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金绿宝石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品种
一、金绿宝石的基本特征
金绿宝石属斜方晶系,原生矿物晶体常呈板状、短柱状晶形。晶面常见平行条纹,晶体常形成假六方的三连晶穿插双晶(图5-1)。其摩氏硬度为8.5,相对密度为3.72,折射率1.74~1.75,色散值为0.014,双折射率值为0.009。金绿宝石具有极强的多色性,尤其是在变石这一品种中更为突出。金绿宝石的颜色,主要为黄色至黄绿色、灰绿色、褐色和褐黄色等。
图5-1 金绿宝石双晶
由于Fe3+的存在,金绿宝石主要产生于445nm为中心的吸收强带。变石由于含微量Cr元素,其吸收光谱特征为:680.5nm和678.5nm两条强吸收线,665nm、655nm和645nm的三条弱吸收线,580~630nm部分吸收,476.5nm、473nm及468nm有三条弱吸收线,紫区通常完全吸收。
关于金绿宝石、变石和猫眼石的鉴定特征,见表5-1。
表5-1 金绿宝石、变石和猫眼石鉴定特征
二、金绿宝石的主要品种
金绿宝石的品种,主要是依据其是否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划分的,通常用作宝石的金绿宝石有以下品种。
1.宝石级金绿宝石
宝石级金绿宝石指透明度较高,且没有任何特殊光学效应的金绿宝石。颜色有黄绿色、褐黄色、棕黄色和褐色等。这类金绿宝石主要产于巴西、斯里兰卡和马达加斯加。这一类型的金绿宝石比变石和猫眼石的价格要低得多,与碧玺、尖晶石等中档宝石接近,但是又比这类中档宝石稀有,且具有较好的宝石学特性,加工成刻面型宝石后,其光泽和亮度较碧玺等宝石更强(图5-2,图5-3)。
图5-2 黄绿色金绿宝石
图5-3 棕黄色金绿宝石
2.猫眼石
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称为猫眼石。在半透明的金绿宝石上,有一条亮丽的光带(俗称“眼线”)穿过宝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宝石上的光带会随着入射光方向的变动,而灵活地左右摆动(俗称“活光”)。活光的成因,是由于宝石中含有一组密集、定向有序排列的细长负晶形空管状包裹体及金红石包裹体,当宝石被切磨成弧面型琢型时,光线照射到弧面型宝石上,就呈现出一条线状“活光”,宛如猫的眼睛一般,故称为“猫眼”或“猫眼石”(图5-4,图5-5)。
图5-4 猫眼(猫眼石)(一)
图5-5 猫眼(猫眼石)(二)
3.变石
具有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又称为亚历山大石。变石具有明显的变色效应,是因其中含有致色元素铬,并且与变石对光的选择吸收有关。这种含铬的金绿宝石对绿光的透射最强,对红光的透射次之,而对红光和绿光之外的其他可见光线则全部吸收。由于它对红光和绿光的吸收是如此精确地平衡,以致透过宝石的光的颜色完全取决于用来观察宝石时的光源。在日光或日光灯照射下,由于光源中所含的绿光成分相对较多,使得宝石呈现绿色;而在白炽光或烛光照射下,由于光源中的红光相对较强,故宝石呈现红色(图5-6)。
图5-6 变石(左为日光下呈现的颜色;右为白炽光下呈现的颜色)
4.变石猫眼石
变石猫眼石是指同时具有变色效应和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是一种更珍贵、更稀有的宝石品种(图5-7,图5-8)。
图5-7 变石猫眼石
图5-8 变石猫眼石戒指