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客观地讲,在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末期,苏州更多地关注于发展速度,无暇顾及发展品质、生态环境,无论产业布局抑或是城乡关系、工农关系,都积累了许多问题。进入21世纪后,从中央到地方都认识到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苏州积极响应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号召,率先探索“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苏州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目的在于:从区域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把规划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使城市和农村的规划“无缝对接”。在实际工作中,苏州市以城乡一体化的理念统筹城镇和乡村的各项规划,尤其是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城乡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用地布局和基础设施等,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发展壮大县城镇,积极培育中心镇,保护开发特色镇,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按照城乡统筹,进行一体规划,对苏州8488平方公里的整个区域,编制高水平的一揽子规划,调整优化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的空间布局。在丘陵、湖泊及其周边地区等具有良好生产基础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定了水稻、水产、园艺蔬菜和生态林地的“四个百万亩”的空间布局,并制定下发了《苏州市农业布局规划》。按照城市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自然型、古村保护型五种模式,分类指导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这五种模式分别适用于三类地区,其中:城市社区型主要适用于城市化地区;集中居住型主要适用于城镇化地区;而整治改造型、生态自然型和古村保护型,主要适用于纯农业地区(其中,有山有水的搞生态自然型,有古宅古迹的搞古村保护型,属于过渡时期的搞整治改造型)。把村庄建设作为节约土地、整合资源的一个过程,作为发展生产、促进增收的一个过程。
苏州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方面主要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整个市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另一个层次是分行业部门的发展规划。无论是哪一个层次的规划都牢牢地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想,把城与乡纳入一个框架中进行整体的优化与规划。
(一)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发展规划
从整个大市的发展规划来看,苏州市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基点,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出台了《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关于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苏发〔2008〕20号)、《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见》(苏发〔2008〕60号)、《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三年实施计划》及《苏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等规范性文件,在政策层面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框架,为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完善了制度安排。
1.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对苏州的城乡一体化引领作用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作为一个指导苏州发展的总体规划方案,对苏州从中心城区到各乡镇的产业布局、人口规模、交通道路、医疗卫生、教育服务、收入水平、土地用途、生活服务设施都进行了指导性安排,为苏州市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新型社区集中、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提供了方向指引。
当然,发展过程中也会有许多不确定性,因此总体规划也会定期检视与修订。2015年7月29日,苏州市政府召开《〈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实施评估》专家咨询会,省市领导、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参加了会议。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自煊,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南京大学教授崔功豪,东南大学教授吴明伟,同济大学教授陈秉钊,江苏省住建厅巡视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张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巡视员、中规院副院长杨保军,同济大学教授赵民,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副主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教授陆锡明,及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杨涛共12位专家参加。
