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研究
哈萨克斯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本态度与中国的方略
郭文韬 宋德星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江苏 南京,210000)
【摘要】 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和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深度契合性。总体来说,哈方愿意搭中国崛起的快车,对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持积极和欢迎的态度,“光明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已成定局。然而,哈方在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过程中也存在疑虑和担忧,一方面,哈萨克斯坦担心过分依赖中国而影响到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其中主要是与俄罗斯的关系;另一方面,哈萨克斯坦政府和民众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理解仍存在误区。对此,中国需要从地区和国家两个层面考虑,地区层面主要是寻求俄罗斯的支持,处理好“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关系;国家层面主要是处理好与哈萨克斯坦的双边关系,核心是通过细化设计共享发展模式,以消除哈方的疑虑。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经济联盟
【作者简介】 郭文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战略;宋德星,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战略。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该倡议的目标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合作,最终将西半球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和东半球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以及欧亚大陆发展潜力巨大的中间腹地连接起来。中国呼吁沿线国家共同参与投资和建设,从而共同分享互联互通带来的红利。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的关键区域,中国希望与中亚国家一道,依托亚欧国际贸易大通道,以沿线重点城市为支撑,共同打造国际经济合作走廊。2014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国情咨文《光明之路——通往未来之路》中首次正式提出“光明之路”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光明之路”战略规划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加大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进一步加强哈萨克斯坦作为“欧亚大陆商业贸易互通中心”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不难看出,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恰好与中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战略上具有深度契合性。
然而,中亚是一个复杂、多元和不断变化的区域,历来是大国利益交汇和激烈博弈的焦点,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曾将中亚地区视为世界的中心、欧亚大陆枢纽区域的一部分。中亚五国虽然都是苏联解体后形成的独立国家,也都曾经属于“独联体”这一共同的组织框架,但是复杂的人口构成、多元的文化以及不同的地缘政治地位等因素,导致中亚缺乏政治统一的文化传统和共同利益意识,使中亚国家难以形成一个地区整体。中亚五国在外交政策甚至经贸政策领域都是破碎的,在战略认知和身份认同等问题上,不同国家的政策选择差异明显,由此大国便有了进入与影响该区域的机遇和时机。
除了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外,很多国家都提出过各自不同版本的“丝绸之路”计划,这些计划对中亚国家都有着不小的战略吸引力和诱惑。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五国中影响力最大的国家,其在寻求战略依靠或战略对接时可以有多重选择,这使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区域合作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为此,中国政府深刻理解并掌握哈萨克斯坦对中国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基本态度极为重要,更需要有应对方略,将外部冲击降至最低,以实现中哈两国的深入合作和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一 “光明之路”——哈萨克斯坦的战略雄心
中亚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是欧、亚、非三大地理板块陆路交通的要冲所在,两千多年前,欧亚大陆上勤劳智慧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欧亚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之路——“古丝绸之路”。历史上,中亚地区在古代丝绸之路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就现实而言,中亚地区同样举足轻重。在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斯坦领土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欧亚大陆上东西向、南北向的贸易大通道均汇聚于此。“历史上,大中型城市都是沿丝绸之路而建的。而现代,道路两侧则孕育着无限商机。”
哈萨克斯坦作为一个1991年才宣布独立的新生国家,在独立之后的仅二十多年间,其国家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卓越成就,毋庸置疑,这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密切相关。对于这一点,哈萨克斯坦当局有着深刻的认识,对国家未来发展也满怀信心。2014年1月17日,纳扎尔巴耶夫在首都阿斯塔纳独立宫发表了题为《同一个目标、同一个利益、同一个未来》的国情咨文,明确将“2050年前跻身全球前30个发达国家之列”作为哈萨克斯坦未来三十余年国家战略发展的最终目标,可见其战略雄心之远大。不仅如此,在制订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时,哈萨克斯坦当局也有着准确且清晰的思路:“‘光明之路’新经济计划将是我们步入全球30个最发达国家行列的一次跨越。”通过加强交通和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加强哈萨克斯坦欧亚大陆贸易互通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既作为商品集散地,又是仓储物流中心,由此大量商品和贸易将会在这里聚集,与之相伴的就是财富和货币的聚集,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金融业和服务业,并带动其他行业如法律、财会等知识产业以及旅游业的共同发展,除此之外,哈萨克斯坦本身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非常有利于发展大宗商品期货和交易。哈萨克斯坦的未来蕴藏着无尽的潜能,很有可能成为欧亚大陆的商业、物流、知识和能源中心,实现跻身全球30个最发达国家行列的目标也许并不遥远。
