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园林工程概预算定额
园林工程概(预)算定额又称“园林工程施工图概(预)算定额”,指以正常的施工条件及目前多数园林施工企业的装备程序、施工技术、合理的施工工期、施工工艺、劳动组织为基础,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园林工程项目所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和发生费用等。园林工程概(预)算定额是确定工程成本的重要基础,也是制定施工进度的主要参考依据。
一、园林工程预算定额
(一)园林工程预算定额的概念
园林工程预算定额指规定消耗在合格质量的园林单位工程基本构造要素上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是计算园林工程产品价格的基础。
所谓基本构造要素,即通常所说的园林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园林工程预算定额按园林工程基本构造要素规定劳动力、材料和机械的消耗数量,以满足编制施工图预算、规划和控制工程造价的要求。
园林工程预算定额是园林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文件,它的各项指标,反映了在完成规定计量单位符合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的园林分项工程消耗的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数量限度。这种限度最终决定着园林单项工程和园林单位工程的成本和造价。
园林工程预算定额由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关组织编制、审批并颁发执行。在现阶段,园林工程基本预算定额是一种法令性指标,是对建设实行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督的重要工具。
确定工程中每一单位分项工程的预算基价(即价格),力求用量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符合质量标准的合格园林建设工程,取得最好的经济效应是编制预算定额的主要目的。预算定额中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指标,是体现社会平均水平的指标。预算定额又是一种综合性定额,它不仅考虑了施工定额中本包含的多种因素(如材料在现场内的超运距,人工幅度差的用工等),而且还包括了为完成该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全部工序的内容。
(二)园林工程预算定额的作用
(1)预算定额是编制园林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起着控制劳动消耗、材料消耗和机械台班使用的作用。
(2)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确定劳动力、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建筑机械需要量的依据。
(3)预算定额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照工程进度对已完成工程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
(4)预算定额是施工单位对施工中的劳动、材料、机械的消耗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依据。
(5)预算定额是编制园林工程概算定额的基础。
(6)预算定额是招标投标活动中合理编制招标标底、投标报价的基础。
(三)园林工程预算定额的内容和编排形式
1.园林工程预算定额的内容
(1)基本说明。要正确地使用园林工程预算定额,首先必须了解园林工程预算定额手册的基本结构。
园林工程预算定额主要由文字说明、定额项目表和附录三部分内容所组成。文字说明包括总说明、分部工程说明、分项工程说明等。
(2)文字说明。园林工程预算定额的文字说明包括总说明、分部工程说明、分项工程说明。
①总说明。列在预算定额最前面,主要阐述预算定额编制原则,指导思想,编制依据,适用范围,使用定额应遵循的规则及作用,定额中考虑的因素和未考虑的因素,使用方法和有关规定。
②分部工程说明。分部工程说明附在各分部定额项目表前面,它是定额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阐述该分部工程所包括的主要项目,编制中有关问题的说明,定额应用时的具体规定和处理方法等。
③分项工程说明。分项工程说明列在定额项目表的表头上方,说明该分项工程主要工序内容及使用说明。
上述文字说明是预算定额正确使用的重要依据和原则,应用前应仔细阅读体会,不然就会造成错套、漏套及重套定额的错误。
(3)定额项目表。定额项目表包括了分项工程名称,计量单位,定额编号,预算单价,分项工程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及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指标。定额项目表是园林工程预算定额的核心内容。有些定额项目表下面列有附注,说明设计与定额不符时,如何进行调整及对有关问题的说明。
