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群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特色资源

库克群岛四季如夏,气候湿润,其典型的南太平洋热带风光世界驰名,成为大洋洲区域旅游胜地之一。最主要的旅游地是拉罗汤加岛和艾图塔基岛。

(一)拉罗汤加岛

作为库克群岛诸岛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岛屿,拉罗汤加岛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阿瓦鲁阿是库克群岛的首都,是库克群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唯一的城市。阿瓦鲁阿在库克群岛毛利语中的意思是“两个港口”,位于拉罗汤加岛的北部,岛上常住人口5000多人。阿瓦鲁阿市区被一条环岛公路贯穿而过,该公路也是阿瓦鲁阿的主干道,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旅行社等位于街道两旁。目前阿瓦鲁阿规模最大的建筑是杰弗里·亨利爵士民族文化中心,该中心有国家档案馆、国家礼堂、国家图书馆、国家艺术表演中心、国家人类学所和国家博物馆。岛上的建筑原来多为木建筑,随着旅游开发的持续升温,目前海岸附近,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开始增多。阿瓦鲁阿交通发达。阿瓦蒂乌港位于首都阿瓦鲁阿,据说在1350年,毛利人驾着7条独木舟从该港口渡海第一次到达了新西兰,并在新西兰定居。拉罗汤加国际机场位于阿瓦鲁阿市区西侧约3000米处。

岛上比较知名的人文旅游景点有帕拉欧谭宫(Para O Tane Palace)、库克群岛基督教堂(Cook Islands Christian Church)等。帕拉欧谭宫位于首都阿瓦鲁阿,1888年,马基亚·塔考·阿里基女王(Makea Takau Ariki, 1839-1911)曾经在这里与英国签署条约,自此库克群岛成为英国的“保护地”。建于1853年的库克群岛基督教堂是库克群岛著名的建筑,最初为抵达库克群岛的伦敦宣教会传教士所建,整个教堂被粉刷为白色,庄严肃穆。教堂墓地里埋葬着诸多名人,如库克群岛第一任总理阿尔伯特·亨利、撰写了多部波利尼西亚群岛游记的美国知名旅行文学家罗伯特·迪安·弗里斯比等。此外,阿拉梅图亚(Ara Metua)古道据说是波利尼西亚群岛最古老的道路,约建于公元11世纪,为当时的首领托伊所建,因此也被称为托伊大道,整条大道都是用珊瑚岩和玄武岩石块建造的,环绕了全岛三分之二。虽然在历史上几次遭到破坏,但目前仍在使用。特瓦拉努伊村(Te Vara Nui Village)是拉罗汤加岛上典型的毛利人村落,人们经常在这里举行民俗表演,游客可以欣赏库克群岛毛利人的土著音乐和舞蹈、传统礼仪,品尝传统美食。位于首都阿瓦鲁阿的库克群岛图书馆暨社会博物馆、库克群岛国家博物馆珍藏了众多文物、重要文件资料和典籍,可以使游客加深对库克群岛的认识。

除了人文旅游景点外,拉罗汤加岛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椰树成林,再加上火山、潟湖、岩洞、瀑布、水库、海滩和幽远的峡谷,自然风光令人流连忘返。在拉罗汤加岛中央,矗立着库克群岛全国最大的两座死火山——蒂曼加山与阿图库拉山。岛内小溪众多,山麓间灌木丛生。拉罗汤加岛外为面积约45平方千米的环礁湖,是潜水和冲浪的天堂;独特的银白色细软沙滩环绕全岛,如穆里海滩、尼考海滩等均是吸引国际游客的度假胜地。拉罗汤加岛素有“花果之乡”的美誉,木瓜、香蕉、芒果、番石榴、菠萝、柠檬、椰子、面包果随处可见。拉罗汤加机场开通了通往奥克兰、苏瓦、塔希提岛、洛杉矶的航班,交通非常便利。

(二)艾图塔基岛

位于南纬18°52′、西经159°45′的艾图塔基岛陆地面积约18.1平方千米,由艾图塔基主岛与周围的一系列被当地人称为“莫图”(motus)的小岛礁共同组成,距离拉罗汤加岛220千米,盛产香蕉与椰子,也是全国最好的渔业岛。艾图塔基岛主要由8个村庄组成,分别是陶图(Tautu)、瓦伊帕尔(Vaipae)、瓦伊佩卡(Vaipeka)、阿穆里(Amuri)、乌雷阿(Ureia)、阿鲁坦伽(Arutanga)、拉乌拉乌(Reureu)、尼考帕拉(Nikaupara)。该岛曾经被《孤独星球》的创始人托尼·惠勒提名为地球上最美丽的岛屿。环岛的环礁湖被誉为太平洋最壮观最美丽的潟湖,群岛中的小岛泰普尔泰岛(Tapuaetai)则被评为大洋洲区域最出色的岛屿。

