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之人生长恨水长东同人羽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刮目相看

杨念顼一路上念念叨叨的,杨戬却不怎么敢答话,只怕被这个人瞧出了破绽,就目前看来,若这位大姐知道了自己占有了她弟弟身体,后果该是不堪设想。

“小戬,你今天怎么这么安静啊?”杨念顼看着双唇微抿的弟弟突然问道。

“我——”杨戬差点冲口而出所有的事情,所有的困惑,可是又及时收住了话头。当下的情况太不明了,需要面对太多未知的东西,还要随时准备避免不知何时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又何必告诉眼前的人,让她平添烦恼。这样的冲动让自己有些诧异,难道睡了千年,自己反倒不如从前有定力了么?于是又恢复了常态,淡淡的道,“我没事。”

“不想说话就算了,今天又是和谁打架了?张海洋怎么看着你的,下次让我逮住没他好果子吃。”杨念顼恶狠狠地说,坐在网吧的张海洋突然感觉背后升起一股凉意,打了个寒颤。

“不关他事。是我——”杨戬替张海洋分辨,却被杨念顼打断了,“你怎么那么护着他啊,这都什么兄弟,眼看着你被揍吗?你看他怎么一点儿事没有。”

“姐——”乍一出口连杨戬自己都为之一惊,自己竟这么顺口的就将这个称呼叫了出来,想来自己在这世上行走了三千多年,这么一个不及加冠之年的小女孩,怎么可能做自己的姐姐?杨戬暗自无奈。定是这具身体捣的鬼,用这个自欺欺人的想法安慰了自己,杨戬顿觉舒适了不少。

“好啦好啦,你还是想想回去怎么和妈交代吧。”杨念顼深知自家弟弟的叛逆性格,也不再多说,收住了话题。

姐弟二人一路同行,很快到了家。杨母在看电视。听到门响也没抬头,自以为是儿子放学回来了,随意地开口,“今天回来这么早啊。”杨戬没答话,暗自打量着这间屋子。房子的布局装饰虽说还是略有前朝遗风,但毕竟是大不一样了。想起刚才被杨念顼称作是电梯的东西,杨戬心中又是一叹。在这个时代,每个人明明都没有法力,却又似法力无边,操控着很多自己叫不上名来的东西,帮助他们做到很多或许有法力都做不到的事情。

“我也回来了。”杨念顼一屁股坐到杨母身边,捏了一下她的脸,动作极其没大没小,杨母似乎也习惯了,一巴掌拍掉杨念顼的魔爪起身道,“你们回来了我就去做饭,晚上想吃什么?”一扭头注意到了愣在门边注视着电视的杨戬,“念戬,你怎么还不进来啊?”杨戬闻言将视线从电视上转移开来,冲着杨念戬的母亲轻轻点头,默默的走进屋子,关上了门。

“你又和人打架了?”杨母看到了杨戬脸上的创可贴。

“没有,摔了一跤。”杨戬不愿对着一双担忧的眼睛,盯着电视里的画面答道。杨母显然不信,还欲说什么,却被杨念顼打断了,“是摔了一跤,我和他刚在回来的路上摔的。”

杨母不再说话,却有些气鼓鼓的看着自己的这对儿女。杨念顼深知老妈的脾气,于是开口岔开话题,“妈,我们家有不用的旧衣服吗?”

“要那个做什么?”虽说在生气,可是杨母还是不能不搭理她的女儿。

“我们学校戏剧社要排个戏,需要自己做服装。”杨念顼拿起一个苹果啃起来。

“你们学校的事怎么那么多啊。排戏就排戏,还得自己准备衣服?”杨母有些不满。

“你不懂,我们这次排的可是个大戏。因为年代久远,所以服装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就得自己做了。”杨念顼一点儿不介意母亲的怀疑,耐心解释。

“有多久远?”杨母漫不经心的问道。

“老远了,我和你讲,这部戏几乎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第一部戏剧,名字叫《大武》,作者是……”