本次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结合当前的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和新常态的发展要求,从城市转型与发展、用地拓展与布局、资源管控与保护、设施建设与民生、规划实施与保障方面综合评估2007年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绩效。经评估,在2007年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通过近10年的发展和建设,苏州在空间结构优化、经济转型提升、文化保护传承、社会民生和谐、环境修复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和影响力明显提升。由于当前国际国内的宏观发展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苏州自身也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实施评估》也提出要适时启动新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针对新的发展需求,在城市更新、公共服务、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优化布局,如强化吴江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增建社区类服务设施和街头绿地、建设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等。
2. 《苏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的引领作用
2014年出台的《苏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构建了苏州“1450”城镇化空间体系。该规划要求构建1个中心城市,4个副中心城市,50个中心城镇。
对于中心城市苏州市区来说,要加快促进苏州中心城市由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转变,强化中心城市的区域性科技文化、经济金融中心地位和科技、产业、人才、投资、信息等发展要素集聚功能,不断提升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围绕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盘活低效存量土地资源,强化城市空间集约高效利用,逐步实现增量土地由低增长向零增长转变。
要积极培育发展4个副中心城市,即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使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由“中国百强县”真正成为长三角区域的次中心城市,以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强化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实现快速城市化向城乡现代化转变。
对于重点建设的50个中心镇则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原则,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走多元化特色化的城镇化道路,加快推进就地城镇化,增强人口经济集聚能力,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质量提升。加强建制镇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公共资源配置的倾斜力度,进一步增强建制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发挥其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主导作用。
这些事关全局的发展规划引领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沿着科学高效的轨道前进。
(二)基于城乡一体的土地利用规划
从土地发展规划来看,2006年,苏州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以及根据江苏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和“富民强省”的发展战略方针,统筹安排各类各业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文化名城、高新基地、宜居城市、江南水乡”的苏州市城市发展目标,编制了《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依据苏州区域定位对土地利用的需求,结合苏州市土地利用的特点与问题,确定苏州市土地利用的战略方向为:持续利用,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协调利用,优先保障生态用地空间;高效利用,重点保障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地。
该规划以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根本指导方针,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科学规划,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及空间布局,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切实提高土地资源对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该规划明确要求要“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合理调整城镇用地供应结构,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提高生态用地比例,重点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及普通住宅建设用地,切实保障民生用地。鼓励适度规模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重点推进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商业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等地方的地下空间开发,合理布局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完整的地下空间系统。同时,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合理安排必需的农村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建设用地,支持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用地需求。有步骤地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加强对闲置用地的整理力度,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土地规划将着力建设的“四个百万亩”列入其中,即:建设稳定的百万亩优质水稻工程、百万亩园艺蔬菜工程、百万亩特色水产工程、百万亩生态林地工程。通过实施这些措施,为子孙后代留下广阔的发展空间,永久展现江南“鱼米之乡”风貌。
