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新西兰殖民时期
新西兰被视为“南方的英国”,太平洋命运观在新西兰一度流行。早在19世纪40年代,乔治·格雷爵士等人曾提出要将库克群岛各岛屿交由新西兰统治。19世纪70年代以后,作为后起之秀的德国、美国都向南太平洋地区加强了渗透,再加上已捷足先登的法国,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该区域竞争加剧,英国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囿于相对优势的削弱,再加上人力、物力和财力所限,英国将较为偏远的一些太平洋岛屿的管理权让渡给自己所信赖的殖民地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如将库克群岛交由新西兰管理。1883年,乔治·格雷在新西兰议会提出将库克群岛等太平洋诸岛屿合并入新西兰的法案,虽然获得议会通过,但遭到英国否决。
1901年,库克群岛成为新西兰的属地,格杰恩就任首任新西兰驻库克群岛专员。不久纽埃也成为新西兰的属地而且被并入库克群岛(之前,纽埃一直附属于汤加、萨摩亚)。在任期内,格杰恩采取强硬措施,大幅削弱酋长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强势地位。1902年,库克群岛成立了岛屿土地法庭。土地法庭的职责主要是解决土地纠纷及登记土地拥有者、记录土地所有权、削减酋长对土地的权力、促使库克群岛岛民商业开发土地、将部落掌控之外的土地租赁给欧洲人以增加收入。1901年联邦委员会成立,取代了原来的联邦议会。1915年,新西兰议会通过了《1915年库克群岛法案》。废除联邦委员会,由南库克群岛组成的“联合政府”也成为历史。在新西兰的殖民统治下,南库克群岛与北库克群岛联成一体。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作为英国自治领的新西兰,不仅给予英国积极的援助,而且组织远征军赴海外作战。其中,库克群岛也派遣人员参加了新西兰远征军,开赴欧洲战场。第一批共45人在1915年10月到达欧洲,补强新西兰远征军中的毛利先锋营,主要在埃及与法国作战。第二批库克群岛士兵共120人,在1916年7月先是抵达新西兰奥克兰市接受训练,然后于11月被派往西奈半岛与巴勒斯坦地区,参加了与奥斯曼土耳其的作战,这支队伍被称为“拉罗汤加连队”。1918年2月,在法国的新西兰毛利先锋营中的库克群岛人及其他太平洋岛国士兵也被派往巴勒斯坦,编入拉罗汤加连队,加上同年8月抵达的第三批库克群岛士兵,拉罗汤加连队人数最多时达280人。最初其任务为在地中海海岸从船上卸弹药及为英国皇家炮兵搬运军火,后来是在战场最前线运送弹药,战争末期该连队兼管清理被俘敌军的军火。在巴勒斯坦、法国和埃及的战场上,库克群岛士兵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取得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计划在新西兰与夏威夷岛之间开辟一条新航线。库克群岛的艾图塔基岛与彭林环礁被选作美国海军航空运输基地。1942年,1000余名美国士兵控制了这两个岛礁,一年后,一部分美军离开,但是每个岛都留有200~300名美军驻防,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彭林环礁有500余名库克群岛居民,至少有70人受雇于美军。艾图塔基岛有2000余名居民,约三分之二的居民被美军雇用修建飞机场。这一时期,大批库克群岛岛民进入新西兰。
战后,随着非殖民化运动的推进,库克群岛的建国之路开始明朗。1960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由43个亚非国家提出的《非殖民化宣言》,宣言规定联合国对包括非自治领土、托管领土及尚未独立的一切领土在内的殖民地均拥有监督权,强调“立即”与“无条件”给予殖民地独立地位。宣言对非自治领取得完全自治的方式做出具体规定,即以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的面貌出现,或与一个独立的国家进行自由联合,或与一个独立国家统一。为落实该宣言,联合国专门成立了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以处理殖民地实现自治与独立的相关事务。新西兰对该宣言也投了赞成票。这一宣言给予库克群岛极大的鼓舞。自1959年起,库克群岛外贸出口大增,航运业发展较快,也刺激了库克群岛独立的念头。
1962年,新西兰岛屿事务部部长格茨在库克群岛立法议会致辞,就库克群岛的未来前景提出了四种可能的路径。一是像萨摩亚一样完全独立,新西兰在今后仍会继续对其提供援助。二是实行内部完全自治。库克群岛人仍然保留新西兰公民资格,库克群岛人及库克群岛产品可以自由进出新西兰,但库克群岛人必须自己管理库克群岛事务。三是并入新西兰。四是如果未来出现波利尼西亚联邦的话,库克群岛并入波利尼西亚联邦。库克群岛立法议会倾向于第二种方案。1963年,立法议会选出由五名成员组成的执行委员会。1963年,库克群岛立法议会通过了一份提案,该提案被视为库克群岛宪法发展的蓝图。该提案决定库克群岛实行内部完全自治,不过库克群岛人民仍保留新西兰公民资格,与新西兰拥有共同的国家元首即英国女王,与新西兰继续保持自由联系关系。同年,新西兰政府正式对库克群岛立法议会的决议表示赞成。依据决议的精神与原则,库克群岛宪法制定工作启动。1964年,库克群岛宪法法案在新西兰议会中获得通过。1965年5月10日,新的库克群岛立法议会选举出新一届执行委员会,继续着手制定宪法事宜。联合国也派出代表团监督库克群岛选举。6月7日,新西兰议会通过了《1965年库克群岛宪法修正案》,其中规定:“库克群岛实行自治,但必须与新西兰保持自由联系”; “批准库克群岛宪法”; “库克群岛宪法需在1965年8月4日生效”。
从成为新西兰属地直至1965年,新西兰一直对库克群岛疏于管理和经营。新西兰政府曾断断续续地尝试改善库克群岛的设施,但大多数新西兰人对殖民扩张并无兴趣,对库克群岛的地理位置也模糊不清。1946年新西兰选举了议会上院,开始允许库克群岛人积极参与本土事务的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西兰经济繁荣,促使工厂需要大量的非技术工人,这些劳工主要从萨摩亚、库克群岛、纽埃和托克劳等地区输入。新西兰国内有数量众多的毛利人,再加上成千上万的从上述地区移居过来的波利尼西亚人,使得新西兰成为世界上波利尼西亚人口最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