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治疗糖尿病药效物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概论

目前,消渴病(糖尿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而且日趋年轻化,其中2型糖尿病(T2DM)约占95%,研究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意义非常重大。据欧洲糖尿病学会与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4亿,到2040年将达到6.4亿患者。每年约有460万人死于糖尿病,用于糖尿病的医疗费用高达4650亿美元。我国人民饮食结构由植物型向动物型不断转变,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导致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年轻化趋势也非常明显。2013年,中国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报告说,中国已成为糖尿病人口大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估计超过1亿,可能已达“警戒级别”[1]。目前,治疗糖尿病常用药物主要有胰岛素、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等,均为人工合成药物,难免存在毒性和不良反应。为发挥传统中药优势,从中药中筛选新的治疗T2DM的药物就显得非常重要。

1.1 地骨皮具有治疗消渴病的作用

地骨皮(Lycii Cortex)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同属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根皮。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份,在湖南省有少量引种,大多为野生。地骨皮性味甘寒,归肺、肝、肾经,主要功效为凉血除蒸、清肺降火,一般常用于清虚热,泻肺火,凉血。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盗汗,小儿疳积发热,肺热喘咳,吐血,衄血,尿血,消渴[2]

1.1.1 医学古籍描述地骨皮用于治疗消渴病

历代医家认为地骨皮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良好药材。中医根据糖尿病的症状——因烦渴而消瘦、多饮、多食、多尿或尿甜(尿糖)、疲乏少力等,称之为“消渴病”。中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大量治疗消渴病的药物及复方,地骨皮就常被用于治疗消渴病。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同一植物不同药性枸杞的根、苗、果的主治功效做了详尽的阐述:“枸杞之滋益不独子,而根亦不止于退热而已。但根、苗、子之气味稍殊,而主治亦未必无别。盖其苗乃天精,苦甘而凉,上焦心肺客热者宜之;根乃地骨,甘淡而寒,下焦肝肾虚热者宜之,此皆三焦气分之药,所谓热淫于内,泻以甘寒也。至于子则甘平而润,性滋而补,不能退热,止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此乃平补之药,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分而用之,则各有所主,兼而用之,则一举两得。”由上述文献论述可见,枸杞的叶、果、根都是很好的临床药味,这也提示枸杞具有全面的开发价值。

对于地骨皮的功用,唐·孟诜《食疗本草》中说:“去骨热消渴”。金元医家王好古总结认为其:“泻肾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热,补正气”。金·张元素《珍珠囊》:“解骨蒸肌热,消渴,风湿痹,坚筋骨,凉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总结为:“去下焦肝肾虚热”。明末清初医家刘若金在《本草述》中论述:“主治虚劳发热,往来寒热,诸见血证、鼻衄、咳嗽血,咳嗽、喘,消瘅,中风,眩晕,痉痫,腰痛,行痹,脚气,水肿,虚烦,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浊”。这几乎将地骨皮的功用概括完备。清代医家杨时泰《本草述钩元》:“地骨皮,能裕真阴之化源,而不伤元阳,故与苦寒者特殊”,认为其养阴清热之力精良。

对于地骨皮的药用功效的特点,历代医家也和同类药做了鉴别,明代医学家倪朱谟《本草汇言》中说:“王绍隆云,骨中火热为眚,煎熬真阴,以地中之骨皮,甘寒清润,不泥不滞,非地黄、麦冬同流”。张山雷的《藏府药式补正》认为:“地骨皮,能清骨中之热,泄火下行,以视桑皮,则寒凉又胜一筹。而清肺热,导气火,亦引皮肤水气顺流而下,不嫌燥烈伤津、破耗正气,则与桑皮异曲同工。杞根皮苦寒清肃,直入下焦肝肾,能疗骨蒸里热,而气味俱清,尚不至铲灭真阳,损害元气,然终属清泄凉降之品,绝无滋养能力”。

通过历代医家对地骨皮功用的阐述,可以概括出地骨皮的主要功用在于以其甘淡寒之药性清敛虚火、补养津液,益肾养肝清肺,古代医家用于治疗消渴。中医将糖尿病归于消渴范畴,其病因是肺、脾、肾三脏热浊阴亏,其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古代本草文献记载,地骨皮性味甘寒,主热中消渴、去下焦肝肾虚热、去骨热消渴等论述,与糖尿病阴虚燥热的病理特点相符,因此,可说地骨皮常被用于治疗糖尿病。

1.1.2 现代研究证明地骨皮具有降血糖等多重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地骨皮具有降血压、降血糖、调血脂、解热、抗菌及抗病毒等活性[3]。地骨皮化学成分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环肽类、生物碱、多元酚(包括黄酮和酚酸类化合物)和蒽醌类化合物等为主要生物活性成分[4~6]