哈萨克斯坦作为中国西部周边的重要邻国,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重要突破口;与此同时,其无与伦比的地缘优势和无尽的发展潜能都决定其必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和核心区域。中国可携手哈萨克斯坦共同打造可靠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光明之路”未来若顺利实现对接,将有助于在更加广泛的区域内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二 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和心理
中哈关系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就是中哈两国友谊最好的历史见证。1991年哈萨克斯坦独立后,中国是最早承认其独立的国家之一,并于次年1月3日与之建立了正式的大使级外交关系。2002年,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005年,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建立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哈萨克斯坦成为第一个和中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中亚国家;2011年,两国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可以说,中哈深厚的友谊一直持续至今,未来两国对进一步深化彼此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寄予厚望。
现如今,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也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中国崛起不仅源于古代传统和历史传承,而且基于雄厚的实力基础之上。中国崛起意义重大,这是因为自航海大发现以来,西方对亚洲的优势不仅延续了几百年之久,而且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的面貌,西方凭借其自身实力的巨大优势,向全世界灌输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及其主导下的权力政治游戏规则,逐步构建起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而中国崛起将使“西方中心”这种传统格局受到动摇,也就是说,西方文明和规则主导世界的现状将会受到冲击甚至被颠覆。作为中国的邻居,哈萨克斯坦最能深刻体会和认识到这一点。世界上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对其而言,“如何与崛起中的中国共处”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外交和战略问题。中国崛起带来了大量的投资和发展机会,这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极力推行其“光明之路”战略规划的哈萨克斯坦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哈萨克斯坦政府急切希望可以搭中国发展的快车,从而进一步提振本国经济。然而,在中国崛起不可避免的情势下,哈萨克斯坦在稳步推进对华关系以实现利益对接的同时,势必会担心因过分依赖中国而影响其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其中最为关键的国家是同为哈萨克斯坦邻居的俄罗斯。
对于俄罗斯来说,它始终将中亚视为自己的“后院”,属于战略禁区,对此区域极为敏感。俄罗斯担心中国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来填补其他大国在中亚留下的“地缘政治真空”,中国将中亚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亚的推进必然会增强中国在中亚的地缘政治影响力,进而可能会将俄罗斯边缘化。因此,俄罗斯起初对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表现出警惕、质疑和不积极的态度是不难理解的。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作为苏联解体后形成的两个独立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边界,历史渊源极其深厚,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紧密联系。经济上,哈萨克斯坦对俄罗斯的依赖性很强,因为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出口,而其出口石油必须依靠俄罗斯作为桥梁。据统计,哈萨克斯坦出口石油中的70%是向俄罗斯方向出口的。此外,在哈萨克斯坦生活的俄罗斯人占哈萨克斯坦总人口的32.2%,而且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还希望未来在与其继任者进行权力交接的时候能够得到俄罗斯的支持,因此在哈萨克斯坦,任何涉俄事件或反俄情绪都会严重影响哈萨克斯坦的国内稳定和国家安全。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哈萨克斯坦必然会把其与俄罗斯的关系置于其对外政策最优先的方向。
中亚独特的地缘优势势必会引来大国在此相互角力,这种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是对哈萨克斯坦外交政策最大的考验。除了重视与俄罗斯、中国两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邻国的关系之外,哈萨克斯坦还非常重视发展与美国、欧洲等西方大国以及伊斯兰国家的关系,此举不仅可以带给哈萨克斯坦更多的发展机会,还可以平衡和管理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强大邻国在哈萨克斯坦的战略期望。独立之后的哈萨克斯坦始终奉行“多元平衡外交”政策,即在寻求外交对象多元化的同时,尽力避免摩擦,让各方利益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使自己从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哈萨克斯坦政府的“多元平衡外交”政策并非绝对中立和平均的外交政策,其官方文本对这一外交政策的解释为“均衡又不等距离的全方位外交”,哈萨克斯坦政府明确优先发展同俄罗斯、中国、美国、欧盟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同时扩大同其他亚太国家的交往。哈萨克斯坦政府表示将严格遵守“多元平衡外交”政策,绝对不允许和任何一个国家的关系针对另一个国家。
在发展对华关系的时候,绝对不能冲击对俄关系,这个问题对于哈萨克斯坦政府来说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同时,“如何处理好与美欧等西方大国、亚洲国家以及伊斯兰国家的关系,使之既不与对华关系相冲突,同时又能生成自己的战略机遇”将是哈萨克斯坦政府必须时刻考虑的现实问题。总而言之,哈萨克斯坦不会因为要发展与中国的关系而交恶于其他国家,也不会因为担心其他国家的不满而疏远中国。
三 “光明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的现实与前景
