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詹天佑12岁留美的故事
1861年,詹天佑出生在广东南海县的一个小乡村。父亲詹兴洪,祖籍安徽婺源县(今属江西省),出身儒商世家,很有才学,居广东经商茶叶。鸦片战争爆发后,茶行破产,迁居南海县务农。
詹天佑,字眷诚,是詹家的长子,他小时候就喜欢玩弄机件。
有一天,詹天佑忽然对家中的西洋闹钟产生了兴趣,他想,这东西为什么能滴嗒滴嗒走个不停呢?为什么一到点铃就响呢?趁家里人不在,他决定打开这个匣子,看看其中的奥秘。
于是,詹天佑把闹钟搬到地板上,用螺丝刀把零件一个一个拆开,并按顺序把它们整整齐齐地放在地板上。
他一边拆,一边想,这个零件有什么用处,那个零件是怎样装上去的。就这样,他一直把整座钟拆到不能拆为止。然后,又凭着自己的记忆把所有的零件装起来。
就这样一直忙到天黑,他居然把闹钟装好了。当然,他从此弄懂了闹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1872年,12岁的詹天佑经过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留美幼童班,到美国求学,寄宿在房东杰克家,杰克大叔又对他非常关照。
一天傍晚,几个同学在杰克的客厅里为一个花瓷瓶争论不休。
家庭条件优越的英国学生克莱恩固执地说:“这么细的质地,这么漂亮的花纹,必定是英国制造的。”
“不对,这是中国制造的。”一位女同学说。
克莱恩虽然年龄小,却因受环境和家庭的影响,对中国抱有很深的偏见。他嚷道:
“中国这么贫穷落后的国家,根本制不出这样精美的瓷器,杀了我的头我也不信。”
同学们请詹天佑来鉴定。詹天佑面对克莱恩,半是嘲讽半是玩笑地说:
“你是该杀头了!”他拿起花瓶翻过来,指着瓶底说:
“这是中国明代的瓷器,烧制时间约在17世纪中叶,有款为证。”
同学争相传看花瓶瓶底的烧制时间,点头称是。
当花瓶传到克莱恩时,他不屑一顾地推开,武断地说:
“这是印度文。”
同学们哄堂大笑。詹天佑笑得前俯后仰,并大声说:
“克莱恩,你真伟大,能将中国汉字念成印度文吗?”
克莱恩有点恼羞成怒,讲话更尖刻了。他说:
“中国的男人抽大烟,女人裹小脚,比印度还落后。在我们英国,中国人和黑鬼一样,愚蠢、懒惰……”
詹天佑被克莱恩的话语激怒了,他捏紧拳头,在克莱恩的眼前晃了晃,生气地说:
“你——你敢再说!”
克莱恩仗着他人高体壮,骂不绝口:
“中国人懒惰、愚蠢!”
詹天佑忍无可忍,挥去一拳,克莱恩被这一拳打得踉踉跄跄,后退了几步。然后,两人纠缠在一起,在地毯上滚作一团。
从未见过这种场面的女同学被吓得躲在客厅一角。
这时,房东杰克大叔走了出来。刚才客厅的争吵他已经听见。老杰克拿起花瓶,不紧不慢地说:
“这个花瓶是30年我从中国带回来的。中国是远东最古老的,也是最大的国家,她的人民勤劳勇敢。”
詹天佑听着杰克的话,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朝老杰克连连鞠躬,不停地说:
“谢谢您,谢谢您!”
1881年,詹天佑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学院土木工程系,并获得学士学位。同年他学成回国,并负责建造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