艾图塔基岛是库克群岛诸岛中西方传教士最早涉足的岛屿。目前,岛上还保留着一座建于1823年的基督教堂,是当年初到艾图塔基岛的传教士修建的,整座教堂主要用珊瑚岩建造而成。艾图塔基岛的潟湖呈三角形,面积约为18平方千米。岛上最高的山为毛葛普山。在岛上,人们在领略艾图塔基岛岛民传统风情的同时,可以欣赏艾图塔基潟湖的自然风光,观赏潟湖中原始而美丽的珊瑚群,乘坐当地特有的平底玻璃小船观赏水中的热带鱼群,也可以在海滩上的椰子林中野炊,可以进行喂鱼和浮潜活动。

(三)彭林环礁

又被译为汤加雷瓦环礁,位于北库克群岛的最北部。1822年,一艘名为“彭林女士号”的英国船,在运送囚犯赴澳大利亚的途中经过此地,人们于是以该船名命名该岛。1863年,岛屿上的4个本土传教士为筹款修建教堂,被诱骗在岛上招募奴隶劳工,结果导致472名岛民沦为奴隶,被运送至海外,这彻底击垮了岛上的酋长世系,直至今天,彭林环礁也是库克群岛唯一没有酋长的地区。

彭林环礁潟湖面积约280平方千米,湖上设有一个水上机场,还设有一个海运港口。彭林环礁椰树成林,盛产黑珍珠。整个环礁围绕海洋内湾呈环状,环礁有两个出入口以供船只来往进出,一个出入口因珊瑚礁太多,大船难以驶入,只供小船航行,另一个出入口则可自由出入。二战期间美军在彭林环礁上建有长约2.8千米的飞机跑道,目前还在使用,主要供大型运输机起降。岛上二战时期美军修建的码头仍在使用。

(四)芒艾亚岛

芒艾亚岛是仅次于拉罗汤加岛的第二大岛屿,位于库克群岛的最南端,拉罗汤加岛位于其西北方,二岛相距200千米左右。芒艾亚岛陆地面积为51.8平方千米。芒艾亚岛没有碧蓝色的潟湖,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钟乳洞穴,比较知名的如特鲁阿里里洞穴(Teruarere Cave)、陶里洞穴(Touri Cave)。在岛上最大的村庄奥内洛阿村(Oneroa),有一所古老的教堂,教堂前面竖着一块纪念碑,主要纪念威廉·怀亚特·吉尔等赴芒艾亚岛传教的先驱。比较有名的海滩是位于机场附近的阿罗奥阿海滩。岛上的工艺品商店出售仪式扁斧等传统工艺品。

(五)拉卡杭阿环礁

拉卡杭阿环礁属于北库克群岛,环境静谧,与日渐喧嚣的马尼希基环礁形成对比,岛上面包果树与椰子树繁茂,被誉为地球上未受破坏的地区之一。拉卡杭阿环礁距离马尼希基环礁仅44千米,陆地面积4.1平方千米,由4个岛和7个小岛礁组成,岛上居民主要讲库克群岛毛利语中的拉卡杭阿-马尼希基方言。

在库克群岛的神话故事中,关于拉卡杭阿环礁与马尼希基环礁的由来流传甚广。传说渔夫胡库捉住了一个小岛,觉得太小而不愿带走,于是将岛屿捆起来先让其长大。胡库走了之后,波利尼西亚传说中的半人半神毛伊在美人鱼的帮助下,把岛从海里钓出来。胡库返回后,与毛伊展开了一场激战。毛伊径直跃至空中逃跑,脚印印在岛礁上,鱼钩甩到天空中化为星辰。因为用力过大,毛伊不慎把岛屿踩为两半,一半是拉卡杭阿环礁,另一半形成了马尼希基环礁。拉卡杭阿环礁在太平洋探险史上也占据一席之地。1956~1958年,著名航海家埃里克·毕晓普曾乘坐“塔希提·努伊号”木筏横渡太平洋探险,以证明古代波利尼西亚先民能够在南美洲与波利尼西亚之间自由穿梭,但最终不幸遇险,殒命于拉卡杭阿环礁附近。