附录编在定额的最后,其主要内容有建筑机械台班预算价格,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表,材料名称规格表,门窗五金用量表及钢筋用量参考表等。这些资料供定额换算时使用,也可供编制施工计划时参考,是定额应用的重要补充资料。
2.预算定额项目的编排形式
园林工程预算定额根据园林结构及施工程序等按分部分项顺序排列。
分部工程将单位工程中某些性质相近、材料大致相同的施工对象归在一起。如全国《仿古建筑及园林工程预算定额》第一册通用项目共分六章,即第一章土石方、打桩、围堰、基础垫层工程;第二章砌筑工程;第三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第四章木作工程;第五章楼地面工程;第六章抹灰工程。第四册园林绿化工程共分四章,即第一章园林工程;第二章堆砌假山及塑假石山工工程;第三章园路及园桥工程;第四章园林小品工程。
分部工程以下,又按工程性质、工程内容、施工方法及使用材料,分成许多分项工程。如全国《仿古建筑及园林工程预算定额》第四册园林绿化工程第一章园林工程中,又分整理绿化地及起挖乔木(带土球)、栽植乔木(带土球)、起挖乔木(裸根)、栽植乔木(裸根)、起挖灌木(带土球)、栽植灌木(带土球)、起挖灌木(裸根)、栽植灌木(裸根)、起挖竹类(散生竹)、栽植竹类(散生竹)、起挖竹类(丛生竹)栽植竹类(丛生竹)、栽植绿篱、露地花卉栽植、草皮铺种等21分项。
分项工程以下,再按工程性质、规格、不同材料类别等分成若干项目子目。如全国《仿古建筑及园林工程预算定额》第四册园林绿化工程第一章园林工程中整理绿化地及起挖乔木(带土球)分项工程分为整理绿化地10m2、起挖乔木(带土球)土球直径在20cm以内、起挖乔木(带土球)土球直径30cm以内、起挖乔木(带土球)土球直径在40cm以内、起挖乔木(带土球)土球直径在120cm以内等11个子目。草皮铺种分项工程为分为散铺、满铺、直生带和播种4个子目。
在项目中还可以按其规格、不同材料等再细分许多子项目。
(四)园林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制
1.编制依据
预算定额的编制依据如下。
①现行的《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和《全国统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
②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
③通用的标准图集、定型设计图纸和有代表性的设计图纸。
④有关科学实验、技术测定和可靠的统计资料。
⑤已推广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等资料。
⑥现行的预算定额基础资料、人工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预算价格等。
2.编制原则
(1)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确定定额水平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定预算定额的各种消耗量指标,应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按照产品生产中所消耗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确定其定额水平。即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以平均的劳动强度、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平均的技术装备水平,确定完成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需要的劳动消耗量,并据此作为确定预算定额水平的主要原则。
(2)简明扼要、适用方便的原则。预算定额的内容与形式,既要体现简明扼要、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数据准确,还应满足各方面使用的需要,如编制施工图预算、办理工程结算、编制各种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等的需要,使其具有多方面的适用性,且使用方便。
3.编制步骤
预算定额的编制,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1)准备工作阶段(第1阶段)。
①拟定编制方案。提出编制定额的目的和任务、定额编制范围和内容,明确编制原则、要求、项目划分和编制依据,拟定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作出工作计划、时间、地点安排和经费预算等。
②成立编制小组。抽调人员,根据专业需要划分编制小组。如土建定额组、设备定额组、混凝土及木构件组、混凝土及砌筑砂浆配合比测算组和综合组等。
③收集资料。在已确定的编制范围内,采用表格化收集定额编制基础资料,以统计资料为主,注明所需要的资料内容、填表要求和时间范围。例如收集一些现行规定、规范和政策法规资料;收集定额管理部门积累的资料(如日常定额解释资料、补充定额资料、工程实践资料等)等。其优点是统一口径,便于资料整理,并具有广泛性。
