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类环境会议:环保意识觉醒
发展理念的变迁与人类社会的演进是息息相关的。自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历史先后发生了三次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开创的“蒸汽时代”(1760~1840年),标志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了“电气时代”(1840~1950年),使得电力、钢铁、铁路、化工、汽车等重工业兴起,石油成为新能源,并促使交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更为频繁,并逐渐形成一个全球化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是开创了“信息时代”(1950年至今),全球信息和资源交流变得更为迅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全球化进程之中,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也达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信息革命方兴未艾,还在全球扩散和传播。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物质文明是以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加剧、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然危机日益频繁、资源能源供给日趋紧缺为代价的。由是观之,前三次工业革命在给人类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向人类提出了巨大挑战——人类发展将何去何从,是继续沿袭已有的发展模式,抑或是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一 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概述
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全球人类环境会议。这是联合国历史上召开的第一次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专门会议,亦是人类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事务的议程,此次会议被人们称为“斯德哥尔摩会议”,有113个国家共13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除了各国政府代表团及政府首脑、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代表,还有民间的科学家、学者和劳动者参加。这次会议第一次把环境问题提高到全球议事日程上来,开启了关于环境问题的国际性对话、合作和讨论,环境问题正式进入国际性事务中。会议广泛研讨并总结了有关保护人类环境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问题,制定了对策和措施。会前由40多个国家提供了一份关于世界环境问题的著名报告——由巴巴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主编的《只有一个地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等全球性保护环境的文件。
这次会议从发展与维护人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如不立即着手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损害将带来全球毁灭的后果。呼吁“只有一个地球,为了生存,人们都必须明确自己保护环境的责任”。这次会议开创了人类社会环境保护事业的新纪元,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同年的第27届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二 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召开的背景
(一)环境污染持续加剧
如果说在农耕时代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是有限度的话,则进入工业时代之后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能力是大幅增强的。在世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八大公害”出现后,各国人民反对污染的呼声越来越高。20世纪30~60年代引起各国关注的“八大公害”事件相继在发达国家发生。一是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几千位居民受到工厂烟尘的伤害,损失巨大。二是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0月,美国多诺拉镇工厂和汽车造成的大气污染使全镇一半的居民受害。三是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9日,由于排出的大量烟尘滞留在伦敦市区低空当中,其最终导致4000余人因环境恶化而丧生。四是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该事件是由汽车尾气排放过多而起,最终导致数百人死亡,植物大面积受到损害。五是水俣病事件。1953~1965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附近工厂向水俣湾排放大量含汞的工业废水,使水里的水生生物遭到污染,而人类在食用了有毒的水生生物后发生中毒,出现小脑萎缩、平衡系统出现严重问题等情况。受害人数多达几千人。六是富山事件,又叫痛痛病事件。神通川两岸的一些锌、铅冶炼厂向水里排放大量含镉污水,使水源和两岸的农作物遭到大面积污染。而这些农作物和水被人食用后,使镉在人体内积蓄而令人中毒致病。在这次事件中有数百人受害。七是四日市哮喘事件。1955年以后,四日市由于化工业发展迅速,排出的废气对当地的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从1961年开始,很多人哮喘病发作,1972年该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6376人,死亡10多人。八是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一家米糠油生产厂在生产时,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操作失误和管理不到位,其使多氯联苯混入米糠油中,这种食用油被销往日本各地,受害者达万人。
(二)环保意识日益增强
20世纪60年代,在社会经济繁荣与人民生活富裕的背后,西方国家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逐渐暴露。在国际社会,美苏两国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使整个世界都处在核战阴云中。在国内,失业、贫困、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与尖锐。环境问题持续加剧促使学者们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耗时4年,在阅遍美国官方和民间关于使用杀虫剂造成危害情况的报告基础上,写成《寂静的春天》一书,将滥用DDT等长效有机杀虫剂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揭示于美国公众面前。此书于1962年出版,引起美国全国的震动,并引起全世界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切关注。以此为契机,以环境问题为中心的游行示威运动此起彼伏,不断要求政府釆取措施保护环境。
(三)联合国作用增强
联合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卓有成效的努力同样推进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1968年举行的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第45届会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在例会上考虑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问题。1968年9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法国巴黎举行的“政府间合理利用及保护生物圈科学基础专家会议”做出的决议,也建议联合国大会采纳经社理事会的建议,并建议联合国大会审查关于拟定“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总宣言”的问题。根据这些建议,联合大会于1968年12月3日通过了关于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问题会议的第2398号决议。1969年召开的第2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2581号决议,确定了人类环境会议的宗旨是鼓励和指导各国政府及各国际组织在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方面、在通过国际合作防止环境污染方面釆取行动的实际手段,并使发展中国家有可能避免这些环境问题。此外,大会还提出成立一个专门负责人类环境会议筹备问题的秘书处,并任命加拿大的莫里斯·斯特朗为会议秘书长,同时成立了由美、英、苏、法、日等在内的会议筹备委员会。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又通过了第2850号决议,批准了人类环境会议的预定议事日程和程序草案。同时,大会还要求环境会议秘书长邀请联合国会员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成员一道参加环境会议的工作。
三 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意义
虽然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存在参会成员范围不够广泛、被发达国家操纵、讨论议题范围窄等问题,但是会议通过了重要文件,所取得的成就不容抹杀。
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即《斯德哥尔摩宣言》)。其第1条提出,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即天然和人为的两个方面,对于人类的幸福和对于享受基本人权,甚至生存权利本身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其第一次将环境权作为人权的基本组成部分来看待。第4条分析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方法。在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大多是发展不足造成的。在工业化国家里,环境问题一般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发展中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牢记它们的优先任务和保护、改善环境的目标。为了同样目的,工业化国家应当努力缩小他们自己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其同时指出一部分环境问题是由贫穷造成的,明确提出发展中国家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了人类居住环境质量规划和管理、自然资源环境管理、环境问题教育等方面的建议;概括了人类环境问题的状况和国际合作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要求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措施,控制人造污染物的污染,改进城市和其他人类居住区的条件。
