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72章 宪问14.39

14.39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孔子的文学科高材生。过于“聪明”而著称,孔子评价:“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师也辟”。但子张好问,在《论语》中常问孔子问题,回头可统计一下次数,估计名列三甲。这次子张问《尚书》中所言“高宗谅阴,三年不言”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止是高宗,古代人都这样。即使国君去世了(天子称崩,诸侯称薨),百官听命于太宰三年,即是礼节规矩。

这里谈论古之居丧之事,于今移风易俗,已无多大现实意义。国家祭祀祭烈士,不祭血缘和文化祖宗,似乎表达的是:大家活到今天是先烈鲜血换来的,并非先祖庇护演变而来的。

高宗,商王武丁的庙号。庙号是君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也就是把君王供在庙里祭拜时候称呼的名号。目前考证,庙号起源于商代。商代31位君王,有4人有庙号,执政表现优异的才有资格配享庙号。但自隋唐开始,几乎所有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不论表现,人人都有军功章,失去了本真的激励意义。

“谅阴”,宋代朱熹说是“天子居丧之名,未详其义。”一般认为是指父母过世,守制居丧。

《论语集解》:言君薨,则诸侯亦然。总己,谓总摄己职。冢宰,太宰也。百官听于冢宰,故君得以三年不言也。胡寅曰:“位有贵贱,而生于父母无以异者。故三年之丧,自天子达。子张非疑此也,殆以为人君三年不言,则臣下无所禀令,祸乱或由以起也。孔子告以听于冢宰,则祸乱非所忧矣。”

何晏、邢昺的《论语注疏》对此句考证详尽,供学习参考。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孔安国曰:“高宗,殷之中兴王武丁也。谅,信也。阴,犹默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马融曰:“己,百官。”)以听于冢宰三年。”(孔安国曰:“冢宰,天官卿,佐王治者,三年丧毕,然后王自听政。”)【疏】:此章论天子诸侯居丧之礼也。“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者,“高宗谅阴,三年不言”,《周书·无逸篇》文也。高宗,殷王武丁也。谅,信也。阴,默也。言武丁居父忧,信任冢宰,默而不言三年矣。子张未达其理,而问于夫子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者,孔子答言:“何必独高宗,古之人皆如是。”诸侯死曰薨。言君既薨,新君即位,使百官各总己职,以听使于冢宰,三年丧毕,然后王自听政。○云“高宗,殷之中兴王武丁也”者,孔安国云:“盘庚弟小乙子名武丁,德高可尊,故号高宗。”《丧服四制》引《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善之也。王者莫不行此礼,何以独善之也?曰:高宗者,武丁。武丁者,殷之贤王也,继世即位,而慈良于丧。当此之时,殷衰而复兴,礼废而复起,故载之于书中而高之,故谓之高宗。三年之丧,君不言也。”是说不言之意也。云“谅,信也。阴,默也”者,谓信任冢宰,默而不言也。《礼记》作“谅闇”,郑玄以为凶庐,非孔义也,今所不取。○“云“冢宰,天官卿,佐王治者”者,案《周礼·天官》:“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叙官》云:“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治官之属,大宰卿一人。”郑(玄)注引此文云:“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言冢宰于百官无所不主。”《尔雅》曰:“冢,大也。冢宰,大宰也。”变冢言大,进退异名也。百官总焉,则谓之冢;列职于王,则称大。冢,大之上也。山顶曰冢,故云“冢宰,天官卿,佐王治者也”。云“三年丧毕,然后王自听政”者,谓卒哭除服之后,三年心丧已毕,然后王自听政也。知非衰麻三年者,《晋书·杜预传》云:“大始十年,元皇后崩,依汉、魏旧制,既葬,帝及群臣皆除服。疑皇太子亦应除否,诏诸尚书会仆射卢钦论之。唯预以为,古者天子诸侯三年之丧始服齐斩,既葬,除丧服,谅闇以居,心丧终制,不与士庶同礼。于是卢钦、魏舒问预证据。预曰:“《春秋》,晋侯享诸侯,子产相郑伯,时简公未葬,请免丧以听命,君子谓之得礼。宰咺归惠公仲子之賵,《传》曰吊生不及哀。此皆既葬除服谅阴之证也。书传之说既多,学者未之思耳。《丧服》,诸侯为天子亦斩衰,岂可谓终服三年也?”预又作议曰:“周景王有后、世子之丧,既葬,除丧而宴乐。晋叔向讥之曰:‘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王虽不遂,宴乐以早。’此皆天子丧事见于古也。称高宗不言丧服三年,而云谅闇三年,此释服心丧之文也。讥景王不讥其除丧,而讥其宴乐已早,则既葬应除,而违谅闇之节也。尧崩,舜谅闇三年,故称遏密八音。由此言之,天子居丧,齐斩之制,菲杖絰带,当遂其服。既葬而除,谅闇以终之,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故曰:百官总己以听冢宰。丧服既除,故更称不言之美,明不复寝苫枕块,以荒大政也。《礼记》云:‘三年之丧,自天子达。’又云:‘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又云:‘端衰丧车皆无等。’此通谓天子居丧,衣服之制同于凡人,心丧之礼终于三年,亦无服丧三年之文。天子之位至尊,万机之政至大,群臣之众至广,不得同之于凡人。故大行既葬,袝祭于庙,则因疏而除之。己不除则群臣莫敢除,故屈已以除之,而谅闇以终制,天下之人皆曰我王之仁也。屈已以从宜,皆曰我王之孝也。既除而心丧,我王犹若此之笃也。凡我臣子,亦安得不自勉以崇礼。此乃圣制移风易俗之本也。”议奏,皇太子遂除衰麻而谅闇丧终。是知三年丧毕,谓心丧毕,然后王自听政也。

稍加了解,古之居丧,规矩复杂烦多。如今呢,国家层面,似乎没有通行的规矩,献花圈好像也是西方传入,非中华文化历史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