“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后,根据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同的战略态度和应对政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大力支持或全面参与,如巴基斯坦。这类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伊始就明确表态会给予全力支持,此类国家有望保持长期、可靠且深入的双边合作。二是选择性支持或均衡参与。这类国家总体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持肯定态度,认为该倡议可以为其带来重大机遇,但由于受制于地缘政治上的强大压力,这类国家会反复权衡利害关系,以决定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三是战略竞争或有限参与,如俄罗斯。此类国家通常拥有一定的势力范围,对别国参与其地区事务非常敏感,因此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存有战略疑虑,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仍是重点。但这并不代表此类国家会完全背离“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在某些具体时段和具体功能领域内可能会选择性参与。上述三类国家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且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不断推进,部分国家可能会改变原先的立场。哈萨克斯坦介于“大力支持或全面参与”与“选择性支持或均衡参与”之间。一方面,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国家中最先表态支持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国家,并明确提出要推进“光明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另一方面,哈萨克斯坦身处地缘政治环境极其复杂的中亚,不得不平衡各方利益,降低发生冲突的风险。
总体上看,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持积极和欢迎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哈萨克斯坦经济对中国有较强的依赖性,特别是随着中国崛起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过程中带来大量投资,这对“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的推进极具诱惑。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哈两国年贸易额在峰值时达到228亿美元,2015年虽有所下降,但对中国的出口额和进口额仍分别占哈萨克斯坦总出口额的12%和总进口额的16.8%。投资方面,2003年之后,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额迅猛增加,年均增长20%左右,2003年为2.49亿美元,到2012年已经增加到24.15亿美元。虽然受世界原油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以及坚戈贬值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有所下降,但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以后,势必会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需要大量投资。因此,很大程度上,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在其引进外资中的地位无可替代且举足轻重。2015年2月11日,哈萨克斯坦总统在政府扩大会议上宣布,在“光明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中哈两国已经确定将共同携手实施20个新投资项目,投资额预计将达到100亿美元。
其次,“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助于加强哈萨克斯坦的区位和地缘优势,有助于顺利实现“光明之路”战略的预定目标——“树立和强化其欧亚大陆交通走廊以及贸易、物流中转中心的地位”。哈萨克斯坦可以从货物过境中获得大量红利,目前哈萨克斯坦过境货物年运量约为25万集装箱,而“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将经过哈萨克斯坦线路运往中国、俄罗斯、欧洲的货物运量翻一番,达到每年3300万吨。为此,“光明之路”重点规划了四个不同方向的货运通路。应该说,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和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在联通欧亚大陆、加强经贸投资合作方面的总目标和利益是非常一致的,中国可以利用哈萨克斯坦现有和规划中的交通基础设施,并可以通过将其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拓展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具体路线。从哈萨克斯坦的角度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其带来的巨大的现实好处不仅是大量的投资,而且能激发经济活力,同时还可以拓展迈向国际市场的通道,为哈萨克斯坦早日实现迈入世界前30个最发达国家行列的目标创造条件。
再次,哈萨克斯坦希望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光明之路”的对接,寻求独立自主性,降低对俄罗斯的依赖。2015年1月1日,由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宣布正式启动。欧亚经济联盟对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欧亚经济联盟协定,到2025年,成员国之间将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目标,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类似于欧盟的经济联盟,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的统一市场。俄罗斯将欧亚经济联盟视为恢复其昔日大国雄风的重要战略依托,为加强欧亚经济联盟的一体化程度,俄罗斯曾经建议将国际合作、共同国籍、移民政策、签证、出口监管、边界安全等内容加入协定,但此举遭到哈萨克斯坦的反对和拒绝。纳扎尔巴耶夫明确表态,不支持将任何非经济领域的内容写入欧亚经济联盟协定之中。虽然俄罗斯始终是哈萨克斯坦外交最优先的方向,但是哈萨克斯坦认为自己并非小国,而是在中亚地区有巨大影响力的国家,所以不可能一味地依附于俄罗斯。推动“光明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可以增加哈萨克斯坦外交的筹码,进而减少其对俄罗斯的依赖。
在国家现实利益需求的牵引下,哈萨克斯坦必然会支持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愿意将“光明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进行对接。然而,仍有很多因素在影响哈萨克斯坦支持和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程度,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一是哈萨克斯坦当局和社会大众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理解仍存在误区。诚然,“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目前还是一个大的框架概念,依然包含很多不清晰的地方,这引起了哈萨克斯坦当局一定程度的担忧。其担忧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是否是中国的“西进战略”?中国是否会由此展开与其他大国的地缘政治竞争?另一方面,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暂未受到哈萨克斯坦民众的青睐和支持,这部分是因为在投资合作过程中,中国未能广泛接触哈萨克斯坦社会不同领域的利益相关者。例如,哈萨克斯坦民众担心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目的是转移国内过剩产能,由此给哈萨克斯坦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二是俄罗斯的影响和羁绊。“丝绸之路经济带”给俄罗斯带来的潜在的不利影响是:中国在中亚地区显著地提高了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力,而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不可避免地下降了。例如,在“光明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的项目中,中哈将会共同建造一条从中国经哈萨克斯坦再经里海和黑海进入欧洲的国际铁路,由于该铁路缩短了中国到欧洲的路程,因此会影响到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在欧亚大陆运输中的主导地位。目前,欧亚经济联盟的海关壁垒已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进产生了巨大影响,未来俄罗斯是否会借欧亚经济联盟继续向哈萨克斯坦施压,非常值得关注。