④专题座谈。邀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管理单位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开座谈会,从不同的角度就以往定额存在的问题发表各自意见和建议,以便在编制新定额时改进。
(2)定额编制阶段(第2阶段)。
①确定编制细则。该项工作主要包括:统一编制表格和统一编制方法;统一计算口径、计量单位和小数点位数的要求;有关统一性的规定,即用字、专业用语、符号代码的统一以及简化字的规范化和文字的简练明确;人工、材料、机械单价的统一等。
②确定定额的项目划分和工程量计算规则。
③定额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计算、复核和测算。
(3)定额审核报批阶段(第3阶段)。
①审核定稿。定额初稿的审核工作是定额编制工作的法定程序,是保证定额编制质量的措施之一。审稿工作应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多年从事定额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承担。审稿主要内容如下:文字表达确切通顺,简明易懂;定额的数字准确无误;章节、项目之间无矛盾等。
②预算定额水平测算。新定额编制成稿向主管机关报告之前,必须与原定额进行对比测算,分析水平升降原因。新编定额的水平一般应不低于历史上已经达到过的水平,并略有提高。
(4)修改定稿阶段(第4阶段)。
①征求意见。定额编制初稿完成以后,需要组织征求各有关方面意见,通过反馈意见分析研究。在统一意见基础上整理分类,制订修改方案。
②修改整理报批。根据确定的修改方案,按定额的顺序对初稿进行修改,并经审核无误后形成报批稿,经批准后交付印刷。
③撰写编制说明。为贯彻定额,方便使用,需要撰写新定额编写说明,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子目数量;人工、材料、机械消耗的内容范围;资料的依据和综合取定情况;定额中允许换算和不允许换算的规定;人工、材料、机械单价的计算和资料;施工方法、工艺的选择及材料运距的考虑;各种材料损耗率的取定资料;调整系数的使用;其他应说明的事项与计算数据、资料等。
④立档、成卷。定额编制资料是贯彻执行中需查对资料的唯一依据,也为修编定额提供历史资料数据,作为技术档案应予永久保存。立档成卷目录包括:编制文件资料档,编制依据资料档,编制计算资料档,编制方案资料档,编制一、二稿原始资料档,讨论意见资料档,修改方案资料档(包括定额印刷底稿全套),新定额水平测算资料档,工作总结和汇报材料档,简报、工作会议记录、记录资料档等。
4.确定分项工程的定额指标
确定分项工程的定额消耗指标,应在选择计量单位、确定施工方法、计算工程量及含量测算的基础上进行。
(1)选择计量单位。为了准确计算每个定额项目中的工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指标,并有利于简化工程量的计算工作,必须根据结构构件或分项工程的形体特点及变化规律,合理确定定额项目的计量单位。通常,当物体的三个度量(长、宽、高)都会发生变化时,选用立方米为计量单位,如土方、砖石、混凝土等工程;当物体的三个度量(长、宽、高)中有两个度量经常发生变化时,选用平方米为计量单位,如地面、屋面、抹灰、门窗等工程;当物体的截面形状基本固定,长度变化不定时,选用延长米、千米为计量单位,如线路、管道工程等;当分项工程无一定规格,而构造又比较复杂时,可按个、块、套、座、吨等为计量单位。
(2)确定施工方法。不同的施工方法,会直接影响预算定额中的工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指标,在编制预算定额时,必须以本地区的施工(生产)技术组织条件、施工验收规范、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已经成熟和推广的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和新的操作法等为依据,合理确定施工方法,使其正确反映当前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3)计算工程量及含量测算。工程量计算应根据已选定的有代表性的图纸、资料和已确定的定额项目计量单位,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计算。计算中应特别注意预算定额项目的工程内容范围及其综合的劳动定额各个项目在其已确定的计量单位中所占的比例,即含量测算。它需要经过若干份施工图纸的测算和部分现场调查后综合确定。
(4)确定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指标。
(五)园林工程预算定额项目消耗指标的确定
1.人工消耗指标的确定
预算定额中的人工消耗指标包括一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所必需的各种用工,由基本工和其他工两部分组成。
基本工指完成某个分项工程所需的主要用工。它在定额中通常以不同的工种分别列出。此外还应包括属于预算定额项目工程内容范围内的一些基本用工。
其他工是辅助基本用工消耗的工日。按其工作内容不同又分三类。
(1)人工幅度差用工。指在劳动定额中未包括的,而在一般正常施工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但无法计量的用工。
①在正常施工组织条件下,施工过程中各工种间的工序搭接及土建工程与水电工程之间的交叉配合所需的停歇时间;