一是以规模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百万亩优质水稻”生产能力。加快土地流转,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粮食专业合作等经济组织,建设一批连片百亩、千亩、万亩以上的水稻生产基地,推动规模生产,提高规模效益,加快实现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化。优化区域分布,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建立一批高产稳产农田。深入开展“万千百”高产增效创建活动,积极创建粮食“高产增效示范区”,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着力强化产业技术创新研究,大力推广精确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促进高产技术的普及化,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增收。实施“百万亩优质水稻”保障工程,进一步完善水稻田生态补偿办法,对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水稻田予以生态补偿。加大规划保护力度,现有水稻面积低于永久性保护面积的地区,用2~3年时间,采取复垦复耕、内部结构调整等方式予以补足。
二是以标准为重点,进一步推进“百万亩特色水产”品牌建设。加快推进沿江特色产业带、沿湖蟹产业区、沿城生态休闲渔业圈的渔业“一带、一区、一圈”建设。围绕建设高效设施渔业,实施“标准化池塘改造”工程,力争每年改造池埂整齐、灌排配套、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标准化池塘5万亩。对连片改造100亩以上的,由各市(区)制订补贴办法,市级财政对区进行适当补贴,对各市实行以奖代补。着力推进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建设,按规模化、生态化、科技化、产业化、合作化“五化”要求,建成一批千亩、万亩现代渔业园区。大力发展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壮大龙头企业实力,培育一批养殖规模大、加工能力强、市场知名度高、老百姓口碑好的名品和精品水产品。
三是以设施化为重点,进一步提升“百万亩园艺蔬菜”综合效益。大力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张家港、常熟、太仓等沿江蔬菜产业带建设,努力扩大昆山、吴江等菜地规模,重点发展一批近郊蔬菜基地,新建扩建一批蔬菜标准示范园区,优化品种结构,加大育苗等新品培育开发,不断提高蔬菜直供能力。积极发展设施园艺,推广运用各类设施大棚、机械栽培、自动浇灌、智能管理等现代化设施,有效提高产量和产值。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加大设施农业投入,由各市(区)制订补贴办法,市级财政对各区进行适当补贴,对各市实行以奖代补。对懂技术、缺资金、收入低的农户,设施投入由市(区)、镇、村三级筹资建设,市级财政予以适当补贴,产权归村集体所有,转租(包)给低收入农户,免收2~3年租金,解决低收入农民的增收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高效设施农业的保险政策,扩大保险范围,提高保险补贴额度,提升抗御灾害风险能力。
四是以生态化为重点,进一步发挥“百万亩生态林地”美化功能。深入开展植树造林,突出抓好河湖林网、绿色通道、生态片林、村镇绿化等建设,有效增加森林资源总量,逐步形成环湖环城、沿江沿路、镇村田园绿化有机结合的现代林业体系。扎实推进中幼林抚育,优化林种、树种结构,优化植物配置,丰富林相变化,统筹提升森林资源总量、林业结构布局、绿化质量水平,有效推进林地资源化,提升林业生态价值。加大湿地保护、开发和管理力度,重点建设环太湖湿地保护区、北部沿江湿地保护区和中南部湖荡湿地保护区,新建一批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高质量构筑一个物种多样、生态优美、自然和谐的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林、重要湿地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将一批结构稳定、生态价值高的绿色通道、生态片林、湿地保护小区等认定为市级以上生态公益林,纳入补贴范围,提升管护水平。
五是以现代化为重点,进一步推动“四个百万亩”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改造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创新土地经营模式,加快合作化发展,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集聚科技、资金、人才等资源优势,着力建成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高的现代农业园区,巩固已建成的各级现代农业园区。突出科技引领,推进农、科、教相结合,发展农业信息化,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管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绿色农业,推广种养结合、林农结合等生态种养模式,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工程,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农业产、加、销一体化,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集群,培育一批投资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现代营销,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减少兼业农户,促进农民职业化,不断提高持证农业劳动力占比。全面推进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发展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着力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农业生态休闲文化产业,立足鱼米之乡、江南水乡的传统特色,拓展农业功能,形成一批形式多样、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江南田园。
(三)基于城乡一体的专项发展规划
苏州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行业的“十一五”、 “十二五”以及“十三五”规划中都体现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思想,并把生产、生活、生态等因素贯穿其中。譬如,第二产业的“退一进三”,第一产业的“接二连三”等思想都在规划中有所体现。一方面,产业规划要将各村镇的特色产业与发展前景考虑其中,另一方面,也将农村融入城镇化的蓝图汇入其中。
1. “农业布局规划”的引领作用
