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17章 探索成地图 关爱才相责

知道名字后,右边的湖水就变得更加吸引人了。

仅供单人可过的一段栈道走过以后,湖面突然开阔合并,又突然收窄,激流把雪白的流花高高的在水面上托起,形成了一层高光动感泡沫,阳光透射进湖水,整个湖水的碧绿突然变得半通透,如玉石质地一般,急流与滩石的碰撞,让大家见识了什么叫“汹涌澎湃”。

突然,这一场景,似曾相识,它在哪里见到过?

是的,有一个经常反复做的梦,我踏进一条急流的河水中,那河水就如这般激跃、清澈,只是梦中的我,是敢踏进去,并且是温暖的;而此时我可不敢踏进去:著名的湖怪在里面等着我呢!我只好看看表面,美景欣赏一下就好了,没傻到要去验证梦境。

在一个伸出去的堤头,一身红衣的年轻女孩正摆着如“泰坦尼克号”的ROSE一样的姿势,等着她的JACK给她拍美照。

大家都觉得此处最美,很希望这个女孩快点消失,好拍景———这就象在禾木时,给舍里发的微信说:“这里到处是见过大世面淡定吃草的动物,和彼此嫌弃的游人。”

眼前就是绝美全景大片,谁都不想放过抓拍的机会。

拍得差不多了,我发现有一对老夫妻,也在一处全阳的临湖平台上,静静摆拍,倒是他们的样子,让我感慨:要是我的父母身体都好,此时站在这里欣赏美景的,也可以是他们俩啊!

利用了手机的全景模式,从左向右,做着匀速的体转运动以保持相机的景物中轴线,始终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才拍到了几张“大片”;刚分享到群里,立即就被严征“偷图”转发到他的群里,并且变成了“哈巴河”,真让人无语啊!

再向前走不远,发现栈道渐渐变窄了,对面的山头上,的确有一群人,正一线折上地缘梯向上攀登,那个“观鱼台”看上去也太小了,不知道能不能容纳这么人上去看啊!看起来,这高度也够累的,幸亏我决定只是“远眺”而不是“登上”观鱼。

开始研究,要不要上去平台呢,这里有几个简易的彩钢或塑钢质地的集装箱式的房子,上面分别写着“男更衣室”和“女更衣室”,心想这里很周到啊,还有换衣服的地方,再向上走,发现了景区售卖票的地方关着门,但上面有标注:“漂流起点”,原来这里是玩“漂流”的,那可是个刺激的项目。旁边还有提示说:“漂流运动是季节性运动,当季时,水量超大,注意引导,注意安全!”

显然现在不是这个项目的时节,所以景区售票处是关闭的,但旁边的平台上,还有间歇性地休闲环形木凳,半圈正对着湖景和山景,上面还有浓密的树荫当盖,相当享受的一个位置,也坐着一些走累了的游客。

我继续一鼓作气走到山顶,发现又是一处旅游大巴的接驳景点,站点人员在使劲引导着人们:“快点上,快点上,马上就开了。”

因为是景区通票,所有景区内的大巴车都不再另行收费,所以我也就想,先坐上去看看,还能再去看看啥景吧!我都走累了。”

没想到,一共只剩下3站路就要到终点了,倒数第二站是“喀纳斯村”。从车窗上看过去,整个小木屋的造型与禾木村的差不多,可能就是木材用得不那么百分百,还加了一些塑钢、砖混之类的其他材料,于是就决定下去看看。

一车人基本下空了,我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距离和豆角约定的再会时间还有50分钟呢!我还有足够的时间再转转。

车站是一个很漂亮的宽敞的仿古凉棚,里面还有一圈围栏条凳可以坐。于是我就先重新整理了一下包,把羽绒服又想办法塞了进去,实在是现在时近中午,早上的行头,现在就显得太热了。

拿出最后一盒酸奶,又配上另一块“士力架”,稍微补充了一下体力,水已经喝完了,不过,这个固体酸奶倒是吃下去有解渴的功效。

重整行装,看到前面是一片旅游集散地的商户聚集建筑群,中间的路上,还有好几组铜雕,主题是热情的哈萨克女主人手捧一条哈达迎客;还有一个冬装的图瓦人手持着一个竖着的古老的滑雪板;还有其他几组,都是民族特色的,雕像的有些部位被游客摸得亮浧浧的。

走下去,我倒对于吃什么饭没太多兴趣,关键是先探索一下这里有什么。

向前,再向左,发现一个邮局,再向左,原来这里就是出景区的正门了,我惊喜地发现,左边看到的那个尖尖的“卫生间”,就是昨晚黑灯瞎火地从班车下来,再被酒店的中巴车接走的那个约好和豆角今天中午“碰头”的地方。

这下我彻底放心了,碰头地点没错,剩下就是我找一处有地方坐的地方等她了。

约定的这个位置没有可坐的,绕回到售票大厅的后面,那个邮局所在的旁边,有几个正方型的凉亭,里面有四周一可供休息的地方,只不过阳光暂时只能照到一半,这亮的一半,已经被人占领了,我就只好去阴凉的那一半去先坐下。

再进入亭子前,向阳这边有两个小伙子,一个戴眼镜的坐得比较端正,另一个整个人把条椅当成了床,以最家常的姿势慵懒地躺展着全部的身子,尽量多的晒着秋阳。

等我一走进去,放下包,这个大大咧咧当这儿是家的小伙子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似的,赶紧也一咕嘟起身,也把脚放到亭子的地板上,和旁边的同伴一样,保持正儿八经地公众场合形象。