②场内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变换位置以及临时水电线路移动所引起的人的停歇时间;
③工程检查及隐蔽工程验收而影响工作的操作时间;
④场内单位工程操作地点的转移而影响工作的操作时间;
⑤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少数零星用工。
(2)超运距用工。指超过劳动定额规定的材料、半成品运距的用工。
(3)辅助用工。指材料需要在现场加工的用工,如筛沙子、淋石灰膏等。
人工消耗指标的计算包括计算定额子目中用工数量和工人平均技术等级两项内容。
(1)定额子目用工数量的计算方法。预算定额子目的用工数量,是根据它的工程内容范围及综合取定的工程数值,在劳动定额相应子目的人工工日基础上,经过综合,加上人工幅度差计算出来的。基本公式如下:
基本工用工数量=∑(工序或工作过程工程量×时间定额)
超运距用工数量=∑(超运距材料数量×时间定额)
辅助工用工数量=∑(加工材料数量×时间定额)
人工幅度差=(基本工+超运距用工+辅助工用工)×人工幅度系数
(2)工人平均等级的计算方法。计算步骤是首先计算出各种用工的工资等级系数和等级总系数,除以汇总后用工日数求得定额项目各种用工的平均等级系数,再查对工资等级系数表,求出预算定额用工的平均工资等级。
2.材料消耗指标的确定
(1)预算定额材料消耗指标的组成。预算定额内材料用量由材料的净用量和材料的损耗量组成。预算定额内的材料,按其使用性质、用途和用量大小划分为4类。
①主要材料。主要材料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
②辅助材料。辅助材料也是直接构成工程实体,但比重较小的材料。
③周转性材料。周转性材料又称工具性材料,指施工中多次使用但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
④次要材料。次要材料指用量小、价值不大、不便计算的零星用材料,可用估算法计算,以“其他材料费”表示,单位为元。
(2)材料消耗指标的确定方法。材料消耗指标是在编制预算定额方案中已经确定的有关因素,如在工程项目划分、工程内容范围、计算单位和工程量计算基础上,首先确定出材料的净用量,然后确定材料的损耗率,计算材料的消耗量,并结合测定材料,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测定材料消耗指标。
(3)周转性材料消耗量的确定。周转性材料指那些不是一次消耗完,可以多次使用反复周转的材料。在预算定额中周转性材料消耗指标分别用一次使用量和推销量指标表示。一次使用量是在不重复使用的条件下的使用量,一般供申请备料和编制计划用;抵销量是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推销的方法计算,定额表中是使用一次应推销的实物量。
3.机械台班消耗指标的确定
(1)预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指标编制方法。
①预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指标,应根据全国统一劳动定额中的机械台班产量编制。
②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人班组所配备的施工机械,如砂浆、混凝土搅拌机、垂直运输用塔式起重机,为小组配用,应以小组产量计算机械台班。
③机动施工过程,如机械化土石方工程、机械打桩工程、机械化运输及吊装工程所用的大型机械及其他专用机械,应在劳动定额中的台班定额基础上另加机械幅度差。
(2)机械幅度差。指在劳动定额中未包括的,而机械在合理的施工组织条件下所必需的停歇时间。这些因素会影响机械效率,在编制预算定额时必须考虑。其内容如下。
①施工机械转移工作面及配套机械互相影响损失的时间;
②在正常施工情况下,机械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工序间歇时间;
③工程结尾时,工作量不饱满所损失的时间;
④检查工程质量影响机械操作的时间;
⑤临时水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移动所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工序间歇时间;
⑥配合机械的人工在人工幅度差范围内的工作间歇,从而影响机械操作的时间。
(3)基本计算公式。
①按工人小组产量计算。按工人小组配用的机械,应按工人小组日产量计算预算定额内机械台班量,不另增加机械幅度差。计算公式为:
②按机械台班产量计算。计算公式为:
在确定定额项目的用工、用料和机械台班三项指标的基础上,再分别根据人工日工资单价、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费,计算出定额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台班使用费再汇总成定额项目的基价,组成完整的定额项目表。
(六)园林工程预算定额的应用
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招标标底,签订承包合同,考核工作中成本,进行工程结算和拨款的主要依据。正确地使用预算定额,减少或杜绝由于技术性原因造成错用定额的现象,对提高工作质量和做好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必须理解好预算定额的总说明、分部工程说明以及附录、附表的规定和说明,掌握定额的编制原则、适用范围、编制依据,分部分项工程内容范围。其次,还应深入学习定额项目表中各栏所包括的内容、计量单位、各定额项目所代表的一种结构或构造的具体做法及允许调整换算的范围及方法。