2006年底,苏州出台了第一个《苏州市农业布局规划》,该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揽全局,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为根本宗旨,以发展农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为目的,为苏州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基于农业视角的规划引导。
(1)苏州农业发展的新定位:以特优、生态、外向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
把“特优”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种质资源、良好的自然资源等优势条件,以特为先,深入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追求“品质卓越、经济高效”,要确立“品牌立农、品牌兴农”的观念,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大力发展各类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加工园区,做强、做大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做亮、做响优质名牌产品,全面提升农业产业档次和农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把“生态”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功能。既要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又要确保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使生态和经济“双赢”。
把“外向”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势互补、两种资源双向流动的要求,加强对国际资本、国内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的引进利用,加快发展和扶持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实力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开发和培育一批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出口创汇农产品,通过外向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
(2)形成“四个百万亩”和“一个百万头”的主导产业格局
“四个百万亩”,即百万亩优质水稻,百万亩园艺蔬菜,百万亩生态林地,百万亩特色水产;“一个百万头”即百万头优质家畜。
百万亩优质水稻目标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紧紧抓住清理整顿土地市场、控制盲目投资、支持农业发展等有利时机,一方面努力保留“鱼米之乡”特色,积极巩固发展一部分特种优质稻米,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市内市外两种资源,通过品种、技术等输出,扶持和发展市外和省外的农业生产基地,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到2010年,水稻面积努力稳定在100000公顷(150万亩)左右,规划永久性保护水稻面积66666.7公顷(100万亩)以上。通过增加投入,不断改善粮田的基础设施和土壤地力建设,逐步建成高标准的高产稳产粮田。为使目标落在实处,特别对目标进行了分解。其中,张家港20666.7公顷(31万亩),常熟24000公顷(36万亩),太仓16666.7公顷(25万亩),昆山12000公顷(18万亩),吴江18333公顷(27.5万亩),吴中、相城各3333.3公顷(5万亩),高新区1333.3公顷(2万亩),工业园区333.3公顷(0.5万亩)。
百万亩园艺蔬菜目标为:到2010年,全市蔬菜园艺总面积达53333.3公顷(80万亩),其中蔬菜26666.7公顷(40万亩),果树9466.7公顷(14.2万亩),茶园2333.3公顷(3.5万亩),桑树3533.3公顷(5.3万亩),花卉苗木11333.3公顷(17万亩)。蔬菜全面达到无公害生产,其中有机食品占无公害农产品的比重为1% ~2%,绿色食品比重达15%。优质果品超过85%。逐渐形成沿江蔬菜带:以常熟、太仓为区域,以荷兰豆、大蒜、菠菜等品种为主,大力发展外向型蔬菜加工基地;以张家港、昆山为区域,以西瓜、南瓜、番茄、辣椒、茄子等品种为主,大力发展瓜果类设施栽培型蔬菜。太湖蔬菜带:以吴中区、园区为重点区域,以芹菜、茭白、芡实为主要品种,发展水生蔬菜生产基地666.7公顷(1万亩);以吴江、新区为主要区域,以莼菜、雪菜、大头菜等为特色品种,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白沙枇杷、杨梅产区集中分布于吴中区,到2010年的发展目标为:白沙枇杷达到666.7公顷(1万亩),杨梅达到666.7公顷(1万亩);白沙枇杷以冠玉、白玉、青种枇杷为主,杨梅以细蒂、乌梅杨梅为主。在该产区建立无公害基地4000公顷(6万亩)。
百万亩生态林地目标为:以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创建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覆盖率和造林绿化质量、加大保护力度为重点,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土地资源实际,在全市范围内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特色明显,景观优美,功能齐全,稳定安全,城乡一体”的、以66666.7公顷(100万亩)左右生态林为主的现代森林生态系统,到2010年,全市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3%,达到生态城市绿化建设水平。具体任务为:加快推进“绿色家园、绿色通道、绿色基地”建设,以中心城区和各市、区城区及各类开发区绿化为中心,以中心镇、村绿化为基点,以沿路、沿江、沿河(湖)绿色通道为骨架,以森林公园、现代生态农庄、无公害农林产品生产基地等为板块,构建起路连林隔、林水一体、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苏州城乡绿化新格局。
百万亩特色水产目标为:养殖面积73333.3公顷(110万亩),其中,池塘36666.7公顷(55万亩),湖泊33333.3公顷(50万亩)(包括网围养殖6666.7公顷),河沟3333.3公顷(5万亩)。按品种分,常规鱼养殖面积30000公顷(45万亩),占养殖总面积的40.9%;特种水产养殖面积43333.3公顷(65万亩),占养殖总面积的59.1%。水产品总量30万吨,其中,海淡水捕捞6万吨,养殖产量24万吨。按现行价计算,渔业生产总值70亿元,占农业产值的35%。吸纳渔业劳动力10万人,人均年产值5万元。提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比重。渔业工业、加工业、流通和服务业等产业与养殖捕捞业并举,其产值由10.8亿元增加到15亿元;水产品初加工、深加工能力达15万吨,占水产品总量的50%。提高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比重,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产量达到10万吨,占水产品总量的33.3%。提高渔业的出口创汇能力,水产品年出口量1万吨,创汇1亿美元。全面实施品种、技术、知识更新,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加快渔业的技术创新的步伐和渔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全市水产良种覆盖率达90%,渔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提高,渔业科技的贡献份额达60%。