(1)降压作用

Funayama等[7,8]从地骨皮中分离获得具有降压活性的生物碱地骨皮甲素(kukoamine A),研究发现,地骨皮甲素以5mg·kg-1静脉注射于大鼠时具有明显降压活性,其降压活性还体现在Lyciumin A和Lyciumin B可对肾素和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产生抑制作用[9,10]。Morota等从地骨皮的氯仿提取液中分离出了对ACE起抑制作用的两种活性成分,分别为(S)-9-羟基-10E,12Z-十八二烯酸和(S)-9-羟基-10E,12Z,15Z-十八三烯酸。将这两种有机酸分别溶解于聚山梨醇酯(poly-sorbate-80)后,再与适量的消毒生理盐水混合制成针剂,对ACE有抑制作用[11]。Yahara等从地骨皮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环八肽化合物Lyciumin A和Lyciumin B,它们对血管紧张肽原酶(renin)和ACE均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ACE的抑制活性可达90.9%(A)和79.0%(B)[9,10,12]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心悸、头痛、眩晕、中风等范畴。本病的病因病机《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认为肝是高血压病的发病枢纽。高血压的病机特点是肝肾亏虚为病之本,阳亢痰瘀为病之标。中医认为高血压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是由于肝肾阴阳失调引起,调理肝肾是治疗高血压的必要途径。地骨皮归肺、肝、肾经,《本草纲目》描述“皮去下焦肝肾虚热”,《本草述钩元》中说:“地骨皮,能裕真阴之化源,而不伤元阳,故与苦寒者特殊”。以上对地骨皮的功效描述中可见地骨皮以其甘淡凉和药性裕肝肾真阴,少寒凉药的凉遏弊端,对于老年肝肾阴阳失调高血压的调治是常备药味,而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了地骨皮对高血压调治的潜力。

(2)降血糖作用

由于糖尿病的高发态势,降血糖作用成为目前地骨皮的研究热点[13~17]。方志伟等[16]发现,地骨皮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和正常大鼠血糖值均表现出一定量效关系及时间依赖性的降低作用,其体内胰岛素含量和肝糖原含量提高可有效促进胰岛病变恢复。卫琮玲等[14]研究发现地骨皮水煎剂的降糖作用与抑制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增强抗氧化能力、加速自由基的清除有关,对ALX导致的胰岛损伤有保护或修复作用,从而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Ye等[18]将地骨皮乙醇与水提取物作用于高脂喂养、STZ致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发现均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与脂代谢,而且乙醇提取物的效果要比水煎剂好很多。高大威等[19]研究发现地骨皮水煎液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低血糖的作用,再通过薄层色谱技术对地骨皮的各种成分进行鉴定,表明其降血糖的主要成分是有机酸和生物碱类。

综合上述现代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这些研究与古代文献的记载相吻合,地骨皮是治疗糖尿病的良好药材。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消渴)病因复杂,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均可导致本病,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其基本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病变脏腑在肺、脾、肾三者之中可各有偏重,互相影响,致使肺燥、胃热,肾虚三焦同病[20]。而古代本草古籍中对地骨皮的功效多次反复提到其具有“甘寒平补,使精气充而邪火自退之妙”、“去骨热消渴”、“解骨蒸肌热,消渴”、“去下焦肝肾虚热”、“热中消渴”、“止有汗之骨蒸”等功效,地骨皮的这些性味特点及主治病证符合糖尿病的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病理特点。可以说,现代药理研究是对地骨皮治疗糖尿病疗效的验证,同时也为地骨皮防治糖尿病提供了必要的现代研究平台。

(3)其他功用

地骨皮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地骨皮水煎剂对正常小鼠脾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有抑制作用;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脾细胞IL-2产生下滑具有显著提高增强作用,而对硫唑嘌呤所致IL-2产生超常呈现抑制作用[21]。地骨皮还有良好的抑菌作用[22,23]。杨风琴等[24]用75%乙醇回流提取地骨皮,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为9.011%;总黄酮对12种常见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MIC值平均为0.125mg·mL-1。最近,果德安研究小组[25]从地骨皮分离获得8种新的木脂素酰胺类化合物,均显示出一定的抗氧化与清除自由基的活性。

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往往相伴而生。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人体免疫调节也相当重要。现代疾病谱的变化为地骨皮研究提供了契机,伴随着现代自然疗法的盛行,对天然药物的开发利用已是国际上重要的新药研发方向。

不论是从古代文献的记载还是现代药理研究都证实地骨皮具有良好的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潜力。因此,依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研究,将地骨皮中治疗上述两种疾病的有效成分提升到药品的高度,不仅是枸杞研究的新层次,也将是对枸杞产业的巨大提升,有利于枸杞研究实行良性循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地骨皮中的药效成分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地骨皮的药效成分及临床应用等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以下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概括。

1.2.1 生物碱类

除了常见的甜菜碱外,文献报道,已经从地骨皮中分离获得14种去甲莨菪烷生物碱(calystegines,1~14[26],发现这些化合物是特异性的α-半乳糖苷酶抑制剂,并总结了其构效关系。另外,Harsh报道,印度产地骨皮中含有阿托品(颠茄碱,Atropine)(15)与天仙子胺(hyoscyamine)(16[27],其中阿托品的含量高达0.95%。这一结果曾经遭到质疑,成瘾性物质含量如此之高,食用枸杞或其衍生产品是否安全。Adams等[28]采用高选择性与高灵敏性的HPLC/MS检测了来自中国、泰国的8种枸杞子,结果发现阿托品含量都最多不超过19×10-6w/w),含量远远低于人体毒性阀值。

从地骨皮中分离获得2种多羟基化的哌啶生物碱,荞麦碱(Fagomine,17)与脱氧荞麦碱(6-deoxyfagomine,18[26],2种吡咯烷生物碱1920以及2种具有降压活性的精胺生物碱地骨皮甲素(kukoamine A,21)与地骨皮乙素(kukoamine B,22[7,8]