1.定额的套用
定额的套用分直接套用和套用相应定额子目两种情况。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需自己换算调整和补充,直接使用定额项目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及资金的各项指标,来编制预算进行工料分析。
(1)直接套用。当设计要求与定额项目的内容相一致时,可直接套用定额的预算基价及工料消耗量计算该分项工程的直接费以及工料需用量。在选择套用定额项目时,应注意将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材料做法、技术特征和材料规格等,与拟套的定额项目的工程内容及统一规定仔细核对,两者一致时即可直接套用。这是编制施工图预算中的大多数情况。
(2)相应定额项目的套用。它仍属于直接套用的性质。但应注意按定额的说明规定套用相应子目。如北京市预算额第五分部(砖石)工程说明中规定:地下室墙套内墙子目等。
2.定额的换算
当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与定额项目的内容和条件不完全一致时,则不能直接套用,应根据定额的规定进行换算、定额总说明和分部说明中所规定的换算范围和方法,是换算的根据,应严格执行。
换算的情况可分为砂浆换算、砂的换算、木材体积换算、吊装机械换算、塔机综合利用换算、系数换算和其他换算。
(1)砂浆强度等级和单价的换算。砂浆品种、强度等级较多,单价不一,编制预算定额时只将其中一种砂浆和单价列入定额。设计要求采用其他砂浆强度等级时,价格可以换算,但用量不得调整。其公式为:
换算后预算价值=定额中预算价值+(换入的单价-换出的单价价格×换算材料的定额用量
(2)系数换算。系数换算指通过对定额项目的人工、机械乘以规定的系数来调整定额的人工费和机械,进而调整定额单价适应设计要求和条件的变化,使定额项目满足不同需要。在使用时要严按定额规定的系数换算,要区分定额换算系数和工程量系数,要注意在什么基数上乘系数。
(3)常用的定额换算。
①运距换算。在预算定额中各种项目的运输定额,一般分为基本定额和增加定额,超过本运距时另行计算。
②断面换算。预算定额中取定的构件断面,是根据不同设计标准,通过综合加权计算取定的,如果设计断面与定额中取定的不符时,应按预算定额规定进行换算。
③强度换算。砖石工程的砌筑砂浆强度,楼地板面的抹灰砂浆强度,混凝土及混凝土强度,当其与预算定额中的强度不同时,允许换算。
④厚度换算。如面层抹灰厚度,分基本厚度和增加厚度两子目。
⑤质量换算。如钢筋混凝土含钢量与设计不同时,应按施工规定的用量进行调整。
(4)其他换算方法与前述方法一致,即以定额规定为准,与实际数据比较后做调整。
3.定额项目不完全价格的补充及临时补充定额的编制
定额项目的综合单价是由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组成的。其中材料费中,由于某种确定料、成品半成品规格、型号较多,单价不一等原因,在定额项目表中只列其数量,不列其单价,致使材料费合价因缺某项材料、成品、半成品单价,而造成综合单价成为不完全价格。使用者应注意,在定额项目表中,对没有列入、留有缺口的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单价,在项目表的单价栏内以空白括号表示,对由此形成的不完全的材料合价和总价也分别加上括号表示。
对于列有不完全价格的定额项目,应按定额总说明第七条的规定,补充缺项的材料、成品、半成品预算价格后使用。其计算公式为:
补充后的定额项目的完全预算价值=定额相应子目的不完全预算价值+缺项的材料
(或成品、半成品)的预算价格×相应的材料(或成品、半成品)的定额用量
当设计图项目在定额中缺项时,又不属于换算范围无定额可套,应编制补充定额,一次使用。
二、园林工程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
(一)概算定额
概算定额指生产一定计量单位的经扩大的工程结构构件或分部分项工程所需要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数量及费用的标准。概算定额是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根据有代表性的工程通用图和标准图等资料,进行综合、扩大、合并而成的。
1.概算定额的作用
(1)编制建筑工程主要材料申请计划的基础。
(2)编制设计概算的主要依据。
(3)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编制工程预算,技术设计阶段编制修正概算的主要依据。
(4)控制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5)对设计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的依据。
(6)工程结束后,进行竣工决算的依据。
(7)招标投标工程中编制标底和标价的依据。
2.概算定额的编制依据
(1)现行的全国通用的设计标准、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
(2)现行的预算定额。
(3)标准设计和有代表性的设计图纸。
(4)过去颁发的概算定额。