百万头优质家畜目标为:到2010年,全市规划出栏生猪100万头,出栏羊25万头,栏存奶牛2万头,上市家禽5000万羽,按社会消费总量计算,地产猪占20%,地产奶占40%,猪肉和乳制品需求量的缺口,通过订单和市场准入制解决。
畜禽生产规划要与传统饲养习惯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自愿为主;要与区域布局相结合,做到一村一品,适度发展;要与农业生产规划相结合,做到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种养生态平衡;要与畜禽加工企业规划相结合,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畜禽生产要注重优良品种、先进的设备设施、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标准化生产方式,不断提高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据苏州市场需求和生产试验,利用苏州市丘陵、果园、竹林、桑地和花卉苗林基地养殖森林草鸡,形成草鸡产业化生产。
(3)农业布局重点是启动建设“六大基地”
一是生态观光休闲教育基地。重点是依托上方山等四个国家森林公园、肖甸湖等三个省级森林公园、光福省级自然保护区、吴中西山、昆山张大千、吴江八坼苗圃、未来农林大世界、相城生态农业示范园、丹桂园等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初步形成的旺山生态农庄、虞山宝岩生态观光园等一批生态农业观光区,结合水产、畜牧、果茶等产业新兴领域的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和优化,丰富功能性开发,加大配套性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10年,全市建成10个以上规模较大、功能比较全的生态观光休闲教育基地。
二是优质种业基地。充分利用全市十分丰富的名特优种质资源,发挥种业企业较好的基础条件,加大地方名特优品种的提纯复壮和开发利用,加大新品种引进和培育,使种子、种苗生产成为农业当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重点要实施建设苏太猪、太湖羊、常优一号水稻、苏棉系列棉花、石蒜、香青菜、两湖大闸蟹、太湖三白、长江四鲜等优质种子种苗基地。力争到2010年,全市建成有相当规模、市场前景较好的、拥有自身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20家农业种业企业。
三是产品加工基地。围绕苏州市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以壮大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育为突破点,继续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壮大和发展市级龙头企业,巩固和提高省级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到2007年,再培育2个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到2010年全市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超过5家,在全市形成区域布局合理、规模结构互补、产业产品结构齐全的三级农业龙头企业格局。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国家、省、市重点龙头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通过订单农业或基地+农户等方式,搞好产销衔接和生产技术服务,帮助企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带动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正确引导企业处理好自身发展与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的关系,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切实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加快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不断增强农产品增值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四是出口创汇基地。继续按照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势互补、两种资源双向流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国际资本、国内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的引进利用,加快发展和扶持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实力的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全市外资农业企业群体,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规模型农业龙头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发农业;严格按照国际农产品生产贸易标准,加快开发和培育一批具有苏州特色和优势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不断拓展境外农产品贸易市场和贸易总量;广泛开展农业对外科学技术、管理服务等交流活动,在外资、外贸、外经等方面全面提升苏州外向农业水平。力争到2010年,全市再引进外资15亿美元以上,累计到账外资达到30亿美元,再吸引内资30亿元,建成30个左右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
