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河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龙兴中学

1983年,12岁的我,以华佗小学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龙兴中学的初一(1)班。华佗小学那年只有六个同学考取龙兴中学。其他20多位同学,多数都没有再继续读书,在家跟着父母种地,和父辈一样成了与土地打交道,世代以耕种为业的村民。

人生的命运第一次开始有了转折。

我家离龙兴中学有七里路远,开学后的一个月,我就是骑着家里的凤凰牌28式自行车去上学,凤凰牌自行车是母亲前两年凭票买的,也是我们大队的第一辆自行车,我那时个子矮,坐在座垫上脚够不到脚蹬,开始时是从大梁下面掏腿骑,为了象大人一样骑车,就学大人样坐在座垫上,为了勾到两边的脚蹬,两个屁股就大幅度左右晃动着骑,姿势很不雅,屁股沟都磨烂了,真是痛并快乐着。

龙兴中学位于圣水河边的龙兴集镇上,龙兴集自古以来就很繁华,在圣水河岸边,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会到龙兴集来赶集,龙兴集是天天逢集,附近其他集镇都是逢单或逢双再开市,也就是。有的集镇农历每月逢单号的日子开市,有的是逢双号的日子开市,只有龙兴集天天逢集,在集镇上想买的东西都能买到,而且比其他集镇便宜,每天,龙兴集的南北主街和最老的东西石板路主街,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好不热闹。龙兴集的南端临着圣水河,有一个渡口,渡口有一个老船夫,每年,从初夏就光着古铜色的膀子在摆渡,摆着圣水河两岸的赶集人,和去灵山县的各色人等。直到2007年前后,政府把龙兴中学院墙西边的那条路笔直延伸出去,从圣水河上修建了一座大桥,与河南岸通往农场的水泥路接通,从此来来往往的人再也不用乘坐渡船了,政府给了老船夫一笔补偿,那个老船夫也就解甲归田了,圣水河上这道特殊的风景自此就成为了一个传说。

圣水河是人工河,南北两岸是五米多高的堤坝。堤坝南与河水相接处载了很多垂柳,一到春天那垂柳千条万条绿丝,随风摆动,煞是好看,四月间柳絮漫天飞舞,忽上忽下,飘向远方路边和农家院落。

龙兴中学在镇的西北角,刚搬来没几年,前后两排,前排九个教室,后排六个教室,后排的西边是学生食堂,东边是教职工宿舍。两排的中间,靠东是教师办公室,靠西有一口井,井的西面有三间高中部的教室。前排的东边是操场,整个学校,四周围着一个不宽的沟,没有围墙。沟里没水,学校南面的沟紧挨着一条主路,路南是镇上的居民区。

学校没有宿舍,学生多是十里八乡的,每天放学再走回家,早晨早早地赶来。在镇上有亲戚的学生会借住在亲戚家,少了每天的奔波。当年,我就住在我的二姨家,一年后,我就住在同班同学王伟家闲置的房子里,一直住到初中毕业。

学校初一四个班,初二四个班,初三四个班,高中,高一一个班,高二一个班,高三一个班。学校绿化不多,整个院落看起来光秃秃的,比华佗小学大多了,那时华佗小学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记得初一一班的黑板上方,是我们班主任张富勋老师用晒黄的麦秆,按字形粘贴出八个金灿灿的大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那时的眼中很是高大上。

听说,我们的班主任张富勋是音乐学院毕业的,那几年流行蒋大为的歌曲,张富勋老师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我们听来赛过蒋大为。张富勋父亲原来是右派,从大城市下放到AH,张富勋也因父亲的原因,毕业后没能留到大城市,被分到我们学校。张富勋带了我们一年班主任,这一年他教会我们唱歌,画画,教我们剪纸和折纸艺术,剪纸有牡丹花和蝶恋花,到现在我剪的牡丹花偶尔还会贴在邻家出嫁姊妹的陪嫁脸盆的上面。

对于折纸,我女儿高格,小名“格格”,小的时候我会把初一学的折纸,四方纸叠的气球,纸船,纸狗,花篮,乌纱帽等叠给她玩。

初一时,几个家在集镇上的同学教会我弹溜溜,两个人,一人几个玻璃球(俗称“溜溜”),在地上挖个小洞,二人轮流,从离洞不远指定画的线处,开始弹自己的溜溜,最先进洞的算赢,输的一方把那个溜溜给赢方。中途可以干扰对方,可以用自己的溜溜对准对方的溜溜弹去,用冲击力把对方的溜溜弹离洞口更远,有时我们会在课间十分钟玩上一把。

我们住校的同学,会在下午放学后,在校食堂吃过饭,然后就拿着书到学校北边的油菜花地里,在花垄间找块空点的地方坐下背书,阵阵花香伴着读书声,一直留在龙兴中学的上空。

同年我大姑高菡的女儿胡桂琴,也考到龙兴中学初一(4)班,她比我大几个月,我喊她表姐。从小就向往南方的小桥流水,在初二下半学期,她转学到另外一所中学。后来高中没考上,就没有再继续读书了,在1989年,跟着从煤建公司下海的三表兄胡立平,开办起饮料厂,在厂里做出纳。

后边,再花开二朵,各表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