“周公旦。”杨戬好心接上杨念顼的话,使杨念顼好将啃下来的满满一嘴苹果咽下去,却没想到这个随口而出的名字引来了杨念顼惊异至极的目光。

“士别三日啊弟弟。你怎么会知道的?”杨念顼惊叹道。杨戬只是一笑。当年封神之战结束之时,虽说自己去了灌江口不闻不问天庭世事,但对凡间诸事还是了如指掌的。西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胜殷商,武王便在建国之初指派昔日袍泽周公旦写出这么一出气势恢宏的歌舞戏来,一方面算是为周天子歌功颂德,庆祝新朝建立,而另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要的一点,却是向天庭示好,示好的同时表明了凡间默认神仙的隐匿。那个时候,大概正是姜子牙到灌江口找他诉说封神台秘密之前的不长时间。想到封神大典,杨戬不由唏嘘一番。

“喂喂喂,想什么呐?夸一下你而已,用得着这么装深沉嘛?”杨念顼没有得到杨戬的回答,却看到他一脸感慨的表情,那表情怎么看都应该是经历了千年沧桑巨变才会有的,不由有些瘆得慌,提高声音想把这种诡异的感觉从脑子里赶出去。杨戬只是微笑不答话,佯装被电视吸引去了全部的注意力。不过也确实如此,看着一个盒子里有影像在动,还那么清晰,感觉十分新奇。就像是在看一个缩小版的水月幻境,不过内容不是在观看沉香救母便是了。

见弟弟一副懒得与自己拌嘴的模样,杨念顼一边疑惑着弟弟今天的反常,一边跑去厨房和杨母絮叨起来,“这个戏原本有六场,第一场呢,是讲武王大会诸侯,誓师要讨伐殷,而这个殷呢就是——”杨念顼故意拖长了声调放大了声音,意欲让坐在客厅的杨戬接她的话,却看到杨戬正专心致志的盯着电视,一点儿没有关心她在讲什么的意思,于是作罢,心想刚才肯定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才说出周公旦这个名字,现在连殷商都不知道了。于是接着和杨母说,“殷就是殷商,因为纣王荒淫无度,残虐无辜,导致天愁民怨,所以各路诸侯纷纷起兵造反,这武王也在适当的时候起兵。第二场呢,步入主题,演的的是武王统领的军队在牧野和殷军会战,并且击败殷军,占领殷都朝歌,殷商就此灭亡,第三第四场……”

“行了行了,旧衣服是吧,我晚上去给你找就得了,什么殷了商了的我不感兴趣。”杨母赶苍蝇似的把杨念顼从厨房驱逐了出去,不愿再听那些与她半点关系也无,还隔着十万八千年的历史。

“小戬,你别看电视了,听我和你讲讲这个戏吧。”杨念顼话匣子打开了一时有些收不住,赖在杨戬旁边。

杨戬的眼神深邃不见底,他静静的看着杨念顼,轻轻叹道,“好啊。”殊不知方才竖着耳朵听着杨念顼的讲述,早已将他的思绪拉到了封神之战的战场上,那番快意舒畅的酣战,至今都有些许怀念。也不知哪吒现在怎么样了。

等了半天不见杨念顼再开口,不由向她望去,却见杨念顼在包里翻着什么。

“找什么?”杨戬疑惑道。

“梗概啊,剧本梗概!都怪老妈打断我,后面忘记了。”杨念顼无耻的将自己浆糊似的记忆力归咎到老妈身上。

“三四场讲述周军继续南行,平定南方边疆地区。第五场周公、召公分别统治东西两方。第六场——”杨戬顿了顿,封神战场上的场面历历在目。说到最后嘴角多了一抹嘲讽的笑容,“便是班师回朝,歌功颂德。”

杨念顼的动作僵在原地,瞠目结舌到无法说话,却听到杨戬喃喃道,“于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封神台的阴谋在杨戬脑中一一掠过,封神战场上的惨状记忆犹新,成就的究竟是什么,还是那简单的平衡么?上古大神愿意舍弃性命都要成就的东西,如今看来确实一劳永逸,至少在这千年之后没有什么大的变故。

杨念顼默默的将手凑到杨戬的额头上,打断了杨戬的思绪,在杨戬不知所以的时候开口道,“小戬,你什么时候变神童了怎么也没和我说一声?”

