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09章 卫灵公15.35

15.3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古人云:“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古往今来,“师”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要尊师、重师、让师。孔子认为,如果占据了“仁”的制高点,为了“蹈仁”,就可以“不让于师”。

“师道尊严”,老师是有“权威”的。但曾几何时,“当仁不让于师”发展到了极致为“当啥也不让于师”时,老师成了“臭老九”的代表,被边缘化甚或被打而倒之,有的还被冠予“反动”权威的称号。之后重提“尊师重教”,但其“仁道”难复,让人唏嘘。

朱熹说: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

程颐说:为仁在己,无所与逊。若善名为外,则不可不逊。

邢昺说:此章言行仁之急也。弟子之法,为事虽当让于师,若当行仁之事,不复让于师也。

在地球另一端,比孔子晚百年左右,和孟子(约前372~前289)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可翻译成“当真理不让于师”,呵呵)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是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其师为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不认同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

孔子认为,“仁道”我所欲也,“师道”亦我所欲也,若两者不可兼得,舍“师道”取“仁道”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