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天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0章 小子有宗师气度。

说实在的,这件描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肖像核雕,其实并没有任何不妥。

肖像嘛,也不可能雕出花来。

不过……

“额……”

青年见秦淮还未发觉后面的一群围观群众,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秦淮身后的阵容,着实可怕——宗师当头,名师在后,一群非富即贵的藏家尾行。

只是请一个看起来比较帅、稍微有气质的路人点评一下罢了,引来的仗势太大了吧?

青年有点慌……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青年万万不会想到,戏剧性的是,这位‘稍微有气质的路人’,其实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核雕宗师。

他若得知真相,恐怕得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

……

秦淮沉思了片刻,继而开口:

“我们不如换一个全新的思路来处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可以把雕刻场景放眼于两军交战,赵武灵王军队整齐,士气高涨,而敌军丢盔弃甲、草木皆兵。

以赵国完胜,赵武灵王勒马指挥追击溃军入核雕,岂不是更直观的表现出了赵武灵王勇于改革,北掠中山、吞胡地的霸道气概吗?”

秦淮最后一字落下,展厅内鸦雀无声。

惊了。

最后这一个创意,宛如天才手笔。

“啪啪啪”

阎老先生率先鼓掌,随后掌声一片,汇聚成雷鸣。

无论是核雕师,还是游客,亦或是藏家,都能直观的从秦淮的分析中,感受到一种深刻。

“好一个胡服骑射!”

在阎老先生看来,秦淮的第三个设想,真的是灵光烨烨。

有高度,有深度!

放眼战场,描绘敌军溃败,赵武灵王的部下乘胜追击,秦淮的艺术提炼,准确的把握住了赵武灵王的性格特征,又以小见大的点出了赵武灵王的戎马一生。

只此一个场景,一位睥睨诸国,冒举国之大讳,放手改革的君王跃然纸上。

这比一枚简单的肖像核雕,都要来得惊心动魄、气势磅礴。

核雕的可玩性,可感悟性,可收藏性,都因此更上一层楼。

光凭设想,这作品便有了名作的水准。

如果让秦淮亲自执刀雕刻,十拿九稳是一件宗师级巨作。

阎老先生不无慨叹。

雕刻千鲤时,秦淮锋芒毕露,多处出现妙趣横生的笔触。靠着天赋与自信行刀,状态还不稳定。

从千鲤看来,秦淮是不掩饰半点锋芒的半步宗师。

而雕刻仿明核舟时,秦淮已经开始收束本身风格,潜藏隐忍。

在那一枚核舟上,秦淮的个人风格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事一种荒诞离奇的艺术视角,以及开创性的核雕技法。

两枚核舟前后仅相隔十天,秦淮的进步之快……竟有些令人目眩神迷。

而今天,阎老先生看到的是秦淮全新的一面:才气——通过阅读与思考凝聚的才气。

从秦淮的即兴点评就可以知道,秦淮爱读书,而且秦淮不仅仅是读书,还勤奋思考,甚至能举一反三,把书读厚。

……

……

“哎呀,挺好,挺好!大好!”

阎老先生越看秦淮越心生欢喜。

不骄不躁,注重培育文化底蕴,秦淮能走多远,阎老先生也不敢预测。反正年纪轻轻,就能雕刻出意境风雅的《核舟》,一定比他这把老骨头要远就是了!

阎老先生脸上带着欣慰笑意。

“都听明白了吧?你们现在的弊端是不该把核雕当成雕塑来创作。追求栩栩如生,没有错,然而写实到极致,也不过一尊立体打印、一张图片。想要写实图片,照相机也可以啊,千万像素,连毛孔都看得一清二楚。

你们想想,核雕写实能比得过照相机、最新的三维立体打印机吗?既然核雕比不过三维打印机和照相机,那要核雕有什么用呢?

所以,诸位该把每一件作品都当一幅画卷、一句诗来雕琢。只有开拓作品的艺术深度和广度,才能让核雕有意义……”

阎老先生总结道。

无论是名师,还是新入行的核雕师,都认真记住这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并引为信条。

而得到了阎老先生首肯的秦淮,则被灼灼的目光盯着。

短时间内连续构思三件作品,而且每一件,都可圈可点,发人深省……

加上年纪轻轻,秦淮会不会是阎老先生的关门弟子?

十有八九!

不然阎老先生何以对秦淮如此关注?只有这样的天资聪颖的少年,才会被一代宗师阎老先生招入门下吧?

“原来是阎老先生?”

秦淮诧异回身。

“原来秦淮小友也中意写意核雕上。难怪那天的……”

阎老先生欲言又止,看情况,秦淮暂时不想透露仿造核雕的事情。

遂作罢。

‘那件作品可能是秦淮的心血之作,因此尤为珍贵,不轻易示人。’

阎老先生心想,大概是这样,既然如此,他就不强人所难了,转而继续另一个话题。

今天,阎老先生来展览会,实则是受邀来为后辈们传授核雕理念。

正好趁着秦淮举出的三个极佳实例,把这些年所推崇的理念讲出来。

“总而言之,核雕写意是核雕价值的最大体现!希望诸位核雕师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掌声雷动,显然都在赞同阎老先生的写意理念。

人群中,只有一个中年男子默默的咬紧牙,一声不吭——他的理念,和阎老先生完全相悖。然而他人微言轻,比不上阎老先生有分量……

提出反驳意见?

应该会被口水淹没吧?

他踌躇了。

……

“好了,我要说的不多,你们互相交流切磋。”

看到众核雕师们一派受启发的样子,阎老先生脸上的皱纹舒展,后辈们愿意学,核雕一定会有走到巅峰的一天。

阎老先生挥挥手,任一群核雕师们三三两两的交流,让它们通过交流,将各种创意、理念碰撞出火花。

……

“谢谢阎老先生指点,也谢谢这位先生的点评。”

青年还不知秦淮什么身份,但不管什么身份,说一句先生是没问题的。

“这是你的福气啊,秦淮小友把核雕最精髓的理念告诉了你,而且没有藏私。

你悟透了,再勤奋打磨技艺,成为核雕名师只是时间的问题。”

阎老先生补充道。

其实各行各业,都有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

阎老先生当年在不少高手名下当学徒,他们也都有不传的技艺……

甚至有几位师傅,宁愿把技艺带进坟墓,变成一掊黄土,也不愿外传。

现在的金陵核雕圈中,也有藏私的风气。

而秦淮不吝赐教,胸怀大度的品质,倒显得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