1.2.2 酰胺类

地骨皮中的酰胺类主要是酚酰胺类化合物,如反-对羟基肉桂酰酪胺(23)、反-阿魏酰酪胺(24)、反-咖啡酰酪胺(25)、二氢咖啡酰酪胺(26)与顺-咖啡酰酪胺(27[22,29]。这些化合物多具有抗氧化、抑制细菌与真菌的活性。

1.2.3 肽类

已从地骨皮中发现一个具有降压作用的二肽枸杞酰胺(lyciumamide,28[30]与4个具有血管紧张素抑制作用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的环八肽lyciumins A-D(29~32[9,12]

1.2.4 黄酮类

已从地骨皮中分离获得六种黄酮化合物芹菜素(apigenin,33)、金合欢素/刺槐素(acacetin,34)、木犀草素/毛地黄黄酮(luteolin,35)、山奈,酚/莰非醇(kaempferol,36)、槲皮素(quercetin,37)与38[31,32]。还有许多黄酮苷,如蒙花苷/里哪苷(linarin,39)、芦丁(rutin,40)、41~45[12,32],这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调节免疫功能以及改善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等生理活性。

1.2.5 蒽醌类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癌以及保肝利胆等药理活性。地骨皮蒽醌类化合物主要有大黄素(emodin,46)、大黄素甲醚(physcion,47)、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48)与49[33,34]。化合物4849对人醛糖还原酶(HAR)都有很强的抑制活性,特别是前者的HAR活性抑制率达84%。

1.2.6 香豆素类

地骨皮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有东莨菪素(莨菪亭,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scopoletin,50)、甲基七叶苷(isoscopolin;methylesculin;isoscopoletin-β-D-glucoside,51)与法荜枝苷(fabiatrin,52)等[33]。东莨菪素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抗炎、抗菌、退热、扩张血管、镇静等。

1.2.7 木脂素类

地骨皮中已发现的木脂素类化合物主要有:(+)-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53[23,29],以及木脂素酰胺(54)与几种新木脂素酰胺(55~61[25,35]。其中化合物59~61可以看作是上述酚酰胺化合物的二聚体。化合物53具有抗菌的特性,且对人体红细胞没有任何溶血作用,被视作是研制抗菌试剂的优秀先导化合物。化合物54~61具有中等强度的清除DPPH与超氧自由基的活性。

1.2.8 萜类

主要有脂肪二萜糖苷化合物(lyciumosideⅠ-Ⅲ,62~64),环二萜柳杉酚sugiol(65)等[12,36,37],表现出一定的抗炎活性。

1.2.9 甾醇与类固醇类

主要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66)、菜油甾醇(campesterol,67)、胆固醇(cholesterol,68)、豆甾醇(stigmasterol,69[38]、5α-豆甾烷-3,6-二酮(70[39]β-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苷(71[36]与一种呋喃甾醇配糖体(furostanol glycoside)(72[12]等。一般具有防止冠心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代谢作用。

1.2.10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主要有亚油酸(linoleic acid,73[30]、油酸(oleic acid,74)、亚麻酸(linolenic acid,75[30]α-dimorphecolic acid(76[11]、(9S,10E,12Z,15Z)-9-羟基十八碳-10,12,15-三烯酸(77[11]、棕榈酸(palmitic acid)(78)、三十烷酸(melissic acid,79[30]、硬脂酸(stearic acid,80)、肉桂酸(cinnamic acid,81[39]、香草酸(vanillic acid,82[32]、丁香酸β-D-吡喃葡萄糖酯(83[32]、阿魏酸十八酯(stearyl ferulate,84[38]与阿魏酸(ferulic acid)[40]等。其中,化合物7677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有抑制作用,提示有降压作用。

综上所述,可知地骨皮的药效成分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好的进展,特别是在降血压、降血糖方面,这对于地骨皮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许多作用有效部位及作用机理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1.3 中药发挥降糖作用的药理学机制

1.3.1 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血清胰岛素的含量

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体内唯一负性调整血糖的激素,它通过与靶细胞上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受体后信号传导,通过激活的葡萄糖转运子把葡萄糖运入细胞内进行氧化代谢,是维持血糖正常的重要激素,其分泌绝对和相对不足将导致糖尿病。中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1)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胡芦巴乙醇提取物引起大鼠胰岛素浓度增加的实验提示其机理是由于对β细胞的直接刺激作用,胡芦巴提取物中存在能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的物质:4-羟基异亮氨酸,其主要作用于β细胞膜的K通道[41],也有人认为是4-羟基异亮氨酸通过作用于PI3K/Akt信号途径而加速了骨骼肌中GLUT4对葡萄糖的转运所致[42]

(2)保护、修复胰岛β细胞

生地黄连水煎液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增加血清胰岛素的含量。光镜下观察模型组小鼠胰岛素内分泌细胞明显肿胀,胞浆减少,细胞排列稀疏,紊乱不均,见大小不等的空泡变性,核大小不等;而生地黄连大剂量组小鼠的胰岛内分泌细胞形态结构基本接近正常,肿胀减少,空泡变性减少,分泌细胞较模型组增加,提示其主要通过保护、修复胰岛内分泌细胞而增加血清胰岛素浓度[43]