四 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对我国的影响
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全球人类环境会议。此次会议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唤醒了国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能否保卫住胜利成果,巩固新生政权;能否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能否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等诸多考验。以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来形容当时的中国丝毫不为过。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亟须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而生态环境问题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环保意识的缺失、生产技术的落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人口的大幅度增长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导致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但是这一时期的环境问题大多具有局部性特征,尚未衍发成全社会的共同难题。
在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取得了重大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贯通了长江南北。而上述成就的取得是以环境的破坏和能源的耗费为前提的。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程度,在“一五”期间呈现逐步加重的趋势。“大跃进”时期,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提出“以钢为纲”,全民大炼钢铁。而当时我国的炼钢技术尚处于低级阶段,一方面大肆砍伐树木,另一方面大量排放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这导致局部地区环境污染迅速加剧。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大规模建设的“三线”重工企业,排放出大量有害物质。由于扩散稀释条件差,其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在城市建设方面,提出的“先生产,后生活”和“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口号,加剧了这些城市已存在的工业污染。如水域污染方面,渤海湾每天有600多万吨废水排入,出现涨潮一片黑水、退潮一片黑滩的景象,沿海养殖受到严重污染。长江南京段水质因工业污水排放受到污染,江中鲥鱼产量从1958年的580吨降为83吨,减产85%。黄河在兰州市下游的几十里河水均呈黑褐色,河水含油量最高值超过卫生标准的52倍。此外废水还污染了地下水和饮用水源。吉林市8处水源已有7处受到污染。杭州、苏州等水乡城市,由于河道污染,方圆十里内找不到饮用水源。1971年冬到1972年初,北京重要的水源地——官厅水库受到上游河流附近工厂污水污染,这不仅造成下游鱼类大量死亡,而且出现了人吃鱼中毒现象。一些污染企业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引起群众的不满。当时一份调查材料反映,吉林市永红制药厂排放氢氰酸废气,经常熏得周围居民头晕、呕吐、昏迷,并对居民多次要求处理的意见置之不理,结果愤怒的居民把该厂正在新建的烟囱推倒。广东染料化工厂也因为对污染治理不利,设备被群众贴上封条,不准生产。农业生产方面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毁林开荒、围湖造田,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据初步统计,在此期间,全国受农药污染的农田有1.9亿~2.4亿亩,污染粮食在400亿千克以上。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和牧区总面积达5000万亩,被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地达20万亩,被水污染的土地48万亩。全国有12000千米的河段被污染,水质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堆积工业“废渣”占用农田达10万亩。
针对上述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国务院等有关部门开始着手调查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例如,1971年8月,国家计委转发了由燃化部、冶金部、农林部、卫生部组织联合调查小组会同浙江省有关部门调查后上报的《关于工业废水污染富春江引起鱼类大量死亡的调查报告》;1972年6月23日,官厅水库水源保护领导小组成立,开始了中国第一个水域污染的治理。之后,又相继成立了关于保护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珠江流域、太湖水系等的环保领导小组。但总体上讲,环境问题在尚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并没有引起普遍重视。人们对环境问题是很陌生的,甚至连“环境保护”这个词都没怎么听过,认为环境保护就是打扫卫生、垃圾处理这类事。
1971年12月15日,接到联合国邀请我国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信涵后,中国派出了以唐克为团长、顾明为副团长的30多人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参会期间,中国代表团通过对照西方国家和中国的情况,开始认识到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促使我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于1973年8月5~20日在北京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负责同志,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一些开展综合利用、除害兴利做得比较好的厂矿企业的代表,以及科学研究部门、大专院校等单位的代表共计312人参加会议,会议采取大会发言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会议明确了著名的“三十二字”环境保护工作方针,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会议指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是消除污染危害的积极措施;依靠群众,大家动手指的是保护环境必须走群众路线;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是环境保护的目的。会议通过的“三十二字”环境保护工作方针,奠定了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成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前进的指南。
会议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的法规性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做出了十个方面的规定:做好全面规划;工业要合理布局;改善老城市的环境;综合利用、除害兴利;加强对土壤和植物的保护;加强水系和海域的管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认真开展环境监督工作;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工作,做好宣传教育;环境保护所需要的投资、设备和材料要安排落实等内容。《规定》在1973~1978年起了临时环保法的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务院批转的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1973年11月13日,国务院将该《规定》批转全国,同时强调“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事,关系到巩固工农联盟和多快好省地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大事。要把这项工作提到路线的高度,认真重视,认真对待”。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出台前,《规定》一直是指导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
在会议结束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领导又召集会议,研究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在国务院的领导下,1973年11月17日,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卫生部联合批准颁布了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1974年1月30日,国务院转发交通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的报告。1974年6月25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研究解决天津市蓟运河污染等问题的情况报告。1974年8月27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防止食品污染问题的报告。在环境保护组织机构方面,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环境保护机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在1974年10月25日正式成立,小组下设办公室,以组织和推动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从此,中国当代第一个环境保护领导机构正式诞生。之后,在国环办的督促下,各地大都按照国务院的做法,设立了相应的临时性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建立了水源保护领导小组、“三废”管理办公室、“三结合”治理小组以及监测心站等机构。
具有历史意义的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揭开了中国环境保护的序幕。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恰恰是我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的强有力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