(5)现行的人工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和施工机械台班单价。
(6)有关施工图预算和结算资料。
3.概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为了提高设计概算质量,加强基本建设经济管理,合理使用国家建设资金,降低建设成本,充分发挥投资效果,在编制概算定额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使概算定额适应设计、计划、统计和拨款的要求,更好地为基本建设服务。
(2)概算定额水平的确定,应与预算定额的水平基本一致。必须是反映正常条件下大多数企业的设计、生产施工管理水平。
(3)概算定额的编制深度,要适应设计深度的要求,项目划分应坚持简化、准确和适用的原则。以主体结构分项为主,合并其他相关部分,进行适当综合扩大;概算定额项目计量单位的确定,与预算定额要尽量一致;应考虑统筹法及应用电子计算机编制的要求,以简化工程量和概算的计算编制。
(4)为了稳定概算定额水平,统一考核尺度和简化计算工程量,编制概算定额时,原则上实事求是,对于设计和施工变化多而影响工程量多、价差大的,应根据有关资料进行测算,综合取定常用数值,对于其中还包括不了的个性数值,可适当提高估算。
4.概算定额的编制方法
(1)定额计量单位确定。概算定额计量单位基本上按预算定额的规定执行,但是单位的内容扩大,仍用米、平方米和立方米等。
(2)确定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的幅度差。由于概算定额是在预算定额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合并与扩大,因此,在工程量取值、工程的标准和施工方法确定上需综合考虑,且定额与实际应用必然会产生一些差异。这种差异国家允许预留一个合理的幅度差,以便依据概算定额编制的设计概算能控制住施工图预算。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之间的幅度差,国家规定一般控制在5%以内。
(3)定额小数取位。概算定额小数取位与预算定额相同。
5.概算定额的编制内容
现行的概算定额手册由文字说明和定额项目表两部分组成。
(1)文字说明部分。文字说明部分有总说明和分章说明。在总说明中主要包括概算定额的编制依据,定额的内容和作用,适用范围和应遵守的规定,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以及各章节有共同性的问题。分章说明主要阐述本章包括的综合工作内容及工程量计算规则等。
(2)定额项目表。
①定额项目的划分。概算定额项目一般按以下两种方法划分。
a.按工程结构划分。一般是按土石方、基础、墙、梁柱、门窗、楼地面、屋面、装饰、构筑物等工程结构划分。
b.按工程部分(分部)划分。一般是按基础、墙体、梁柱、楼地面、屋盖、其他工程部位等划分,如基础工程中包括了砖、石、混凝土基础等项目。
②定额项目表的内容。定额项目表是概算定额手册的主要内容,由若干分节定额组成。各节定额由工程内容、定额表及附注说明组成。定额表中列有定额编号、计量单位、概算价格、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指标,综合了预算定额的若干项目与数量。
(二)概算指标
概算指标是以整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单位编制的。它是较概算定额综合性更大的指标。指标以每100m2建筑面积或各构筑物体积为单位而规定人工及主要材料数量和造价指标。
概算指标是初步设计阶段编制概算,进行设计技术经济分析,确定工程造价,考核建设成本的依据,同时也是建设单位申请投资拨款,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的依据。
1.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的区别
(1)确定各种消耗量指标的对象不同。概算定额是以单位扩大分项工程或单位扩大结构构件为对象,而概算指标则是以整个建筑物(如100m2或1000m3建筑物)和构筑物(如座)为对象。因此,概算指标比概算定额更加综合与扩大。
(2)确定各种消耗量指标的依据不同。概算定额是以现行预算定额为基础,通过计算以后才综合确定出各种消耗量指标,而概算指标中各种消耗量指标的确定,则主要来自各种预算或结算资料。
(3)适用于同阶段的深度要求不同。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当设计具有一定深度,可根据概算定额编制设计概算;当设计深度不够,编制依据不齐全时,可用概算指标编制概算。
2.概算指标的作用
(1)在设计深度不够的情况下,往往用概算指标来编制初步设计概算。
(2)概算指标是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方案比较、分析投资经济效果的尺度。
(3)概算指标是建设单位确定工程概算造价、申请投资拨款、编制基本建设计划和申请主要材料的依据。
3.概算指标的表现形式
概算指标的表现形式分为综合概算指标和单项概算指标两种。
(1)综合概算指标。综合概算指标指按工业或民用建筑及其结构类型而制定的概算指标。综合概算指标的概括性较大,其准确性、针对性不如单项指标。
(2)单项概算指标。单项概算指标指为某种建筑物或构筑物而编制的概算指标。单项概算指标的针对性较强,故指标中对工程结构形式要作介绍。只要工程项目的结构形式及工程内容与单项指标中的工程概况相吻合,编制出的设计概算就比较准确。
4.概算指标的编制依据