(3)防止胰岛β细胞的凋亡

宋福印等[44,45]用消渴停治疗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研究发现,消渴停可以显著降低血糖,增加血胰岛素浓度,与细胞凋亡的有关Fas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其降糖机理主要是抑制Fas基因诱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刺激正常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46],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Chan等[47]用黄芪、党参、地骨皮治疗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表明,该复方通过降低DNA的破坏与抑制NO的产生而抑制β细胞凋亡,对胰腺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4)降低胰升糖素,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

胰升糖素与胰岛素作用相反,胰升糖素是一种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具有很强的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而使血糖升高。尚文斌[48]等人研究发现糖渴清可以显著地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升糖素的分泌,与优降糖比较,血糖的下降与胰岛素的升高与优降糖相当,而对胰升糖素的抑制强于优降糖。说明糖渴清不仅通过受损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恢复和再生,使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加,而且改善细胞功能,使胰升糖素分泌减少,产生降血糖作用。

1.3.2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胰岛素抵抗(IR),即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才能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起初β细胞可以代偿性地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但随着代偿机制的丧失,就会表现出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而发生2型糖尿病。目前已发现一些中药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1)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及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力

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是其发挥降血糖作用的第一步,如果受体数目减少或亲和力下降将导致IR。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STZ糖尿病大鼠,在血糖下降36%的同时,其肝细胞膜高亲和力胰岛素受体数目明显增加并接近正常,低亲和力受体数目亦有所上升,提示其通过增加靶细胞胰岛素受体数目,改善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从而使IR减轻[49]。三消治(人参、黄芪、生地黄、茯苓等)对肾上腺素高血糖大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都有明显降血糖作用,能增加18月龄小鼠骨髓细胞的胰岛素受体数目,降低大鼠脑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的最大亲和力(Bmax)和受体亲和常数[50]

(2)影响胰岛素受体后信号传导

熊曼琪等人[51]用加味桃核承气汤对链脲佐菌素和高热量饲料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治疗发现,其可明显降低STZ大鼠空腹血糖、血胰岛素、摄食量、饮水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肝细胞释放的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力的胰岛素受体量,提高基础的和胰岛素刺激的大鼠脂肪细胞葡萄糖氧化能力,提示加味承气汤可使受体后胰岛素抵抗减轻。鲁瑾等人[52]用黄芪煎剂预先给大鼠灌胃1周,可使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TNF-α)所致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K值明显升高,高胰岛素血症及降低的组织糖原明显改善,提示黄芪对外源性TNF-α所致的IR有明显的预防作用。TNF-α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产生IR,它可以抑制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制胰岛素受体底物Ⅰ(IRS-Ⅰ)的活性,以及通过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量减少、活性降低等方法来产生胰岛素抵抗(IR)。因此,可以推论,黄芪能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受体底物、GLUT4等的数量或活性来改善IR,降低血糖[53]

(3)改善骨骼肌纤维组成

王凌等人[54]用参地降糖颗粒对高果糖诱导的IR大鼠进行实验发现,参地降糖颗粒可显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指标M值,同时可改善骨骼肌纤维组成,显著提高Ⅰ型骨骼肌纤维和减少Ⅱ型骨骼肌纤维,提示其对IR的改善是通过对骨骼肌纤维组成成分的改变而发挥作用,其机理主要为Ⅰ型骨骼肌纤维含肌球蛋白,具有高氧化低隙解的代谢特点,含丰富的毛细血管,与胰岛素结合力强,因而其有较强的糖摄取利用能力,而Ⅱ型骨骼肌纤维与之相反。

(4)增加靶组织GLUT4含量

GLUT4主要功能是负责胰岛素增高条件下使葡萄糖摄入迅速增加,对维持血糖内稳态有着重要作用,GLUT4的表达减少可以产生胰岛素抵抗[55]。钱东生等人[56]用山茱萸乙醇提取液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发现其可以使NIDDM大鼠骨骼肌GLUT4 mRNA表达明显上调,蛋白表达也明显增加,提示其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1.3.3 促进外周组织和靶器官对糖的利用

张冰等人[57]发现菊苣胶囊可以显著地降低肾上腺素高血糖小鼠模型的血糖含量,并能显著地增加肝糖原的贮存,减少肝糖原分解,提示其降糖机理与胰外途径,特别是增加肝糖原贮存、减少肝糖原分解相关。五子衍宗丸可明显缓解STZ致糖尿病大鼠“三多一少”症状,降低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酸水平,显著提高肝糖原含量,促进肝糖原恢复至正常水平,其机制与增加肝细胞对糖的摄取、加速糖原合成有关[58],还能改善糖尿病所致眼睛晶状体损伤[59]

1.3.4 类胰岛素样作用

苦瓜是公认的最有效的抗糖尿病植物之一,苦瓜醇提取物具有与动物胰岛素相似的结构和相近的生理活性,故常被称为植物胰岛素。研究证实,苦瓜汁对正常和糖尿病大鼠肝细胞色素异构酶,尤其是CYP1A1、CYP2B1和CYP2E1的改变起到反转作用,并可改变酮体和脂肪酸的代谢,这与胰岛素作用相一致[60,61]。从苦瓜籽中分离得到的半乳糖结合凝集素,研究证实,其具有抗脂解和促进脂肪合成类胰岛素作用。低浓度的苦瓜汁冻干提取物可刺激L6肌管摄取14C-D-葡萄糖,而此过程又可被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完全抑制,表现出类胰岛素特性,均说明苦瓜中存在胰岛素类似物的存在[62]