(六)马尼希基环礁

毗邻拉卡杭阿环礁,距离主岛拉罗汤加岛1160千米。马尼希基环礁39个岛屿环绕着20平方千米的美丽潟湖,陆地面积仅5.4平方千米,是世界知名的黑珍珠养殖基地。在1852年之前,马尼希基环礁为拉卡杭阿环礁岛民所拥有,岛民们驾着独木舟,来往于两地之间,有的岛民丧命于风浪之中。传教士到来后,劝导岛民分别定居于两个环礁。游客获得当地政府颁发的潜水许可证后,可以在马尼希基环礁潜水或钓鱼。自从黑珍珠养殖业兴起后,到马尼希基环礁经商与旅游者日益增多,每逢周四有班机飞往主岛拉罗汤加岛。

(七)普卡普卡环礁

属于北库克群岛,地理位置偏远,西北距主岛拉罗汤加岛约1140千米、距苏沃洛夫环礁约383千米、距纳索岛83千米。1595年8月20日,西班牙探险家阿尔瓦罗·德·门达纳发现了普卡普卡环礁,因当日是西方的圣伯纳德节,遂将该岛命名为圣伯纳德岛。1765年6月21日,英国海军准将约翰·拜伦率“海豚号”舰船和“添马舰”途经此岛。远眺该岛,白浪滔天,拜伦认为此地比较危险,因此将其命名为“危险岛”。1796年4月3日,法国人皮埃尔·弗朗索瓦·庇隆来到该岛,翌日船上的水手托马斯·缪尔等登临小岛,用船上的刀具、欧洲货物与岛上的土著居民进行货物交换,将他们发现的三个岛屿取名为科岛、普卡普卡岛和科塔瓦岛。普卡普卡环礁陆地面积约3平方千米,有一个美丽清澈的潟湖,潟湖面积约5平方千米,30余个岛屿将其包围环绕。主岛普卡普卡岛有三个村庄,距离萨摩亚较近,语言和风俗与其他岛屿的库克群岛岛民差异较大,居民一般讲普卡普卡语。最适宜游泳和潜水的地方是科塔瓦岛,成千上万的军舰鸟在此栖居,该岛也被称为“军舰鸟岛”。普卡普卡环礁上有一所天主教堂,整个教堂用贝壳装饰,独具特色。

(八)苏沃洛夫环礁

位于拉罗汤加岛西北930千米处,陆地面积仅0.4平方千米,由20余个小岛屿组成。1814年9月17日,俄国探险家拉扎列夫率“苏沃洛夫号”军舰在从阿拉斯加海岸返回喀琅施塔得途中,发现这一无人居住的环形珊瑚岛,于是以自己所乘军舰的名字命名该岛。苏沃洛夫环礁1978年被批准为库克群岛的国家公园。环礁上灌木丛生,植被茂密,是海鸟的天然栖息繁殖地,海鸟种类繁多,主要有小军舰鸟、大军舰鸟、红尾热带鸟、红脚鲣鸟、乌燕鸥、布朗鲣鸟、蒙面鲣鸟、大腿杓鹬等11种。每年夏季的旅游季节,游客可从拉罗汤加岛乘坐私人游艇到这一鸟类天堂参观游览。

(九)纳索岛

位于普卡普卡环礁以南90千米处,由普卡普卡环礁岛屿委员会管辖,是一个椭圆形的沙质岛,陆地面积1.3平方千米。纳索岛是北库克群岛唯一没有内部潟湖的岛屿,岛上人口稀少,棕榈树林立,盛产热带水果。1804年5月12日,法国人路易斯·R.科坦茨(Louis R. Coutance)发现此岛。1835年3月,美国捕鲸者约翰·桑普森乘坐“纳索号”捕鲸船抵达该岛。1876年,美国人波塞森曾雇用普卡普卡环礁岛民在此岛种植椰子树、面包果树、红薯、香蕉、芋头等。1892年6月3日,英国将纳索岛作为库克群岛的一部分划为英国的“保护地”。之后,欧洲人在该岛经营椰树种植园。二战后,政府花费2000英镑从种植园主手中回购该岛。1951年,普卡普卡环礁酋长以相同的价格从政府手里购买了纳索岛。