四 中国的方略
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光明之路”对接的问题,中国需要从地区和国家两个层面来考虑。地区层面主要是寻求俄罗斯的支持,处理好“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关系,消除关税壁垒,以优化中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良好环境;国家层面主要是要处理好与哈萨克斯坦的双边关系,核心是通过细化设计共享发展模式,消除疑虑,优化国家间关系,建立战略互信。
首先,在地区层面,需要考虑“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可能性,而实现两者对接的关键在俄罗斯。目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两国在2014年确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在2015年发出共同声明,宣称要将这一关系进一步深化。不可否认,中俄两个大国之间难免存在竞争,俄罗斯出于传统的地缘政治考虑,起初对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怀有戒备心理。然而,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目的并非要拓展自己的利益空间和势力范围,而是要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中俄双方都需摒弃以往地缘政治博弈的传统思维,求同存异,共生共荣。未来中国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以争取俄罗斯的支持以及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的顺利对接。一是加强中俄经济层面的协调与合作。俄罗斯由于受到西方制裁,经济遭受重创,此时中国的支持显得弥足珍贵,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加强经济层面的合作对俄罗斯来说无疑是绝对的利好,中国为了寻求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支持也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中国在争取俄罗斯支持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俄罗斯当局已经表达了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明确立场,两国领导人也已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未来,在具体操作层面,两国需要探索更多对接的可能路径。二是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平台的影响和作用。“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俄两国牵头,以地区安全为中心议题构建的地区性国际组织,现经过多年运作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合作机制。大多数直接或者间接加入“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几乎都加入了“上海合作组织”,且所有成员国都表态将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可能会耦合出更加广泛的欧亚经贸合作空间。虽然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经济合作的成效暂未达到参与国的预期,但在其框架内部已经具备了扩大和深化各国经济合作的基础和环境,未来需要进一步巩固和维护这些基础和环境,甚至可以考虑建设自由贸易区,加速实现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促进商品、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流动,打破关税壁垒,为“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创造更多前景和可能性。
其次,在国家层面,需要不断深化与哈萨克斯坦的战略互信。近些年“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在此环境下,中国要尽可能避免陷入与其他国家的地缘战略竞争之中。很多沿线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担忧主要源于该倡议目前仍是一个粗略的框架,没有明确的标准和条约。为此,这些国家可能会担心“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版本的“扩张”战略。当然,作为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倡议,“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无需以严格的标准,或是以明确的条约和义务将沿线国家联系在一起。然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底层的细化和设计值得格外注意,这也是目前较为欠缺的方面。不断细化底层设计,明确具体的合作项目,这对减轻或消除哈萨克斯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疑虑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要努力争取哈萨克斯坦民众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青睐和支持。例如,部分哈萨克斯坦民众可能担忧中国产品的流入会对哈萨克斯坦市场造成冲击,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又如,中国将淘汰的过剩产能转移到哈萨克斯坦,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哈萨克斯坦民众的这一系列担忧和疑虑中方都需要考虑到。对此,中国可加强媒体的宣传力度,第一时间解除哈萨克斯坦民众的担忧和困扰。此外,中哈双方在实现项目对接之前要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以从根本上消除民众的担忧。
总体来说,哈萨克斯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光明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已成定局,中哈两国不断拓展和加深彼此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中国需要寻求一条中哈双方都易于接受的出路,从而将外部冲击降至最低。中国还需要时刻调整自己的战略预期,不要试图争取在与哈萨克斯坦合作中的垄断地位,而要顾及各利益攸关方的战略关切,时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