家标准。水问题方面,水污染已发展成为流域性污染问题,2013年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Ⅳ~Ⅴ类和劣Ⅴ类(后者为丧失使用功能的水)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19.3%和9.0%,其中黄河、海河、辽河的劣Ⅴ类水质断面占比分别为33.3%、62.7%和42.9%,污染十分严重;地下水污染不断加剧,全国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约六成水质较差和极差。

3.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在20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大约攀升了0.6℃,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20世纪90年代是自19世纪中期开始温度记录工作以来最温暖的十年。在过去四十年里,北极冰层厚度已经下跌了大约40%。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二是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如此许多小岛将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恶劣天气层出不穷。2016年,妮妲、莫兰蒂、鲇鱼等多个17级强台风连续登陆我国的台湾和福建地区,造成重大损失。

4.人类精神的物质化

人类的精神领域是一个以物质为基础而又超越于物质的世界。人类千百年的文化艺术正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奇葩。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对幽静、舒适以及自然的追求深深地埋藏于人类精神之中。许多文化的道德和宗教信念包含着一种促进对自然环境保护和尊重的责任。许多传统教义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生物的多样化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美。

从洛克宣扬“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开始,人们就被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推动着,全身心地追求着财富。工业社会把刺激(增加)消费作为经济政策的目标,发育巨大的商品市场,通过各种途径鼓励消费,通过商业广告出售消费主义,形成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形成真正的消费文化。它的口号是:“生活就是消费”。消费文化是工业时代大量生产的直接产物,因为刺激消费才能促进生产,消费文化的后果则是对人类精神的物质化。

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物质产品日益丰富,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未呈现出同步增长。如果说,物质生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前提,而精神生活则是与物质生活共同构成人类生活又高于物质生活的,是人有别于一般生命物的根本特征。在“物化”时代,人的精神生活也被物质奴役,朝着对物质片面的、单向的追求发展,人的精神生活失去了内在超越性、丰富性与意义性,失去了崇高意义和价值追求。

精神本来是在物质的基础上走向一个与物质世界相对应的心灵世界,而消费文化已使心灵这个天使坠入了凡尘,日本学者界屋太一曾说:在工业社会里,一切受到人们称赞的事物,如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水平等,都是和生产与消费更多的物质联系在一起的。……工业社会的价值观认为:消费更多的物质总是好事,增加或消费更多物质财富就是幸福。这种价值观使得社会物欲横流,形成了道德荒原。概括起来,工业革命以来的生活方式主要立足于这样的基础之上:一是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衡量社会进步之标准的物质主义,由此导致在有限资源中追求无限增长的悖论;二是以感官享乐为人生意义的消费主义,是道德解体、人欲贪婪、争夺与冲突不断升级之社会困境的根源;三是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科技主义,在“人定胜天”的狂妄中奴役和毁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很多人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越来越有“这世界怎么变得越来越乱”的感觉。究其根源,就是人类精神的物质化所造成的。有识之士指出:生态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人类的心态问题,人类的主流哲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仅靠“环保”是救不了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