1.3.5 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肠道吸收葡萄糖

α-葡萄糖苷酶是一种消化酶,可以将食物中的淀粉、多糖、双糖等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单糖而被肠黏膜吸收入血。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以竞争性抑制小肠内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或抑制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保护胰腺,预防并改善并发症的发生发展[63]。西药拜糖平、培达是该类药物的代表,而中药亦有类似作用的药物。陈浙江等[64]研究发现,人参、地骨皮、牡丹皮、西瓜皮、虎杖、血竭等常用降血糖中药均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张丽等[65]通过体外抑制实验和离体器官实验测定反应体系中葡萄糖浓度和淀粉光密度值,研究地骨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比较,地骨皮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对蔗糖酶的抑制率明显增加,最大反应速度随提取物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但米氏常数Km不变,确定地骨皮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1.3.6 抑制醛糖还原酶,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

醛糖还原酶是多元醇代谢途径的关键酶,该途径的代谢产物山梨醇可以改变正常细胞的代谢,而体内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和氧化应激均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66]。有研究表明,黄连素对醛糖还原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有防治作用[67]。黄达明等[68]将22种中药醇提取物和氨基胍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等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槐米的抑制率最高(96.7%),其次为大黄(93.79%)和黄芩(93.15%),它们均显著高于氨基胍的抑制率(89.56%)。

糖尿病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性复杂,致残率高。不论是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或单体,还是复方中药,其研究重点是要发挥中药优势,筛选具有多重作用机制的中药新药[69]。某一种中药所含的降血糖的成分往往是多种的,体现了中药降血糖作用的多因素、多靶点、多环节性。同时,还具有控制血压、血脂,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这种多重疗效给中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运用带来了优势。但是许多中药的降糖成分及降糖机制尚不清楚,降糖力度和用药剂量之间的相关性还不够明确,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积极进行实验研究,明确中药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1.4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

建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现代研究思路体系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首要条件。目前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黄熙等[70,71]提出“证治pk”假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方剂血清成分谱”与“靶成分”概念。罗国安等[72~74]提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应采用“一个结合、两个基本讲清、三个化学层次、四个药理水平”的理论研究体系,提出病证结合,方、证、量、效的系统-系统整体动态循证研究模式,并结合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的分析仪器阐明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刘建勋、付建华等[75,76]认为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是中医证与病相结合的有效成分,其研究思路是在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药理论共同指导下,以临床疗效为基础,建立动物、器官和细胞模型深入研究,最终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王升启[77]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TCM genomics)”和“中药化学组学(TCM chemics)”,即采用现代技术手段结合现代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解释,将中药与现代基因组学的疾病相关基因和现代药物学的化学物质的作用在功能上统一起来。

1.4.1 系统分离方法结合药效学实验研究

系统分离方法结合药效学实验研究是较早运用的方法之一。Yao等[78]对蒙古黄芪进行系统分离精制,得到5类提取物,以抗疲劳、抗炎和补气作用强度为药效指标,用回归分析对各指标的物质基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类、皂苷类和氨基酸类对抗疲劳有增强作用;黄酮类和皂苷类对抗炎有增强作用;多糖类、皂苷类和氨基酸类对补气有增强作用;皂苷类、氨基酸类和黄酮类为黄芪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通过系统分离法结合药效学实验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有效系统中各化学成分具有不可缺少性和不可分离性,否则不能保证中药及复方原来的功用和主治。

1.4.2 生物活性筛选/化学在线分析技术

生物活性筛选/化学在线分析技术是由生命科学与色谱、质谱分离鉴定技术交叉形成的一种综合技术。它利用药物产生作用(或毒性),一般通过药物与靶点结合的原理,将酶、受体、离子通道、神经介质、抗体、DNA等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生理作用的活性生物大分子、活性细胞膜甚至活性细胞固着在色谱载体上作为靶标,由于中药不同成分作用程度的差别或与靶标具有不同的结合性能,而在固定相上表现出不同保留性能,根据这种差别并结合高分离效能的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的质谱检测技术,克服以往先从中药中分离单体或有效部位,再分析其药效,致使成分分离与效应筛选脱节的弊端。Wang、Hu等[87,88]以血浆中两种主要的载体蛋白:人血清白蛋白(HSA)和α1-酸性糖蛋白(AGP)为固定相,对常用中药当归、川芎、茵陈、黄芪、赤芍、银杏叶、丹参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味药物中已知有效成分在分子生物色谱中均有明确保留,验证了用HSA快速筛选中药活性成分探针的可行性;并且中药活性成分在HSA、AGP柱上的保留行为直接与各成分的血浆结合率相关,可以提供有关血浆结合率的参考数据,具有重要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意义。