五是特色精品基地。按照“五个百万”的主导产业格局,坚持围绕优势区域抓产品布局,围绕优势产品抓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优势主导农产品的培育和壮大,加快形成各具鲜明地方个性的优势农产品产业板块。要加快培育优质粮油产业,稳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常优一号”“苏油一号”等优质粮油品种生产面积,确保完成江苏省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要加快培育优质畜禽产业,积极探索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等畜禽生态养殖新模式,重点发展森林养鸡,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要加快培育优质水产产业,大力发展大闸蟹、青虾、太湖特优水产等特种水产品养殖,全面推广混养、套养等生态养殖模式,积极发展休闲渔业、淡水产品加工等渔业新兴产业,不断延伸水产产业链条,稳定和提高水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要积极培育优质蔬菜园艺产业,稳定常年蔬菜,增加季节性蔬菜生产,大力发展设施蔬菜,重点解决叶菜类蔬菜,保障地菜供应,同时稳步发展水生蔬菜、特色林果、优质蚕桑等具有苏州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与此同时,围绕创“民牌”、保名牌、推品牌,认真制订名牌农业发展规划,加快培育一大批市场知名度高、老百姓口碑好的高质量特色优势农产品,力争到2010年,全市打造10只以上国内外知名的名牌农产品,全面提升苏州市农业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
六是绿色高效农业基地。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全面转到产业内部的产品结构优化上来,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为抓手,通过产品结构的优化、标准化技术的应用和高效种养模式的推广,在种养业各大产业当中,培育和建立一大批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亩均效益大幅高于大面积生产的高效农业生产基地,有效地展现农业科技上隐藏的巨大的增产增效潜力。力争到2010年,全市全面实现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数量和生产规模明显扩大,全市种养业亩均效益在现有基础上增长50%以上。
在农业发展规划的引领之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当年规划的目标基本得到实现。到2015年末,苏州共有高标准农田面积11.41万公顷,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8.5%。年末设施农(渔)业面积46.8千公顷,现代农业园区总面积7.06万公顷(105.9万亩)。年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数量达1800只。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8%,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连续五年居全省首位。
2.基于“三形态”的《苏州市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导则》引领
(1)“三形态”的规划指导思想
苏州市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注意从空间形态上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提出了“三形态”理念,即让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园区更像园区,以此来矫正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由于规划滞后所导致的“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那种城乡形态和功能不分的混沌状态,避免农村走向衰败。通过大力度的环境整治,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特别是在农村的集中居住区,楼房成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其中还夹杂和点缀着楼台亭阁,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生活比以前更加方便,农民既可以享受城市现代文明,又保留了田园诗般的乡村文明,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在优化城乡空间结构的过程中,苏州市按照加快融入城市化、加快就地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的“三形态”和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自然型、古村保护型“五种模式”,打破村域界限,重新规划,对镇、村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撤并,对不同的镇村进行功能分工。“三形态”是各种涉农规划的指导思想(见表3-1)。
表3-1 不同类型农村区域城镇化的产业发展重点
(2)《苏州市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导则》的引领作用
2013年6月,苏州市规划部门公布了《苏州市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导则》,明确将根据“保护、利用、改造、发展”原则,统筹安排村庄布点,在保留传统村落的同时,划定城市化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生态控制区等区域,并按照区位特点分类进行村庄布点。
村庄分为农业村庄和工业村庄,前者是指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及其抚养并共同居住的人口的聚居点,后者则是指村庄内的村民主要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及其抚养和共同居住的人口的聚居点,其中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大于80%。工业村庄的人口计入城镇常住人口。对于现有工业,要逐步向镇以上的工业园区集中。如此一来,城乡之间的产业分工和空间布局进一步合理化,既有利于提高工业的聚集效益,又有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以及环境保护。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对于保留的村庄,农户可以按照规划,适当翻建房屋,而对于规划保留以外的村庄,要防止乱搭乱建新的房屋,避免造成新的浪费。
与此同时,苏州市启动了美丽镇村建设工程。为了充分展现苏州农村之美,全市共确定了16个美丽镇示范点和71个美丽村示范点。美丽镇包括张家港市凤凰镇、常熟市海虞镇、太仓市沙溪镇、昆山市周市镇、吴江区震泽镇、吴中区木渎镇、相城区黄埭镇和高新区浒墅关镇等,美丽村包括张家港市长江村、常熟市燕巷村、太仓市印北村、昆山市姜巷村、吴江区农创村、吴中区天池村、相城区迎湖村和高新区树山村等,覆盖了苏州市除工业园区以外的所有区、市。2013年1月,苏州市评选出幸福乡村,常熟市蒋巷村、张家港市永联村、吴中区旺山村被授予“苏州市幸福乡村”荣誉称号,张家港市长江村、常熟市梦兰村、常熟市康博村、太仓市东林村、昆山市金华村、昆山市市北村、吴江区龙降桥村、吴中区湖桥村、吴中区三山村和相城区灵峰村被命名为“苏州市十大幸福乡村”。在“十三五”期间,苏州市将启动美丽村庄建设的新三年行动计划,让美丽村庄建设软硬结合、内外兼修,既有颜值,又有内涵气质,让美丽效应更广泛,美丽效果不缩水,美丽范围全覆盖,使每个村庄都出彩。
