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不寿
“情深不寿”这句话,我原来一直以为是老子这种仙风道骨的人说的,后来一查才知道出自金庸笔下,金庸摘自哪里我就不知道了。意思就是感情太用力就难以持久,走得太近的友谊就容易折寿。所以,爱一个人也不要把所有一股脑儿都给对方,一点一点慢慢来,一辈子就那么点爱别人的力气,用完了,自己就废了。
我其实也不知道感情会不会用完,毕竟我的指标还有。但道理我是认同的,用力过猛的爱情或者友谊,不如远远相望来得更美。因为太过用力,就会失去自我,把自己的所有存在感都寄托在对方身上。这时候就会滋生出一种控制欲,这种控制欲是对失去自我的一种补偿。
我都爱你爱到没有自己了,你当然也要同样对我,否则这种挫败感会迅速产生出怨恨,要么引发暴力控制对方,要么就会迷失找不到自己。比如歌德的经典之作《少年维特之烦恼》里的主人公——维特是一个聪明、善良、充满了美好理想的年轻人。他相信这个世界能给努力的年轻人一个美好的前途,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鲜花、得到爱情、得到尊敬。但是他没有意识到,他的非贵族出身,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障碍。他爱上了一个贵族女子绿蒂,绿蒂也喜欢他,两情相悦。但是,绿蒂已经由父亲做主将她许配给了另一个贵族青年阿尔伯特。
绿蒂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孩子,她不敢违抗父亲的意愿,这就造成了她和维特感情上难以逾越的阻隔。维特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依然苦苦地追求绿蒂。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他就非常苦恼,但是依然在顽强地追求,寻找各种机会和绿蒂见面。
一旦有了见面的机会,他从头一天晚上就开始兴奋、激动,彻夜无眠,以致到了第二天早上可以去见绿蒂的时候,已经疲惫不堪。他见到自己心爱的女人,立即感到心慌意乱,不知道说什么,坐在那儿,两眼发黑,完全听不见绿蒂在跟他说什么,看不清绿蒂的面容。
他就在这样一种极其痛苦的状态下追求着,最后终于意识到没有什么希望了。于是,他强迫自己离开绿蒂,希望把精力投入到另一个方面来转移自己感情上不堪的重负。他生性非常敏感,别人的一个目光、一句无关紧要的谈吐都会给他造成极大的刺激。他以为周围的人都瞧不起他,因为自己出身贫寒。他意识到,自己不仅在爱情上彻底失败,在事业上也已经彻底失败。这时候他才明白,自己在懂事以后就向往的那个理想的世界,只不过是画在墙上的一幅画。当你向着理想走过去,就会在墙上撞得头破血流。
维特为爱投入了一切,但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回报。意识到这一点后,他就用一颗子弹解脱了自己。歌德的这部即兴之作之所以大受欢迎,就在于刻画出了几乎所有人陷入爱情里时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在爱情里完全迷失自己,并不能带来相应的回报。
像维特这样因为得不到就毁了自己的人,至少没有给别人带来伤害。那些因为想控制对方而带来的痛苦,则会让彼此两败俱伤。控制别人的心理是你的所有言行、表现都要符合我的期待。以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对方长得好看,脾气就不一定好;脾气好,性生活未必就和谐;性生活和谐,生活习惯、为人处世未必就符合你的期许。这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一个人,跟你全方位契合。
如果有,那也仅仅是因为热恋期掩盖了这些不足。那么,怎么办?
首先,热恋中的人应该确定好大原则或者底线,比如哪些绝对不可以接受,我认为应该开诚布公地讨论。很多情侣却避讳说这些事情,而是依赖对方自觉。自觉是非常不靠谱的一件事,讨论的过程就是让彼此了解对方底线的过程,也是彼此交换心灵的过程。
其次,热恋中的人必须要明白,爱情并不是一场交易,爱情很可能是你这辈子需要签订的最不平等的双边协定。并不是你投入十分爱情,就可以得到十分回报。而是彼此在相爱时,就成立了一个爱情储蓄罐,每个人都往里投入爱,两个人可以共同享有的爱就会越来越多。
最后,必须要给予对方一定程度的自由,这个自由就是对方可以有自己的一些爱好或习惯,而这些爱好和习惯未必有你的参与。这个自由让双方有一个弹性的空间,不至于一发生矛盾,就立刻上升到爱与不爱,离与不离这样的问题上去,而是彼此可以在爱好和习惯里得到救赎。
物极必反,
情深不寿。
在爱情里不迷失自己,
也不试图去占有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