杨戬挑了挑眉,只觉得“神童”这个词不光是不该形容自己,纵使是说杨念戬也显得太违和了些,不由将笑意挂到了嘴边。见弟弟心情不错,杨念顼索性一把挽住杨戬的胳膊,恶心吧啦的腻歪,“好弟弟,你还知道什么,统统告诉姐姐呗,姐姐给你买糖吃!”

杨戬欲不动声色的抽出手臂,却无奈杨念顼像个章鱼似的吸着他纹丝不动,杨戬叹了口气道,“你松开我讲给你听。”杨念顼立马送开了手,正襟危坐,眉开眼笑的看着杨戬,心说今天一定得把弟弟藏着掖着的东西挖出来,就知道自己的弟弟不一般,想到这里顿时荣誉感爆表,完全沉浸在自己幻想里的杨念顼直接忽略了自家弟弟之前的种种劣迹。

“商亡,周立。自此三界——我是说人世间一派祥和,武王姬发受天命开启人间礼乐制度,《大武》便是规范礼乐制度的产物之一。所谓礼,既是巩固统治的手段,亦是保持平衡的棋子。有了礼,便有了差异,有了差异便分出了尊卑贵贱,长幼亲疏。这一系列的礼制,便使得人们牢牢的被束缚在人间,不会再对神仙有过多的幻想。由此《大武》产生便是应了天地之和,人道之睦。”杨戬理了理思绪,略过天庭隐居其后的诸如此事,捡了些凡人更能接受的事情讲了些,便听得杨念顼一脸敬佩。

“那《大武》和道学又有些什么关系?”杨念顼惊异之下不忘提问,现在她已经完全接受弟弟懂得这么多知识的事实了,趁机多问点儿,免得被某个家伙肆无忌惮的嘲笑。

“虽说凡人安居乐业,不再对上天、神仙有着和以前一样多的依赖,但道学确是作为一种学识流传世间。便是那周公旦也是习道之人。内容不提,单从形式上看,这《大武》中涉及的数字也暗合了八卦的布局。”杨戬耐心的讲解。

“你还知道怎么排演?”杨念顼只想抱住弟弟亲一口。

“先说这包含六场中的‘六’,便是象征阴阳二爻组成的六爻。六爻乃是由八卦两两重叠,可变化为六十四种各异的卦画符号。若我没记错,《大武》是由宫廷演绎供王者欣赏的,方才提及的礼乐制度规定,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享受八佾之规模,所谓“八佾”即是指乐舞由八个行列构成,每个行列八人,算下来,刚好是——”

“六十四人!正和六爻与卦画之间的关系!”杨念顼算出结果激动的不能自己,继续道“难怪后人评价《大武》是超验神秘主义呢。”

“你们为何会排演如此年代久远的东西?”杨戬随口一问。

“还不是我们那个奇葩社长。”杨念顼一提到余丁便气不打一处来,余丁就是那个经常肆无忌惮嘲笑她的“某个家伙”。余社长脑子一抽就要让全社团的人跟着他瞎胡闹,更别提他自从提出排演方案后就不知跑哪去了,连电话都打不通,八成是又跑到哪里胡吃海喝去了。

“社长?”杨戬问道。

“哎呀就是余丁啦,那个白痴,天天喊着让你叫他姐夫的那个。他怎么配的上本小姐。”杨念顼一想起余丁贱贱的表情就恨得牙根发痒。

杨戬自然不知这余丁是何人,便没有答话,只觉得眼前的这个小姑娘也是可爱至极,甚至看到了点儿丁香的影子。也不知八太子和丁香是否还在一起,沉香和小玉呢?有没有将杨家的血脉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