(十)米蒂亚罗岛

米蒂亚罗岛又名“努库罗阿岛”,位于库克群岛南部,地理坐标为南纬19 °49′、西经157 °43′,是由珊瑚礁抬升而形成的低平小岛,陆地面积22.3平方千米。岛上有富饶的沼泽湿地。岛上有两个湖泊,大的一个叫“罗特努伊湖”,小的叫“罗特伊提湖”。罗特努伊湖为椰林和松树所环绕。岛上有山洞、毛利会堂、石头池塘、金色海滩可供游客游览。米蒂亚罗岛产胡椒、檀香木和椰子等。

(十一)塔库特阿岛

又名“恩努艾提”,意思是“小岛”。1777年1月4日,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发现”了此岛。1889年6月,英国海军军官尼科尔斯宣布其为英国的“保护地”。该岛位于阿蒂乌岛西北16千米处,在行政上归属阿蒂乌岛管理,陆地面积1.22平方千米。岛上无人居住,被辟为野生动物保护区。岛上红尾热带鸟和红脚鲣鸟众多,是太平洋地区重要的海鸟繁殖地,岛屿附近鱼类资源丰富。在1959年之前,不少阿蒂乌岛的居民上岛收集椰干。游客在经阿蒂乌岛岛屿委员会允许后,方能到此岛旅游参观。

(十二)帕默斯顿环礁

位于艾图塔基岛西北367千米处,由36个小岛礁组成,1774年6月16日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发现”该岛,1777年4月13日库克在其第三次远洋航行时曾登陆该岛,但未发现有人居住。1863年英国人威廉·马斯特斯登陆该岛,在岛上种植椰子。威廉·马斯特斯本是个木匠与桶匠,在19世纪40年代淘金热时期到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之后流落到南太平洋。1889年,威廉·马斯特斯去世时,他与其三个波利尼西亚妻子已养育了21个孩子。目前,生活于该岛的岛民均为威廉·马斯特斯的后裔,所使用的语言为英语。今天,在岛上的教堂附近,可以看到威廉·马斯特斯的墓地。该岛主要树木是椰子树、棕榈树、露兜树,经济主要依靠渔业、旅游业。来自拉罗汤加岛的补给船定期为帕默斯顿环礁运送生活给养物品,同时运走该环礁出产的鹦嘴鱼。

(十三)马努瓦埃环礁

位于艾图塔基岛东南101千米处,该珊瑚环礁由两个马蹄形小岛组成,即西部的主岛马努瓦埃岛与东部的特欧奥图岛(Te Au O Tu)。目前马努瓦埃环礁无常住居民。1990年,库克群岛政府曾试图将马努瓦埃环礁租赁给一家澳大利亚公司进行旅游开发,但由于遭到库克群岛居民的反对而搁置。

(十四)毛凯岛

位于库克群岛最东部的岛屿,与相邻的米蒂亚罗岛、阿蒂乌岛有时被合称为“三根岛”。岛屿中部火山土肥沃,海岸附近有石灰岩溶洞,在海岸与岛屿中部之间有大片沼泽湿地。毛凯岛盛产芋头、柑橘、椰子,岛上一片田园风光。女人从事编织,男人乘独木舟出海捕捞金枪鱼,或者从事雕刻,所雕刻的精美木碗、木勺与神话人物雕像等深受旅游者喜爱。岛民饲养的鸡、猪、山羊在田间出没,但岛上禁止养狗。毛凯岛上有一所建于1882年的基督教教堂,还有一所著名的名为“帕尔帕尔阿”(Paepae A)的毛利会堂。另外,岛上有一处名为“瓦伊汤戈”的山洞,里面钟乳石众多,还有一个清洁的天然淡水池,可以游泳沐浴,不过过了水池再向里游就必须借助潜水装置。

(十五)阿蒂乌岛

阿蒂乌岛是库克群岛的第三大岛,位于拉罗汤加岛东北187千米处,陆地面积26.9平方千米。阿蒂乌岛原名为“恩努瓦马努”(Enuamanu),意思是“鸟的家乡”。岛屿中部为丘陵,共有5个村庄,居民都居住于岛屿中部地带。相对于繁忙的拉罗汤加岛与艾图塔基岛,阿蒂乌岛代表的是一种悠闲的外岛生活风情,阿蒂乌岛的潟湖与海滩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人。岛上鸟类众多,如金丝燕等。岛上有几座时代久远的教堂,最早抵达库克群岛的传教士约翰·威廉姆斯曾经在阿蒂乌岛传播基督教。岛上还有一个编织厂,游客在这儿可以观看库克群岛的提瓦瓦制作的整个过程。岛上还生产颇具当地特色的“丛林果汁”和“灌木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