1.4.3 中药药效组分指纹图谱

通过建立中药材指纹图谱用来研究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对拆方后的各处方进行HPLC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将所得药理数据和各指纹峰,即各化合物的量相关联,探讨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为《伤寒论》名方,宋宗华等[86]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药味与药理同时加减拆方,选择小鼠常压耐缺氧、对抗氯仿所致小鼠心律失常和利尿3项药理指标对所得16个处方进行药理实验,采用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SREG)与典型相关分析(CCOR)将所得药理数据和组方药味及药理相关联,同时对各处方进行HPLC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将所得药理数据和各指纹峰的峰面积(即各化合物的量)相关联,确定了方中以茯苓为君、桂枝为臣、佐以白术、使以甘草的配伍关系,与对该复方中药的传统诠释相一致;通过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从50个色谱峰中选取17个作为药效物质基础。

1.4.4 中药配位化学研究

中药配位化学研究否定了“唯有机成分有效论”和“微量元素对号入座论”,认为中药有效化学成分(ECC)可以是其中某种或几种有机成分,也可以是其中的微量元素,但更有可能是它们之间所形成的配合物[84]。曹治权等[85]提出应根据中药ECC的配位化学学说,以中药中的化学物种形态为核心,以有机成分(OC)和微量元素(TE)的相互作用为基础,来开展中药ECC的研究工作。黄芩苷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研究证明:黄芩苷铝配合物兼有黄芩苷的清热解毒和铝的收敛作用;黄芩苷铜配合物较黄芩苷具有高得多的活性氧清除活性,可有效地阻抑膜脂质过氧化;黄芩苷锌配合物有助于保护细胞膜的柔性,可有效地防止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

1.4.5 药味与药量加减拆方研究

中药复方的拆方研究目的是精简方剂、寻找发挥增效减毒作用的最佳药物组合及确定方中主要药物或活性物质的来源。近年来有人对血府逐瘀汤[79]、吴茱萸汤[80]等进行了拆方研究,发现了具有代表性的有效成分。但拆方研究忽视了方药合煎的影响以及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难以说明复方的复杂作用物质基础和机理。拆方实验目前仅限于对药材的拆方实验,需要在化学成分上做更深入的研究,增加有效部分和有效成分两个层次,再通过各有效部分和有效成分拆方比较来阐述化学成分和药效之间的相关性。

1.4.6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1984年田代真一提出了含药血清方法的设想,此后又对血清药化学(Plasma Chemistry)和血清药理学(Plasma Pharmacology)进行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究[81]。王喜军等[82,83]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对六味地黄丸的血清药物化学进行研究,建立六味地黄丸及口服六味地黄丸后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色谱分析方法。分析比较六味地黄丸、缺味处方、单味生药以及各组分给药后所得血清样品,鉴定口服六味地黄丸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来源生药及其代谢产物。结果口服六味地黄丸后从血中发现了11个人血成分,其中4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7个成分为六味地黄丸所含成分的原型,其中有一成分虽为地黄中所含成分的原型,但其他两种药材也能代谢产生,对其体内的量变有共同的贡献。认为血中移行成分及代谢产物将成为六味地黄丸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其来源生药为六味地黄丸的主要药物。黄熙[71]认为测定体内/血清成分谱,证明服用复方后进入人体内成分的数目“相对有限”,就能在相对有限的成分中探明与复方效应相关的药效物质基础。然而对进入体内未检测到的微量成分以及微量成分的累积是否产生药效作用仍值得思考与研究。

1.4.7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gene chip)又称DNA芯片,是专门用于核酸检测的生物芯片,也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微阵列芯片。它是指在固相载体上按照特定的排列方式固定大量序列已知的DNA片段,形成DNA微矩阵。将样品基因组DNA/RNA通过体外转录、PCR/实时PCR扩增等技术掺入标记分子后,与位于微阵列上的已知序列杂交,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检测系统对芯片进行扫描,检测杂交信号强度,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的比较和综合分析后,即可获得样品中大量的基因序列特征或基因表达特征信息[89,90]。中药有治疗效果主要是通过调节机体部分或整体机能而实现。从基因组的观点看,就是通过对基因的表达调控起作用。据此,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某种中药成分使用前后整个机体的不同组织、器官基因表达差异,就可以从众多的中药成分中迅速筛选到起作用的有效成分,同时可以了解这种成分的作用靶点。

传统中医药理论利用天然药物分子组合和改变天然药物分子组合来获得理想的有效中药药效分子组合,如中医药理论阐述的药材的基原、产地、采收季节与方法及药材的炮制、配伍、制剂以求得药物分子的理想组合,因此对中医药理论的深入挖掘和利用十分关键;建立可靠、可信的中医病证动物模型是解决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药效物质基础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的基础,必须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根据病因病机,建立可用于药物反证治疗且与中医“证”诊断标准一致的标准动物模型,进而促进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

1.5 2型糖尿病药物筛选模型

药物筛选是新药发现的重要步骤,通过药物筛选,就可能使一些天然产物、人工合成化合物等被开发成新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2型糖尿病药物筛选技术也产生了巨大的进步,从动物模型上升到细胞、分子水平;从传统的筛选方法发展为以快速、微量、大规模为特征的高通量筛选。