为了美化农村空间,苏州市把农村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苏州,努力打造“水清、畅流、岸绿、景美”的江南人居新环境。据此,积极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源头减量和资源利用工作,并加强农村工业污染治理,最终优化城镇、工业、农业、居住的空间布局,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到2012年7月底,全市共完成7709个自然村庄的整治,占全部整治任务的75.8%,其中达标三星级康居乡村86个,二星级康居乡村528个,一星级康居乡村1064个,环境整治村4394个。到2015年,苏州已经累计建成了374个三星级康居乡村,通过示范引领,提升了美丽乡村的良好品质。
2014年,苏州市提出,计划用3~5年的时间,建成21座郊野生态公园,要在2014年内恢复湿地1.65万亩,打造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群,在市区则要新增绿地500万亩,绿化率达到37.7%。并且要整治一批城郊接合部、城中村、棚户区和老旧小区,以及一批背街小巷、河道和低洼易涝片区。到2016年,全市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9%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
苏州市的美丽镇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全社会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在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中国人居环境奖评比中,2006年苏州市下辖的张家港市获得此奖,2007年昆山市获得此奖,2010年原吴江市获得此奖,2011年常熟市获得此奖,2012年太仓市获得此奖。至此,苏州市的县级市实现了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全覆盖,在全国地级市中遥遥领先。另外,昆山市巴城镇生态宜居工程建设等项目还获得了2012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太仓市连续4年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3年3月,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环所等单位发布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中,苏州市的城镇化质量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九,在超大城市中,名列第四,仅次于深圳、北京和上海。2014年8月,国家住房和建设部、文化部等发布了2014年第一批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共有327个村落入选,其中苏州市有4个村落入选,分别是:吴中区东山镇陆巷古村、三山村和吴中区金庭镇明月湾村、东村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就。2016年6月,张家港市荣获“中国生态文明奖”,该奖项是经中央批准设立的,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首个政府奖项。张家港市是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州市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吴中区坐拥太湖、东山、西山等山水名胜,古村落众多。在乡村整治过程中,吴中区重视保护每一个古村庄的原始风貌和自然特色,不使它们“千村一面”,清代民居、民国民居随处可见,形成了小而精、大而全、自然生态、文化保护四类村落特色,营造出了人居与自然融合的山水村庄。居住其中,既能够充分得到大自然的沐浴,又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更能够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真有“人间新天堂”的美好感觉。正是凭借这些山水、文化,2012年底,苏州市的太湖景区被提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地处太湖中的西山岛上的衙甪里村,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却是一个贫困村。在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中,吴中区妥善保护这些文物,环岛公路也要为古桥和古树让路,也许再过几十年,才能更加体现这些措施的先见之明和这些古村落的价值。
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同里镇,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该镇的做法和经验在于:上下一心,高度重视村庄环境整治,将其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全民参与,建立环境保护志愿者队伍;根据本镇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整治工作;建设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放眼长远,保持环境永久美好。经过努力,收到了良好效果,不仅古镇内部的核心旅游区在庞大的旅游队伍压力下,环境依然美好,而且下辖的村庄,环境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有些村庄达到了“三星级康居乡村”目标。这些经验对于全国其他一些重点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千灯镇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既是顾炎武的故乡,又是昆曲的发源地。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千灯镇把保护古镇特色和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出了“三块牌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科学发展十佳镇和城乡一体化示范镇,形成了“四大功能区”——现代工业区、现代农业区、城市建成区和现代商贸物流园,实现了“四个一体化”——居住生活一体化、就业增收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通过这些工作,最终既保留了江南水乡千年古镇的特色,又融入了四化结合的现代文明,使千灯镇真正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福地。