我就琢磨着,把包里的其他小零食吃完,就差不多也能把时间蹭到和豆角碰面的时间点。于是开始打开背包,开起了小吃店,一边看着手机里的头条;一边消化着这些“能量棒”。

虽然我尽量用心在自己的手机内容上,可是凉亭里一共就我和对面俩小伙三人,他们的聊天内容无可控制地飘进了我的耳朵。

“现在研究生不算什么,我们那儿街上一揪一大把。”

眼镜很谦虚,也很文绉绉,大体是说自己是广西来的,正在读研究生,对于人生还有很多想象,不象那个操着本地口音的“斜躺男”一直在夸赞他有学问之类的。

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个男的,整个脸黑黑的,完全是没做任何防晒的原生态样子,他也说本地话,和“斜躺男”显然是很熟悉,并且在说:“妈的,明年要不我也考一个导游证去,这活再不能这样偷偷干了。”

我只能通过这些对话,粗略地判断,这两人是做私导的,那个广西读研的小伙子应该是一个散客,他们正在就旅游的话题做一些交流。

又过了一会,“斜躺男”又恢复了“斜躺”的舒服姿势。

阳光走了,他们也走了,亭子就剩下了我和我的包。

“我现在出发了,一会儿见。”

距离我们约定的时间还有10分钟的时候,豆角发来微信信息。

我就给她留言,说我在这个邮局旁边的亭子里休息着等她。在我想来,那个昨晚约见的地方,一片人头攒动,哪里比得上这里,又舒服、又安静,邮局旁边,地标明显还有足够整理行李的地方,并且只有我一个人,应该很好找到。

还差4分钟的时候,我开始起身,扔掉所有的小吃包装物到指定的垃圾箱,转回到售票处的正面来,也就是我们昨晚下车的地方,开始等待送豆角的酒店中巴车的到来。

可是,车都走了,我还是没看到她。

外面变得很吵。

“你在哪里?我已经到了,到坐车的地方来找我。”

豆角给我打通了电话,语气很不开心的样子。

我还是不太明白她到底呆在哪里等我,昨晚下车时,这里可没有一个人;现在到处都是拖着行李箱的游人。

“你就假装你刚下车,然后你要去坐另一辆车,你就能看到我了。”

豆角被逼急了,这一分钟的没及时见面,她似乎已到了忍耐极限。

终于,按照她的指点,我“假装”着自己要去赶车,果然看到了她在人流中,最靠近边缘的一个栏杆下,一边撑着伞,一边打着电话。

我赶紧走上去。

“怎么会一下车见不到你?!不是约好了的嘛!”

豆角拉着行李在前,我紧跟其后,匆匆向着马上要开动的一辆大巴车前进。

等一切安顿好,豆角不快的情绪还是无法掩饰,连珠炮一样的质问我:“我已经提前十分钟通知你了,你还能不准时到。我简直就不知道你是什么想法。一下车就是见不到你。”

“我发给你的微信你看了吗?早提前40分钟我就到了,就到楼后面的亭子里去休息等你了。”

“说好的,你变卦,真的让我很郁闷,你知道嘛!”

豆角象是揣着一桶炸药,在准备把我轰炸掉,而且几乎是我每争辩一句还没出口,她就能出一串来覆盖掉我的词。

“说好的行李我让酒店的人去送,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你的那个包,真没法想象,你背着两个包去爬山?”

“我把两个包合并了,也没有去爬山到观鱼台。我也的解是在昨晚咱们下车的地方等你的呀!”

“昨晚下车那么黑,谁能记得那下车的地方是哪;那这一上午你都干嘛了?”

“我在探索湖边啊,一直走,一直走,从早上吃完饭,到现在,我就坐了两站的大巴车,其他时间一直在边走边看啊,湖边的几个景点,我都探索得差不多了,原来这个酒店就在这个六道湾的第一道湾,是喀纳斯湖湖水的入口处,那里还有激流冲浪,不对,是漂流的起点呢!现在我心中已经有一张旅游地图了,其实这里很简单的:酒店、码头、漂流、观鱼台、村子、集散中心。”

“你是一直走过来的?我不信,怎么可能,这儿这么大。”

豆角不太相信我的描述。

“是真的啊,我虽然走路没你快,可是耐力很够,在喀什的时候,我可以整整足时走一天的。也许这就是我们的大胖腿的用处吧。”

“那好吧!”

持续的沉默,我很想打破这种不愉快的氛围,可是发现,说的越多,遭受的打击就越多。

“我就不明白你的逻辑:明明可以很轻松地去旅游,只要花一分钟打个电话,你却偏要背着个大包,走一整个上午。”

听到这里,我有些深深地感动:我俩的矛盾,其实根本就不是矛盾,是我们对彼此太过关爱了,不希望对方累着:我不希望她在中午离开酒店的时候,不要面对一堆箱子发愁,毕竟她左手腕有扭伤;而她更不希望我是辛苦累了一上午的“苦行僧式”旅游———其实,她也是不了解我的体力的,这只是一包衣服和小食品,在我的出差经历中,很多时候,是背着整包铁块前行军的:最多的一次,里面有两个笑记本电脑,还有一堆充电器、投影仪、数码相机之类的纯铁块,这次的重量,对于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更何况,吃起东西来,多方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