1.5.1 动物模型

用整体动物进行药物筛选可以从整体水平直观地反映出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毒性作用,但药物使用量较大。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研究中,利用整体动物模型进行药物筛选,对预测被筛选样品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方法有:①化学药物诱导法:常见的有利用四氧嘧啶(alloxan,ALX)、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直接破坏胰岛β细胞引发2型糖尿病,STZ目前使用较为广泛。②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未经过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在自然情况下发生的2型糖尿病,常见的有中国地鼠(Chinese hamster)、GK(Goto-Kakisaki)或Wistar大鼠和NSY(Nagoya-Shibata-Yasuda)鼠。③转基因动物:借助于实验手段来控制实验动物的特定基因组分及表达,使动物表现出特有的遗传性状。目前,转基因技术在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中已经显示出巨大的优势。④通过饮食催肥所致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给动物注射金硫葡萄糖或穿刺第三脑室底部可选择性破坏下丘脑内侧的饮食中枢,使动物贪食,或通过高脂食品的喂养,使之产生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91]。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进行药物筛选,取得了显著成效。

1.5.2 细胞水平筛选模型

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生物活性成分的不断发现,为药物筛选提供了大量的新靶点。各种分子和细胞水平的药物筛选模型不断出现,与整体动物筛选模型相比,它具有耗材量少,药物作用机制明确,筛选规模大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药物筛选的主要方法,并借助于自动化体系,实现高通量药物筛选[92,93]

细胞水平药物筛选模型是以细胞功能为基础的筛选模型,除了能用于鉴定分子水平发现的化合物外,还着眼于细胞整体的某些功能和信号转移途径中的其他位点[94]。在对每一个分子通路并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细胞水平筛选是唯一可用的方法。细胞水平药物筛选可以观察被筛选样品对细胞的作用,不反映药物作用的具体途径和靶标,只能反映药物对细胞生长过程的综合作用。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使更多的细胞可用于筛选,除正常细胞外,转基因和病理细胞等也被更多地应用于药物筛选实验中。

脂肪组织是体内胰岛素作用的主要靶点[95],脂肪细胞表达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的多种酶和细胞因子,从而介导了胰岛素对脂肪细胞从周围环境中摄入和消耗葡萄糖的调控(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见图1-1)。同时脂肪细胞在人体内的能量代谢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旦这种能量平衡被打破,则会导致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或降低,引发一系列代谢和心血管系统问题。所以本课题选择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在细胞水平上建立用于筛选有类似胰岛素降糖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药物筛选模型。

图1-1 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来源于http://www.abcam.cn)

根据文献报道,从大鼠附睾脂肪组织中可分离获得原代脂肪细胞[96],但实验结果发现,每只大鼠分离的脂肪细胞数量较少,并且不能传代扩增,实验操作复杂、成本高,并不适合用于此模型的建立。多年来,人们对体外脂肪细胞的诱导分化已有充分的研究。目前被广泛用于体外脂肪细胞分化研究的细胞主要为3T3-L1和3T3-F442A前脂肪细胞系,在用适当的激素诱导以后,这些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能逐步分化成为脂肪细胞,并具有脂肪细胞的生理和生化特性及细胞形态[97]

3T3-L1前脂肪细胞系常用于葡萄糖消耗模型的建立。由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是对立的过程,3T3-L1前脂肪细胞在诱导分化前首先要达到接触生长抑制,使细胞退出细胞周期而处于G0期。此时加入诱导激素,如地塞米松、次黄嘌呤等,已停止分裂的细胞进入克隆扩增并进行两轮细胞分裂。在克隆扩增后,脂肪细胞特异表达的功能基因都开始大量表达,其中,最主要的是C/EBP家族和PPARγ家族的转录调控因子,两者相互协调作用,促进脂肪细胞特有基因的转录与表达,如aP2基因、十八烷酰CoA去饱和酶(SCD)1基因、葡萄糖转运体GLUT-4基因、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瘦素(leptin)基因和胰岛素受体(IR)基因等。已诱导分化后的脂肪细胞会消耗周围环境中的葡萄糖,但加入的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与细胞中不同酶和受体作用后,激活胞内以及核内多条信号通路,可进一步促进脂肪细胞对外界葡萄糖的摄入、转运、消耗,使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葡萄糖浓度进一步降低。

可利用简便易行的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考察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对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的促进作用,并用以寻找与胰岛素具有类似降糖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此药物筛选模型的优点有:①多靶性。脂肪细胞表达与胰岛素作用相关的多种靶点,如PPARγ、GLUT4、leptin等,胞内多条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相互间的复杂作用促进细胞对周围环境中葡萄糖的摄入和消耗。这种体外细胞模型,能比基于单一靶点的分子模型更全面地、准确地模拟人体内胰岛素与脂肪细胞的相互作用,可以避免漏筛;②低成本、高效率。3T3-L1前脂肪细胞系可永久性传代扩增,比原代细胞培养操作简单、省成本;筛样在96孔板上进行,需要的样品量少,可初步实现高通量。但由于细胞分化需要经过8~12d,周期较长,细胞的状态、数量以及样品量的微小变化都会影响每批实验结果。因此,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模型可用于化合物降糖活性的初步筛选。

1.5.3 分子水平筛选模型

根据生物分子的类型,分子水平的药物筛选模型主要分为受体[98]、酶[99]、通道[100,101]、基因[102]和其他类型的模型。①受体筛选模型:典型的是受体与放射性配体结合模型,其一般方法是让受体、配体、被测物以及必要的辅助因子一起加入到缓冲溶液中温孵。达到平衡后过滤,滤纸上残留的即为结合的放射性配体,可以通过液体闪烁计数来测量。这一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适合大规模筛选。②酶筛选模型:筛选作用于酶的药物,主要观察药物对酶活性的影响,由于酶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也是分子间的结合,故酶的反应底物和产物都可以作为检测指标,并由此确定反应速度。