即使那些没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镇,同样也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得到改造和提升,村镇面貌焕然一新。常熟市蒋巷村是最近几年来涌现出的一个明星村,其知名度直追江阴市的华西村,依靠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雄厚财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按照建设“五个蒋巷”(绿色蒋巷、优美蒋巷、整洁蒋巷、和谐蒋巷和幸福蒋巷)的目标,投入200多万元资金,对村里的河道进行疏浚、建桥,把全村的水系贯通,以便为村民营造更好的宜居环境。
相城区北桥街道灵峰村,人均年收入2万多元,比较富裕,在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成为江苏省“环保第一村”。该村有36个自然村庄,6.9平方公里,6149名村民,还有8000多名外来人口。多年来,灵峰村把打造宜居村庄环境作为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突破口,根据实际进行功能分区规划,把全村分为行政和生活配套服务区、居民集中住宅区、工业园区和农业示范区。根据规划,把36个村庄分为8个保留村和28个控制村,按照“六整治,六提升”的要求,进行村容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机制建设上,实行“一家一只垃圾箱,一家几棵责任树”,引导农民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另外,该村还投入巨资,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处理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使河水保持清澈。村里还对一处废荒滩和滩涂地进行改造,建成农民公园,供村民休憩,同时发展观光农业,实现了一举多得。
3. “三形态”的理论解读
“三形态”是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正常结果,应该是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结构,即适应产业分工的需要,城乡在空间形态上应该有明显区分,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这里的“像”,不仅仅是指形似,而更应该是神似。在城乡发展规划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城市与农村、城市与产业之间的空间布局。国内外专家在这方面有许多理论探讨,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在实践中也有许多尝试。有些专家主张城市摊大饼式的向外延伸,侵蚀农村;有些专家主张在城市之间杂以农村与绿化带,以改善生态;有些专家主张产城同一,以节约交通和生活成本;有些专家则主张城市不同区域功能分工,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等。对于这些不同的规划理念和实践,既需要借鉴中外国家几百年的经验教训验证其对错,又需要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总结各地的经验来创新和提升。
苏州市在乡镇企业发展初期,由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限制,城乡空间结构很不合理,农村中分布着大量工厂,使农村不像农村。而一些小城镇则人口太少,集中度不高,功能不全。与此同时,在城镇化快速扩张过程中,由于拆迁安置成本太高等原因,一些城市郊区的村落被绕过,没有被改造,随着城市的对外扩张,它们被包在城市中间,形成“城中村”,是城市中的贫民窟,与周边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照,极不协调,使城市不像城市。所以,城乡整体空间结构呈现混沌不分的状态。
而“三形态”做法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城乡产业分工,构建了合理的城乡生产和生活空间格局,使农村更像农村,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集中发展生态、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并成为城镇居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而农民集中居住,特别是对“城中村”的改造,也使城市更像城市,不仅城镇居民,而且居住在农村小区的农民,也可以享受到城市的现代文明。例如,苏州市下辖的常熟市的蒋巷村、张家港市的永联村、太仓市的金星村和昆山市的大唐村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这些村的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人间新天堂,居住和生活其中,感到心旷神怡,其乐无穷。当然,并不是所有农民都要进城集中居住,而是要根据每个村庄的土地分布范围、交通便利等因素,实行统一规划,相对集中居住,既方便生产,又方便生活。例如,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农民小区之间的距离为3~5公里。另外工业向园区的集中,不仅解决了农村污染和土地浪费问题,而且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的聚集效益。这样,通过“三形态”,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乡空间格局呈现在我们面前。
苏州市“三形态”的实践在理论上验证了:第一,在城乡空间规划上,城与乡两大空间不仅要有明确的界限,而且要有合理的功能分工,特别是在农村空间中,不应该承担农业与旅游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发展的功能;第二,在城市内部,要积极推进产业与城镇在空间上的融合,功能复合的空间布局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与优越性,有利于解决交通拥挤、时间和其他生活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应该把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结合起来。通过产业发展,为进城人口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人们达到安居乐业。但是,过分机械地理解产城同一,也会导致环境污染、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不仅整个城市应该优化产业结构,淘汰高污染产业,而且对于不同的产业也应该实行空间集中,即产业集聚,通过不同产业在某一个园区的集中,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工业园区,实现不同园区之间的分工。这些经验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城乡规划理论,无疑是有借鉴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