(1)建筑标准、设计和施工规范及有关技术国家规范。
(2)现行的概算定额、预算定额。
(3)标准设计图纸和各类工程的典型设计。
(4)不同结构类型的造价指标。
(5)各类工程的结算资料。
(6)材料预算价格手册、人工工资标准和其他价格资料。
5.概算指标的编制原则
(1)以平均水平确定概算指标的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概算指标作为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必须遵照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在其编制时须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贯彻平均水平的编制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概算指标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概算指标的内容与表现形式要贯彻简明适用的原则。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概算指标的项目划分应根据用途的不同,确定其项目的综合范围。遵循粗而不漏,适应面广的原则,体现综合扩大的性质。概算指标从形式到内容应该简明易懂,要便于在采用时根据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换算,能在较大范围内满足不同用途的需要。
(3)概算指标的编制依据必须具有代表性。概算指标所依据的工程设计资料,应是有代表性的,技术上是先进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6.概算指标的编制步骤
概算指标的内容包括四部分:总说明(包括概算指标的用途、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其他);经济指标(包括造价指标和人工、材料消耗指标);结构特征说明。(概算指标的使用权条件,其工程量指标可以作为不同结构进行换算的依据);建筑物结构示意图。
概算指标的编制步骤一般分为3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主要是收集资料,确定指标项目,研究编制概算指标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技术性的问题。
(2)编制阶段。主要是选定图纸,并根据图纸资料计算工程量和编制单位工程预算书,以及按照编制方案确定的指标项目和人工及主要材料消耗指标,填写概算指标表格。
(3)审核定案及审批阶段。概算指标初步确定后要进行审查、比较,并作必要的调整后,送国家授权机关审批。
概算指标构成的数据,主要来自各种工程预算和决算资料,即用各种有关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归纳计算而得,例如每平方米的造价指标,就是根据该工程的全部预算(决算)价值被该工程的建筑面积去除而得的数值。
7.概算指标的应用
概算指标的应用比概算定额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由于它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指标,不可能与拟建工程的特征、自然条件、施工条件完全一致。因此,在选用概算指标时要十分慎重,选用的指标与设计对象在各个方面应尽量一致或接近,不一致的地方要进行换算,以提高准确性。概算指标的应用一般有如下两种情况。
①如果设计对象的结构特征与概算指标一致时,可以直接套用;
②如果设计对象的结构特征与概算指标的规定局部不同时,要对指标的局部内容进行调整后再套用。
(1)直接套用概算指标。拟建工程的建设地点与概算指标中的工程地点在同一地区;拟建工程的外形特征和结构特征与概算指标中工程的外形特征、结构特征应基本相同;拟建工程的建筑面积、层数与概算指标中工程的建筑面积、层数相差不大。
(2)需调整再套用概算指标。概算指标的调整方法如下。
①每100m2造价调整。调整的思路如同定额换算,即从原每100m2概算造价中,减去每100m2建筑面积需换出结构构件的价值,加上每100m2建筑面积需换入结构构件的价值,即得100m2修正造价调整指标,再将每100m2造价调整指标乘以设计对象的建筑面积,即得出拟建工程的概算造价。计算公式为:
每100m2建筑面积造价调整指标=所选指标造价-每100m2换出结构构件的价值+每100m2换入结构构件的价值
换出结构构件的价值=拟建工程中结构构件的工程量×地区概算定额基价。
②每100m2中工料数量的调整。调整思路是从所选定指标的工料消耗量中,换出与拟建工程不同的结构构件的工料消耗量,换入所需结构构件的工料消耗量。
关于换出换入的工料数量,是根据换出换入结构构件的工程量乘以相应的概算定额中工料消耗指标而得出的。
根据调整后的工料消耗量和地区材料预算价格、人工工资标准、机械台班预算单价,计算每100m2建筑面积的概算基价,然后依据有关取费规定,计算每100m2建筑面积的概算造价。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不同地区的同类工程编制概算。
用概算指标编制工程概算,工程量的计算工作很小,也节省了大量的定额套用和工料分析工作,因此,比用概算定额编制工程概算的速度快,但准确性会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