胰岛素抵抗是T2DM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改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是目前抗糖尿病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也是本课题研究重点。本课题选择PPARγ为研究靶点,在PPARγ信号通路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用于筛选具有PPARγ激动活性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的筛药模型。

PPARγ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当其与配体结合后被激活,与RXR形成异源二聚体,再与所调节基因启动子上游的一段特定DNA序列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反应元件(PPRE)结合,调控葡萄糖和脂代谢及信号转导途径中一些关键基因的表达,改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PPAR信号转导通路图见图1-2)。TZD药物是一类经典的PPARγ激动剂,但目前上市的TZD类药物存在肝毒性、促进脂肪生成等副作用,所以本课题通过建立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从天然小分子化合物中寻找非TZD结构类型、高效低毒的PPARγ激动剂。

图1-2 PPAR信号转导通路(来源于http://www.sabiosciences.com)

目前,已建立多种PPARγ激动剂的筛选模型,便于寻找具有PPARγ激动活性的化合物。例如,①共活化因子依赖的受体配体分析(coactivator-dependent receptor ligand assay,CARLA)方法[103],检测PPARγ与化合物作用后能否结合共活化因子来确定化合物是不是PPARγ激动剂;②基于PPARγ的转录激活系统的筛选模型,利用报告基因检测技术[104]进行化合物筛选和靶细胞作用的研究;③近邻闪烁检测(scintillation proximity assay,SPA)技术[105]对化合物进行PPARγ结合力的测定;④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HTRF)[106],将能量转移技术用于PPARY功能及其激动剂的筛选分析;⑤配体诱导复合物(1igand-induced complex,LIC)构象变化检测方法,通过光谱方法测定PPARγ和化合物结合前后构象的变化可以测得化合物是否与PPARγ结合[107]。此外,还有Western印迹和酶联免疫(ELISA)法[108]等。

炎症是大家熟知的病理现象,近几年研究表明炎症参与了癌症[109]、心血管疾病[110]及2型糖尿病[111]的形成。核转录因子(NF-κB)在多种组织细胞中广泛存在,在细胞信号转导及基因表达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是炎症启动、调节的关键核因子。通常情况下,NF-κB驻留在细胞质中,但被肿瘤坏死因子(TNF-α)或其他氧化应激等因素激活时,就会转移到细胞核中与DNA结合,导致促炎靶标基因的快速转录[112~114](图1-3)。因此,以NF-κB为靶标筛选抑制剂,有望获得预防与治疗炎症,甚至糖尿病的高效药物分子。

本研究利用报告基因检测技术,分别建立基于NF-κB信号抑制系统与PPARγ转录激活系统的筛选模型,对天然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以便寻找到具有NF-κB抑制作用或PPARγ激动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

1.5.4 高通量筛选

高通量筛选技术(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HTS)依赖于含有大量化合物的样品库,利用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操作系统和微量灵敏的生物反应及检测系统,采用体外的实验方法(分子和细胞水平药物筛选模型)评价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其优势在于明确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分子机制、速度快、规模大(每日可筛选数万甚至数十万样品)[115]、消耗样品量小(微克级)实现一药多筛。

高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为高通量药物筛选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为高通量筛选提供了大量的新的药物靶点,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强有力地阐明了药物的作用机制,生物芯片技术为高通量筛选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而组合化学合成与组合生物合成技术为高通量药物筛选提供了大量的化合物,扩大了药物发现的范围。

图1-3 NF-κB信号传导途径(来源于http://www.bioon.com.cn)

到目前为止,2型糖尿病新药的筛选方法普遍局限于动物水平上,而由于动物模型的特殊性,决定了药物筛选的过程主要依赖于手工操作,而且只能对有限的样品进行筛选,特别是人类目前在动物身上复制出的病理模型还十分有限,决定了整体动物模型筛选2型糖尿病药物的低效率高成本等局限性。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为2型糖尿病找到了越来越多的药靶基因;组合化学和天然产物制备技术提供的大量样品为2型糖尿病实现高通量药物筛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姚新生等认为,中药作为经验医学,缺乏采用循证医学原则提供的现代临床试验数据和结果;作用机理和作用物质尚不清楚,缺乏严格、科学的质量监控标准和方法。因此,为保证达到作为药物所必须具备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质量要求,为揭示中药的科学内涵,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创新药物研究,提出构建中药天然药物精细分离馏分样品库,在充分尊重中医传统应用经验,但又不局限于传统经验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念,在多个靶标(包括毒性和不良反应靶标)上进行高通量、高内涵活性筛选,则可能得到一系列重要的反馈信息[116]

本研究拟采用高脂喂养、小剂量STZ致糖尿病小鼠模型,对地骨皮在动物体内的降糖活性进行验证;建立基于NF-κB、PPARγ靶标的活性跟踪分离与筛选先导化合物;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用药4周后肝组织中细胞因子、受体及酶的表达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因子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骨骼肌中细胞因子、受体及酶的表达,从而探讨地骨皮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